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格薩爾,世界上最長的英雄史詩,在瑪域果洛有“五個不完”

在雪域高原,有一部被藏族人民傳唱千年的史詩《格薩爾王傳》。這部世界上迄今發現的最長的英雄史詩被譽為藏族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進而孕育出了藏地獨特的“格薩爾文化”。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中國格薩爾文化之鄉”,這裡有全國唯一的格薩爾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可以在果洛州聆聽到關於格薩爾的動人唱誦,浸潤在格薩爾文化的美妙氛圍中。這裡的格薩爾文化有:說不完、唱不完、畫不完、寫不完、塑不完“五個不完”之說,可見格薩爾王史詩中內容之廣、故事之多。

格薩爾,世界上最長的英雄史詩,在瑪域果洛有“五個不完”


格薩爾,世界上最長的英雄史詩,在瑪域果洛有“五個不完”


雪域淨土,秘境果洛。果洛,藏語意為“反敗為勝的人”,這是一個百折不撓的勇敢的名字。平均海拔4200多米的果洛藏族自治州地處青海省東南部,是該省八大州中最偏僻的,也是最封閉的。勤勞善良的瑪域人民祖祖輩輩放牧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果洛北臨布爾汗布達山和阿尼瑪卿山,南靠巴顏喀拉山,三座大山彷彿一個籠子,清晰地劃出了這片區域的範圍,並將之外的世界與之隔絕開來。也因此,果洛的很多原始生態都保存了下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們口中流傳的故事展示著這片區域的魅力,神秘而幽深。

格薩爾,世界上最長的英雄史詩,在瑪域果洛有“五個不完”


史詩被稱為“一個民族精神標本的展覽館”。《格薩爾》就是在藏族古代神話、傳說、詩歌和諺語等民間文化的豐厚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長篇史詩,代表著古代藏族文化的傑出成就,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化的重要貢獻。《格薩爾王》主要分為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講述天神之子在奇異的境界裡誕生的經過。第二部分是史詩的中心部分,講述雄獅國王格薩爾率領軍隊南征北戰,降妖伏魔,為民除害。第三部分講述格薩爾年老傳位重返天國。據資料顯示,說唱藝人扎巴老人,在生前總共說唱了25部《格薩爾》,總計60萬詩行,600多萬字。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呢?它相當於25部《荷馬史詩》,15部印度史詩《羅摩衍那》,3部《摩訶婆羅多》,說個大家熟悉的,它相當於5部《紅樓夢》。如今,《格薩爾》史詩已經有 120 多部、100 多萬詩行、2000 多萬字,僅從篇幅來看,已遠遠超過了世界“四大史詩”的總和。更重要的是,它是“活態史詩”,它還在不斷地生長。

格薩爾,世界上最長的英雄史詩,在瑪域果洛有“五個不完”


史詩英雄格薩爾王生於公元1038年,歿於公元1119年,享年81歲。格薩爾自幼家貧,由於叔父離間,母子漂泊,相依為命。16歲時,賽馬選王並登位,遂進住嶺國都城森周達澤宗並娶珠牡為妻。格薩爾一生降妖伏魔,除暴安良,南征北戰,統一了大小150多個部落,嶺國領土始歸一統。格薩爾王一生,充滿著與邪惡勢力鬥爭的驚濤駭浪,為了剷除人間的禍患和弱肉強食的不合理現象,他驅逐了擄掠百姓的侵略者,並和他的叔父晁同——叛國投敵的奸賊展開毫不妥協的鬥爭,為部落贏得了自由、和平與幸福。

格薩爾,世界上最長的英雄史詩,在瑪域果洛有“五個不完”


據資料記載,《格薩爾》大約產生1000多年之前,到12世紀初,日臻成熟和完善。與世界上其他書面史詩相比,《格薩爾》不僅僅是記錄在紙上的文字,到現在仍然有人在傳唱。他們說唱的史詩少則萬餘行,多則數十萬行,僅憑大腦的記憶能力傳承,不能不令人稱奇。《格薩爾》是一部典型的說唱藝術體,是“散韻結合體”的藝術樣式。其中,散文部分採用“說”的形式,敘述故事情節;詩歌部分採用“唱”的形式,表現對話和抒發感情。只要有聽眾,不管是一個,還是兩個,都可以說唱。帳篷裡,草場上,朝拜的途中都可以唱。除了說唱,還有《格薩爾》撰寫藝人。他們都具有非凡的文字組織和表達能力,通過學習和模仿《格薩爾王傳》膾炙人口的史詩文本,萌生創作的靈感並付諸筆端。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說唱和撰寫藝人,《格薩爾》才被稱為說不完、唱不完、寫不完的史詩。

格薩爾,世界上最長的英雄史詩,在瑪域果洛有“五個不完”


