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攝影如何拍出細膩的畫質?

手機用戶61937421945


攝影如何拍出細膩的畫質?根據本人實踐經驗,主要應掌握以下技巧,供參考。

相機設置

  • 鏡頭:使用專業級定焦或變焦鏡頭,設置相機為光圈優先模式,採用鏡頭的最佳光圈拍攝,一般為f5.6-8.0之間,這是確保畫質細膩的基礎條件。一般情況下,變焦鏡頭的兩端,例如24-70MM鏡頭的24MM和70MM處,畫質會略有下降;鏡頭的最大光圈和最小光圈,對畫質影響較大,因此應避免使用。

  • ISO感光度:感光度越低,畫質越好,感光度越高,畫質越差。要保證畫質細膩,應將相機的ISO感光度設置為100。

  • 白平衡:相機白平衡設置為自動,在大多數光線條件下能夠準確還原物體色彩。

(攝影/夏雪)

拍攝技巧

  • 用光:採用順光和側光,圖像明亮清晰,清晨和傍晚陽光低照射角度,是直接獲得側光的最佳時機,也可以利用樹林遮擋的空隙獲得間接側光。對於一些透明、半透明的物體,例如植物的葉子、花朵等,可以採用逆光、側光加強通透質感。大場景拍攝時不宜採用逆光,因為逆光下的陰影,容易產生噪點而影響畫質。

  • 測光:風光攝影如果天空面積達到1/3以上,以地面主體景物平均測光,增加曝光補償0.5-1.0EV;拍攝物體特寫,以中等亮部區域點測光,深色背景時減少曝光補償0.5EV,明亮背景時增加曝光補償0.5-1.0EV。為了保證畫質細膩,總的原則是不宜欠曝。

  • 對焦:要讓畫質細膩,對焦是重要環節,如果聚焦不實,就無從談及細膩了。風光攝影應選擇物體明亮、並在形狀上反差大的部位對焦;拍攝特寫應選擇物體紋理清晰、辨識容易的部位對焦,切忌以物體明亮光滑的部位對焦。如遇特殊情況自動對焦失靈時,應採用手動精確對焦。


(攝影/夏雪)

注意事項

  • 為了確保畫質細膩,必須使用三腳架和快門線拍攝。

  • 使用CPL偏振鏡,可以有效地消除非金屬表面的反光,使畫質更乾淨細膩。

(攝影/夏雪)

總之,細膩的畫質,可以增強作品的感染力,對主題的表現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拍攝時只要運用器材和技術相結合的多種手段,就可以實現畫質清潤柔滑、銳利細膩的要求。(圖文原創/夏雪)


夏雪視覺


攝影如何拍出細膩的畫質?

1.硬件設備直接起決定性因素

手機和相機成像畫質必定是有差距的,相機畫質遠高於手機,如果你手頭有有臺相機那就再好不過了!當然不管是相機還是手機,決定畫質的一些因素是一樣的,比如感光度,對焦,曝光等


2.降低感光度(ISO),減少噪點

通常情況下,感光度越高,產生的噪點越多,這是照片上面會出現明顯的顆粒感,反之噪點少,就能保證畫質的細膩



3.穩定相機,避免太大抖動

拍攝過程中,經常由於我們抖動,導致照片糊掉,這時畫質就不用多說了,要儘量避免抖動,我們要經常練習手持拍攝,有時可以結合三腳架拍攝




4.確保曝光準確

一張照片如果過曝或者曝光不足,也會直接影響照片的畫質,所以拍攝的時候,注意準確的曝




圖片為手機拍攝,畫質不比相機,主要做對比!

以上如果有助於你拍出好的畫質,幫忙點點關注謝謝!


