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竹溪縣:千餘戶貧困戶種高山蔬菜走向致富路

竹溪縣泉溪鎮屬於高山鄉鎮,一直以來,該鎮都是以菸葉、土豆、玉米及一些畜牧養殖等傳統農業做為主導產業,這些產業或是農民的成本高、負擔大,或是收益很低,針對這些情況,2017年,泉溪鎮結合當地海拔高、自然環境優良的特點,該鎮黨委、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盈天農業科技公司,開始大力發展高山蔬菜。

竹溪縣:千餘戶貧困戶種高山蔬菜走向致富路

塘坪村貧困戶羅開貴加入盈天農業科技公司並簽訂了種植合同。在公司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羅開貴今年種植了1.5畝地辣椒,收穫期僅3天就銷售辣椒380斤,收入570元,後續還可以繼續銷售90天,預計總收入可達14000元,羅開貴依託產業脫貧,指日可待。

與羅開貴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盈天農業科技公司為了培養這些貧困戶通過產業來發家致富的信心,堅定了他們通過發展產業來脫貧的決心。對於貧困戶發展蔬菜產業的,公司都會與貧困戶簽定種植合同,為其墊付種苗、農藥、肥料、地膜、竹架等生產投入品,全程技術生產服務,每個村配備一名技術員,點對點進行服務,確保貧困戶掌握蔬菜生產技能,保底價格收購農產品,並對每畝每季露地蔬菜保底純收入3000元,低於部分由公司補足。即“零投入、零風險、高收益”的模式。並且,公司採取現金現場收購每日農產品,極大的刺激了農戶種植積極性,使貧困戶有信心通過發展蔬菜產業,來脫貧致富。

同時,盈天農業科技公司還採用盈天服務模式,為廣大農戶調整產業結構,確保無風險種植大棚蔬菜,即“三包一供一保底”的服務模式,包大棚承建,包技術服務,包產品回收,提供低於市場價格的生產資料,保底每個大棚年產值1.5萬元,不足1.5萬補足1.5萬,讓農戶生產無後顧之憂,專心從事大棚蔬菜的生產管理。

塘坪村的貧困戶灰成忠此前從未接觸過蔬菜大棚的種植模式,2017年6月在盈天公司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種植了總面積1.2畝的兩個蔬菜大棚,僅5個月就拉秧,最終蔬菜大棚的產值竟達到了18000元!每每談及此事,老灰都高興的合不攏嘴,對盈天農業科技公司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傳統市場銷售方面,盈天農業科技公司的農產品主要通過農批、農超、農校、農企對接,在十堰華西、荊州兩湖、武漢白沙洲、重慶盤溪、廣州江南等大型蔬菜批發市場都設有銷售點,並與湖北中百、中商、武商、家樂福、深圳歐歌麗等大型超市簽訂了銷售合同,並且參與了長江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食堂的競爭性採購,市場銷路廣闊。

除了傳統的市場銷售,盈天農業科技公司還致力於發展其產品在相關生鮮電商平臺的銷售。公司註冊與在線上開設了武當山買菜網,即將投入運營,採取會員制消費,訂單配送,安全放心,並適時組織會員到基地進行體驗、採摘、認養、休閒、旅遊。通過蔬菜配送進入到市民家庭,後臺進行消費細分,並定向向會員組織生產與生活相關聯的優質生鮮農產品,比如竹溪的貢米,泉溪鎮土豬、土雞、牛羊等,擴大服務領域,增強品牌凝聚力,讓更多更好的農產品都能夠產生應有的產品附加值。

盈天農業科技公司同時計劃通過開設蔬果專營店,註冊了“天盈蘇果”、“仙山秀水”商標等方式縮短農產品流通距離,砍掉最後一公里,讓基地產品直接面對消費者,同時增強農產品品牌消費意識,增加了農產品附加值,使市民的菜籃子直接變輕。

在竹溪運營期間,盈天農業科技公司通過引進智能化育苗工廠和先進的無土育苗技術,突破了本地區不能四季嫁接育苗的難題,完成了嫁接育苗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並且通過雄蜂授粉,臭氧殺菌等國內最新技術,實現了蔬菜的無激素、無藥物、無公害生產。盈天農業科技公司始終堅持研究栽培技術,持續引進國內外新品種農作物進行種植試驗,不斷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確保公司發展後勁。

截止目前,盈天農業科技公司在竹溪縣泉溪、桃源、兵營、豐溪四鎮發展大棚600餘畝,露地蔬菜3000餘畝,並且輻射帶動了竹山縣、茅箭區建設大棚300餘畝,配合全縣精準扶貧政策,累計帶動1000餘戶貧困戶走上產業脫貧致富的發展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