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有哪些奇怪的動物行為,沒有多少人知道?

鑽哆哆


大自然中生活著百萬種種類的動物,僅已知的動物就超過了150萬種,而我們對很多動物還停留了認識的初級階段。要了解它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在大自然中,不僅僅有“你死我活”的生存大戰,每種動物都有各自的習性、愛好等等,比如鴕鳥吃石子、大象吃泥土等等,前者是為了幫助消化,而後者則是從泥土裡攝入礦物質和鹽分,這些都比較為人熟知的。

還有許多動物的行為不為人熟知的,今天筆者就和大家分享兩種有奇怪行為且不為人熟知的動物。

(吃土的大象)

01

貂熊。貂熊又稱“狼獾”,它是食肉目鼬科的成員之一。貂熊的長相與貂很像,但是外形有與熊很接近,因此得名。貂熊主要棲息在寒帶、亞寒帶的針葉林地帶,在我國的大興安嶺地區有接近200頭野生貂熊。

貂熊的體型不算大,加上尾巴不過1米長,而且由於長相與貂很接近,所以整個看起來“萌萌噠”,那麼這種萌萌噠的動物究竟有哪些奇怪的行為那?

第一,奇怪的捕獵方式。由於貂熊生活的環境都是針葉林地帶,這裡樹木高聳,所以貂熊有著非常高超的爬樹本領。而它的捕獵方式也很奇葩,就是爬到樹上,等待獵物來到樹下時,它會從天而降,把獵物“壓死”,其實說壓死有點誇張,實際上就是從樹上跳下壓住獵物,然後用尖利的爪子和嘴結束獵物的生命。這種捕獵方式,放眼整個大自然,估計沒有動物能做出來吧。

第二,“偷吃和破壞”。貂熊非常的聰明,它們經常會出現在居民區然後偷吃人們的食物。有的人會說,這是許多動物都會的,不算是奇怪的行為。確實,偷吃確實不算,但是“破壞”,相信大自然中沒幾個動物能夠做出來。據野生動物學家瞭解,貂熊是少數可以破壞“陷阱”的動物,它們擅長破壞人們設置的捕獸陷阱,但是在現場卻沒有留下任何的毛髮和血跡,這也就意味著貂熊可以無損的拆爛人們精心設計的陷阱。

02

貓鼬。貓鼬是食肉目獴科的成員之一,它 主要生活在熱帶的草原和平原地區,是一種小型的哺乳動物。成年的貓鼬體長僅有40公分左右,體重更是不足1千克。它的主要食物就是一些昆蟲和小型的哺乳動物。那麼,貓鼬又有哪些奇怪的行為呢?

第一,未孕先哺。貓鼬是群居動物,它們的族群成員大都由5-20只成員組成,當族群中有生育完的雌性貓鼬需要外出捕獵時,其他沒有生產過的雌性要留在領地照顧小貓鼬,當然也包括哺乳。(PS;沒當過媽媽就要喂別人的孩子,這種行為也是夠奇葩的了)

第二,複雜多樣的娛樂方式。作為群居動物,貓鼬們除了外出捕獵大都是集體呆在領地裡的,為了打發時間,貓鼬們也有各種各樣的娛樂方式。比如唱歌、跳舞、摔跤等等。貓鼬們會通過不斷變換的聲調來唱歌,也會互相的摔跤來鍛鍊身體。

這種現象在在其他的群居動物中是很難出現的。

你還知道有哪些動物擁有奇怪的行為呢?歡迎一起分享。


獵奇動物社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自然界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很多奇怪的動物行為。正好前不久我在網上看到了一個大象抽菸的視頻非常奇怪。只見視屏中有隻大象在森林中悠閒的散步的時候,突然看到了一棵燃燒過的樹幹,然後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這隻大象將這個樹幹拿起來就直接送進了自己的嘴巴里,就像吃薯條似的美美的咀嚼了起來,而且還吃的津津有味,一邊吃一邊搖頭晃腦的,就像一個吃著糖果的孩子似的。當這個視頻被髮到網上的時候瞬間就火爆了各大網站,引起了許多動物學家的高度關注。原來,大象的這種行為也是人們第一次發現,大家對此都很奇怪,這是為什麼呢?

後來視頻的拍攝者——生物學家Varun R Goswami根據自己的理解分析說:“這隻大象很可能是在攝取木炭。它似乎要從燒燬的木材裡吸取一些東西,然後把多餘的灰燼吐出來。”由於木炭有吸附毒素的作用,雖然沒有營養價值,但對動物來說可能在促進排毒等方面有著一定的治療效果,所以大象才會這樣做。

不知道大家對此是怎麼看的,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就此事發表自己的觀點或者看法,謝謝!



