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在日本的戰國時代,會有“讓農民半死不活,是政治的祕訣”這種說法?

風雲一點通


日本戰國時代如此“黴人性”的理論哪裡來的?

很多人都說,日本從歷史到文化上,處處都是中國的學生,他們是跟在大哥哥後面的小弟弟。

這一點,歷史上無法辯駁,所以,這條看起來“黴人性”的理論,理所當然也是從中國學來的。

積弱轉強的法家治國理論

電視劇《大秦帝國》

這部歷史題材電視劇十分不錯,在15集、16集中,秦孝公問商鞅治國之策時,商鞅先是提出了大家都知道的儒家治國理論等等,秦孝公都難以滿意。

經過幾番試探,商鞅終於對秦孝公提出了:霸者之道——法家理論。

法家治國理論最終讓秦孝公決定變法,這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商鞅變法。

商鞅法家治國和“黴人性”理論有什麼關係?

我們知道商鞅用他的理論使秦國強大,著名的徙木立信故事也廣為流傳。

秦孝公任命商鞅實行變法,但是擔心天下非議自己。變法的法令已經撰寫完畢,還沒有公佈,商鞅擔心民眾不信任自己,於是立著一根三丈的木頭在都城的南門,發佈命令說把木頭搬去北門可得到10錠黃金,民眾都覺得很奇怪,沒人去搬運。

商鞅再次下令,搬去北門加價到50錠黃金。終於有一個人嘗試把木頭搬去了北門,於是立即得到了50錠黃金的賞賜,表示不會欺騙百姓,樹立威信和信任。

之後才頒佈了變法的條令。——————《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列傳》

除了這個中國婦孺皆知的故事以外,法家的理論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容——《馭民五術》,就是駕馭民眾的五個宗旨,該理論出自著名的“帝王學書籍”《商君書》。

馭民五術者,一曰愚民、二曰弱民、三曰疲民、四曰辱民、五曰貧民,五皆不靈者,殺之。

【解釋】駕馭民眾的五大要術,第一是讓民眾愚鈍、第二是讓民眾弱小、第三是讓民眾疲於奔命、第四是讓民眾失去自尊、第五是讓民眾貧窮。以上五點都無法控制的民眾,直接殺掉。

支撐法家理論的奧義核心

一、任民之所善,故奸多,民貧則力,民富則淫。

【解釋】如果完全達成的民眾的願望,民眾就會弄奸耍滑,只有窮困潦倒,民眾才會賣力求生,一旦民眾富裕起來就會不知道天高地厚。

二、民,辱則貴爵,弱則尊官,貧則重賞。

【解釋】民眾越屈辱,就越希望得到國家承認的官職、地位,民眾越弱小,就越清楚官府的權威不敢違逆,民眾越窮,就越期待重視國家的賞賜為之賣命。

三、政作民之所惡,民弱;政作民之所樂,民強。民弱國強,民強國弱,民強而強之,兵重弱,民弱而弱之,兵重強。

故以強重弱,削;弱重強,王.以強攻強,弱,強存;以弱攻弱,強,強去.強存則削,強去則王.故以強攻弱,削;以弱攻強,王也.

【解釋】

政策上建立民眾憎惡的東西,民眾就就會被壓制;

政策上建立民眾擁護的東西,民眾就會強大;

民眾弱小無能國家才強大,民眾強大國家就弱小無能。

民眾本來就強大,還用民眾擁護的政策,民眾就會更強大,你的士兵就加倍無能;

民眾本來就弱小,還用弱化民眾的政策,民眾就會更弱小,你的士兵就加倍強大;

所以

強大的民眾和加倍弱小的軍隊,國家就會削弱;

弱小的民眾和加倍強大的軍隊,國家就會稱王;

用民眾擁護的政策統治強大和弱小的民眾,強大的民眾就會更多;

用民眾憎惡的政策統治強大和弱小的民眾,強大的民眾就會消失;

強大的民眾存在,國家就削弱、強大的民眾消失,國家就能稱王;

所以

用民心所向的政策統治民眾,你就死定了;

用削弱民眾的政策統治民眾,你就無敵了;

當你看懂上文的意思之後......

