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安徽太和縣打人老師被教育局罰去農村任教惹眾怒,認為這是歧視農村孩子,您怎麼看?

百姓茶館話人生


太和縣教育局用實際行動給我們演繹了什麼叫“畫蛇添足”,可以肯定的說,如果他們的處理報告當中,在五中後面不加註括號“農村高中”的話,不會引起這麼大的爭議和反感,這種偏見你可以在心裡有,但若體現在一個文字性的處理報告當中,顯然是欠妥的。

放眼全國各地,對農村教育的“另眼看待”,這個問題不用遮遮掩掩,而是事實存在的。很多農村教師以調到城裡為榮,為了進城想盡各種辦法,而如果哪一個老師從城裡到了鄉村,那是很失敗的,就像李芳調到太和五種一樣,沒人會認為這是正常的工作調動,大家的潛意識當中都認為這是一種加重的處罰。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對很多農村老師而言,他們的高處就包括進城,這不是歧視的問題,而是所處環境的差距所決定的,農村學校教學環境差、個人進步空間小、工作生活不便利等等,對鄉村老師而言都是比較實際的現實問題。對於涉事老師李芳來講,降低兩個崗位等級的處罰,可能還不如調到農村高中嚴重。

對於農村教育的歧視不止是太和的問題,而是很多地方都存在的問題,它並不會因為我們忌諱提起它而消失。我們要清醒的看到,城鄉教育的差異化,還存在著很大的距離,資源配置的平衡任重而道遠,還需要我們繼續做大量的工作。


元芳有看法


要看這位老師的教學能力怎麼樣。

如果是教學能力很強的老師,則是對農村孩子的厚愛。如果教學能力比較弱,才可以稱為對農村孩子的歧視。下面的評論中有來自太和中學已畢業學生,李老師的教學能力是非常出色的。

至於打人,看得出新聞報道具有很強的傾向性。個人認為不必要上綱上線。

我小時候老師打我,一般使用木棍,打斷過兩根。這並不影響老師是愛我的—— 因為我太頑劣了。最終和老師分別的時候,她抱著我哭泣,讓我長大了以後去找她。去年在公安的朋友幫忙下,我終於找到了分別30年的老師。

我是她教過的最頑劣的學生,也是最後讀書最好的學生。

如果老師對我不打不罵,我大約應該還在村裡種地,或者早就進了監獄,或者墳頭草已經高兩米。

問題在於——現在的家庭結構與那時候不同了。那時候多數家庭都有一堆孩子,家長也關注不過來,基本上是散養、放養。老師體罰孩子,家長也不太在意。現在基本上6位大人守著一個孩子,所以注意力就集中在孩子身上了。體罰的做法一定是不妥當的,這點毋庸置疑。且目前國內的家庭結構也不能再接受這種教育方式。問題在於,教師也是普通人,在教學過程中遇到棘手的問題難免受到情緒的影響,做出非理性的處理。不宜於上綱上線。


來舒易—不同的視界


教育有焦點,我們有觀點!我是農村教師,很高興回答這一問題。

這件事情本是一個常見的行政處罰,在很多地方對於教師的處罰都有這種情況。將犯了錯的教師,或者是教學水平差的教師調到農村學校,這本來就已經引起了不少矛盾,經過此事後,矛盾被進一步放大了。



不管是教育主管部門有意還是無心,現實情況是農村教育總是低人一等。城市教育與農村教育之間形成了階層,一個在上一個在下!

形成這要的階層好嗎?在某些人看來,這樣當然好,他可以督促教師想方設法往城裡發展,甚至可以成為某些人攫取暴利的機會……

形成這樣的階層真的好嗎?這樣置農村的孩子於何地?農村本就積弱,何必再落井下石雪上加霜?