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第一彎的土地是嶺國佔。《格薩爾》說唱中第一句所說的第一彎的土地,就是果洛州,而嶺國正是《格薩爾》史詩中的英雄格薩爾建立的王國。在史詩中,多次提到了“瑪域”一詞。“瑪域”意為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廣大地區。因此,果洛也被稱為瑪域果洛。人們常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而果洛藏族人民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最早認識黃河、與其朝夕相伴的民族之一。黃河貫穿了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瑪沁、達日、甘德、久治五個縣,形成了環繞積石山脈的第一大河曲。果洛人形容這一河曲,就像一隻屈身靜臥在草原上酣睡的綿羊,果洛人就生活在綿羊溫暖的懷抱之中,吉祥之至。藏族人民還賦予了黃河一個美妙的名字:“瑪曲”(孔雀河)。

格薩爾,世界上最長的英雄史詩,在瑪域果洛有“五個不完”


“格學”泰斗降邊嘉措說:“果洛是《格薩爾》流傳最廣泛的地區之一,那裡的山山水水都與史詩《格薩爾》有著密切的聯繫。”作為格薩爾文化之鄉,格薩爾的風物遺蹟、傳說和人文景觀比比皆是。地處黃河源頭瑪多縣黃河鄉的阿依地,是被史詩記載為覺如(即少年格薩爾)賽馬大會奪冠稱王的起點;格薩爾王妃珠牡的孃家嘉洛部落遺址位於今瑪多縣扎陵湖東南岸,如今仍可見兩處緊挨在一起的石砌城堡遺蹟;達日縣的格薩爾獅龍宮殿是果洛州內規模最大的格薩爾紀念堂,這裡就是當年格薩爾的王宮遺址……瑪多縣的瑪多嘎吾金殿陳列著格薩爾王80個大將的銅像,阿尼瑪卿山下的朗日班瑪本宗陳列著相關的唐卡,班瑪縣的多貢麻格薩爾宮陳列著諸多泥塑雕像……同時,久治縣的年保玉則、瑪多縣的扎陵湖、鄂陵湖等自然景觀也被賦予了格薩爾王的傳說。

格薩爾,世界上最長的英雄史詩,在瑪域果洛有“五個不完”


在果洛,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藍天沒有形成以前,大地已經形成;大地沒有形成以前,果洛三部落已經形成。早在2006年,甘德縣德爾文村就被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命名為“格薩爾文化史詩村”。部落裡的每個成員幾乎人人都會說唱《格薩爾》片段。他們深信自己是格薩爾王董氏後裔,許多人被認為是史詩中格薩爾諸大將的轉世,該部落成員擁有與生俱來的說唱《格薩爾》的能力。現在,果洛州有25人被認證為《格薩爾》史詩傳承人,其中21人來自甘德縣,在這21人中有19人出自德爾文。比如“唱不完的《格薩爾》藝人”昂旺仁增多傑、“寫不完的《格薩爾》藝人”格日尖參,被全國《格薩爾》領導小組辦公室譽為“畫不完的《格薩爾》藝人”阿吾嘎洛,還有著名的格薩爾掘藏藝人班瑪桑吾以及《格薩爾》文化研究專家、學者、作家諾爾德先生……

格薩爾,世界上最長的英雄史詩,在瑪域果洛有“五個不完”


犛牛、仙鶴、嘉察、覺如……在甘德縣,有一座用酥油花技藝塑造的長52米,高2.8米的格薩爾史詩故事牆令人震撼。這是目前我國首個格薩爾酥油花展示宮。果洛是格薩爾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但每一個地方根據史詩文化的記載,表現的內容卻各不相同。如,瑪多是格薩爾賽馬稱王的地方,甘德則是霍嶺大戰的主戰場,更多的是體現征戰中的格薩爾。因此,甘德縣的格薩爾酥油花展示宮運用酥油花這一傳統的特殊雕塑藝術形式,以藏區特產的酥油為原材料,以各類礦物、植物為染料,以《格薩爾》史詩為內容,進行格薩爾人物、動物、花草等藝術雕塑。兩側還有年保玉則等藏區的神山聖水及格薩爾史詩中描述的嶺國大臣晁同的城堡等格薩爾文化遺址。這就是“塑不完的格薩爾”。

格薩爾,世界上最長的英雄史詩,在瑪域果洛有“五個不完”


在果洛這片廣袤的雪域高原上,舉目所及,沒有什麼比高山更加雄偉。高山的面龐隱藏在冰雪之下、雲霧之中,沉默、冷峻,令人敬畏。也許對於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來說,這一座座雪山,就是神的領域,是世界雄獅大王格薩爾未曾遠去的背影。在果洛,上到高齡老人,下到幾歲小孩兒,都能說出格薩爾王的幾個傳奇故事。每當暮色降臨,牛羊回欄,勞頓一天的人們圍坐在家中,祖先格薩爾王的傳奇,便復活於奶茶的香氣之中。(本文照片由果洛藏族自治州宣傳部提供)

格薩爾,世界上最長的英雄史詩,在瑪域果洛有“五個不完”


格薩爾,世界上最長的英雄史詩,在瑪域果洛有“五個不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