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瘋狂的“炒鞋”生意,這次驚動央行了

一則點名警惕“炒鞋”的報道,再次讓這一持續火爆的話題重回視野。

據媒體報道,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近日發佈《警惕“炒鞋”熱潮 防範金融風險》的金融簡報,稱目前國內已有10餘個“炒鞋”平臺,毒、Nice、鬥牛、當客(get)、YOHO!有貨、識貨、切克、Drop store、95分球鞋、盯潮等,呈現出參與者數量多、交易量大、價格波動劇烈等特徵。


瘋狂的“炒鞋”生意,這次驚動央行了


狂熱的消費需求,催生出二級市場。根據美國球鞋電商平臺StockX數據,2018年球鞋二級市場銷量中,耐克旗下的AJ品牌佔據44%的份額,耐克品牌(除AJ外)佔26%,阿迪達斯品牌佔24%,其他品牌僅佔6%。2018年銷量前三的AJ ONE、Adidas Yeezy、AJ THREE分別溢價99%、30%、31%。


瘋狂的“炒鞋”生意,這次驚動央行了


而潮鞋市場的“霸主”、耐克旗下的AJ也在不斷製造話題性。前不久發售的AJ1“禁止轉賣”,就被指是耐克又一成功營銷案例。“通過這些限量款把產品的話題度炒熱,緊接著開始換著配色加大貨量發售,以此達到盈利的效果,這是耐克最慣用的手段之一。”業內人士稱。

除了限量之外,區域限定也是耐克常用的一個營銷手段。由於發售貨量不是很大,而且只在指定的地區發售,區域限定的發售顯得更難得。


瘋狂的“炒鞋”生意,這次驚動央行了


此前,新華社此前發文表示,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對一些“炒鞋”平臺的投機行為,也不能視而不見。如今,“炒鞋”已經形成一條灰色產業鏈,有些“炒鞋”App在其中扮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比如,有些平臺玩起了只炒作鞋的歸屬權的“雲炒鞋”亂象,還有些平臺可能涉及金融違法行為。應該通過嚴格監管和積極引導,讓“鞋穿不炒”成為一種共識。


將球鞋交易變成證券活動,實際上是美國的球鞋轉售平臺StockX公司的創意,該公司今年宣佈在新一輪融資中獲得了1.1億美元的投資,其估值超過了10億美元,獲得了許多美國金融機構的支持。


球鞋轉售平臺最開始沒有那麼火爆,甚至中國的二手交易平臺在實際運作上也大致類似,包括阿里巴巴的閒魚APP以及更小的轉轉等互聯網平臺,但這些平臺的影響力都不算大。


相比之下, Stock X公司將球鞋變成像炒股一樣的模式最具有特色,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為將比特幣視作股票一樣來交易的方式,很大程度上也是最早從美國流向全世界。Stock X將球鞋發售後的交易數據彙總製成K線圖,將價格曲線清晰的作為參考數值呈現給買賣雙方。買賣雙方可以在線上提供自己心儀的要價和報價,直接線上叫價,這和證券交易所是一樣的,和幣圈的模式也一樣。


上述類型的公司以及球鞋交易模式,很快就開始在中國風行。根據券商中國此前的報道,由於首發日買進的投資甚至可以短短數日獲利四到五倍,炒鞋投資者的槓桿資金需求急速增長,原先電商平臺上提供的分期貸款就變成非常巧妙的槓槓。根據毒APP、Nice APP提供的信息顯示,螞蟻金服(花唄)為購鞋用戶提供分期服務。


央行的簡報明確指出,值得關注的問題包括,一是“炒鞋”交易呈現證券化趨勢,日交易量巨大;二是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為“炒鞋”平臺提供分期付款等加槓桿服務,槓桿資金入場助長了金融風險;三是操作黑箱化,平臺一旦“跑路”,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