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如何讓自己成為身體、思想和情緒的旁觀者?


內觀冥想 | 如何讓自己成為身體、思想和情緒的旁觀者?

橙全心理

以下文章來源於高山大學 ,作者沈康
文 | 沈康
兩千多年來,佛教一直在研究人類心智是如何建置、如何對環境做出反應。現在,藉助科學的發展、心理學實驗研究的累積、天擇理論的成熟,我們終於得以透過科學精神深入探討“無我”與“空”這兩大佛教核心概念、哲學理論,以及靜坐冥想的力量。
佛教認為,人類深陷其中的焦慮、憂鬱、憤怒與貪婪泥沼,都是看不清楚世界導致的結果,也是一種錯覺,更是遭到扭曲的現實。幸好,擁有千年歷史的靜坐及佛教哲學,能轉變我們的世界觀。
佛教哲學和現代科學雖有不同的探索途徑、不同的證據標準。但佛教開悟和西方啟蒙觀念之間,竟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作者Robert Wright從現代科學的角度出發,去掉亞洲佛教中的“超自然”因素,只留下哲學和冥想修行的方法論,理性地鑽研佛學,將自己的思考寫進《why Buddhism is true》(為什麼佛學是真實的)一書中。

這是第一本讓我真正摸到佛家思想門檻的著作。看來還是西方科學式的論述,用現代語言和邏輯方法來講佛學,容易讓人理解。
01紅色小藥丸和黑客帝國


進化心理學:研究人的大腦是如何受自然進化過程影響而成為現在的結構的科學;同時研究這樣的結構如何“誤導”我們,如何“奴役”我們。
我們的大腦為了讓我們生存下來,目前的結構已經被設計成迷惑我們的工具。 人類是從一個單細胞進化而來的,而大自然或這個宇宙並沒有意識去設計一個或一群有意識的生命。從適者生存的角度來看,大腦“設計”的原則有兩點:

生命完成有利於生存的目標時應該獲得快感;

快感不應該永遠持續,而是應該很快消失,從而推動生命去繼續追求快感以及更大的繁衍的可能性。大自然並不“想”我們快樂,它只“想”我們能夠繁衍。不管你喜歡與否,自然選擇創造了現在的我們。


我們現在可以用科學技術來觀察人體內多巴胺的分泌來證明這一點。給猴子看到香蕉而未給之前,多巴胺分泌最多;吃完後,多巴胺分泌得很少。 雖然現代冥想和古代冥想已有所不同,但哲學基礎是一致的,都有一個共同的觀點,我們人類其實生活在一個“母體”裡而不自知(借用電影《黑客帝國》裡“母體”的概念);而冥想就是那個紅色小藥丸,能夠讓你看清這一切。


如果你想從“母體”裡擺脫出來,真正看清日常的世界和生活,佛家思想的學習和冥想是一個至少存在成功可能性的工具。
02為什麼要冥想?


進入冥想可以從關注你的呼吸開始。重點其實不是關注呼吸,而是穩定你的思維,讓它從平時的條件反射式的思維方式中擺脫出來,從而使你可以更清晰地“看”周圍發生的事情。
這意味著你不再是條件反射式思維的奴隸;而你往往意識不到你在條件反射式地思考問題。

冥想可以使人通過接受甚至擁抱那些不快的感覺,而放棄所執“detach it”,從而與不快的感覺產生“距離”,從而使不快消失。 冥想可以幫助你更清晰地看世界,看自己。我們要理解佛家的兩個重要思想:

那個你以為在思考你的思想,感受你的感覺,做出你的決策的“你”其實並不存在!這就是“無我”;

“空”。無論是你看到的外部世界還是內在世界,其實並不是你以為的樣子。而眾生痛苦和煩惱的根源就在於看不清這兩點。


03感覺什麼時候是錯覺?


如果我們對待感覺,只是簡單地、平靜地看待它的起和落,而不是急著去對它做出反應,好像它很有意義似的,我們往往會受益。

從進化論來評判感覺,好的感覺是針對會對“你”生命體有益的東西產生的(或至少你以為是對你有益的);差的感覺則是相反。

我們也可以由此來判斷感覺是正確的還是有誤導性的。如果由一個感覺做出的判斷和決策是真的有益的,我們就說它是正確的;反之則是錯誤的或有誤導性的。

為什麼會有誤導性的感覺?這是因為自然進化形成我們的感覺時,我們所處的環境和現在已經大不一樣,原來正確的,現在成了有誤導性的了,而感覺的變遷需要很長的時間。

舉兩個例子:1. 路怒-road rage;2. 過於擔心自己的言行觸犯了某人,而總想做出彌補的行為。

路怒這樣的思維方式和反應模式,在遠古的鄉村裡,有幫助生存的意義;但在現代社會,你基本上不會再碰到那個讓你生氣的司機。你發脾氣,甚至想找回場子,都意義不大,反而是增加你的生存風險。

