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楷書如何佔格?

真美則善


楷書佔格是由楷書的規範性、正規性特徵所決定的。佔格寫楷書有利於強化楷書的整齊劃一,莊重典雅,是楷書書寫的重要方法。古代書家寫楷書,尤其是小楷,通常是佔格寫的,比如文徵明寫小楷多數是佔格寫。而王羲之、王寵等寫小楷卻一般不佔格。

一、佔格寫楷書有兩表現形式

1、先打格,後寫字。這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形式,一般在下筆寫字之前,先根據紙張的尺寸和要寫的字數,確定書寫格子的大小,然後打好格子再寫字。古人打格子一般用毛筆,但不好操作,弄不好就會打得粗細不勻。現在有專門的針管筆打格子很好用,我有時也用鉛筆打。目前,市場上有很多打好格子的印刷紙,不僅格子打得均勻,而且一般會用金線、朱線打格,清晰美觀,雖然貴一些,但真的好用。

2、先寫字,再打格。這種形式多見於魏碑書法,往往是按行列整齊地寫好字,然後再用毛筆醮淡墨——也有用淡朱墨的——在字的四周畫上格子,這主要是裝飾了,打出的格子有時也參差不齊,但卻能夠製作出碑刻的效果和金石意味。我不寫魏碑,也不喜歡這種方式,感覺很亂。

二、佔格寫字佔多大比例合適

佔格寫字,字在格子中佔多大比例是個技法問題。如果字在格子中太滿則顯得擁擠、侷促,通篇下來就感覺不透氣。如果字在格子中太小,則顯得弱不禁風,小氣漂浮,也是不好看的。

我感覺,多數字在格子中佔75-80%的比例就是合適的,一般上部稍留出天,下部稍空點地,左右適度留出餘地就可以。另外,還要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1、要根據字形來確定大小。一般字形大、筆畫多的字,可以寫相對大、佔格滿一些,但不要寫出格外;字形小、筆畫少的字寫小一些。

2、楷書一般沒法講究章法。但楷書的章法是可以通過字的大小來調節的,一般一個字的前後左右要避免重複大、或重複小,儘量寫得有大有小,參差變換。

3、如果一行或一列中連續出現筆畫多、或筆畫少的字,無法避免重複出現大或小的矛盾,則可以空格調節。但這種情況一般不會出現,有時也要提前規劃一下才好。


方圓居文化


楷書的佔格來講,一般筆畫多的字要大一些,筆畫細一些;筆畫少的字要小一些,但筆畫必須粗重一些,一幅作品中的分量必須協調。土一般要寫小一些,不可過大,凸顯最後一橫主筆。而古首橫即為主筆,全字最長的筆畫,其餘筆畫列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