九月南


1.必須有好的器材,否則一切都是白費,現階段想要拍出好照片,毫無疑問就要用全畫幅單反了,什麼手機呀,卡片相機呀,都很難實現

2.儘量用較低的感光度(ISO),感光度越底,質感越細膩

3.如果光照條件充許,儘量使用鏡頭的最佳光圈,而不是使用最大或最小的光圈,最佳光圈出最質感照片

4.在光線不好的時候,我們必須要使用三腳架,當我們使用三腳架時,必須選擇堅實的地面,還要選擇在風小的地方,如果別無選擇必須要在風大的地方拍攝,那麼你必須要找一個重物掛在三角袈的掛鉤上,防止風一吹三角袈發生晃動,此外,我們還要注意的一點,如果,你的單反放在三腳架上了,就必須要把防抖開關關閉,因為相機的防抖功能是針對手抖來設計的,照相機放在三角架上了,手抖問題就不存在了,如果不關閉防抖開關,反倒會適得其反,因為相機的防抖機制還在運作,反而會造成相機振動,畫面模糊,另外,我們還要儘量使用快門線或者快門遙控器,這樣就可以徹底的避免由於人手的抖動,而造成的畫面模糊。特別是拍夜景時,上三角袈才會有好質感,下面這張是在山西襄垣東湖所拍



5.適合的天氣,如選擇陰天拍攝,那是最能夠拍出細膩質感照片的,陰天的時候,由於空中有云,整個天空就像一個巨大的柔光箱,光線發生散射比較柔和均勻,拍出的畫質會比較細膩, 但如果是晴天,則必須要選擇早上九點半之前或者下午四點半以後的時間段進行拍攝,這兩個時間段光線比較柔和,反差較小,也是比較容易拍出質感好的照片,下面這張照片就是在多雲的下午拍攝的(拍於雲南水富)



下面的這張(拍於雲南水富)也是在下午拍攝,但由於是晴天逆光拍攝,為了減小反差,使用了反光板



6.拍攝主體與鏡頭的距離,距離近的照片比距離遠的質感要細膩,下面(下面9張拍于山西襄垣)第一張拍攝距離較近



下面一張距離較遠



有沒有發現,距離近的那張照片比遠的這張照片上的小孩的皮膚質感要好得多

7.利用光影的變化,拍攝不同的主體,下面這兩張就是利用則逆光來拍的花朵




但有的花你無法用側逆光來拍攝,因為它們正對太陽,此時你只能用順光來進行拍攝,比如太陽花



此外一些物體的拍攝,使用側逆光也比較好,例如下面這張木材的照光



還有玻璃瓶的拍攝使用側光也比較有質感



8.快門速度的選擇,液體拍攝時,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低速快門,拍出的水有種牛奶般的感覺,一種高速快門,拍出很有動態的質感



9.拍攝時用RAW格式(尼康叫NEF格式、佳能叫CR2格式),便於後期用Lr或者PS中的ACR來外理,以增加照片的質感,我用的是ACR



以上就是我常用的方法,你們還有些啥大招呢?歡迎發表交流或拍磚!


小雪兒瑜伽


一、文章總論述

在攝影的創作中,表現物體細膩的質感,是攝影藝術的重要的創作手法。所謂質感,是指人的視覺和觸覺對不同物體的特質的感覺,實際上,就是表現物體的細節,層次,紋理和肌理。世界上有一個著名的攝影流派,在美國西海岸成立的f64小組,所謂f64實際上也就是大坐機8×10的相機的最小的光圈,當時光圈小最容易體現出攝影物體的質感,但拍攝出細膩的質感,但不一定非要用f64光圈,一般8×10的大坐機才有f64這麼小的光圈,當今攝影一般的數碼相機,最小光圈達到f22,就完全可以拍攝出物體的細膩的紋理,在f64小組攝影流派裡面出現了兩個重量級的人物。安塞爾-亞當斯和愛德華-韋斯頓。這兩位一代宗師都是以表現細膩的質感而著稱。

二、 在攝影中如何表現細膩的質感?