感覺從來不是為了準確的描述這個客觀世界而設計出來的,全是為了讓生命體裡的基因能有更好的機會傳到下一代而在被設計。對一個事物(巧克力、性)渴望的感覺或慾望,在慾望被滿足後,往往跟隨著“糟糕”的感覺,這是因為生命體要驅使你渴望再次得到或得到更多。認知行為科學家們會說,生存和傳宗接代的代價就是整個生命期間的“不爽”。

所有的感覺都是為了說服你“跟著感覺走”而被設計出來的,他們給人的感覺就是對的,是正確的。它們不會鼓勵你去客觀的看待它們。
延伸閱讀:《走出劇情 | 愈真相,愈自由》


04冥想是什麼?

大腦的缺省狀態就是“胡思亂想”。當你“胡思亂想”時,你就是在想和過去及未來有關的事情,你唯一沒有在做的事情就是“經歷”當下。

如何退出這個“缺省狀態”,如何專注於當下,可以靠冥想。 通過“正念冥想”去“看”你的“感覺們”,可以幫助你“正確看待”和處理每日發生的不計其數的感覺。你的生活可以不那麼被所有這些有誤導性或無價值的感覺和心情驅使和控制;可以更容易地感受到世界的各種“美”。最大的好處當然還是“正念冥想”提供了一個通往“覺悟”和擺脫“母體”的路徑。


作者Robert Wright修行的是正念冥想中的內觀冥想-Vipassana。通過冥想體會到了佛家“無我”的思想精髓。所謂“無我”,就是你以為在控制你一切的“你”其實並沒有在控制你的精神世界,至少很多的基礎部分和特性沒有在被這個“你”控制。而掌握“你其實並不存在”這個道理,恰恰是讓“你”真正能夠某種程度上掌控你的大腦的途徑。
05“我”存在嗎?

佛家為什麼說無“我”?釋迦牟尼佛把人們認為“我”的最重要的五個部分逐個做了否定:1. 身體或者形體;2. 基礎感覺;3. 感受;4. 思維;5. 意識。

釋迦摩尼否定這些“我”用了一個標準,就是我們是否真的能控制這個“我”。答案都是否定的,所以無“我”。

我們習慣性地認為,雖然人隨著時光流逝而變化,但內在有個“我”是不變的,是有個“我”存在的。佛家不這麼認為,佛家認為沒有什麼東西是永恆的,所有的事物都是“流動”的。在“控制”這個維度以外,釋迦摩尼佛從“流動”這個角度,也逐一否定了“我”的五個部分(所有的五個部分都在流動變化),所以認為無“我”。

我們認為“有我”意味著控制和不變;而真實的情況是既沒有控制,也沒有不變的東西。

辯論:如果沒有“我”,那“覺悟”的主體是什麼?我們在談論“這個是我,那個不是我”的時候,難道沒有一個“我”在那裡存在嗎?如果沒有“我”,那為什麼我們還一直在說“我,你,他,她”。

佛家說:雖然從最深層意義上來說,“自我”不存在,但用語言去解釋描述這個問題很困難。終極意義上來說,“我”不存在,但在“會話”和“語言”的角度,“我”存在;也就是說“你是真實的,但你又不是真正真實的”。

佛家思想體系隨著傳播,已經成為了一個龐大的理論系統;哪些是釋迦摩尼真正的所言,已經有很多爭論。也許在“我”的那五個部分以外,還有更多的東西存在;當我們放棄掉所有的“所執”,也許還有別的東西是“我”。
也許五個部分裡最後的那一個部分“意識”是特殊的。也許當我們把所有的五個部分都放棄掉時,新的“意識”就是被解放的“我”;“意識”會從和其他四個部分的糾纏裡被解放出來,變成了一個淨化了的“意識”。

我們說意識“糾纏”,其實是把心情、思想和其他“我”的組成部分認為是“我”的個人所屬,其實它們並不是。當你意識到這些並不是個人所屬,意識和他們的關係就不是“糾纏”,而是“觀察”和“被觀察”了。

而到了這個時候,你的意識其實就得到了解放;而這時候的“我”就是解放了的“我”,解放了的“意識”,也就是覺悟了的“我”。

也許有兩層或者說兩種意識存在,一種是和其他四個部分糾纏在一起的意識;另一種是“解放”後留下來的“意識”。想象一下,一個逐級脫落的五層火箭,最後一層分兩個部分,最後那一個小部分只有在五層都脫落了才會顯現出來。也許用我們現有的意識去理解這個問題,會想爆我們的頭腦。我們應該做的也許是把這個問題先放一下,努力“覺悟”,“覺悟”了自然也就理解了這些事。

