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用存真邏輯解讀《人類簡史》

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在2014年撰寫的《人類簡史》,一經出版就大受歡迎,先後被翻譯為三十餘種文字暢銷全球。在中國,《人類簡史》豆瓣評分9.1,各大知識付費平臺爭相收作鎮館之寶,獲得了口碑好銷路暢的雙豐收。一舉成名的赫拉利風光無限,後續作品《未來簡史》和《今日簡史》依然受到熱捧,字裡行間透露出《人類簡史》大獲成功後滿滿的自信心。

用存真邏輯解讀《人類簡史》| 一部想象歷史的暢銷書

《人類簡史》將數萬年的人類大歷史,濃縮到一本幾十萬字的作品中,作者獨特的視角和寫作方式成就了作品的成功。書中最重要的觀點無疑是人類擁有想象不存在的事物的能力,因此引發了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和科學革命,完成了從動物到上帝的華麗轉身。

企業、民族、國家、信仰和宗教都是人類想象出來的,每個人身處的這個或那個共同體,其實都是想象的共同體。由於想象力不是實體,擁有不受限制的擴展空間,因此想象的共同體也有著不斷擴張的特徵。人類從部落到氏族到族群到民族到城市再到國家,想象的共同體逐步擴大,直到今天打破國家的邊界,建立全球化經濟體,都是通過想象而逐步實現的。

一部歷史暢銷書提出的觀點當然有人贊同就會有人反對,《人類簡史》的讀者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覺得作品有新意、有意思、讀後有收穫。第二類是讀過《槍炮、病菌和鋼鐵》的讀者,這類讀者鄙視《人類簡史》,認為其中內容大多抄襲《槍炮、病菌和鋼鐵》,但除此之外說不出《人類簡史》中的觀點有什麼不對。第三類認為"簡史"類作品以過少的文字講述了過大的主題,錯漏百出但要一一糾正需要數百萬字的專著。

對《人類簡史》有不同看法的人,觀點無非是兩個,第一赫拉利並無原創內容,作品東拼西湊,是一個高級洗稿者。第二赫拉利的簡史根本無從表現人類的歷史,簡史類作品毫無價值。這兩種觀點都回避了《人類簡史》核心觀點想象的共同體有多大價值的問題。所以沒價值的是提出質疑的人。

分析《人類簡史》核心觀點的含金量並不難,方法對了就能得出正確的價值判斷。

存真方法論

筆者已經在" "一文中闡明,所有人文歷史類作品的寫作都是按照論辯邏輯論述而成的,即似是而非的大前提A加上真假難辨的小前提B,推論出唯一正確的結論C。《人類簡史》當然不會例外,其核心觀點肯定不能作為金科玉律存在,需要判斷的是作者觀點的可信度有多大、適用範圍有多廣,從而判斷整部作品的實際價值。

一部得到廣泛認可的作品,通常在邏輯推理的過程中沒有明顯的瑕疵,驗證推理過程不是價值判斷的重點,重點應該放在作者對史料的取捨上。當今世界的任何一部作品,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完成的,將數萬年的人類歷史濃縮在幾十萬字的作品中,作者一定要對史料進行大量的取捨選擇才能完成。

作為讀者其實並不需要閱讀大量的相關史料才能判斷作品的價值,因為《人類簡史》講的是大歷史,作品中是否存在對重大歷史事件的遺漏以及為什麼遺漏是思辨的重點,深入思考之後就能得到對《人類簡史》的全新認知。

《人類簡史》的核心是想象的共同體,主線是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和科學革命三大革命。講到了農業、貨幣、帝國、宗教、科學、工業、資本等重大文明成果,隻字未提的重大文明成果包括哲學、藝術等,語焉不詳的包括戰爭、政治等。作者將這些內容捨棄,即便是簡史也已經談不上完整了,更何況作者還捨棄了根本不能捨棄的大事件 - 文明誕生。農業革命、文明誕生和工業革命應該是並列的三大歷史事件,作者卻對文明誕生隻字未提,其中原因要從赫拉利對農業革命的觀點談起。

