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果農如果不經過中間商,用電商模式直接把水果賣給消費者,是不是大家都吃得起水果了?

山裡優果


去年做過一段時間的臍橙,主要在網上銷售,說實話按照當地的快遞費,中間商的臍橙價格比電商價格低很多。

1、水果收購商的價格並不高

去年當地的臍橙產地統果收購價格是2.4~2.7元/斤,均價2.55元/斤。大型水果收購商一般都是開掛車來果園直接採摘,裝滿一車2萬斤左右。請人採摘、裝車的工資是100元/天,需要人工10人次,包一頓中飯。臍橙包園收購價2.55元/斤,臍橙採摘、裝車的人工費用摺合成本0.06元/斤。臍橙屬於綠色農產品通道,免收高速通行費,臍橙運回去,臍橙的綜合成本在2.65~2.75元/斤。



臍橙清洗、機選,算上這些成本臍橙綜合成本2.8元/斤左右。大型水果收購商主要把臍橙銷往水果批發市場或者大型電商團隊,而電商的臍橙成本遠遠高於收購商的成本。

2、電商的成本

去年就在網上銷售臍橙,但銷量差,成本高。因為銷量低,臍橙產地收購價都得3元/斤,而大型臍橙收購商才2.55元/斤。去年我主要在網上賣10斤裝和20斤裝的臍橙,主要銷往廣東、福建、浙江等江西周邊省市。江西周邊省市,10斤裝的快遞費16元,其他省市(偏遠地區除外)18~26元。20斤裝的快遞費是22元,其他省市(偏遠地區除外)的快遞費24~45元。10斤的紙箱3元/個,20斤的紙箱4元/個。10斤裝的臍橙成本(不包含人工成本)3*10+16+3=49元,20斤裝3*20+22+4=86元,臍橙發往北京的10斤裝的快遞費加6元,20斤裝的快遞費加10元。在不計算人工成本,臍橙從江西發往廣東就得4.9元/斤(10斤裝),發往北京就得5.5元/斤(10斤裝)。目的地不一樣,快遞費相差很大。在不計算電商運營的人工成本,電商的臍橙綜合成本遠遠高於水果收購商的臍橙成本價。

3、同樣的水果,中間商和電商,哪個售價更高?

還是以臍橙為例,同一個果園的臍橙,去年電商的臍橙售價是68~78元十斤,128~138元20斤。去年市場上的價格是6~8元/斤,地區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臍橙等級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消費者買到的臍橙,收購商的臍橙價格相對更便宜一些,但電商的臍橙更新鮮,沒有使用保鮮劑,更健康些。

按照當地的快遞費用,臍橙總成本高,價格比收購商更貴些。當然有些地方的快遞費便宜,10斤裝的快遞費只要幾塊錢,是可以使消費者得到更低的價格的水果,但很多偏遠地區快遞不發達的地區,快遞費非常高,電商價格比中間商的價格高很多。中間商如果減少流通環節,也可以大大降低水果價格,這也是為什麼超市的水果貴,水果市場的水果卻便宜很多,中間商的流通環節少了,自然價格更便宜。

結語:不能取消中間商,只要減少中間商的流通環節,水果價格能降低很多。電商的水果價格,如果能降低快遞成本,水果價格也能大大降低銷售價格。電商和中間商必須共存,有競爭才能使消費者吃到更實惠的水果,沒有競爭就只有吃高價水果了。


昕瑞生態


我告訴你真實的事情,是我親身經歷的事情,你看完後自己判斷此法行不行吧。

我不是果農,但是我有在網上賣過野生獼猴桃,就在今年的白露那幾天。我是在網上賣給網友,不是做什麼電商,其網絡上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在我這裡野生獼猴桃價可以賣到五元一斤,最低價格三元一斤。但是我賣給網友的一律十元一斤,我是不是應該賺錢了?其實我只賣了三十斤左右後,就不再賣了。噢,忘了說清楚了,買我獼猴桃的網友,都是曾在我最困難的時侯幫助過我的人。如果是自己上山去摘的話,我也許會再多一些,但是因為自己某些特殊原因只能買別人的,我買的也就五元一斤而已。

