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心靈・TABS]恐怕找不到100%喜歡的工作,你還要繼續嗎?

2015年一封來自河南實驗中學老師的10字辭職信紅遍中華大地,“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份史上最具情懷的辭職信被收錄在實驗中學的校史館中,這個辭職理由就像打響了一場爭取個性自我的職場戰役。

在90後畢業季那年,眾多企業感嘆這一屆的畢業生不好帶,以往的管理手段在90後員工中逐漸失效,全球職業社交平臺Linkedln領英曾針對15萬份領英用戶的公開檔案展開統計分析,發佈了《第一份工作趨勢洞察》。

[心靈・TABS]恐怕找不到100%喜歡的工作,你還要繼續嗎?

洞察數據顯示,從70後到95後的在職時間顯著縮短。

70後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過4年才換,80後則是3年半,而90後驟減到19個月,95後更是僅僅在職7個月就選擇了辭職。

羊毛出在羊身上

造成這樣的局面,聘主和聘員在互相拉扯,各執一詞。企業吐槽現在的年輕人不能吃苦了,受不了罵,接受不了低薪拼搏。

馬雲曾說:“員工離開,要麼是錢不夠,要麼心不順。”似乎戳中了廣大年輕人的心。其實只是猜中了一半,現在越來越開放的社會環境,我們已經把自我、個性提升到“真愛”的位置。

[心靈・TABS]恐怕找不到100%喜歡的工作,你還要繼續嗎?

Live For Love 為愛而活

在青年調查中,80後選擇工作的因素比重,薪酬待遇排行第一,發展前景第二,工作穩定第三;90後選擇工作會以發展前景第一,個人興趣排行第二,薪酬待遇排行第三。

年輕主力軍已經為興趣而活,工作只找自己喜歡的,不再為其他因素來委屈自己的內心。他們明白一個道理:不喜歡的工作,沒有動力去深耕提升自我。

[心靈・TABS]恐怕找不到100%喜歡的工作,你還要繼續嗎?

“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成為座右銘

互聯網時代讓企業家變成了明星,“做自己喜歡的工作”被諸多成功企業家在公開場合提及過,例如喬布斯、巴菲特、李彥宏等。

我們正被這些明星企業家影響著我們的價值觀。但令很多道行不深的小年輕誤解了這句話的意思。

[心靈・TABS]恐怕找不到100%喜歡的工作,你還要繼續嗎?

你喜歡的,真的是你喜歡的嗎?

工作不像麥當勞,喜歡吃就吃,不喜歡吃就不吃,判斷一份工作是不是喜歡,需要投入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分析這份工作的內容、分支、未來前景等。

喜歡是一門玄學,很多人用盡半生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但不喜歡卻與生俱來一樣,還沒學會走路就知道自己討厭什麼了。

[心靈・TABS]恐怕找不到100%喜歡的工作,你還要繼續嗎?

喜歡的,並不一定喜歡一輩子

蔡康永說過:“人很難知道自己喜歡或不喜歡,你的認知需要一定的過程,所以用喜歡不喜歡來選擇工作,對個人而言,挺危險的。因為你以為喜歡的,去做了之後發現自己沒那麼喜歡。”

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一位心理學教授PaulO’ Keefe和斯坦福大學的兩位心理學家曾做過人們興趣點的研究實驗,實驗結果發現人人都有潛在興趣點,但都對自己熟悉的領域不感興趣。

[心靈・TABS]恐怕找不到100%喜歡的工作,你還要繼續嗎?

興趣和喜歡並不是零和遊戲,特別是工作、自己要從事的內容,只能在你所喜歡的領域去深耕,不能總是在不斷以不喜歡來變動,當然還有一種謬論:“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但我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只要不去選我自己不喜歡的,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

世界那麼大,所以去看看,去看看之後發現,世界那麼大,看也看不完。現在的事物變化太快了,今天還是潮流,明天可能就是Old School。

[心靈・TABS]恐怕找不到100%喜歡的工作,你還要繼續嗎?

老一輩喜歡教導說“幹一行愛一行。”在真實生活中,我們卻是“幹一行恨一行”,感興趣的熱度褪去後,剩下都是吐槽點,只有小孩才不斷把追求新鮮當興趣

大人只會一件事情重複做,做到熟練,做到達人,做到精緻,做到這份內容讓自己有了成就感,我們才敢說:“嗯,這是我喜歡的。”

[心靈・TABS]恐怕找不到100%喜歡的工作,你還要繼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