09.24 城市綜合實力對比,杭州成為全國第五城

在網絡輿論中一直都有這樣的兩種不同觀點,一部分人看待城市排名“唯GDP”而論,在他們看來經濟強則城市強;另外還有部分聲音認為:看待一座城市不能把眼光只盯在GDP上,還要全面衡量一座城市的教育、產業、醫療和文化等因素。

今天筆者整理了“2018年全國GDP20強城市”與“2018中國百強城市”前20名做一個詳細的對比,來看這場“20VS20”的對比中,哪些城市的排名會出現較大波動。

城市綜合實力對比,杭州成為全國第五城

根據2018年全國各省市統計局的公開數據,全國GDP排名前20的城市分別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天津、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青島、無錫、長沙、寧波、鄭州、佛山、泉州、南通和時隔38年重回GDP全國20強的西安。

城市綜合實力對比,杭州成為全國第五城

“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自2015年首次對外發布,截止到2018年已經發布連續4年。評選的標準為:首先以過去一年GDP前100名的城市作為入選門檻,其次以佔比61.8%的經濟指標和佔比38.2%的軟經濟指標,對這100座城市進行中國百強城市排名,其中軟經濟指標主要包括:環境、科教、文化和衛生;經濟指標包括:GDP和居民儲蓄。

換句話說,中國百強城市不僅是GDP的百強,還是我國城市環境、科教、文化和衛生的百強城市。

城市綜合實力對比,杭州成為全國第五城

2018年中國百強城市前20名的城市分別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蘇州、天津、武漢、重慶、南京、長沙、鄭州、西安、大連、無錫、青島、濟南、瀋陽和寧波。

對比GDP20強後,我們發現2018年以20363.1億元位列我國GDP第5位的重慶市,在2018中國百強城市中位列第10位,相差5名;同時2018年GDP13509.20億元排名全國第十位的杭州市,在百強城市中位列第5名,表現令人驚喜。

排名是否客觀?我們分別通過重慶與杭州兩座城市的經濟(GDP、居民儲蓄、人均收入)、環境(全年空氣優良天數)、科教(小學、中學、大學數量和在校學生數量)、文化(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量)、衛生(醫院、床位、醫護人員數量)來全方面對比。

城市綜合實力對比,杭州成為全國第五城

數據指標對比

經濟指標方面重慶市因為轄區面積廣(下轄26個區、8個縣以及4個自治縣,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人口多(常住人口3101.79萬人)全面領先於杭州市,因此呈現總量高但人均低的數據表現。

GDP方面:重慶市2018年完成生產總值20363.19億元,全國第五位;居民儲蓄額13399億元,全國第四位。杭州市2018年GDP13509.20億元,全國第十位;居民儲蓄額8493億元,全國第七位。重慶市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86元;杭州市全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348元。

環境方面:重慶市2018年環境空氣質量滿足優良天數316天,比上年增加13天,主城區環境空氣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40微克/立方米;杭州市2018年全年市區空氣優良天數269天,優良率73.7%,市區PM2.5平均濃度39.8微克/立方米,下降10.8%。

科教方面:重慶市小學2893所,在校學生209.54萬人;杭州市小學478所,在校學生59.1萬人;重慶市中學1122所,在校學生165.33萬人;杭州市中學351所,在校學生34.9萬人;重慶市普通高等教育學校65所,在校人數76.28萬人;杭州市高等學校40所,在校學生49.6萬人。

文化方面:重慶市共有博物館100個,文化館41個,公共圖書館43個;杭州市博物館91個、文化館14個,公共圖書館15個。

衛生方面:重慶市擁有醫院800個、床位數22.04萬張、衛生技術人員20.92萬人;杭州擁有醫院316個、床位8.12萬張、各類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1.74萬人。

截止到2018年年底,重慶市常住人口3101.79萬人,杭州市常住人口980.6萬人,在人口3倍於杭州的客觀條件下,以上無論從GDP、科教、文化和衛生各方面重慶市雖然總體指標領先,但人均指標則不敵杭州市。尤其是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杭州是重慶市的2倍之多。

城市綜合實力對比,杭州成為全國第五城

就在筆者編輯本文的同時,“2019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也正是對外發布,2019年位列前20強的城市分別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蘇州、成都、天津、武漢、南京、重慶、長沙、鄭州、青島、無錫、大連、西安、寧波、濟南和佛山。

城市綜合實力對比,杭州成為全國第五城

我們發現杭州市依舊位居全國第五位,而重慶市對比2018年則下降了1位,位列第11位。對於重慶和杭州兩座城市的排名落差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