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超滿園春色關不住,誰會注意中甲中乙洪水滔天?

文、葡萄你丫是酸的

中甲中乙怎麼了?是這個冬天太寒冷嗎?不,事實上中甲中乙原本就只有冬天,或者說,我們不過是被中超的春天遮住了雙眼,當中超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我們有誰會注意中甲中乙的洪水滔天?


中超滿園春色關不住,誰會注意中甲中乙洪水滔天?

四川FC退出


2020年1月15日,一次次挺過了解散謠言的中甲四川FC,以退出的方式告訴世人那些並不是謠言,保級過程轟轟烈烈,結果卻是一地雞毛。


兩天之後,中乙亦不甘寂寞,上海媒體《東方體育日報》爆料,上海申鑫高層已經明確表態,俱樂部將退出本賽季的中乙聯賽。一個賽季便揹負了5000萬元的債務,嗯,上海申鑫老闆還真是挺難的。


彷彿潘多拉魔盒被打開了一般,很快又有遼足隊員上書足協,工資確認表涉嫌造假。如果消息屬實,根據足協相關規定,存在造假行為的將無法獲得新賽季准入資格。那樣的話,遼足這個曾經的霸主想在中甲苟延殘喘都沒機會了。



中甲、中乙觀賞性差,上座率低


球票收入,商業贊助,政府補貼,球員轉會收入這些基本算是俱樂部的主要收入構成。別的不說,單單是球票收入這一關,中甲中乙們就基本過不去,恆大打比賽還送過T恤呢,中甲中乙有多少球迷肯花錢去看?那裡從來就不會出沒黃牛,哪怕是飄過。


中超滿園春色關不住,誰會注意中甲中乙洪水滔天?

大秦之水主場


四川FC怎麼就“謠言”成真,遼足為什麼涉嫌造假,看看他們的球場上座率就知道了。有人曾經對2019中甲賽場上座率做過粗略的統計,不是整個年度,大致是八輪之後的數據,最火爆的球市來自陝西,大秦之水主場觀戰人數19876,排在第一。另外一端則是遼足,倒數第一。不知道是不是上帝特意的安排,遼足0-2失利那場比賽對手恰好是四川FC ,觀眾人數2581。你們還真是有緣人。


是足球這個項目不如乒乓,在中國不招人待見嗎?不是,中國有著龐大的足球市場,要不當年曼聯打死也不會接受那個武狀元董方卓,不信再去數數C羅的粉絲數量,沒有哪個國家能夠超過中國,世界盃、歐洲盃嗨完了都不算,一個歐冠就讓多少中國球迷徹夜難眠,為什麼?因為對足球的那份愛。


中超滿園春色關不住,誰會注意中甲中乙洪水滔天?

上海申鑫不堪一擊


上海申鑫們的球市為什麼這麼慘淡?很顯然,參照中國足球便可以窺其究竟,水平太低,缺乏觀賞性,球迷心灰意冷等都是重要的原因,想想看,大街上下棋的臭棋簍子都沒人搭理,看你們踢球,花錢不說還得捏著鼻子,誰願意呢?


之於中國足球,金錢不是萬能的,沒錢卻是萬萬不能的


問題來了,上海申鑫們是傻帽嗎,不知道球市的崛起,是需要刺激的?他們就不能大把燒錢買外援嗎?這就涉及到一個最為現實的問題,俱樂部的硬實力,錢,這搞足球俱樂部和弄塊地搞小商品市場還是有區別的,搞市場你蓋起房子出租就能賺錢,這足球俱樂部卻需要源源不斷的投入,球員的訓練比賽,後備力量的培養,訓練場地的建設,還有那些不會被公眾所知的球員工資獎金等等。中國足球早已進入金元時代。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足球記者對於金元時代的擔心和憂慮從2017就開始了。


那一年,當中國男足坐鎮長沙迎戰韓國,裡皮對媒體說:“從我上任的那一天起,我就向球員們灌輸為國出戰的榮耀與責任,他們要捍衛14億中國人的尊嚴”


中超滿園春色關不住,誰會注意中甲中乙洪水滔天?

