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果價低迷,化肥忽悠團可沒閒著,又來請客吃飯了

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您會看到更多的資訊

最狠農資忽悠團,果農被剝奪得一乾二淨了

在果價陷入低谷、果農無可奈何之際,肥料忽悠團一路高歌,又來請客吃飯了。

天下無免費的午餐,天下無白吃的宴席。在觥籌交錯中,在興高采烈中,在專業人員濤濤講解中,一單又一單成交了,生意在這樣祥和的氛圍下達成了共識,其樂也融融呀,其樂也洩洩呀!我不得不承認,確實是高手到民間!高手扶萬民!

果價低迷,化肥忽悠團可沒閒著,又來請客吃飯了

事後很多農民朋友時常抱怨購買農資上當的事情,其實,這樣的事每年都有,只不過“年年都上當,歲歲新花樣”,貪便宜的心理實在要不得。據筆者瞭解,除過請客吃飯外,讓果農經常上當的套路主要有以下幾種:

果價低迷,化肥忽悠團可沒閒著,又來請客吃飯了

一、 遊商串戶

一些不法商販打著“最高科技產品”的旗號,走村串戶。“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出售肥料、玉米種、小麥種、果樹專用肥等。

他們往往三五個人一夥一車,在村裡“忽悠”一陣,收錢賣貨一會。再看勢頭下降,急忙收拾攤子離開。如此“遊商”,其實只要農民朋友細心觀察,不難看出其中的“貓膩”。

二、 低價誘騙

有一些不法商販“掛羊頭賣狗肉”,以“低廉”的價格銷售同一個品種,其中有肥料,也有種子。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他們銷售的農資或“短斤少兩”,或“含量不足”,或“偽劣假冒”。農民朋友購買後,一定會得不償失。

三、 專家講解

近幾年來,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大村,經常會來一些“專家”講課,打著“某某農科院”、“某某研究所”專家的名義,帶著農資現場推廣、銷售。

而他們推介的農資產品並不一定能給農民朋友帶來好的收益。也有部分“專家”所講的只是“一家之言”,並沒有權威性。農民朋友在這種場合購買農資,一定不要多購,只能少購試用示範。

四、 贈獎套購

有一些地方經銷商,把多年積存滯銷的肥料、種子,進行“改頭換面”,製成非“本品”產品。

他們利用農民“貪便宜”心裡,另外購買一些實用品(如鍋、傘、雨披等),採取“以贈獎促銷”的辦法,其實這只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一種手段。

農民朋友購買使用後就知道是“上當”。因此,出現這種情況,掏錢一定要謹慎。

五、 名牌忽悠

這幾年,一些部門為了利益,常常不負責任地出售評比“農資評獎牌”,扯虎皮做大旗,也有些“農博會”亂舉辦有償評獎活動,只要生產廠家交上一定“現金”,即可被評為不同獎項的“名牌”。

只是這些“名牌”僅在各廠家的“展室”內,並不是農民朋友真正認可的名牌。農民朋友在購買時千萬不要被一些經銷商“忽悠”了。

六 、假廣告宣傳

目前假劣農資廣告業充斥媒體,叫人真假難辨。農友在選購時千萬不要只認“廣告”,哪怕天天在電視上見到它,也不可全信。無論其廣告做得多麼兇,宣傳成本都加到產品裡了,價格死貴,如有必要可選試驗後再推廣。

七、 托兒演戲

近幾年來,也有一些不法分子組團“騙錢”,發揮“托兒”的作用現身說事,或現場購買。當有一些農民購買農資後,這個團伙隨時組織逃走分贓。

八、現唱現賣

一些農資廠商利用果農愛熱鬧的心裡,先是召集專業美女唱戲,以吸引群眾,在戲曲高潮時,再大肆推廣。一袋本來60元的化肥,一忽悠,就成了一百多。並配之以鞭炮齊鳴,“大家快看,某某又得獎了”!

另外,這兩年化肥傳銷也蠢蠢欲動,他們以銷售其公司生產的有機肥、大米、農副產品的名義,設置投資等級和靜態及動態等獎勵制度,要求參加者以購有機肥為由繳納入門費成為投資會員,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以直接或間接發展會員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的非法傳銷模式。

果價低迷,化肥忽悠團可沒閒著,又來請客吃飯了

肥料忽悠團用盡其能,但萬變不離其宗,始終看好的是果農腰包裡的錢,因此,提醒農民朋友,面對“免費午餐”要警覺,不要貪小便宜。農友購買農資,一定要看是否有正規的營業執照,一定要索要供貨發票。同時,希望有關職能部門切實履行職責,嚴厲打擊不法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