弱民是支撐法家學說的重要基石,因為法家的核心理論就是以條律法規管理天下,賞罰分明是其中核心。

用強而有力的懲罰除掉敢於反抗的的民眾,留下不敢反抗的民眾;

用近乎苛刻的賞賜條件、晉升條件,成為貧窮民眾改變生存方式的唯一通道,來讓民眾為了自身生存,替統治者賣命;

這就是法家治國的核心思想了。

所以戰國時代~江戶時代:

為什麼只有武士公卿階層才能受教育?

為什麼要頒佈禁止民眾離開土地的政令?

為什麼要有兵、勞役、修繕、建設各種工程要民眾參加?

為什麼有所謂的惡代官欺負民眾?

為什麼土地是國有,由幕府分配?

為什麼糧食是硬通貨,百姓根本吃不起?

為什麼要實行“刀狩令”,只有武士才能擁有武器?

一切都是以法家治國方略中,弱化民眾力量的政策進行封建統治,達到強兵強國而進行的套路啊!

這套中國先秦的法家治國理論,知道16世紀的歐洲才整理出了《君主論》一書,其中的很多內容,還沒有《商君書》中說的透徹且直白。


戰國泥趣史御伽眾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不是日本的特例,幾乎每個封建專制國家,都是如此。

中國君王的名言就是:想要國家安定,就不能讓老百姓吃的太飽。

老百姓一旦豐衣足食,就不可避免的會有更高的要求,比如獲得地方的政治自治權力。

但如果老百姓沒飯吃,必然會揭竿而起,武裝和政府對抗。

所以,必須讓老百姓有口飯吃,但卻不能吃的很飽。

這樣,老百姓就會始終艱苦的忙於生計,不會有其他的想法。就算有了想法,也沒有實施的能力。

這就是標準的愚民弱民政策,代價也是很明顯的,就是老百姓對政府的忠誠度很低。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候,清政府和洋人開戰,打的熱火朝天。

大部分滿清老百姓對此無動於衷,漠然旁觀。甚至還有些老百姓,主動將自己的米麵蔬菜肉類,賣給洋人以牟利。

他們都在忙於生活,沒有能力也不願意去管這些不相干的事情。


薩沙


為什麼日本古代戰國時代會有讓老百姓半死不活的統治管理,這個是要看當年日本的老師的統治階級的管理,讓老百姓半死不活可是封建社會前期的一種標準管理方式,這樣可以最大的使老百姓無法反抗(因為還勉強過得下去),另外又可以保持疲於勞作的狀態(不幹活沒飯吃)。如果老百姓要是日子過的富足就會“飽暖思淫慾”,危及統治階級的利益,因為如果得不到,必定就會有不滿情緒,如果得到滿足就會放鬆,這對於古代社會生產發展靠天吃飯的時代是非常危險的。



理論源自我們自己的戰國時代法家的代表作《商君書》,“ 民弱國強,國強民弱。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就是赤裸裸的證明。 到後來社會管理高明後(科舉制度出現)貯藏技術和商品生產地域化越來越明顯以後開始逐漸的變化了。 同時軍事技術需要大量的高素質人才和巨大的財力支持,國家規模越來越大,必須靠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來提供支撐,原有的社會生產關係必須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才開始發展工商業。



在日本的大名酷愛我們的兵法的武田信玄實際上是把我們的戰國名稱直接套用在日本,藉此形容日本的政治格局。由於當時以我們為師,當然在國家統治上也是效法我們。而且日本自身有個最要命的官場特點“下克上”,下面的家丁、部將經常把主子無緣故的咔嚓殺掉(例如織田信長),因此更要貫徹“讓老百姓半死不活”的統治方法了。


李三萬的三萬裡


這句話是德川家康說的,不過卻源於我國古代著名改革家商鞅的思想。

戰國時代的日本,被分散於全國大大小小的封建領主——大名所割據,他們依靠家臣、武士對轄區內的農民實行統治。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擊敗擁護豐臣秀吉的石田三成等人,建立了德川幕府,成為日本實際的統治者。

這時德川家康最想要的是穩固統治,所以他十分推崇法家學派代表人商鞅的思想,尤其是馭民五論: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貧民。而他那句“讓農民半死不活,是政治的秘訣”就來源於此。