1、首先是要設置好攝影的感光度(lS0)並設置在100度或以下。感光度越低,反映的物體的質感越細膩,相反感光度越高,拍攝出來的物體越粗糙。

2、在光線的利用和選擇上,有些相機成像最好的光圈,照相機的最佳光圈也就是光圈f8至f16以上,這完全可以表現物體的細膩的質感。小光圈確確實實能體現出拍攝出物體的質感。

3、在選擇光線的拍攝方向時,我們最好要選擇測光和後側光進行拍攝,這兩種光線,不但能體現你被攝體的細膩的質感,而且也能表現出色彩的鮮豔的程度。

4、在拍攝的時候,拍攝的範圍越小,被攝體越細膩;拍攝的範圍越大,不能完美體現被攝體的質感。

5、拍攝物體的質感,要把控好攝影的光比,硬光往往表現粗框的物體,柔光往往體現細膩的質感。

6,在創作中為了防止抖動,完全可以使用三腳架,目的防止晃動影響拍攝質感。在使用三腳架的同時,在照相機上要裝上快門線有利於控制光線。

7、拍攝完之後,後期也可以通過PS的工具進行微調,可以達到錦上添花的結果。圖片為了照應文章的內容,部分來源於網絡,如有疑問可以私信給我。








攝影家趙許生


攝影中如何表現細膩的質感?

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質感”?什麼又是“攝影的質感”?

“質感”的百度解釋,是指視覺或觸覺對不同物態如固態、液態、氣態的特質的感覺。

而“攝影的質感”,我們可理解為畫面的細節和層次,給人帶來的感覺。

如果感覺還是有點懵圈,我們就以最直觀的圖文來聊聊,小月對“質感”的理解,可能有不嚴謹之處,請老師們多指教。

一、比如:拍土地的質感,是什麼?

小月能想到的是——溼潤肥沃、乾裂缺水的感覺,那就去尋找表現這種感覺,然後嘗試拍出來。

1-肥沃的感覺

潮溼的土地、春耕、夏長,秋收的土地,感覺各有不同。

2-乾裂的土地:

缺水的土地,乾裂的紋路與綠植對比,就是細節的質感。


二、比如:拍水面的質感,是什麼?

面對一片湖,是寧靜?微波盪漾,還是波瀾壯闊?這些細微的變化也是“水面”的質感。

1-平靜的水面:

如鏡面的湖面,這種鏡像,倒影的畫面,就是水面的質感之一。

2-波瀾壯闊的水面:

同樣是水面,海水的“質感”,則是另一種感覺。一層層的水浪變化,從洶湧到沙難慢慢歸為平靜,這個過程,可以看做“海水的質感”。

三、拍攝老房,怎樣拍質感?

提到老房子或廢舊的地方,第一印象是什麼?

昏暗,灰塵,鏽跡斑斑,雜草叢生。當然也有可能是回憶和歷史感。不管是哪種,儘量去尋找這類感覺的元素,然後拍攝表現出來。

1-透過老屋的光束,灰塵|光的質感

透過屋頂的光束,通過“光的質感”,表現老屋的細節。

2、拍斑駁的石欄,枯葉|局部質感:

可以通過拍特寫,用影像來刻畫陳舊的細節。此時欄杆的粗糙和枯葉,能很好的體現老屋的“質感”。

3-殘破、雜亂|也是一種質感

看慣了高樓大廈,一旦看到這種殘破,陳舊雜亂的畫面,造成的視覺上的反差,會留下很深的印象。

而這些細節,通過畫面表現出來,都算是獨有的“質感”。

四、拍帶金屬畫面|亮與鏽的質感

拍帶金屬的畫面,比如“水管、水龍頭”,怎樣表現質感?

1-嶄新反光的質感:

比如滴水的水龍頭,反光的水管,這是一種“嶄新的金屬質感”。

2-鏽跡、粗糙|陳舊的質感

相反對於老舊的金屬,則是那種鏽跡斑斑的質感,拍攝時表現出這種細節的粗糙感。

五、拍一杯飲料|冰與熱的質感

生活中常會喝的“飲料”,怎樣看出是“冰飲”還是“熱飲”?