光之旭


大自然很奇妙,有物種體外消化~

在農村生活的過朋友們,一定對茅廁裡如浪花般湧動的蛆蟲印象深刻。拉出的糞便明明是黃亮有型的優品,為什麼蛆蟲啃食之後很快變成惡臭的黑泥湯呢?啃噬打散也該是黃渣渣不是嗎?

箇中原因就是蛆蟲的消化方式了。

蝴蝶蛾子之類的幼蟲,孵化後一般各自為營,這既為了避免採食競爭,也防止被天敵一網打盡。但蒼蠅不一樣,集中產卵,幼蟲孵化後也抱團生存,這是它們的進食方式決定的。

因為蛆體外消化,聚在一起協同進食的話,可以大大提高液化食物的效率。被液化後的食物,我們看來是惡臭的泥塘,但蛆蟲在裡面翻滾痛飲不亦樂乎!

不要帶著有色眼鏡看蛆蟲,它們是大自然的清潔工~

從人類的角度來看,沒辦法喜歡蒼蠅和蛆,但想像一下沒有清潔工的城市會怎樣,你對它們的存在可能就另眼相看了。

顯微鏡下的蛆~

另外,蒼蠅雖然攜帶各種微生物,但它們不咬我們、我們不吃它們,所以它們和蟑螂一樣,雖然無比煩人,但幾乎沒有病毒以蒼蠅和蟑螂作為中間宿主感染我們,髒不一定真致病哦~


不入流的大劉


最奇怪的動物行為莫過於預測地震,其實這種動物行為有很多老一輩的人都能知道,且很多動物都擁有這種奇異的能力,能夠在地震發生前預知到地震的發生。狗、蟾蜍、雞、兔子等動物均可以預測地震,很多動物在預測地震方面均表現得“先知先覺”。 其實在地震之前,由於板塊的運動和碰撞,會有次聲波出現,但是這種聲音的頻率都低於人類的接收頻率,但是有一些動物由於其自身的耳柱骨的構造不同,從而能夠接收到地震之前出現的次聲波。在接收到這種次聲波後,動物們都會出現不安,躁動,緊張的心態,從而產生我們所謂的“地震前兆”。這些地震前兆有:井水發渾、冒泡、翻花、變色、變味、陡漲陡落、水溫增高等;泉水突然枯竭或超常油出;一些動物突然改變原來的生活習性,狂叫亂跳、亂飛,精神不振,不思飲食;其實不只是動物會出現這些怪異行為,天氣,植物等也會出現一系列的怪異現象:天氣突然驟冷驟熱;天空中出現特別的光亮;地下發生奇怪的響聲;一些植物出現提前開花結果或重新開花、重結果的不適時令現象等等。

其實古人早已對這種現象有了記載,只是我們現在對這種現象不以為然而已。在新中國建立以來發生的唐山大地震,其實人們在一星期之前就已發現這些奇怪的現象。從那年5月開始,唐山和天津臺站的地下水位、地電阻率加速下降,此後各種各樣短期突發性異常逐漸增多,臨震前一兩天京津唐渤地區出現大量的明顯的地下水、動物習性異常,以及聲、光、電等宏觀異常現象。只是當時對異常深入研究、核實、討論不夠,大量宏觀異常現象未及時彙集起來,對臨震異常現象掌握不多,標誌把握不準,缺乏不同大震臨震類型的經驗,導致了當時的大地震的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傷亡人數。  

萬物皆有靈性,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在面對大自然的變動時都能產生相對應的“防禦行為”。所以我們要愛護自然,保護環境,與自然和諧相生!


清子暢娛


我看過很多關於這種的資料,其中記憶最深刻的是 樹袋熊(考拉)
為什麼,因為樹袋熊真的是吃----屎長大的喲!!!

可愛吧?!

萌吧?!

說它是吃----屎長大的,相信嗎?

WHY?

因為樹袋熊的食物是桉樹葉。

而桉樹葉是有毒的。

樹袋熊吃桉樹葉------中毒-----睡覺-----恢復-----繼續吃桉樹葉------中毒------睡覺。

可憐的樹袋熊就是在 吃---中毒----睡----吃 中無限循環中生存的,這也是為什麼樹袋熊每天要睡十二小時以上,行動非常遲緩,表情超級呆滯的原因 (中毒後遺症)。

(呀,我吃的樹葉有毒?)

成年的樹袋熊體內有對付桉樹葉毒的菌群,於是成年樹袋熊經消化排出的屎是沒有毒或微弱毒性的。

於是乎,斷奶後的小樹袋熊不得不做出選擇,要麼吃有毒的桉樹葉被毒死;要麼吃成年樹袋熊的屎來生存。而在吃----屎的過程中體內的解毒菌群會慢慢建立。

(也有專家說是幼年的樹袋熊體內解毒酶的分泌不足導致幼體不得不吃屎。)

每每想到這麼可愛的動物居然是吃-----屎長大的就想笑,也分享給大家開心一下!

