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剛金榜題名,就被族長踢出了族譜,34年後,族人才明白過來


剛金榜題名,就被族長踢出了族譜,34年後,族人才明白過來

金榜題名,按理來說該是件喜事,有人科舉高中後激動得“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畢竟寒門士子就指著科舉出人頭地,之後為官作宰,光宗耀祖。然而清朝年間卻發生了一件奇事,有個人剛金榜題名,就被族長踢出了族譜,34年後,族人才明白過來為何。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朱尚孟。朱尚孟是廬江朱氏的子孫,當時廬江一帶很多朱氏族人,都是南宋理學家朱熹的後代。受先輩影響,朱家求學讀書之風盛行,朱尚孟雖然家境不太好,但讀書非常用功,他夢想著考中進士,為朱家光耀門楣,不負先祖的治學遺風。

母親也很支持朱尚孟,但朱氏族長卻不贊同朱尚孟考科舉。他多次勸朱尚孟說,莫要貪戀功名,在家勤懇種地為生最好,無奈朱尚孟聽不進去,他執著地認為自己是一塊金子,該走到朝堂上去發光。族長見他執念很深,也只能放棄勸說,由得他去了。

剛金榜題名,就被族長踢出了族譜,34年後,族人才明白過來

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朱尚孟果然高中進士,朝廷降下恩旨,任命朱尚孟去浙江為官,做海寧知縣。雖然只是個七品官,但只要好好努力,將來前途也不可限量啊!朱尚孟家人聽說消息以後開心壞了,在家大擺酒席,邀請族人來慶賀,不料族長卻不肯賞光。

不僅如此,朱氏族長還把男女老少全部叫過去開了個會,宣佈一條重要消息:從此以後,朱尚孟與我朱氏家族再無瓜葛,我會把他從族譜中除名,開除宗籍,並且去縣衙備案。朱尚孟的家人很不高興,認為族長嫉妒、不公正。無奈族長權威不可挑戰,他們只能敗興而歸。

剛金榜題名,就被族長踢出了族譜,34年後,族人才明白過來

那邊朱尚孟收到消息也很莫名,他去信問族長緣故,族長不肯明說,只要他好自為之。沒辦法,這位新科進士只好將家人全都接去了浙江,在那邊過起了老爺日子。如果事情就此宣告結束,恐怕大家都不知道族長的用心何在,直到平地起了波瀾,34年後發生一件大事。

康熙朝有個文人叫戴名世,號南山先生,他寫了一部作品《南山集》。這本書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因為《南山集》記載了不少明末史實,連清兵進揚州後屠城十日、康熙殺了明太子等事都寫了出來,於是左都御史趙申喬參了戴名世一本,告他“倒置是非,語多狂悖”。

剛金榜題名,就被族長踢出了族譜,34年後,族人才明白過來

康熙五十年,“南山案”爆發,戴名世被斬,所有參與此書作序、刊刻、販賣的人,以及與戴名世有往來的臣子、文人,都被牽連下獄治罪,朱尚孟也在其中。而遠在廬江的朱氏族人們,卻因為早早與朱尚孟撇清了關係,倖免於難。值得一提的是,後來朱氏又出了一名進士。

那時候朱氏家族人人都傳說老族長的先見之明,這位新進士朱紹宇自然也知道。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他金榜題名後主動提出脫族,沒想到族長卻不同意,告訴他儘管去為官,朱氏家族不會將他除名。朱紹宇滿肚子疑惑,他到任之後盡力幫助族人,朱氏家族開始興盛。

剛金榜題名,就被族長踢出了族譜,34年後,族人才明白過來

於是,朱氏成了廬江一帶的名門望族,出了不少重要人物。族人們不明白新族長和老族長為何前後不一致,跑去追問,族人悄聲告訴他們:清初滿漢矛盾重重,隨時可能爆發,一點火星就能燒燬整個家族,那時不宜為官;而時下滿漢已經徹底相融,此時為官,大大有利。族人們聽完終於明白其中道理,暗暗慶幸自家兩次選對族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