買的五元賣十元,我不是應該賺了嗎?現實往往差強人意。快遞費除了本省12元一公斤外,其他省份最低15元一公斤,有的省份18元一公斤,這還是續重,首重均加3元。為了這個快遞費啊,我問過當地物價局,回覆是不歸他們管,也懶得去槓了。不做就萬事大吉好了。

先聲明一下,我是在貴州遵義的大山裡,也許地理位置的不同,那個運費也會不同,不過建議先把這一塊摸清楚些。

看了我的經歷,大家覺得電商直銷水果的方法能行得通嗎?


無證農民禹二孤獨子


別傻了!我就是做水果生意的!網上花牛蘋果2元一斤!我店裡才1.3元一斤!比網上的品質還要好的多!新鮮的多!貢桔我店裡2.5元一斤!4cm標準!網上5元一斤!才3cm垃圾果!為啥我的便宜!我們是地級市!有五十多家水果店,我們是一個聯合體,每次半掛到產地拉過!每斤水果平攤的運費才一毛錢!四萬斤水果才四千塊錢運費!而電商每斤一毛錢的快遞費能給你送到家門口?你能當面挑選嗎?你只有被動接受!!


大乾俠侶


有幾個買水果的電商辦的好的。大,小份量差距很大。發的都是剛夠最低份量的。

買彌少猴桃象落地桃。買雪蓮果象羅卜條,偶放幾隻大的。買人生果小個兼僵,我都中獎過。所以今年沒上網買過水果。吃也不多,要吃另售處也方便。


閒逛4137


我來說說我的觀點吧,我就是做電商的,算是不成功的電商吧,沒有掙太多錢,我也來說兩句。

1 做電商賣水果最主要是快遞費的價格,快遞費便宜你就能賺錢。如果快遞費太貴的話,嗯是幹不下去的,按我這裡河南方圓地區算吧,中通,韻達,郵政,都能談到4塊一單左右,首重3公斤,一般水果分階梯重量,2斤,3斤,4斤,5斤,含箱6斤。這樣就可以了,快遞的價格是最實惠的。

2 品質,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品質好了你才能賣的長久,尤其是水果,回頭客很多,品質做好月銷萬斤都沒什麼問題,搞得好的月銷10萬斤都有可能。這個看自己的具體操作。

3 那就是成本問題,首先做好圖片,詳情頁,評價做好。再之後就是直通車推廣啦,做推廣很坑。其實想一下也就那樣了,人家電商平臺要掙錢啊。

做電商賣水果,總結為一句話:搞得好了自己發家致富,搞得不好了電商平臺發家致富。具體看自己本事了。







80後的大保健


大家好!

我是種柚子的,這個問題提得相當好 ,我也在網上賣農產品,都是我自己的農產品:蜂蜜、柚子、花椒、佛手,冬天還有煙燻豆腐乾、臘肉香腸、野生葛根粉。關鍵一個問題:你是不是找對了誠信的商家。

大家可以想想,有幾個做農業的懂電商,又有幾個做農業的有時間玩網絡,開直播的、玩電商的,都是靠做生意賺錢,他們會不加價賣給消費者嗎?要想得到實惠的價額與性價比高的農產品,只有基地直供,直接找農民買,不然是做不到的。

其實基地直供的價額確實不高,品質也有保障。如果大家想每個人都吃得起水果,就只有找基地直供。

我經常出現人家下單了沒看手機,甚至有朋友發紅包了忘記領,還有領了朋友的紅包忘記發貨。

自己當老闆,搞管理又要玩電商,根本忙不過來。舉例說明,我最近在賣柚子,三紅蜜柚三塊錢一斤還包郵,我們當地永輝超市賣6.58,你們覺得哪個划算呢?

