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瓦坎達出海焦點人物—世界銀行高級研究員貝貝

瓦坎達出海焦點人物—世界銀行高級研究員貝貝

世界銀行高級分析員貝貝

貝貝,世界銀行高級分析員,於美國布朗大學畢業後在世界銀行華盛頓總部工作四年,專精新興市場的投資、經濟學分析和政策諮詢,項目經歷遍佈中亞南亞和東非。2017年開始常駐非洲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埃塞俄比亞,作為首相特聘顧問團隊的一員,幫助政府解決青年就業問題,並投建工業園。因為工作原因去過非洲十幾個國家,並建立了有效的政府人脈,熟悉非洲宏觀經濟形勢和風險,政策環境以及營商環境。

“江湖”上廣為流傳的三個關於非洲的傳言:第一,非洲貧窮落後、戰亂頻發,不適宜經商投資;第二,非洲正在享受人口紅利,經濟將進入高速發展;第三,非洲是國企的天下,產業仍以基礎設施為主。

從這三個傳言為切入點,貝貝對非洲的宏觀經濟情況進行了介紹。

她表示,IMF對世界上所有經濟體2019年的經濟預測中,多個非洲國家名列前十,加納、埃塞俄比亞、科特迪瓦和坦桑尼亞這幾個國家,增長預測甚至超過了中國。但同時,非洲在匯率、營商環境等宏觀方面存在較大風險。

非洲的人口正在經歷爆炸性增長,典型的非洲國家的人口結構是非常年輕化。但人口增長並不一定意味著“人口紅利”。貝貝表示,非洲各個教育層次的入學率遠低於國際和中國的水平,高等教育的缺失很可能會成為非洲未來發展知識密集型產業,包括互聯網行業的一個巨大瓶頸,“非洲的人口是會轉化成經濟的發展還是社會不穩定的因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非洲國家對他們未來道路的選擇”。

此外,貝貝提到,麥肯錫在2016年一個關於中非的報告中提到,90%在非洲的中國企業是民企,集中於尼日利亞、贊比亞、坦桑尼亞、埃塞俄比亞等國家,行業上主要分佈於製造業、服務業、貿易、建築業等領域。

這份報告還提到,中國未來對非洲投資的高潛力領域,包括農業、銀行與保險、房地產、互聯網、通信、交通、物流等。此外,中國企業在非洲的落地,也會跟隨國際上比較認同的非洲經濟未來增長的四個大趨勢:城鎮化、本地化、B2B業務和經濟數字化。

大家可能聽過在過去的5年,非洲整體的經濟增長好像有所放緩,這個確實是這樣的,主要是因為在過去的5年裡,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出現了分流,一些國家包括當時受阿拉伯之春影響比較大的一些北非國家,還有一些以自然資源輸出為主的國家包括尼日利亞、安哥拉、蘇丹,他們的經濟增長是有所放緩。但是一些東非國家,肯尼亞、坦桑尼亞,這些國家經濟還是以比較高的速度在增長。

但不可忽視的是,非洲的經濟雖然增長得比較快,但是它宏觀上的風險也比較大,這個主要體現在:

第一,匯率不穩定。很多非洲國家的匯率是非市場化的,比如我去年工作的埃塞俄比亞,就是突然有一天政府說我們要把我們的貨幣貶值15%,結果果然天下大亂,一夜之間食品價格漲了很多,所以在非洲經商就會有這樣的風險,政府負債率普遍比較高,通貨膨脹的風險比較大,比如說去年全世界的通貨膨脹率是3.4%,但非洲是5.3%,在很多非洲國家,比如剛果、蘇丹、埃及、安哥拉、利比亞,去年的通貨膨脹率都超過了20%。

瓦坎達出海焦點人物—世界銀行高級研究員貝貝

第二,從營商環境來說,上面這個圖是中國、非洲和全世界的營商環境指數,我們可以看到,非洲整體的營商環境確實是低於全球平均水平,它跟全球平均水平差距最大的幾個方面包括獲得電力、跨境貿易等,主要是受制於它比較低的基礎設施水平。

如果把非洲和中國相比的話,會發現非洲和中國差得比較遠的地方是產權登記和合同執行,這兩點也是中國企業到非洲落地之後可能比較水土不服的地方,另外一定要注意非洲國家之間營商環境的差異也非常大,比如像毛里求斯、盧旺達,他們的營商環境排名是在世界範圍的前20%。

還有一點,因為非洲國家現在大部分都急於解決青年就業問題,所以他們很多國家都實施了非常優惠的對外招商引資政策,包括對稅務的減免,免費的土地、廠房,以及特快的註冊,還有貿易通道等等。

另外,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在非洲有兩個獨特的挑戰,一個是腐敗,另外一個就是治安。從腐敗上說,其實國際上沒有什麼權威性的研究,作為研究員你是不能找政府說可不可以研究你們國家的腐敗問題,這是很難實現的,所以只有一些大家道聽途說來的排名。