讓農民半死不活,就是通過封建依附關係從物質上對農民進行掠奪,讓農民不得不為了維持生計而拼命勞作,進而在精神上對封建領主產生敬畏,有自卑自賤心理,不敢有非分之想,並對封建領主產生極大的依賴性。如果剝削太重,農民無法生活,就會鋌而走險。如果讓農民太富有,有太多其他的想法,也會威脅統治。所以,把握好度是關鍵。

雖然德川家康說的是農民,但同樣指代其他被他統治的大名,不能讓他們過於弱小,也不能讓他們過於強大。但德川幕府最終還是被長州藩和薩摩藩這幾個和洋人打交道,富起來的大名推翻了。


石頭說歷史


這句話出自德川家康之口,但其理論淵源可以追溯到中國戰國早期的商鞅變法時代。讓農民半死不活,是政治的秘訣,本身來講,是一種以弱民為核心,來得到穩定統治的一種統治策略。


其大意是,如果農民沒有糧食,就會餓死,死之前他們肯定會反叛,而如果農民糧食多了,吃飽了,就會胡思亂想,也會影響國家穩定,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讓農民有糧食吃,但又不能讓他們吃飽,這樣他們的全部心思就會放在如何吃飽上,既無力也無心反抗統治了。

但是德川家康提出這種看法卻與日本當時的現實情況是息息相關的,而作為政治家來講,雖然弱民理論有他的道理,也沒有人真正願意執行,因為人性都是崇尚美好的,之所以這種理論有市場,還是與同時期產品的匱乏有關。



德川家康原不過是三河(日本地名)地區的一個小大名(相當於諸侯),在安土桃山時代追隨政治軍事狂人織田信長而逐步崛起,在戰國神奇,太陽之子豐臣秀吉沒去後,利用關原合戰一舉奪取日本最高統治權,開創德川幕府,開闢了日本新時代江戶時代的到來。


在其長時間的政治生涯中,積攢了豐富的政治經驗和治國理念,並開始逐步實施,使得德川幕府統治期超過二百年。

日本,本身就缺乏可供耕種的平原(37.8萬平方公里國土平原只佔7.65萬平方公里),但是人口眾多,戰國時代早已超過千萬,自古以來,她的主糧食稻米產量就不能自給自足。而且德川家康接手的日本是剛從戰果國混亂局面走出來,島內大名林立,勢力範圍錯綜複雜,貴族都沒有足夠的土地分封,就別說百姓了。



而德川家康的前任——豐臣秀吉,為了緩解這種土地糧食與人口的矛盾,發動了侵略戰爭,但最終被明朝擊敗,證明以當時日本的力量是沒有能力通過擴張來達到糧食夠吃這項政治目的的。


所以,德川家康推出了這句話,實際上任何理論都是為當時的政治服務的,如果有袁隆平幫他們把糧食產量提上去,鬼才願意弱民以自處,誰不想做個聖君讓後世稱頌,誰不想做成個大同世界臉上有光,很多事,沒辦法啊,所以只能難為日本人餓上幾百年再說吧。

感謝您的閱覽,喜歡本蛇回答的請記得點贊和關注哦!


史書上冬眠的蛇


首先要解釋的是,這種說法,或者做法不是在日本的戰國時代,而是在德川幕府以後,日本戰國時代天天打仗,所謂的皇帝不差飢餓兵,讓不吃飽飯的農民上戰場,要麼是腦子出問題了,要麼是自找死路。


看了許多歷史大v的解釋,只能說半對了。“讓農民半死不活”的說法,如果說的更加完整,是說“不能讓農民們吃太飽,吃個半飽就行了”按照中文的《日本史》的說法,是某大臣對德川將軍說的。

可以認為是日本統治者的一些心理想法,但如果只認為是日本統治者的真實意圖。那又不能這樣說了。


事實上,與其說“讓農民半死不活”,不如說讓農民和大名不想造反”才是日本統治者內心的真實看法。

首先要說明的是,日本大名是控制手下農戶的地主。但是進入德川幕府以後,朝廷或者說幕府對大名和農民的管制越來越嚴厲了。比如說大名們需要每年去江戶城去參拜將軍。而這個出差的任務,幕府是不會給大名們一文錢的報銷費用。這可以說是變相勒索了。而大名們想要拿出這筆錢,當然是需要向農民們要了。以日本後來造反的薩摩藩來說。農民們一天的口糧,連一斤米都沒有,可謂是悲慘的生活了。這是下文要講的生產問題。