實實在在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蜂哥農業


我從事快遞經營三年了,其實要說網絡經營,確實是火了一把,不過其利益最大化可不是農民增收,下面我給大家算一筆賬 。

一個蘋果紙箱5元+蘋果網套每箱2元/共計7元

一箱蘋果快遞費6公斤12元[順豐快遞略高]

網絡銷售一箱包郵39元減材料費快遞費21元剩下18元。12斤蘋果除以18元大家算一下一斤蘋果買了多少錢。但是我們的客戶不是這樣算的哦,客戶可是按照一箱39元除以12斤算,網絡銷售到底富了誰?大家在購買蘋果的時候可以捋一捋,農民雙手老繭的手真的拿沒拿那麼多哦!


漾水河畔看蘋果


這個事情,我思考過,也實踐過,總的來說,方法是可行的,但是有幾點要注意。一是產品不能低檔化,太差的東西搞網絡銷售,它的成本都在運輸和物流上了,不划算,網絡銷售農產品就得走優質高端路線,例如網上銷售20元一斤的會理石榴,網絡、包裝和運輸成本大約佔比15%。但是如果你銷售的是普通橘子,四塊錢一斤,則網絡、包裝、運輸成本佔比在60%以上。二是要懂得控制質量,要有品牌意識,如果次品太多,在網絡的世界裡,你立馬會變得臭名遠揚,客戶反饋評價會嚇退潛在的客戶,這一點是很多傳統農民做不到的。第三,要因勢利導,巧借力量,降低自己的成本,例如爭取政策支持,跟快遞網點談合作,降低運輸成本。


浙裡湘


不是,快遞費、包裝費貴,還不如在外面買。就按一個傳統非電商,單量不大的果農來說吧!地頭價3塊一斤,市場價6.5元一斤,你覺得收購商坑你了自己發快遞賣,5斤快遞費17塊,加5塊錢紙箱一共22塊的快遞成本。快遞成本22塊加15塊錢的果錢一共是37塊錢,37塊錢平均下來,一斤果7.4元。10斤重的快遞費21元,紙箱5元,成本26元加果30元,共56元的成本。平均一斤果賣5.6元。問題是你買10斤果,吃得完嗎?


葉翎羽78982842


這是一種理想狀態,任何商品的流通都少不了中間商的角色,沒有中間商對於產品流通不是加速而是會受阻。

農產品通過電商平臺銷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上行問題,

農產品上行目前的主要阻力有:

1、種植戶對市場的信息掌握的少,生產和銷售都是靠經驗或是熟人推薦,產品供應鏈的信息無法共享,在定價和渠道選擇方面,都缺乏判斷,很容易造成產生滯銷。

比如在寧夏,每年夏天都會出現大量的西瓜🍉,因缺乏銷售渠道而爛在地裡。

鹽池縣的黃花菜菜農,辛苦採摘的鮮菜因沒有好的渠道和生產工藝,大量的鮮菜爛在地裡而無法及時變現,有些村一年的損失就上百萬。

2、農產品不是標品,需要嚴格的品質控制,溯源技術的應用以及強力的品牌效應,不然很難被消費者認同。

3、物流的效率

農產品從生產、包裝、運輸都需要物流的高效運作,農產品保質期有限,生鮮的保質期更短,沒有完善的冷鏈物流系統,很難保證產品品質和銷售的。

目前市場上的確存在好的果農的產品,經常遇到滯銷、產品包裝、物流、冷藏、運營、人才等問題,好產品卻是低銷量。

果農常常苦惱於天然綠色有機的好產品卻不被外人所知,而很多消費者面對品類眾多的農產品又不知道怎麼選擇。

所以農產品入駐電商是可以,但不能繞過渠道商家,必須藉助於他們的倉儲、冷鏈物流和門店資源,才能讓產品有更多的銷路。

而且對於果農也要掌握產品產後初加工的環節,確保產品品質,要利用“種植+基地+企業+平臺”多混合模式,利用好合作社的資源優勢,藉助於多平臺,多渠道,讓自己的農產品實現上行,創收增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