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TT--
二戰時期蘇聯和美國都有過大規模對日作戰的經歷,相對於太平洋戰場美軍的艱難,蘇聯好像就輕鬆的多,無論是諾門坎還是二戰末期的圍剿關東軍好像都輕描淡寫的取得了大勝,這就給人一種錯覺,以日軍為衡量標準,美軍的戰鬥力好像比蘇聯差很多。
被神化的諾門坎
說到諾門坎戰役,很多人可能都有一個共同的看法,在蘇軍鋪天蓋地的火炮面前,日軍變得不堪一擊,六千蘇軍全殲六萬日軍,一戰而屈人之兵,甚至得出一個結論,日本之所以放棄了北上的想法就是因為諾門坎被蘇聯徹底打服。
隨著時間推移戰爭檔案被公開實際上蘇軍在火力上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遭到了日軍的頑強阻擊,付出了比日軍更大的傷亡代價才艱難的戰勝了關東軍。
蘇聯圍剿關東軍VS美軍太平洋戰場
1945年8月一百五十萬蘇軍對駐紮在中國東北的關東軍發動攻擊,很短的時間內近八十萬關東軍被擊斃八萬餘人,剩下投降後基本上都被蘇聯拉去遠東地區當苦力,蘇軍以催摧古拉朽全殲日軍精銳關東軍,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在這之前美國正在太平洋戰場上浴血奮戰和日本展開了島嶼爭奪戰,僅在沖繩島戰役中每軍就付出了超過八萬人的傷亡代價。
美軍不如蘇軍?真實原因遠沒有這麼簡單
首先,關東軍的戰鬥力已經大不如前,雖然號稱精銳之師實際上後期由於兵員嚴重不足很多關東軍都是由開拓團補充的,同時由於戰爭資源的極其匱乏,後期關東軍的武器裝備也非常緊缺,在現代戰爭中甚至很多人都沒有武器。
從1943年開始,大批關東軍的精銳部隊都被抽調到太平洋戰場對抗美軍,這就是說蘇聯面對的日軍和美軍面對的日軍明顯不是一個戰鬥力。
其次,日本是島國,日本也將發展海軍視為命根子,日本海軍在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中海軍都發揮了決定作用,是日本賴以生存的基礎。二戰初期日本已經擁有了一支當時世界排名第二的強大海軍。
所以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面對的是最為精銳的日軍,加上太平洋島嶼惡劣的自然環境美軍傷亡較大也屬於比較正常。
最後,蘇聯已經擁有了一支當世第一的陸軍,在蘇德戰爭中成長起來的蘇聯陸軍在柏林戰役時,已經能夠單挑垂死掙扎的德軍,展現出強大的戰鬥力,當世第一實至名歸,所以面對關東軍蘇軍無論在士氣,火力,兵力各個方面都佔據了絕對優勢。
我個人看法若論陸軍蘇聯肯定在美軍之上,若論海軍美軍也是佔據優勢,若論綜合實力美蘇在那個時期絕對是勢均力敵。
一點點歷史
我是東斯坦因,認真對待每一個問題!
日本對蘇聯與對美國的作戰的態度是不同的
諾門坎戰役,說穿了只不過是一場大規模邊境摩擦。太平洋戰爭就不一樣了,這是一場壓上了日本國家命運的決戰,用日本人自己的話叫“皇國興廢,在此一舉”。
戰爭性質的不同,使得日本對於戰爭的投入也不相同。諾門坎,日本只是試探蘇聯,並沒有拼命的打算;太平洋戰爭,日本壓上了自己的全部,日本自然是要以死相拼。
而當蘇聯出兵東北時,日本的精銳早就被美國打殘了,關東軍只剩下了一幫老弱病殘。
比如,日軍數百萬的兵力只有17個甲種師團,他們是日本陸軍最精銳的軍隊,士兵大多數經過長期艱苦的訓練,無論體能、射術、格鬥和拼刺都在各國軍隊中毫不遜色。在中國戰場上沒有一個甲種師團被全殲過。太平洋戰場上,美軍也是依靠強大的空中火力與自動武器的優勢才給這些部隊造成了毀滅性的殺傷。
而日本在與蘇聯作戰時,日本只是在諾門坎戰役中,從甲種師團抽調了少量部隊參戰。日本最精銳的甲種師團,從沒有整建制的與蘇聯打過。
蘇聯打日本時摧枯拉朽,其實是蘇聯自己吹出來的。
