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從三大基本盤看千億茅臺全新品牌演化圖景

從三大基本盤看千億茅臺全新品牌演化圖景

夯基蓄能:千億茅臺的系統論

在一整套“茅臺打法”中,全國經銷商聯誼會、供應商大會、集團年度工作會三大主題會議,無疑是茅臺集團承上啟下最重要的儲能器和發動機,年度工作會信息量尤其豐富。

1月2日的2020年度工作會更是乾貨滿溢。過去一年是茅臺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時刻:一是市值超萬億,2019年3月29日,貴州茅臺市值站穩萬億臺階;二是股價上千元,2019年6月26日,貴州茅臺股價突破千元;三是營收過千億,2019年12月31日,集團營業收入成功實現千億目標。

會議透露,2019年茅臺集團完成營業收入1003億元,同比增長17%。

這組數字純度極高,白酒收入佔比95.2%。

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保芳會議現場給出令人感慨的等式:“千億=基礎+努力”。“基礎”是建廠以來數十年間全體茅臺人的長期奮鬥,“努力”是今天的堅持和拼搏。他說,千億功勞不僅屬於在座的茅臺人,也要記在曾經為茅臺做出重大貢獻的退休員工身上。

茅臺集團為自己歸納了2019年十件大事,一是茅臺酒生產質量全面向好;二是專項整治與營銷改革紮實推進;三是“規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有序實施;四是部分子公司發展和環保、安全短板逐步補齊;五是“國酒茅臺”商標迭代升級;六是“雙十”到“雙五”品牌瘦身;七是“文化茅臺”建設起步探索;八是茅臺研究院掛牌運行;九是明確提出“基礎建設年”;十是啟動了有機高粱高標準種植示範基地建設。

十件大事既有對諸多積存隱患的清理,更有管理創新的系統性頂層設計,新的治理體系逐步健全,治理效能逐步釋放。

對於2020年,會議透露預期目標為營業收入1100億元,同比增長10%。

李保芳強調這個指標並非隨意為之,而是提前半年充分籌劃,各項指標都反覆推敲。他說:“客觀上講,2020年茅臺是有能力延續高增長的,但根本上看,一個品牌能否行穩致遠,不是看拔得多高,而是看做得多實。”

茅臺注意力轉向的戰略訴求,是在千億高位之上穩住身形,從系統論出發,發現問題、破除障礙,有效化解持續多年高速增長帶來的潛在風險,消費迭代背景下重塑品牌氣質,謀求賣方格局下的服務突破,直面茅臺品牌演進帶來的挑戰。

2

三大基本盤:千億茅臺的演化邏輯

晉級千億臺階,茅臺的基本盤越發清晰。

首先是制度紅利。國企身份和黨建文化賦予了茅臺極高的定力,在過去一年中,面對班子調整、專項整治、營銷改革等重大挑戰,茅臺始終不亂不垮,穩步求進。

二是匠心紅利。茅臺的底牌,是“成千上萬的工匠”,和數十年如一日的匠心堅守。實際上,2019年茅臺取得了近五年來最好的產質量成績,基酒產量高於近30年來的歷史平均水平。

由匠心堅守推導而來的品牌外溢,不僅僅讓茅臺酒完成“國酒”商標迭代後,依然在全球市場呈現為“一瓶難求”的賣方格局,也讓習酒窖藏、茅臺王子酒等迅速成長為40億級大單品,習酒省外市場佔比達到65%,揮手作別“黔字號”,由區域品牌向全國品牌轉化,持續豐滿茅臺家族大單品矩陣。

前兩者經年累積,業已構建為茅臺的第三種基本盤,即是規模紅利。

過去百億增量對於茅臺是跨越式發展,而今則是常態化的理性演進。

在茅臺集團的2020年工作規劃中,即便是“留有餘地”的1100億預期目標,仍然意味著97億的增長規劃數,比茅臺集團2008年的銷售收入93億元還多。

要看到整個白酒行業,年度營收超百億的企業不足十家。

資產賽道上茅臺同樣在加速,2019年末12項基礎建設項目同步開工,揭幕600億基建宏規,2020年“十三五”中華片區茅臺酒技改工程及配套設施則將迎來竣工,令資產超2000億的“茅臺航母”,在產能和儲能兩大環節上,形成熨平產業週期、持續獲取優勢的強大能力。