農村學校不是養老院,不是流放地也不是收容所!相比於城市學生,農村更需要優質教育!但這何其難!教育均衡發展不應該只是一句空話,教育均衡也不僅僅是硬件配置。



在農村教書十一年了,一直有個夢想也可以說是幻想吧。那就是希望有一天,農村孩子能受到和城裡孩子一樣優質的教育。路漫漫其修遠兮……



希望教育主管部門在做任何決定前謹慎一點,多考慮一下,兼顧各方面的感受。

我是鄉村教師,執著的鄉村教師,希望更多人關注鄉村教育,關心鄉村教育。鄉村的孩子同樣可愛,鄉村的孩子同樣可以很優秀,鄉村的孩子更需要優秀的教師!


敘州小學教育觀察


太和縣教育局對李老師的處罰絕沒有歧視農村孩子的意思,是網友們臆斷了。

大家有沒有發現,一旦發生老師體罰學生的事,當地教育局的反應就是兩個字:快、狠。

處理快,處理狠!

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為了平息輿論,為了撇清自己的關係;向公眾表明,教育局一向管理嚴格,對違紀違規教師絕不姑息。至於“快、狠”的處理會帶來怎樣的負面影響,那是另外的話題了。

把李老師調到農村高中,是對李老師的一種懲罰,也是對其他教師的警告。

李老師原來在縣中教書,大家都知道縣中各方面條件都優於其他學校,對李老師來說在縣中也有生活上的許多便利;縣中是許多教師渴望進入的學校。

出了事,李老師是不適合再在原來的學校工作了,當然可以調到縣城其他學校去,但偏偏要調到農村高中,就是要李老師長長記性,你的認真負責對現在的學生沒用,你要任性就要你付出代價;同時也警告其他教師,千萬別出這類事故,給教育局惹麻煩。


把李老師調到農村高中,是另一種形式的支教

李老師拿高級中的最高級工資,可見李老師肯定是一位教學上非常優秀的老師,按正常思維是不可能到農村高中去教書的;大家都知道,所謂的支教就是要到落後艱苦的地方去,一般人在縣城好好地工作生活,如果不是為了某方面的需求,比如評職稱,是不會主動要求去支教。

派誰去支教一直是領導撓頭皮的事,現在李老師這麼一位優秀教師觸黴頭了,正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一石兩鳥,多麼好的事啊。

否則,完全可以調到縣城其他學校,也可以待在原學校,調離所教班級即可,何必如此小題大做呢?

把李老師調到農村高中,不僅不是歧視農村孩子,而是農村孩子的福分!這是太和縣教育局領導的高瞻遠矚。

以上為我個人的看法,臆測了一下領導們的心思。


教育專車


太和縣離我縣5個小時的車程,380公里。幾日前看到太和中學李芳老師體罰學生的報道,身為同行,我預感她會受到嚴厲的處分。

在當前輿論不利於教師的大勢下,任何與教育有關的事情一旦傳到網上,就會刺激網民的神經。當地教體局迫於壓力一定會盡快、從重處分當事老師。更何況,從網傳圖片看,學生身上的傷痕又確實很難看。

果不其然,對於李芳老師的處分結果迅速出爐。本來,太和教體局的意思是要向廣大網民和家長表明,對於違反師德規定的教師,哪怕是重點高中的畢業班名師,他們也一定不會循私,而是會秉公處理,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覆。

處分有兩條:第一,將李芳的崗位級別從副高五級降至副高七級,這意味著她將每個月損失近700元的崗位工資,不當老師的人不知道,從七級升至五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是經濟上的制裁;第二,將李芳從太和中學(省示範高中)調到太和五中(農村高中),這是從個人發展空間上加以懲處。

但就是因為這第二條,又引起了爭議。在太和五中後面加了一個括弧,上書4個大字“農村高中”。由此,引發了網民關於農村教育不受關注的氣憤。因為,刻意強調把李芳從縣城重點調至農村普高,在不少人的理解中,這意味著潛臺詞就是懲罰,相當於古代的流放!

本來話題是在個人身上,老師體罰學生是過錯方,現在這麼一變,變成了對教育公平性的質問,過錯方成了太和縣教體局,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啊!