90年代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解密了一批關於諾門坎戰役的文件。據文件顯示,諾門坎戰役,蘇聯戰神朱可夫指揮一個擁有近千輛坦克裝甲車的蘇軍裝甲集團軍,面對日本一支二線部隊23師團。整個戰役,蘇軍有超過7比1的坦克裝甲車數量優勢,6比1的火炮數量優勢,3比1的兵力優。結果投入坦克524輛,裝甲車385輛,損失近400輛;500架戰機,損失207架;人員傷亡2.5萬人。最後,蘇聯雖然擊退了日本,但實際卻是一場慘勝。根本不是蘇聯所宣傳的蘇軍僅僅損失6千人就摧枯拉朽般殲滅6萬日軍,以及日本唯一的裝甲師團。
1945年8月9日零時10分,蘇軍一百五十多萬軍隊在大炮和飛機的掩護下,蘇聯分3路從東、北、西三個方向,在四千多公里的戰線上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日本關東軍發動襲擊,蘇聯紅軍摧枯拉朽的碾壓了日本關東軍。但細細算來,蘇聯其實也只不過是在美國後面拾便宜柴火。那時,日本陸軍的精銳早就被美國打殘了,關東軍只剩下了一幫老弱病殘;而蘇聯紅軍則都是經過了蘇德戰爭洗禮的的百戰精銳。百戰精銳VS老弱病殘,結果是顯而易見。
日本於蘇聯作戰都處於內陸,日本海軍無法參戰
二戰前,日本海軍是世界第三大海軍。艦隊規模與官兵素質在世界上都是數一數二的。太平洋戰場,主要以太平洋和周圍國家為戰場,這樣的地域範圍和地利環境決定了,所以美國軍隊不但要面對日本陸軍的甲種師團,還要面對強悍的日本海軍。
而蘇日作戰,無論是諾門坎還是中國東北,都是內陸地區,日本海軍鞭長莫及。因此蘇聯在與日本作戰時,只須面對日本陸軍,而不用面對強大的日本海軍。這使得蘇聯與日本作戰時,所受的壓力遠小於美國。不然大和號,一輪齊射,就夠蘇聯受的。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個贊,還有“關注”。
東斯坦因
其實蘇聯人打小日本的時候其實並不容易,在諾門坎戰役時蘇聯佔盡了優勢,首先諾門坎戰場是大荒原,地形適合蘇軍機械化部隊展開。其次,蘇軍地處高處日軍無險可守,想要發動進攻還必須跨過一條河流。而且蘇日雙方兵力比達到了3:1,火炮數量比達到了6:1,坦克裝甲車數量比更是高達7:1。
結果,在面對蘇聯的大集群裝甲部隊小日本不僅沒有亂了陣腳,反而有組織的進行了玉碎衝鋒,旨在打擊蘇軍裝甲力量,諾門檻戰役結束後,蘇軍以80000餘噸作戰物資,25000餘人為代價消滅了日軍19000餘人(注:其中少部分日軍因為731部隊在水中投毒誤飲河水中毒而產生的非戰鬥減員。)日軍再此次戰役中僅2000噸不到。可以說諾門坎戰役蘇軍實為慘勝。
至於說蘇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日軍,那是1945年時蘇軍發動的八月風暴行動。蘇軍在發動進攻前對日軍做出了許多戰略上的欺騙,這使日軍指揮官一度以為蘇軍還沒有做好進攻準備,這使得日軍指揮官在開戰最初的18小時幾乎沒有做出任何有效指揮。同時蘇軍的八月風暴行動只進行到了1945年9月日軍代表在美國密蘇里號上正式簽署投降書時結束。在此期間蘇軍死傷10萬餘人。(注:八月風暴行動時蘇軍投入了150萬兵力和大量的裝甲部隊以摧枯拉朽之勢向日軍發起了進攻。)
再說說美國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與日軍作戰時,大部分打的都是美國大兵所不適應的叢林戰、坑道戰。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準備充足,擁有堅固的防禦工事、堅定的作戰意識。而美軍在面對叢林和坑道時只有束手無策,這一點可以從越南戰爭中看出來,美軍在面對躲藏在叢林中的越南遊擊隊時的無奈與膽怯,最後弄了個橙劑來大面積毀壞樹林藉此來搜索越南遊擊隊。
(注:貌似美國佬到現在也沒學會怎麼在叢林裡打仗。。。)
小楠影視秀
蘇聯進攻日本時確實是摧枯拉朽,美軍打日軍時也沒少步步維艱,但是兩者發生的時間背景並不是同一時間,加上戰爭的形式也並非完全相同,兵力與武器裝備上的差異也不是一點點,所以不能簡單的得出美軍不如蘇軍的結論。