還有一個人人愛的動物小時候也吃-----屎喲,而且是你們超級超級愛的喲!!

中國大熊貓!

幼體小熊貓因無法消化竹子的長纖維,不得不選擇吃大熊貓的---屎。-----野生大熊貓。


後超人


動物奇怪的習性

1.會放火的鳥。黑鳶(Milvus migrans)、嘯慄鳶(Haliastur sphenurus)、和棕色獵鷹(F​​alco berigora)等幾種猛禽,已經學會在澳洲大陸730000平方英里的稀樹草原上放火。

它們會想辦法找到一小根正在燃燒的樹枝等小棍,叼著燃燒棍,扔到乾燥的草原上,引發“野火”。藏在草中的昆蟲、爬行動物和小型哺乳動物等獵物,為了逃離大火紛紛從藏身之地逃了出來,火鷹的自助餐就這樣熱騰騰地上桌了。

2.在沒有水的地方捉魚。過山鯽,會通過陸地從一個水塘爬向另一個水塘的。在過山鯽通過的路上挖一個坑,就能捉到魚了。

3.以小博大的幾種食肉動物。a.平頭哥蜜獾,不怕獅子、豹等大型食肉動物。b.狼獾,體重20公斤,有資料說狼獾能捕食馬鹿。


直指見性


螞蟻在瓷磚上逃跑的時候摔得六腳朝天爬不起來,我以為摔死了,用手指一推,又逃跑了


皇恩浩蕩如雲煙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9fcf000c7db0f9f52053\

搗鼓君Vlog


說起那些不為人知的動物的奇怪行為,那真的是千奇百怪,有的讓人目瞪口呆,有的讓人忍俊不禁啊!今天喵大俠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那些關於動物吃東西的奇怪行為,不,應該是奇葩行為!因為今天講的都是關於“吃shi”的故事…



自然界中許多的鳥兒都有“吃💩”的癖好,像是紅耳鵯、松鴉以及常見的烏鶇等等鳥類,都有這種習慣。不過人家也不是什麼屎都吃,人家只吃自己孩子的屎。

在育雛期的親鳥會在給雛鳥餵食後,守在雛鳥的身邊等待雛鳥排便,更有甚者會迫不及待的拽出糞便吞下去!嘔~是不是有些噁心🤢呢?不過雖然這個行為在我們看起來不能理解,但其是有獨特的生物學意義的。

親鳥捕食不易,又將大部分食物都給了雛鳥,因此吃雛鳥的糞便也是為了果腹。因為雛鳥消化系統並不完善,糞便中未消化的食物佔大部分。其次親鳥吃掉雛鳥的糞便,也是為了儘可能的降低雛鳥被捕食者發現的風險,並可以保持巢穴內的乾燥衛生。



在知道了鳥兒吃掉雛鳥糞便的原因後,反倒是感覺其中滿滿的都是母愛啊!不過另一種喜歡“吃💩”的動物就不是這樣了,它們不僅不會吃掉幼崽的糞便,反而是讓幼崽吃自己的糞便。

這麼“奇葩”的動物那就是澳大利亞的國寶——考拉🐨了(話說澳大利亞的動物們確實都與眾不同啊!)。考拉的幼崽在停止食用母親的乳汁後,會再吃一段時間的母親的糞便,等到成年後才會吃桉樹葉。

所以說考拉都是“吃shi”長大的?而且還是吃的自己媽媽的屎?這麼說確實沒毛病,不過就是太噁心了,我們還用換一種說法吧:考拉是吃的母考拉盲腸中排出的半流質的軟質食物。



其實考拉吃媽媽的屎,也是有其獨特的生物學意義的。因為考拉的食物只有桉樹葉這一種植物,可是桉樹葉的特點是:纖維特別高、營養特別低、而且很有毒!

雖然考拉已經進化出了可以消化桉樹葉的強大消化系統,但顯然考拉幼崽不在此列。所以考拉幼崽只能吃母親幫忙處理後的食物,才能快樂的長大🤪。

說到這又涉及到了另一個考拉的奇怪行為,那就是極度的懶!考拉一天睡20個小時,另外2小時啃樹葉,2小時發呆。其實這不能怪考拉,因為它要儘可能的降低新陳代謝,降低能量損耗。畢竟吃點兒東西不容易,不好吃,能量又少啊!


悅寵喵大俠


蒼蠅能在地上打滾,不過是讓我拍成半死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