瓦坎達出海焦點人物—世界銀行高級研究員貝貝

非洲到底現在有沒有人口紅利,我們可以看到從1967年開始,中國和世界的人口增長率都在不斷地下降,但基本上非洲人口增長率一直都是高居不下的,去年非洲的年增長率達到了2.7%,這個大概是世界平均水平的近3倍,是中國的4到5倍左右。

再從生育率的角度看,生育率就是一個婦女平均在婚育年齡段中會生育的子女的數目,我們可以看到現在世界範圍內平均一個媽媽一輩子會生2.4個小孩,中國是1.6個,非洲的是4.9個,這個還是非常高的。但是可以看到非洲的生育率大概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有點緩慢在下滑,這個是比較重要的點。

但是故事在這裡出現了轉折,人口一定意味著勞動力嗎?在非洲,因為生育率抬高以及文化的原因,很多婦女都是不工作的,所以我們看到現在非洲和中國的勞動參與率還是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非洲的各個教育層次還是比較落後,大家應該知道,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基礎教育的高覆蓋率是分不開的。但是我們看到非洲各個教育層次的入學率,還是遠遠低於國際和中國的水平,初中和高中的入學率連中國一半都不到,大學的入學率只有9%,高等教育的缺失很可能會成為非洲未來發展知識密集型產業,包括互聯網行業的一個巨大的瓶頸。

所以總的來說,我認為非洲的人口是會轉化成經濟的發展還是社會不穩定的因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非洲國家對他們未來道路的選擇,在一些重視教育、創造有利政策環境的地方,他們很可能會領跑非洲經濟,但在一些不這麼做的地方,年輕化的人口可能就是安全隱患。

中國在非洲到底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我覺得很多人的誤區在於想到非洲就是國字頭的企業,中石化、中石油,或者有一些做通訊的民企;產業還是以基礎設施為主,比如蒙內鐵路、亞吉鐵路等。

瓦坎達出海焦點人物—世界銀行高級研究員貝貝

我們先從中非貿易的角度來看,中國從非洲進口的貿易產品比較單一,主要集中在自然資源、原材料領域,其中70%以上來自安哥拉、南非、蘇丹、剛果這些國家,並且它的貿易量受到國際原油以及其他大宗商品價格的很大影響。但是中國對非洲的出口還是比較多元化,而且在近年來有非常高的增長,主要的貿易品包括製造業的生產儀器、日化消費品等等。

再來看中國對非洲的投資,從行業上來說,能源、礦產以及建築業這些跟基礎設施、自然資源相關的產業還是佔大頭,但是製造業、金融,包括服務業在內,它們的比例並不低,並且增長也較快。

麥肯錫在2016年一個關於中非的報告中提到,90%在非洲的中國企業是民企,他們在地理上的分佈廣泛,中企比較多的非洲國家包括尼日利亞、贊比亞、坦桑尼亞、埃塞俄比亞等。

瓦坎達出海焦點人物—世界銀行高級研究員貝貝

中國人辦的企業在非洲主要是做什麼呢?從行業分佈上看,可以看到,利用非洲的廉價勞動力,製造業和服務業分別佔有29%和24%的比重,貿易也一個大頭。

再看中國企業在非洲各個市場的份額,因為中國的基礎設施在非洲佈局得比較早,所以中國的建築業在非洲已經佔到了一半的份額。其他產業,包括製造業的12%和服務業的5%,其實作為外國來講,這樣的比重也是相當可觀,並且增長的空間較大,利潤也高,麥肯錫這個報告也提到30%受訪的中國公司都聲稱他們的利潤率在20%以上。

最後貝貝提醒大家:

第一,非洲它不是一個國家,而是經濟發展差距非常明顯的,說著100多種語言的54個國家,很多國家之間邊境是完全關閉的,它的區域互通性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強,更多時候可能要把非洲看做是很多割裂的市場,而不是一個整合的市場。

第二,要辯證地去看非洲機遇和風險並存的一個現狀,它不會像很多老派想象中的那麼一無是處,也不會在一夜之間變得遍地黃金。

第三,結合來看,非洲有點像剛剛進入互聯網發展時期的中國,就像當初很多東西沒有辦法把西方的直接複製到中國,同理,現在也沒有辦法把西方和中國的模式直接複製到非洲,還是需要本地化的盡調以及對市場非常有耐心的深耕,才能在企業的落地和投資上獲得比較好的成績。

杭州瓦坎達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非洲部署、實施、落地、推廣移動支付的公司,致力於把中國移動支付、互聯網普惠金融成熟的模式,結合本地化,推廣到非洲,通過科技改變非洲,構建“非洲版支付寶”。同時在非洲設立孵化器和創投媒體,賦能非洲本地創業者,讓世界看見非洲新經濟、新科技。創始團隊來自於阿里巴巴、螞蟻金服、Paypal、達晨創投華為、傳音、國美、網易等公司。公司已經獲得來自初心資本、真格基金、險峰長青、IDG資本等近千萬美元融資。公司旗下擁有非洲支付、非洲孵化器、非洲創投媒體三大業務,更多非洲支付、創投資訊請關注杭州瓦坎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