當日公佈的“基礎建設年”實施細則中,顯示出茅臺對持續夯實基本盤的強烈認知。一個關鍵詞是“人”,一個關鍵詞是“事”,通過這兩個抓手,對團隊建設、企業效率、環保機制、產業基建等5大問題形成突破,推動企業能力持續進化。

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靜仁強調,要健全完善“現代企業治理體系、戰略引領工作體系、產品質量管理體系、市場管理工作體系、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創新管理工作體系、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等7大體系,同時切實增強“切實增強企業治理能力、統籌協調發展能力、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產品品牌塑造力、人才核心競爭能力、企業創新發展能力、重大風險防控能力”等7大能力。

三大基本盤進而凝聚為茅臺的文化聚合力。始於2019年的“文化茅臺”,已經邁進到定性和落地的關鍵階段。值得注意的是,李保芳日前發表署名文章,再度深入詮釋文化茅臺內涵,力求引導團隊從“文化茅臺是什麼”向“能為文化茅臺做什麼”轉變。

3

多支點驅動,千億茅臺的新格局

市值過萬、股價過千、營收千億之後,茅臺危機感強烈,降底盤、強動力,對於剛剛完成賽道轉換的茅臺,需要更加平衡和充分的驅動體系。

對於習酒,李保芳現場提出重大要求:2020年營收破百億,實現省外市場佔比70%,2024年和郎酒拉平。

李保芳表態說:“扶上馬,送一程,集團要千方百計支持習酒做到這一點。”

當日會議上午的子公司彙報環節,李保芳的自由點評,意外將會場氣氛帶向高潮。

正是茅臺“家庭會”的緣故,李保芳的點評很放鬆,也倍顯真誠,句句入心,直指痛點,也不乏感人肺腑的關照。

這是茅臺獨特的“家庭”氛圍。

實際上,從營銷打法到公益建設,各種好的經驗不斷豐富“茅臺家風”,既有一企一策的靈活性,也有“大茅臺”的一盤棋思維,多支點推動茅臺集團平衡充分良好發展,形成千億格局的美好圖景。

2019年整個茅臺集團都獲益良多。2019年習酒公司營收增長40%,醬香酒公司破百億,葡萄酒公司營業收入增長38.7%,循環產投公司有效處置歷史遺留問題,實現“酒、氣、肥”三大項目全面投產,技開公司、保健酒業公司加大自主品牌培育,茅臺醇、茅臺不老酒雙雙過億,生態農業公司步入正軌……在此基礎上,茅臺加速推進品牌瘦身,從“雙十”向“雙五”邁進,進一步提升集中度,力求實現子公司單元的高質量轉化。

1月2日的年度工作會上,茅臺高層提出,鑑於白酒生產鏈條越來越長,涉及多個環節,增加了質量品控風險,只有整個生產、儲運、分發流程中的每個環節,均保證嚴格閉環思路,才有可能規避各種問題。對系列酒必須實現閉環,其他子公司必須做到嚴管。

合理處置“開放”與“閉合”的邏輯關係,成為茅臺集團多支點戰略的全新哲學內核。

茅臺在相關產業鏈條的不斷延伸,正是“閉環”思路的體現。

對於電商渠道利用,茅臺當日再度重申,不會完全依賴於外部渠道,年內會成立新的電商公司。

實際上,包括金融公司、茅臺學院等全新板塊在內,茅臺越來越構建為豐滿的品牌體系。在這個體系之上,高位發展的茅臺,對速度、基礎和戰略都有不同理解。

需要注意到的一個背景,是中國超大規模的供需能力,正在醞釀新的世界一流消費品牌,而站上千億的茅臺,比想象中更紮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