蘇聯紅軍對日作戰
首先,蘇聯進攻日本和美日鏖戰太平洋的時間背景並不同。
1945年8月9日,蘇聯紅軍根據《雅爾塔協定》的相關規定,履行了在德國投降三個月後對日本宣戰的承諾。蘇聯紅軍從三個方向上對日本關東軍發起了進攻,日本陸軍的驕傲,一度認為自己天下無敵的關東軍在蘇軍的打擊下迅速土崩瓦解,除了少部分日軍被殲滅之外,大量的日軍被蘇軍俘虜。用摧枯拉朽來形容蘇軍的推進並不誇張,但是也必須看到此時的日軍已經是強弩之末,日落西山了。日軍兵力匱乏,資源耗竭,早已陷入困境,蘇軍的進攻固然是加速日本戰敗的關鍵因素之一,但是1945年的日軍也確實已經是精疲力盡,山窮水盡了。而美國與日本鏖戰太平洋的時候,是日本軍力最為強盛的時期,不僅兵力上相對充足,資源也相對豐富,所以前期的日軍戰鬥力自然是要高一點。
太平洋戰爭
其次,蘇軍出兵東北與太平洋戰場的戰鬥形式也不同。
蘇軍進攻關東軍,是空戰與陸戰的相結合,以陸戰為主。蘇聯對日宣戰之前,已經從三個方向上對關東軍完成了包圍,日軍雖然苦心經營,修建了很多要塞與堡壘,但是在蘇軍強大的火力面前,這些所謂的防禦工事並不能阻止蘇軍的推進。而太平洋戰爭則是美日海軍和空軍的對決,前期是日本海空軍偷襲美軍,把自己的勢力範圍擴張到了最大區域,而後期則是美國逐島登陸與爭奪。戰爭形式的不同,決定了戰爭時間的跨度。
日本海軍的驕傲——大和號戰列艦
最後,兵力與武器裝備上的差異,也影響著著日本在同美、蘇交戰中的巨大差異。
日本是一個資源小國,雖然在二戰爆發後,依靠著佔領區的資源以戰養戰,但是終究還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資源緊張的問題。在明治維新之後的大部分時間裡,日本對於海軍的建設投入要遠遠超出陸軍的投入。日本的海軍雖然從根本上還是比不上美國海軍,但是至少也是世界強大海軍,噸位上僅次於美國與英國,局部地區集中優勢兵力還是可以與英美勉強一戰的。但是要說到日本陸軍,雖然頑強的戰鬥力世界公認,但是日本陸軍的裝備是真心不給力的。整個二戰中日本生產出來的坦克數量甚至還沒有蘇德戰爭中一場戰役中的坦克數量多,而日本坦克的質量就更沒有資格與歐美列強相比了。
喀秋莎火箭炮
在美日的戰鬥中,美國海軍雖然很強,但是日本海軍也不是吃素的,美軍推進的速度自然要緩慢一點。而蘇聯紅軍進攻日本時,不僅兵力上要遠遠超過日軍,武器裝備上也遠勝於日軍,自然就顯得“摧枯拉朽”了。
總的來說,美日與蘇日的戰爭過程看上去好像差異巨大,但是如果因此就簡簡單單的得出美軍不如蘇軍的結論,則是非常不合適的。美、蘇兩巨頭在二戰中所作出的貢獻都是非常巨大的,極大程度的影響了整個二戰的進程,也改變了原有的世界格局。
徽南城意
蘇軍殲滅關東軍摧枯拉朽般的戰鬥,是因為前期88教導旅蒐集了大量日軍佈防,火力配備等情報,包括最大的東寧要塞,而此關東軍已非前期的關東軍精銳,很多是鬼子開拓團補充的,加上蘇軍強大的火力兵力優勢,吊打鬼子跟砍瓜切菜玩是的。
黑龍江的黑黑
我認為地勢是最主要的原因,美軍在海島,叢林裡和日軍打很艱苦,換成蘇軍也好不到哪去
夜晚漫步
美軍比蘇軍打日軍早,美軍打的是經驗十分豐富,兇狠殘暴,戰鬥力十分強的日軍老兵,蘇軍打的沒多,經驗,沒經過多少訓練,沒多大戰鬥力的日軍新兵。美軍新兵打日本老兵,蘇軍老兵打日本新兵。這才有蘇聯打日本,如同秋風掃落葉,摧枯拉朽。美軍打日軍十分艱難,付出了慘重代價,才打敗了兇狠殘暴的日軍。
中國美6220
我倒是認為,美軍打的都是些沒有戰略縱深的島嶼,地方狹小,而日本人在武士道精神的武裝下,在一些坑道,雨林等環境下大腦瓦特了,一根筋了,更瘋狂,也抵消了美軍的部分裝備優勢。
吉喆28
俺是平民365
還有一點,美軍跟日軍打的位置,要麼海戰空戰,要麼島嶼戰,搶灘登陸戰等。地理位置上也不如蘇聯有利,因素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