我們可以試試,通過拍攝不同的細節,表現不同的“質感”來傳達感覺。

1-冰飲(見下左圖):想想夏天冰飲的感覺,玻璃杯外面掛著“出汗”的水珠,拍出這個細節,就是“冰飲”的質感之一。

2-熱飲(見下右圖):熱氣騰騰,溫暖,通常是熱飲的感覺。通過拍“熱氣”表現“質感”。

以上,舉了五個例子,不知對拍“質感”有沒有點感覺?

其實想拍出細膩的質感,首先你要先融入場景,先去感受要拍攝的內容,抓到讓你感受最深的點或面,然後想辦法表現出來。

這就是真實的“質感”。

以上內容如有幫助,歡迎點贊,留言,轉發,是對小月最大鼓勵。想了解更多手機攝影技巧,創意後期,馬上關注吧!


手機黨拍


調低感光度

通常情況下感光度越高,噪點就越多,畫面的顆粒感就越毒,感光度越低噪點就越少,畫面就越細膩,要想拍出細膩的畫質,在保證快門速度的前提下,我們要儘可能調低感光度,這樣才能得到細膩的畫質。

使用降噪功能,

採用長時間曝光拍攝的畫面,容易產生噪點,而打開相機本身的智能降噪功能後,噪點的問題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開啟該功能後,因為增加了相機處理照片的時間,拍攝一張照片的時間也會增加不少,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相機是自帶降噪功能的,降噪功能越強,拍攝的畫面就會越細膩,但是銳度也會相應的降低。

使用專業相機

高感能力是判斷一個相機成像質量的重要指標,專業級的相機要比入門級相機的高感能力強很多,就目前而言,新上市的相機的高感會比同檔次老產品高,感能力好,全畫幅相機的高感能力要好過PS-c畫幅的相機,中畫幅的高感能力要好過全畫幅相機,在設備上投入一些花費,提升我們的設備,也能夠幫我們獲得更加細膩的畫質.



攝影的秘密


你好,如何拍出細膩的畫質?首先畫質跟很多因素有關,光線、鏡頭、機身、操作等等都會影響畫質,我就這幾個方面簡單說說

首先光線,光線一定要充足,光線不能太暗,光比不要太大

鏡頭、鏡頭肯定是越貴的鏡頭成像質量越好,要注意用鏡頭的最佳光圈,快門速度保持在100-200分之1秒

機身沒啥說的

操作的時候,首先對焦要準確,儘量減少相機抖動,最好用三腳架,手動對焦,感光度100 關閉防抖,


追光自駕攝影


攝影表現物體的質感是對攝影人的一個基本要求。

所謂物體質感是物體表面的細節存在,有時候可以通過攝影把它強化了

側光照射下石牆的質感

題主問題是攝影如何表現細膩的質感,我認為有不妥之處。質感是物體表面細節的存在,細節不一定都是細膩的。嬰兒的臉拍出來一定是細膩的,而飽經風霜老人的臉怎麼拍都不會細膩。(除非後期你非要去高強度磨皮)當然這樣說極端了一些,但是退一步講即使是同年齡段的人由於生活工作環境的不同皮膚的質感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早晨光線下雪的質感


下午光線下雪的質感

老人的皮膚質感




中年人皮膚的質感


孩子皮膚的質感



男人女人的皮膚質感


外國人中國人的皮膚質感

拍攝實踐告訴我們,要想獲得物體表面的質感必須是在有光線的情況下才可以。而且要利用測光質感才更好。

側光拍攝的佳能百微鏡頭罩

上面主要以雪和皮膚說明攝影中質感的刻畫。


高山244753109


質感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物體本身的細節體現,另外一種是整體視覺效果。

細膩,多指過渡方面,不管是色彩還是光影明暗過渡。

所以,要表現細膩的質感,還是從色彩和光影兩個方面著手。

色彩方面,除了層次的控制之外,色彩的搭配運用也是重點,比如鄰近色比互補色給人的質感體現會更加細膩;

光影方面,小光比的質感比大光比的質感體現更為細膩,大光比更富有戲劇性,對比性,給人粗狂的感覺,小光比則平緩和細膩很多。


沙龍楊凡


用心觀察,想想最打動自己的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