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大抵都知道,學生身上的這種傷只是皮外傷,痛卻不傷筋動骨。以前,家長老師懲戒時,經常用竹絲抽打孩子,一竹絲下去,身上立馬壘起一道“烈埂”(方言,腫起的傷痕),很痛,看起來也觸目驚心,但是痛來得快去得快,傷皮不傷骨,嚇唬的意味更濃。

因此,對李芳老師的處分其實偏重了。但犯錯了就要接受處罰,李芳只能接受。只不過,她沒有想到,這句話用在老師身上合適,用在學生身上就不合適了。

你覺得這份處分意見是否存在對農村教育的歧視呢?歡迎留言討論。


劍客談教育


措辭不當,確實有歧視農村孩子嫌疑,但是人在江湖,誰都逃脫不了鄙視鏈:

一、學歷鄙視:學歷高的鄙視學歷低的;一本的鄙視二本的;985的鄙視非一流的。當“名校情節“的學子們孤注一擲考進了“清北復交浙科南”,在他們求職面試的時候卻發現“學歷查三代,出身看本科”。





二、教師隊伍:同是教師,社會地位差距不是一般的大,排序大概如此:高校教師>高中教師>初中教師>小學教師>幼兒教師。很難為情,我處於最底端。

三、休閒遊樂:假期旅行,國外遊鄙視國內遊,國內遊鄙視省內遊,省內遊鄙視近郊農家樂。但甭管去了多高級的地方,走馬觀花式的出遊也只是鄙視鏈上的其中一環。

四、家庭教育:《中產教育鄙視鏈:絕不讓娃和沒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同讀沒外教的幼兒園》《月薪三萬,還是撐不起孩子的暑假》《成都中產搶學區房:我年入50萬+,你的孩子憑啥和我孩子上一個學校?》《贏在起跑線算什麼?香港家長要讓孩子贏在子宮裡》這些文章大家還記得?

五、地域問題:排序大概如此:北上廣深>東南部發達城市>沿海大城市>中部發達城市>西北部城市>農村>偏遠山區。

有辦法較真嗎?縣城教師調到鄉鎮,鄉鎮教師調動到村小,這是歧視嗎?

每年縣城教師去支教,聽說還要發放補貼;而鄉下教師選調進城,工資收入會減少,這是歧視嗎?

如果較真的話,我們每個人都處於鄙視鏈之中:你在鄙視著別人,同時也在被別人鄙視,這種鄙視不會因為你反對就不存在。

有的人用鄙視別人來證明自己的優越,也有的人因為被別人鄙視而焦慮煩躁。倒不如想開點,歡迎這位教師加入農村教師隊伍,用農村人的熱情溫暖這顆變涼的心——這位教師的不恰當行為肯定由恨鐵不成鋼的心理引發的吧?

老師行為不當至少還願意管孩子,如果老師放棄對孩子的管教,那才是最可悲的事。


媽咪老師


作為一線老師,想就太和中學老師李芳毆打學生一事與太和縣局作為處理決定談一下看法。

一、太和中學肯定是太和縣最好的學校,也是能向清華,北大等各等高等學府輸送優秀人才的一所好學校。

而能支撐一起好學校,或者名校這個稱謂的,無疑是學校裡眾多精英與嚴格的管理。譬如衡水中學。而李芳老師無疑是眾多精英老師之一。其出色的教學能力與成果也是為歷代學生所證明的。

一個學生若能遇到這樣的好老師,必會在人生關健時刻少走彎路,成就學業。何其幸哉!

更何況,若學生能考上大學,不仗僅是老師的驕傲;也是學生十年寒窗,最終得以龍門高躍,遂成了宿願;更是父母一生一世的驕傲與後半生幸福的保障。

不知道老師與家長對學生的期盼高度一致的情況下,誰也不會料到會有這樣的結局。

二是李芳老師。

可就是這樣的一位李芳老師,拿副高五級工資,還如此拼,足見其敬業愛崗之心切;望生成龍之切;鞠躬盡瘁之心切!