到了後來,日本出現了一個很奇特的社會現象。從幕府將軍到地方大名的土地,都陷入了財政危機。無一例外都是一副“半死難活”的狀態。而這時候,為啥大名不造反了呢?這其實就是生產關係了。

如果說農民的生存依靠是土地,那對於災年的到來,農民大多是不會直接想到造反的。而是通過其他手段活下去。這個心理也是類似的。在德川幕府建立後,因為對大名和農民的管制都是一種“不準吃飽飯的規則”。所以在造反的經濟條件上,是不具備條件的。以日本的薩摩藩為例,薩摩藩可以作為日本藩國的一個代表,平時武士們在田間耕種,主君或者說大名給予武士們薪資,武士們也交納收穫糧食。這種上下級一直延續到德川幕府滅亡。而武士之下的農民,自然是不能輕易造反了。一旦地方暴動,武士們就會鎮壓農民起義了。再者說,武士們怎麼可能會對農民們的動向不知道呢?

而造成德川幕府時代沒有太多大名造反的原因,那就是地方生產情況不好的緣故了。

“不準吃飽飯的規則”如果展開來說,那就是地方生產的東西,不能滿足地方開支的需要。或者說,幕府有意不讓地方富裕起來。

還是以薩摩藩為例,當薩摩藩開採出金礦後,幕府就派下了治水任務。這就是“寶曆治水”事件,對於幕府要求薩摩藩治水時候的種種刁難乃至是虐待行為,不僅是現代的讀者看了簡直沒天理。在當時現場,有兩名德川幕府的武士因為實在看不下去了,切腹向上級抗議幕府這種沒人性的作法。

但我們從幕府角度來說,這又是很有效的打壓地方造反勢力的最佳辦法。薩摩藩後來還是造了幕府的反。但這是在薩摩藩強於幕府實力的情況下發生的。

我們可以不從統治者角度來說,僅僅從地方與中央集權,或者說,日本戰國開始後的地方實力大漲,強於中央的現實來說。“不準吃飽飯的規則”其實是阻止地方不造反的最佳辦法了。

其實啊,這種政治秘訣說起來還是百年傳承。在源平爭霸爭霸後,地方違抗中央的事情多了去了。幕府將軍一對地頭蛇下手,幹掉幕府將軍都不在話下。而且還不是個人造反,戰國時代的發生背景就是在一人造反,地方跟隨的情況下發生的。德川幕府後來為了減弱地方大名和農民的聯繫,才有了上文的說法。


魏博鎮節度使王前策




古代王朝統治者要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無非是兩種方式,第一種是精神壓迫,就是樹立藉助宗教,把自己裝飾成萬民敬仰的神級人物,比如天子,就是所謂的上天的兒子,再比如花拉子模國蘇丹磨可莫,就是所謂的世間唯一的信仰保護者。統治者通過精神壓迫,樹立自己的威信,鞏固統治地位。

第二種方式就是物質壓迫。物質壓迫就是指通過控制稅收,讓百姓處於“餓不死,吃不飽”的狀態,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讓老百姓能活下去,這樣就不會發生叛亂,因為能活下去,就不太可能冒著被砍頭的危險去叛亂。統治者通過稅收把老百姓的物質生活條件控制在較低水平,將來稍有提高,百姓還會對天皇感恩戴德,如果一開始生活水平就比較高,將來稍有下降,就會引起百姓的不滿,從而影響統治。


毒刺劍客


歷代皇朝都是這樣的了。民不聊生,那就農民起義,打。打到後,沒脾氣了,不想打了,也更新換代了,也不求什麼了。聊不了生的,隨他去吧,能好好耕田就行了。可是,不行,皇權統治,得再殺,開了一輪殺戒,真不想打了嗎?不想了。服了嗎?服了。該怎麼做?下跪,吾皇萬歲。那就終於天下太平了。


小健145107595


這和那時日本宗教一向宗有很大關係。一幫和尚為了自己的利益天天喊打喊殺的。農民沒有錢,就要靠大名才能活下去。這樣對他們才穩定,同時也才有兵源。都有錢了,就和尚富有,自己形成勢力單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