農業革命

《人類簡史》講述農業革命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騙局並給出了非常充分的論證。作者比較了一千年前普通農夫的生活和一萬年前的普通獵人的生活。考古證據表明,獵人的生活比農夫要優裕得多。獵人每天的工作時長不超過三小時,獵人的預期壽命可以達到六十歲,獵人的部落人人平等,獵人的生活自由自在。充滿詩意的漁獵採集生活,看起來甚至比現代人更自由。而作為一個普通農夫,生活就要悲催多了,首先要面朝黃土背朝天終日勞作,其次還要忍受稅賦、徭役、戰爭和瘟疫的多重壓迫和打擊,第三想要逃避現實都無處可逃,帝國的子民必須無條件接受帝國的統治。

人類為什麼要自找苦吃,放棄漁獵堅持農耕,並且在發現農耕艱辛後仍不悔改呢?作者的解釋是農耕定居生活對衣不遮體、居無定所的獵人有著天生的誘惑力,人類出於對奢侈生活的嚮往開始嘗試農耕定居,反正如果不如意還可以退回去。農耕定居帶來的好處之一是可以生養多個子女,人口多了糧食的需求量就大了,漁獵採集獲取的食物數量大大不如農耕畜牧。因此為了養活更多的人口,人類即使活得越來越悲催也不得不繼續農耕。

作者的論證似是而非,漁獵向農耕的過渡絕非一日之功,而是經歷了數千年漫長的時光,過渡時期的人類處於半農耕半漁獵、半定居半遷徙的生活狀態,難以想象為了多出來的人口,人類堅持數千年如一日使自己的生活越變越悲催。更何況定居使疫病更容易流行,多出的人口很容易一夜回到解放前。考古證據表明,在漁獵向農耕過渡的數千年中,人類的總人口基本上是零增長!

用存真邏輯解讀《人類簡史》| 一部想象歷史的暢銷書

其實從萬年前的部落成員到千年前的帝國子民,一萬年的時間跨度發生了兩件大事,農業革命和文明誕生,而且文明的誕生才是真正的大BOSS。奇怪,《人類簡史》為什麼對文明誕生隻字不提呢?因為如果詳解文明誕生的過程,作者講的農業革命是騙局的故事就會成為想象出來的故事。

文明誕生

城市、文字、國家、階級是文明誕生的標誌,文明誕生之後人類才真正擁有了自己的記憶,記住了歷史的智人才真正變成了人。農業誕生、文明誕生、工業誕生是人類歷史上的三大里程碑,農耕之前是採集漁獵時期,農耕誕生到文明誕生之間是農業革命時期,文明誕生到工業革命之間是古代文明時期,工業革命到今天是現代文明時期。

最早的農耕和文明都誕生在兩河流域今天的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公元前9000年到前4000年的農業革命經歷了家庭農耕和酋長領地兩個階段,農耕定居促成了家庭的組成,漁獵採集的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家庭農耕的父系氏族社會。一個地區高地和低地農作物的互補性,又使家庭農耕過渡到酋長領地。期間農耕和畜牧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生產生活的物資以及農耕畜牧的產出越來越豐富,農夫的生活當然也是越過越紅火。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根本堅持不了五千年。

前4000年祭司在燃燒熊熊聖火的祭祀儀式中,發明了冶煉青銅的方法。青銅製作的刀、斧不僅是很好的耕種工具,而且更是鋒利的戰鬥武器。擁有青銅武器的部落,面對其他部落有著壓倒性優勢。青銅武士在酋長的帶領下殺向了遠方,擁有先進武器就可以輕易霸佔他人的勞動成果,將其他部落變成奴役的對象。