但一旦出現失誤,這一切一切都會化作滔滔悔恨淚。更為大多這樣的嚴師樹立了反面的教育榜樣。

可以說,一個教師倒下了,千萬個教師也會一個個倒下去,更多的得過且過,明哲保身的佛系老師站了起來,末來教育的藍天會不會被放大了因無法科學而具體戒定體罰而動輒被處分的陰霾所遮掩?

可以說,李芳老師所教的這個班級,會因幾個受到體罰的學生與愛子心切又懂得教育法的家長的折騰與缺乏具體攻關能力、協調能力與危機處理能力的太和縣局領導合力作出對李芳老師的處置,會讓其他學生受到不可估量的損失。

一是受懲戒的只是個別學生,而隨著李芳老師的調離,受影響的卻是班級其他大多數學生。城門失火,殃及的卻是無故的池魚。

二是磨合。李芳老師的後任者,無論教學能力與李芳老師是否旗鼓相當,半途接手一個新班,學生與教師相互適應總得有個磨合過程,這無疑需要時間。但高三學生臨近高考,時可我待嗎?

三是有那麼幾個不服管教的學生又有背後懂法的幾個家長,仍堅挺地在該班級裡驕傲地存在著,繼任的老師該如何施威作法,如何能玩得轉?

真是到了考驗劉芳老師的繼任者大智慧的時候啦。

可以說為了一點不算大的事,二十年前根本不是事的事,肯定會誤了甚至會毀了一班學生,這些遭殃的池魚找誰維權去?找誰討回公道去?

縣教委能為受懲戒的學生維權,為什麼不能對大多數學業無故受到了影響的學生去維權?

三是主管部門。

作為教育主管部門本應是教師的堅強後盾與事業支撐。

而現在往往會輕易地屈服於社會輿論壓力,很輕易地對老師作出處理決定,用來儘快平息學生家長的怒氣,避免媒體涉及及炒作,可儘快平息校鬧等敏感問題,並把此處理手段奉為圭臬,屢試不爽。其實這既是對老師的不負責任;也是對教育的不負責任;更是對學生與家長地不負責任。

本地一學校,因校長年輕有為,迅速崛起。一老師因一學生特別玩劣,讓其爺爺到校領回。其爺爺把孫子狠揍了一頓,打出了傷。其在外務工的父母回來後硬說是學校老師打的,並告到縣教委。因涉事老師是臨時代課老師,一走了之。該學生家長要求學校賠償十五萬,最終以賠償八萬了結。該生家長後反悔繼續鬧。一學期下來,學校在鄉三十個學校綜合排名第二下降到倒數第三。引起廣大村民不滿。有村民甚至放言,該生家長今後到學校鬧一次,就打他一次,並讓該家長把孩孑領走。

現在該學生家長迫於社會鄉鄰壓力乖乖把學生領走,送到其他學校,沒誰敢接收。村民見了他也開他的玩笑:訛了學校八萬快錢,你花大財啦,今說我們幾個去你家,要弄點好酒好菜呀。總不能獨吞呀!

現在學生與家長混得裡外不是人,鄉鄰也看不起他的小題大作,八萬塊錢雖到手,可毀了一個好學校,現在真是後悔莫及呀。

我認為在個別老師在懲戒學生時,如果出現了傷害,應當對該老師進行嚴肅處理。但如果是在懲戒中有點過格但不出格,就應該儘量通過協調與賠償的方式,儘量坐下來,冷靜一下,找到止損的最好方法,讓老師,學校與學生家長達成協議。

這樣既保全了教師的尊嚴,又教育了老師。如由學校出面再對當事學生進行適當教育與心理疏導,實在不行予以調班,這樣以來,又能穩定班級,把止損工作做得更好。太和教委也不會站立潮頭,獨領風騷啦。

對李芳老師的處理決定,雖然平息了學生與家長的怒氣。若干年後,這幾個學生會不會因今天鬥倒了老師的光榮事蹟而成為今後炫耀的資本?還是為今天的任性而悔懊一生?甚至會不會因此風波誤了一班學生的學業而產生罪惡感?這些目前尚不能去評估。

但對李芳老師的降級處分與下調農村學校,仍會讓縣局領導難以平息事態,廣被質疑,聲名遠播,這握在手中的燙手山芋也不是說扔就扔得掉的。反而只好任由它在網絡浪潮中任由飄浮。

綜合評價:無論縣局,學校與老師,學生與家長,在這件事上,是三輸局面。這還不算那些被殃及的無故池魚一一無故被誤了學業的學生。

不知路過友們是否認同此觀點?






