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景深合成攝影教程

把西方的攝影技術帶到中國,把中國的自然風光帶給世界,是極影團隊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標。

極影攝影師們將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和大家陸續介紹景深合成、曝光合成、焦段合成等西方前沿風光攝影技術。

極影AdventureX攝影師—姚明來

突破相機極限 - 景深合成攝影教程

相信很多人都拍攝過類似下圖這樣的包含前景中景和遠景的圖片:

突破相機極限 - 景深合成攝影教程

當你想拍攝這類照片時,不得不將鏡頭貼近將前景也納入構圖,這時候,問題就來了。

突破相機極限 - 景深合成攝影教程

即使你將鏡頭光圈縮到最小,或是將對焦點如何改變也一定無法保證畫面從最近直到最遠都是清晰的。

我們都知道,在舉起相機拍攝時,取景器中會出現一個焦點,這個焦點所對準的焦平面一定是最清晰的,然後根據你使用的光圈的大小,在不同的焦平面銳度會有差異。

比如你用f8的光圈對準遠處的山,那麼遠景一定是最清晰的,而離你很近的前景一定會比較虛,這是鏡頭自然的物理現象。但是這也是我們並不想看到的。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只有使用某種技術去克服。

而這個技術就是突破鏡頭極限,創造幾乎無限景深的大招——景深合成

突破相機極限 - 景深合成攝影教程

(一)拍攝前的準備:

首先,你要帶上一個足夠穩固的三腳架,相機一些輕微的晃動都會給你的後期拼合製造麻煩。當然,還需要一根靠譜的快門線,這可以有效避免按動快門時的抖動。(我不推薦用延時拍攝的方式代替快門線,在光線瞬息萬變的場合,延時的那2秒很可能會讓你錯過唯一的機會)

(二)拍攝時的設置:

當你確定好構圖,在拍攝前的一步就是對相機進行一些設置。

1.將相機設置為光圈優先的拍攝模式。


有人問為什麼不用m檔拍攝,這意味著曝光量鎖定不變,那豈不是在後期拼合時更加容易嗎?

雖然m檔能夠讓拍攝的一系列素材的曝光完全一致,但光圈優先能夠根據環境光立即算出一個合理的曝光參數,在某些風雲突變,光線稍縱即逝的場合更需要的是速度。

2.設置照片質量為RAW。

以便保留更多的暗部高光細節,讓後期有更大空間。

突破相機極限 - 景深合成攝影教程

3.將鏡頭由自動對焦調為手動對焦,就是把鏡頭從af撥到mf。(我用的是佳能,好像索尼尼康在機身、鏡頭可以切換對焦模式)

突破相機極限 - 景深合成攝影教程

4.如果你的廣角鏡頭有防抖,那麼務必關閉防抖。

5.設置相機測光模式為全局測光

6.設置光圈


如果拍攝時風很大並且前景的光線很暗,往往使用較大的光圈配合高iso,才能提高快門速度定格住前景。如果現場幾乎沒有風,前景光線也不錯,可以將光圈縮的比較小。光圈越小,景深越深,可以在拍攝時減少張數,提高效率。

(三)拍攝時的操作:

首先,將相機鏡頭的對焦環擰到最近處。鏡身上有個透明的小窗口,這個窗口可以直觀的觀察鏡頭焦距的變化。

突破相機極限 - 景深合成攝影教程

我用的是佳能16-35,對於這枚鏡頭,就是擰到最近對焦距離處,也就是0.28。

然後按下快門拍攝第一張照片。接著將鏡頭對焦環往數值較大的方向擰動一點,再按動快門拍第二張。接下來再往數值更大的方向擰動一點,再拍第三張。。。。。。直至鏡頭擰到無窮遠處拍下最後一張。

突破相機極限 - 景深合成攝影教程

佳能的廣角鏡頭不要擰到底,如上圖那樣擰到無窮遠處再回來一點,讓刻度線剛好在無窮遠刻度線前方的L形線條的豎線處即是無窮遠。而尼康,索尼的鏡頭好像直接擰到底就是無窮遠。

至於拍攝時擰動的幅度,全憑你自己,如果你比較保守,並且是第一次嘗試這種技術,同時光圈開的比較大,或者是在拍攝一個非常重要的場景,那麼可以擰的幅度小一些,多拍幾張不同景深的,這樣更安全。

而如果你比較大膽,或者拍攝時光線充足,光圈縮的比較小,可以擰的幅度大一些。一般來說,拍攝個5,6張也就基本能覆蓋從最近一直到最遠的全景深了。

小建議:

拍完一組景深後,保險起見,我通常會再多做一組景深的拍攝,確保萬無一失。因為這個技術對前期的要求非常高,一定要在前期拍攝就做到完美。

而且在拍攝時要注意畫面的曝光量,因為有時候光線變化非常快,比如太陽突然從雲裡鑽出來就會很亮,可能一瞬間太陽就被雲擋住了,這時光線就會很暗。這時候就要通過迅速加減曝光補償儘可能讓一組景深合成的圖片曝光量基本相同。

(四)後期步驟:

1.篩選

首先將景深合成的幾組照片導入到lightroom進行篩選,我會重複比對以及放大細節來確定保留下幾組中的一組。那組篩選出的照片就是我們最後要進行景深合成的素材了。

接著放大查看留下的那組照片中的每一張圖,比對焦點的位置以及各張照片清晰的區域。因為在轉動變焦環拍攝時,由於擰動幅度的大小,總會有一些照片的清晰區域是比較類似和重疊的。這一步就是刪去一組照片中焦平面重疊比較多的那幾張圖,最後只留焦平面基本可以互補的那幾張。

這一步不僅可以減少拼合時計算機運行的時間,更重要的意義在與如果拍攝的時候有風,前景的花草一定會有位移,而如果很多張一起放進去拼合,就會干擾計算機拼合時的算法,產生錯位和重影。


突破相機極限 - 景深合成攝影教程

上圖的作者是極影AX成員—史炎冰。拍攝的條件就是如我說的那種大風的天氣,風很大,前景花草的位移很厲害。下面我截取了他在作品下方的描述,大家可以體會一下拍攝以及合成時的艱難:

突破相機極限 - 景深合成攝影教程

2.調整


在lightroom裡對照片進行一個基礎的調整,為後續在ps中的拼合打好基礎。

通常矯正一下曝光,對照片做一個基礎的調色,降噪銳化等。當做完針對某張照片的調整後,需要將這個效果應用到這一組的所有圖片上。

突破相機極限 - 景深合成攝影教程

選中所有圖片,點擊“同步設置”,將所有選項都勾上,然後點擊“同步”。那樣針對某一張照片的所有調整就被同步複製到了所有圖片上,這樣呈現出來的效果也是一致的。

小建議:


如果拍攝的時候光線變化很快,可能每張照片的曝光會有一些差別,這就需要在同步設置以後對每張照片進行單獨的調整。

3.合成


lr裡完成對照片基礎調整後,接著把所有圖片導入到ps中。

突破相機極限 - 景深合成攝影教程

選中所有圖片,點擊右鍵,在彈出的窗口中選擇“在應用程序中編輯”,然後再點擊“在photoshop中作為圖層打開”。這樣所有的圖片就自動載入到ps中了,並且作為圖層疊加在同一個畫布中。

接著全選圖層,點擊ps上方工具欄的“編輯-自動對齊圖層”,那樣,所有圖層就被軟件自動對齊了。

這個對齊的操作是為了克服鏡頭的呼吸效應。

當我們在擰動焦距環時,鏡頭會移動浮動鏡片來對焦,浮動鏡片的移動必然帶來光學結構的改變,因此焦距就會發生變化。所以雖然機位固定,但是拍攝出的畫面一定有輕微的變形跟位移,這時就要依賴ps強大的對齊功能了。

突破相機極限 - 景深合成攝影教程

自動對齊以後,畫面的周圍有白邊,這就是程序對圖像進行拉伸匹配像素時出現空白的多餘像素。

突破相機極限 - 景深合成攝影教程

對齊以後,就是要將圖片融合在一起,還是全選圖層,點擊“編輯-自動混合圖層”

在跳出的對話框中選擇“堆疊圖像”,同時勾選“無縫色調和顏色”,再點擊確定,軟件就開始自動融合。

突破相機極限 - 景深合成攝影教程

下圖是最後融合完的圖像,每個圖層的旁邊都多了蒙版,這就是軟件自動計算生成的。這個功能能夠計算抓取出每個圖層最清晰的部分然後進行融合。

突破相機極限 - 景深合成攝影教程

接著我們將圖層合併。如果在拍攝時沒用三腳架或者現場有很大的風,就會造成圖片中元素的位移和晃動,這時候不能夠完全依賴ps軟件的自動合成。

要在這一步拼合前追加一步,就是手動調整各個圖層的蒙版,用筆刷刷取清晰的部分,這個過程比較考驗技術以及花費時間。

合併圖層後,用裁剪工具裁去畫面周圍空白以及模糊的部分。所以我們在拍攝時要儘量在構圖上留有餘地,給後期留下裁剪的空間。


這就是最後裁剪完的照片,我們可以看到畫面從最近到最遠都是清晰銳利的。

突破相機極限 - 景深合成攝影教程

突破相機極限 - 景深合成攝影教程

以下是我以及極影AX成員用景深合成這一技術拍攝的圖片:

突破相機極限 - 景深合成攝影教程

突破相機極限 - 景深合成攝影教程

突破相機極限 - 景深合成攝影教程

突破相機極限 - 景深合成攝影教程

突破相機極限 - 景深合成攝影教程

突破相機極限 - 景深合成攝影教程

通常,我們都會選擇日出日落時分進行拍攝,雖然那時的光線最柔和但同時光比也很大。所以我們對前景進行景深合成的時候通常會對遠方仍然被夕陽的餘暉照亮的遠景進行曝光合成。


作者:Miller姚明來
極影AdventureX

極限挑戰

極致影像



極客分享

圖文來源:WC Thomas看看世界(ID thomaskksj)

環球旅行攝影師、數碼後期專家托馬斯的公眾號。 每週一篇精品教程,讓攝影不再難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