當意識在“看”感覺時,就像在“看”窗外的樹和風,“糾纏”就不存在了,而你也不再“擁有”這個感覺。你就可以很平靜地處理你的感覺,你就不會再被這些感覺驅使著去思考,決策,和行動。我們可以把牙齒上的“疼”剝離掉;是否要“擁有”身體上強烈的疼痛,是可選的,不是必須的。

放棄“我執”的關鍵在於把觀察和評估分開。從進化的要求來說,我們的感覺被設計成包含我們的判斷或評估。造物主(自然進化)“希望”我們在經歷感覺時,就有好和壞的判斷。我們是否可以只經歷,不判斷?佛家相信,越少的判斷,包括你的思想本身,就越可以看清楚世界;你受到的迷惑也就越少。

放手才能掌握。如果無“我”太難以理解,暫時放一下,先做起來,練習冥想會幫助你理解它。


06 誰是總經理?
“思想在思考自己。”如果說意識沒有在控制你的大腦,那是什麼在控制?也許沒有什麼在一直控制。
人的大腦是一片叢林,叢林裡有很多“遊戲玩家”(思想模塊),他們有時合作,有時為了叢林的控制權而爭鬥。不管怎麼說,那個“你”並不是這片叢林的國王,那些思考模塊才輪流是叢林的國王。而認識到“你”不是國王,是你真正獲得叢林的一些權力的第一步。


思考:當你的左右腦的鏈接被切斷,做的事情(右腦)和描述的事情(左腦)不一致時,哪一個才是“你”?

如果說你腦海裡的鏡像、思維和決策是一個舞臺,當你以為“你”在導演這部舞臺劇時,其實“你”只是個觀眾;舞臺劇在指揮“你”,而不是反過來。除非你能“覺悟”到這個情況,你最多是一個“劇評家”,去對外解釋和說明為什麼這部舞臺劇要這麼編導,劇是什麼意思,要達到什麼目的。所以也許“你”只是一個新聞發言人,而不是導演或總經理。

人對身邊的朋友和合作夥伴努力解釋說明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為什麼這麼做時,是有利於建立自己在別人心目中是個理性的有清醒意識的人的形象的,從長遠來說這也是有利於他在這個社會的生存的。現代科學手段掃描在做決策的人的腦部時,發現在大腦意識到自己的決策之前,大腦其實已經觸發了決策的行動。後面所有的思考和行為只是為了去解釋和說明。
自我哄騙從進化的角度來說是有益的。通過現代心理學的實驗,人至少有8種偏見或者說錯覺。

比如說把成功的原因歸結於自己,而失敗怪就於他人等等。我們的記憶方式也在幫助我們形成錯覺。我們比如容易記住好的部分,而忘記壞的部分。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記憶總是美好的。

當我們根據記憶敘述一個故事時,我們會無意識地把不利於故事一貫性的部分刪掉,把容易讓故事成為一個整體的部分留下,這反過來又會影響記憶本身,故事會由此而越來越失真。而這在進化的角度來說是合理的,這會讓人覺得你是可信的人。自我哄騙或自我錯覺不僅對外是有利的,對你內心裡說服自己的所作所為是理性的和有邏輯的,也是有利的。

如果意識不是“你”的總經理,那行為是怎麼被決定的?決策又是如何被制定的呢?

進化心理學告訴我們,頭腦是“模塊化”的,是由許多特定的模塊組成的。就是依據當前環境而做出反應的一個個模塊。模塊之間的互相作用決定了你的行為方式。這個互相作用,往往是在意識以外的,也就是說“你”是不知道的。

思維模塊也是逐步進化的。當我們這個物種碰到一個新的挑戰和環境,新的模塊就會逐步加入進來。如果我們接受模塊化的大腦的理念,“思想在思考自己”這個想法也就沒有那麼難以理解了。

關於模塊,有幾個重要特性:

模塊不是大腦裡實際的區間的劃分;
模塊不是像瑞士軍刀那樣,每個功能涇渭分明;
模塊也不是公司裡的部門組織。模塊雖然有時會合作,互相影響,但有時候可能是在爭鬥。雖然每一個模塊內部有層級和重要性的劃分;模塊和模塊之間好像並沒有。

所以,如果大腦是由很多不同功能和作用的模塊組成;而如果這些模塊裡只有一小部分是有意識的或者說會“進入”意識,那我們說這一部分有意識的模塊是“你”,這個論點是不是也很脆弱?要知道,模塊是交替有意識的或者說“進入”意識的。

07運轉你每天生活的思維模塊
我們通過現代心理學的各種測試,早已發現人和人的思維模式和習慣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說對事物的“價值時間折扣”和“確定性”的偏好不一樣。