一襲輕嵐


安徽太和某中學教師李芳因體罰學生被舉報,縣教育局調查核實後,認定李芳體罰學生,傷害了學生身體,給社會造成了不良的影響。2019年3月31日,局黨組會研究決定:給予李芳降低兩個崗位等級處分。崗位等級由5級降為7級,同時調離原單位到太和五中(農村學校)任教。

這一處分決定在網絡上引起了強烈反響,有網友認為這是歧視農村孩子,為什麼會將違反«教師法»的老師調到農村高中任教?這對農村高中的學生是不公平的,這有點像中國古代的流放制度。

太和某中學教師李芳體罰學生屬實,違反了«教師法»第37條的規定,這是一種違法行為,警方也介入了調查,在警方未公佈調查結果之前,教育局急忙對涉事教師進行處分。是否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程序?是否有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嚴重情節?如果涉嫌違法犯罪,應該由公安機關作出相應處罰。

教育局將涉事教師調離到農村高中任教,有涉嫌歧視農村學生的嫌疑。如果涉事教師經警方認定為一般的教育教學事故,屬於違法情節較輕的行為時,可以讓涉事教師離開教育教學第一線,待崗反省。如果涉事教師經警方認定為違法情節較重,但不構成犯罪的,應當開除涉事教師公職。如果構成犯罪的,應當按刑法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罰。


Lance課堂


顯然在太和縣教育局看來,農村就是一荒蠻之地,頗有古時候流放之意味。

雖說農村城市教育不均衡,部分教師嚮往更好的學校,這是一個事實,但作為當地教育局能把這種意味赤裸裸地表達出來,顯然厚此薄彼之意十足,只能說高高在上太久了。

作為一方的教育行政主管機構,對於涉事教師的處罰無可厚非,對於此事的處理也算及時,打人老師涉及的可不是體罰,而是毆打。



本來一件值得點讚的事,就因為急著應對輿論,反而暴露了當地某些人“教育歧視”的問題。

調離是一種手段,也是對該老師的處罰,可調到農村學校就是懲罰嗎?方法有很多種,雖然這種懲罰是事實。

打人的老師,打擊的是一個孩子的身心;當地教育局的這波操作,打的是廣大農村師生的臉。

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認識到這種“教育歧視”的危害;作為一個主管部門,更應該致力於教育的公平公正。

師德不分城市農村,師德不夠的人,在哪裡都不配做老師。


盛一手


其實大家在議論中不瞭解“五中”原牆中學,五中,六中,一中都是大概1956年建的縣級中學,後來文革前期都是“安師大”的老師教學。原牆中學當時是太和縣東北地區的文化中心,有些包括太和的有些學子也到那裡求學。太和縣在講太和時講“細陽”,其實“細陽”指的就是原牆。我們原牆中學其實教育質量並不差,每位老師都是好老師,不信查一查,凡是從五中,不講用什麼方法調到一中、太中或其它高初中,或小學教師調太和後,那位不都是好教師或教學骨幹。原牆中學淪落現在的地步是有原因的。從建校到現在,查一查歷任校長可以知道。同時,現在交通方便,人們的經濟條件也好了,年輕人,一說在縣裡上學不得了了,人與人的攀比心,原牆離太和又近,於是造成生源流失。不能說你太中,一中教的怎麼好,而是你招的生員好。考上重點大學的都是太和城裡的人嗎?

李老師到五中,不能叫流放,應叫渡金。查一查,千年古鎮原牆出奇人,兩年後回太和,太中或一中的校長就是你的了。

謝謝你李老師到五中,為我們原牆中學的教育作貢獻,原牆人歡迎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