用存真邏輯解讀《人類簡史》| 一部想象歷史的暢銷書

在生存還是死亡面前,所有人都喪失了選擇權。為了應對部落戰爭,先進的武器裝備、充足的糧食儲備、嚴明的組織紀律和堅定的勝利信念都必不可少。田園牧歌式的酋長領地不可持續,耕戰一體的社會結構必須建立。以酋長為核心、由戰士和農民組成的耕戰組織建立了起來,青銅質地的刀槍劍戟武裝了起來。耕戰組織對其他部落就是上古時期的降維攻擊,一旦開始就不會停止,直到所有人都主動或被動加入耕戰組織為止。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青銅的出現,使部落戰爭越發殘酷,戰勝的部落規模越來越大,勞動力越來越充足。戰敗被俘的奴隸是最好的勞動力,耕種田地、養殖家畜、建造房屋、興修水利得以大規模展開,文明的敲門聲清晰可聞。

組織規模的擴大和勞動力的增加不會只發生在一個部落,強勢部落之間的戰爭遲早都會爆發。能夠搶劫他人也就意味著被搶劫的風險同樣不小,擁有了進攻的武器防禦的工事也不可或缺。城牆圍成的城市拔地而起,口口相傳的政令變成了令行禁止的文字,一致對外的共同體是國家,領導者和被領導者形成了階級。

文明和國家就此誕生,田園牧歌的農夫生活一去不復返。男人不僅要耕田種地養家餬口,而且要拿起武器保家衛國。這樣的生活不想過也要過,因為根本沒有選擇。沒有團結一致的共同體就無法抵禦外敵,國家、階級和戰爭的出現根本無法避免。農夫的生活不如獵人實際上是偽命題,帝國的子民不如部落的居民才是事實的真相,引發惡果的是黑暗森林和降維攻擊下的叢林法則,小部落變成大帝國並不出於人類的想象,而是出於為了活下去的無奈選擇。

共同體規模的擴大和階級的分化是人類擁有今天成就的起點,其原因並不出自於人類的想象能力,而是實打實的現實需求。有了文明才有了歷史,一部講述萬年大歷史的作品,居然對文明誕生隻字不提,其價值註定不高。

利益共同體

作者當然不會不知道文明誕生的重要性,進行捨棄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用數章的篇幅加以描述,必然會與全書的核心觀點相沖突。《人類簡史》的主線是,認知革命使人類擁有了與其他動物不同的想象力。農業革命是通過人類想象農耕後的生活更奢侈而引發,結果卻是發現受騙上當之後積重難返。之後想象力豐富的人類,想象出了貨幣、帝國、宗教、科學、資本和共同體,並且科學革命使想象的共同體越來越大,直到全球化的今天。

人類由想象的共同體構成,既然想象中奢侈的農耕生活能帶來無盡的苦難,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想象力爆棚的人類還是很可能將自己送上末路征程。在作者看來,人工智能敲響了智人的喪鐘,人類想象出來的人工智能就像農業革命一樣,看上去很美結果卻會使智人走向毀滅,芯片與人類結合將誕生超級新物種,對於新物種人類一無所知,無法掌控的未來正在到來。

赫拉利的想象力非同一般,想象了歷史又想象了未來,其實只要對文明誕生的過程有一些深入的瞭解,就可以看出想象的背後其實是利益。人類構成部落組織家庭當然是為了生存,擴大生產規模是為了過得更好,打破血緣關係組成超大型共同體是為了應對降維攻擊,民族、國家和宗教等概念的誕生是為超大型共同體提供凝聚力。

人類區別於動物就在於人類不僅有物質需求,還有精神需求。人類的文明成果既滿足物質需求又滿足精神需求,將精神需求解釋為想象其實就是為了創造一個新奇的觀點,從本質而言,想象的共同體就是利益的共同體。不過赫拉利如果用地球人都知道的利益共同體,作為《人類簡史》的主線,他本人將會依舊是一個無人知曉的歷史學家,根本不會擁有今天的地位。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