裡皮


那一年,某知名世界體育研究機構,公佈了2017年全球體壇職業聯賽的薪水調查報告,中超球員的平均年薪為38.7萬英鎊(約合人民幣342.7萬元),在世界體壇位列第11位。與此同時,中超一線隊球員場均收益為2.6萬鎊(約合人民幣23萬元),超過了五大聯賽之一的法甲排名第9。


兩年之後 ,2019年,當人們奔走相告,中超球員平均工資僅次於傳統的歐洲五大聯賽,高居世界第6。裡皮老爺子卻選擇了離開。望著裡皮老爺子拂袖而去的背影,我們唯有感嘆,之於中國足球,金錢不是萬能的,沒錢卻是萬萬不能的。


中甲中乙,除了承載著中國足球基石的偉任,其他方面一無所有


中超是否真的就是春意盎然呢?不,與中甲中乙的區別除了資金實力的厚度,他們的商業循環相對比中甲中乙良性而已,從相關報道不難發現中超球隊也虧損數量多少而已,只不過中超通常能夠獲得更多的商業贊助,政府補貼是否高於中甲中乙不得而知,中超的球員交易收入顯然是中甲中乙望塵莫及的。


反觀中甲中乙,除了承載著中國足球基石的偉任,基本算是一無所有,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拿球員來說,但凡能在中超混得下去的誰會在中甲玩呢,即便是少數球員因為在中超打不上主力在中甲混跡那基本也是過渡問題,沒準哪天中超那邊缺人手了人家還得回去,中甲還不是眼巴巴看著給別人做了嫁衣。加之中甲俱樂部的資金實力不夠雄厚,即便偶爾有一半個苗子也得賣掉換取俱樂部的維繼,整個就是一個惡性循環,這樣的球隊誰會傻兮兮的提供商業贊助。


俱樂部賺錢難,為什麼還趨之若鶩?


圍城裡有句話,裡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我一直覺得這句話就是給中國足球準備的。既然足球俱樂部賺錢這麼難,或者說根本賺不到錢,為什麼還有人擠破頭要進來呢。我覺得大概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生生把投資搞成了投機,看著人家曼聯賺錢他們就不顧一切的衝進來,也學著人家砸了些錢,但是慢慢發現不但曼聯的球員他們沒有,就連曼聯的門票收入、紀念品收入、甚至於零食收入他們統統沒有,而且不可能有,他們才急得沒得玩了。


另外一種開始就目的不純,足球不過是託詞藉口,說白了人家壓根就沒指望靠足球俱樂部賺錢,從那些足球產業在集團業務的份額就不難看出,對於有些俱樂部來說足球成績是否能上去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稅收能否下來,加之買地皮、批項目的政策傾斜,俱樂部那點虧空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中國足球環境是個大問題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假如俱樂部對足球的熱愛乾淨而純粹,並且具有雄厚的資金實力,那麼俱樂部是否就一定能夠欣欣向榮?我只能說,之於五大聯賽的俱樂部來說答案是可以肯定的,之於中國足球則仍然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為什麼這麼說呢,五大聯賽不但商業運作模式科學嚴謹,而且五大聯賽的市場通過多年發展成熟完善。而這大概就是外資介入其中的重要原因,很多五大聯賽以外國家的資金都想進去分一杯羹。


中超滿園春色關不住,誰會注意中甲中乙洪水滔天?

武球王加盟西甲


武磊之所以能夠成為當下征戰歐洲五大聯賽的唯一中國球員,不僅僅因為他是武球王,真正讓武磊走上五大聯賽舞臺的是其背後的中國資本力量,中國企業星輝互動娛樂擁有西班牙人俱樂部99.35%的股份,武磊每一次進球之後都應該向漁具廠當工人起家的陳雁升致敬,沒有陳老闆武球王哪裡有機會見到梅西。


不只是西班牙人俱樂部,據AI財經社不完全統計,有中資企業參與或曾經參與的五大聯賽俱樂部已超過14家。


如此眾多的中資之所以傾心五大聯賽還有關鍵的一點是五大聯賽的環境或者說是土壤更為乾淨而純粹,很少慘雜其他的東西,反觀中國足球市場,魚龍混雜,烏煙瘴氣,處處是謎團,路路有陷阱,業內可以集體失語,專業記者也可以謝絕發聲。


中甲、中乙的淚水和無奈,折射出的是中國足球市場的不成熟和不完善,無論是中國足球還是中國足球市場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唯有虛心向國外足球先進國家學習,努力提高自身水平與能力,讓更多的孩子們參與到足球運動當中去,真正把青訓體系搞上去,吸引那些真正熱愛足球的企業家參與到中國足球市場的建設當中來,明天才不會再寒冷,中國足球才會有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