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嚴禁“考家長”是教育公平應有之義

日前,浙江省教育廳發佈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民辦義務教育學校除可組織面談、學習能力測評外,嚴禁組織任何形式的文化學科考試或變相考試,嚴禁與校外培訓機構等掛鉤組織考試、選拔學生。嚴禁借招生之機以問卷等名目“考家長”(4月9日《中國教育報》)。

浙江這一規定深得家長心。這些年,在招生之際,以問卷調查、學生基本情況摸底等名義“考家長”,確實是一些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常規做法。如2017年5月,在上海某民辦學校面談日,家長被要求做問卷調查,問卷不僅考察家長的學識,還要求填寫爺爺奶奶的學歷、工作單位等信息,儼然“查三代”的架勢。有家長在朋友圈曬問卷題目的截圖時羞愧地表示,“愧對小女,愧對列祖列宗”。如此“考家長”,學生上學似乎不光要“拼爹”,還要“拼爺爺奶奶”了。

民辦學校招生“考家長”,背離了“有教無類”的古訓。民辦校期望多招收聰明孩子,把學校名氣帶高,以招攬更多優質生源和財源,這是資本的逐利本性使然。然而,教育是全體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權利,教育的終極使命是教化任何願意學習的民眾,不管什麼人都可以受到教育,而非僅僅侷限於有培養潛力、有培養價值的人。更何況,以“考家長”的方式來窺探學生是否有培養潛力、有培養價值,也是不科學、不合理的,王侯將相併非天生有“種”,每個人皆有可能通過教育成才成德。

“考家長”也是對教育公平的進一步破壞。目前在不少地方,民辦校擁有優先於公辦校招生掐尖的特權。儘管個別地方已實行公辦民辦同期招生、同步錄取,但不少民辦校仍可組織面談、學習能力測評,名義上不再是文化學科考試或變相考試,實質仍是擇生而教,使得許多孩子不能享受到應有的教育資源,嚴重影響教育公平。而“考家長”則是在將擇生而教進一步演繹成“拼爹遊戲”。說不定,民辦校也想通過此舉選擇到有錢有勢家庭等有利於自身發展的資源。

總之,民辦學校招生“考家長”會加劇家長的教育焦慮。尤其是那些沒接受過較高教育的家長,會深感自己沒能力、沒條件輔導孩子的學習,提高孩子的成績,從而使得孩子不受民辦學校青睞;而那些沒通過考試的家長則會認為,是自己的學歷、家庭背景等因素,使得孩子失去進入優質學校的機會,甚至失去向上流社會流動的機會。長此以往,會激化民眾對階層固化的擔憂,會在接受過較高教育家庭、有錢有勢家庭與未接受過較高教育家庭、無權無勢家庭之間形成一道鴻溝。

因此,嚴禁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考家長”,是呵護教育公平的重要一步。在民辦教育初興階段,賦予各類民辦學校以招生優先權、自主權,可以顯示對民辦教育的支持、扶持。然而到了民辦學校風起雲湧的當下,它們也需要大浪淘沙、優勝劣汰。“考家長”是對招生自主權的濫用。逐步取消民辦學校的招生優先權,儘快規範民辦學校的招生自主權,是時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