模塊也可以理解為“小我”(subselves),哪一個小我成為“我”,有時是取決於環境的。看完恐怖片的人喜歡去人多的地方旅遊,而看完日出廣告片的人則喜歡去浪漫的地方。

如果我們設計了一個有仿人大腦的機器人,當我們問計算機科學家機器人的大腦是如何工作時,他會說機器人大腦是由很多互相重疊互相嵌套的模塊組成;而機器人所處的環境會決定哪一個模塊在當下處於控制地位。科學家會很困難地指著某一個模塊說這是機器人的“我”。最接近機器人的“我”的,也許是機器人內含的決定哪一個模塊在某一個時刻處於控制地位的算法,但這個算法不可能是我們所指的人的意識的那個“我”。我們人並不能有意識地決定哪一個模塊在某一時刻來控制我們的大腦。

那什麼來決定模塊的勝出呢?
答案是感覺(feelings)。

感覺並不僅僅是“我”的一部分;它接近核心,它在做你以為“你”在做的事情:決定哪一個模塊“上臺”。在這個認識下,當我們斬斷和“感覺”的聯繫,我們在某種程度上也就進入了“無我”的境界。

以性妒忌這個感覺為例,當你有性妒忌的感覺時,你會表現的完全不像一個平常狀態下的“你”。如果你能無“糾纏”的“觀察”你的感覺,你就能阻止感覺所驅動的思想模塊控制你的意識。當然說比做容易得多。

人基本上有7個模塊,或者說有7個“小我”:自我保護;吸引異性;留住伴侶;交友;關愛親人;提高社會地位;避免疾病。

有的人傾向於把這些理解為思維狀態的轉換,而不是模塊的切換。不管哪種說法,

我們要認識到,意識不決定哪一個模塊“上臺”,感覺決定。

我們再回到佛家的觀點。因為思想無常態,永遠在“流動”,如果我們說有個“我”存在,這個“我”是在哪裡呢?最多也應該是一系列的“我”在輪流“上臺表演”吧。
08思想如何思考它們自己

禪是給詩人的,藏傳佛教是給藝術家的,內觀冥想是給心理學家的。
如果讓你靜坐下來,專注於你的呼吸,把干擾你專心的各種想法列出十條來,你會發現你的想法會有以下幾個特點:

想法都和過去和未來有關,和現在無關;
所有想法和你有關;
大部分想法和別人有關;
最關鍵的一點,每一個想法都可以歸類到前一章所講的七個模塊之一里。當大腦從一個想法“散步”到另一個想法,其實只是另一個模塊的力量逐漸超過了前面的模塊而掌握了控制權。

“觀察”你的想法是什麼意思?想法的出現和消失其實和聲音一樣,沒有什麼大的區別。“你”一生都以為是“你”在思考思想,其實更準確的描述可能是“想法們”在努力抓住“你”,那個你以為是“你”的你。想法出現後,大腦或意識有個強烈的慣性,要去辨識它們。

與其說是想法想抓住你,不如說“你”有個強烈的慣性在它們出現後去辨別出它們,去“閱讀”它們。我們需要不斷的練習,才可能打破這個習慣,去客觀地“觀察”想法,而不是在想法中迷失。 我們可能一直有個錯覺,就是我們認為“我們”在產生思想。這個錯覺在自然演化的過程中,已經深深地印入了我們的大腦。他們比起壞習慣來說,更像是個本能,這也是為什麼認識到這個錯覺非常非常難。 冥想老師們會告訴你,思想在思考它們自己,更準確的說法可能是模塊在思考想法;或者說模塊產生想法。當一個想法比其他模塊產生的想法更強烈時,它就變成在被思考的想法,或者說它進入了你的意識。因為模塊產生想法是在意識以外,所以從意識的角度來說,好像感覺想法是不知道從何而來的。所以說

意識並不產生想法,意識只是接收想法。 想法是你意識裡的“演員”,它來的時候,你有很強的慣性要“處理”它,但其實這不是必須的。我們經常被它“抓住”,進入它的“故事”,完全沒有意識到其實它不是一個實在的東西。 如果我們有足夠的智慧認清“想法”的本質,那麼我們就有足夠的力量來做選擇,哪些想法是健康的,哪些想法是不健康的,是應該被摒棄的。我們會有能力“看著”想法進入我們的意識,然後消散,而不帶走我們的思緒。對待感覺feelings的態度也應該一樣;如果我們能夠和感覺保持距離,我們就能更好地控制在某一時刻,哪一個“你”來做“你”。 那麼是什麼“燃料”助推“想法”進入我們意識的呢?是感覺。感覺是大腦用來給各想法的重要性和優先級貼標籤的,而這重要性和優先級決定了當下哪一個想法進入到“我”的意識裡。 對一個冥想者,一般來說,處理感覺比處理想法要簡單。但你往往需要達到能辨識很細微的感覺差別後,才能辨識眾多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