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失眠的背後,藏著你對關係的渴望


失眠的背後,藏著你對關係的渴望


失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很多人都試過失眠,或偶爾,或長期。失眠的時候,你通常會想一些什麼?

1

有位朋友說,每當晚上想睡覺的時候,雖然閉上了眼睛,但頭腦卻很清醒。因為沒有了白天的嘈雜,沒有其他人和事。

這時候,她就會開始控制不住地想很多事情,反思自己,審視自己。

總感覺自己不上進,渾渾噩噩的過日子,總覺得自己沒有前途,又越發的擔心和自責。

她說至從工作之後,睡眠就開始一直不好。躺在床上,要躺很久才能睡著。有時候,會故意把自己折騰得很累,這樣睡下去才能睡著。

因為她希望自己閉上眼睛就能睡著,不然腦海裡,又會控制不住的出現一些痛苦難受的事情。

所以,要麼不睡覺做別的事情,要麼就迅速地睡著,這樣就不用想那麼多了。

也許是職場的競爭,現實的壓力,讓她產生了不安全感。而這種不安全感,在她每晚將要入睡的時候,都需要獨自面對。

獨自面對痛苦太難受了,因為這會把孤獨也牽引出來。

她說自己小時候就是這樣長大的,父母要去上班,她就被鎖在房子裡,不能出去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只能一個人。

她還記得小時候最經常玩的過的過家家遊戲,她一人分飾三個角色,當爸爸扮媽媽,最後自己再做回孩子。

失眠的背後,藏著你對關係的渴望


而審視自己的時候,就好像內在的父母開始挑剔內在的孩子,這個事情做得不好,那個事情做得不夠。

雖然自我攻擊很難受,但這種自己攻擊自己的過程,卻有種兩個人對話的感覺。

這種感覺,某種程度上,似乎可以讓她躲避內心的孤寂,至少還有個人陪著自己,儘管那是想象中的另一個自己。

為什麼白天不會想到那麼多,不會有太多的自我攻擊?

因為白天有太多人和事了,那時候,我們的身邊充斥著各種關係,這些喧鬧沖淡了孤獨的感覺。

但是夜深人靜,獨自一人的時候,孤獨就會侵襲。

所以,很多人在失眠的時候,都會有種把自己熬到困得要死,一閉眼就睡著的感覺才行。

否則躺在床上,感覺到的是無盡的黑夜與孤寂,那種感覺是那麼的可怕。

失眠的背後,是無法面對的孤獨。


失眠的背後,藏著你對關係的渴望

2

有很多人有這樣的感覺,半夜醒來之後,卻怎麼也睡不著了。睜著眼睛,看著漆黑的夜,內心卻無比的空洞。

如何理解這份空洞?

有位來訪者說,她的睡眠很淺,總是很容易半夜醒來,要麼是做夢,要麼是很容易被細小的聲音影響。

但是,當她男朋友睡在她旁邊的時候,她睡得很香很踏實,可以一覺睡到天亮。

她的男朋友也為此抱怨過,因為男朋友抱著她的時候,她可以一下就睡著了,以至於很多次男友想親密而不得。

而當她一個人的時候,卻經常熬夜,捨不得閉眼睡覺。必須在床上玩會手機,刷刷微博朋友圈看點兒什麼,直到困死才能入睡。

男友勸她早點休息,她覺得睡覺好無聊,無聊是因為孤單。

失眠的背後,藏著你對關係的渴望


睡前刷手機,某種程度上,也是想對外界保持一定的鏈接,以此迴避內心的孤獨。

失眠最可怕的原因,是致命的孤獨。

養育過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很多時候,小嬰兒即使是睡著了,如果媽媽離開一會,孩子可能就會醒過來。醒來如果看不到媽媽,就會大哭。

無回應之地就是絕境。

能否安心入睡,就是嬰兒對媽媽的存在是否有信心。

嬰兒夜哭,除生理問題外,更多的是感受不到和媽媽的鏈接。有時候是媽媽不在,有時候,是媽媽人在心不定。

媽媽的心好像也被什麼牽走了,媽媽也有自己的創傷痛苦,孩子哭鬧,媽媽沒有回應,也沒有辦法回應。


失眠的背後,藏著你對關係的渴望


甚至還有的父母,用哭聲免疫對孩子進行睡眠訓練。

孩子哭累了,終於讓身體斷電睡著了,但是嬰兒時期的睡眠經歷,卻深刻地刻進了我們的情緒記憶裡面,空洞而可怕。

所以,失眠的人拼命睜著眼睛,當你盯著任何事情時,都貌似建立了一個關係,哪怕很無聊的關係。

因為,孤獨比死亡更可怕。

失眠的背後,藏著你對關係的渴望

3


心理學家科胡特在《精神分析治癒之道》裡面講了個故事。

被譽為 “鐵血宰相” 的政治強人俾斯麥,長期受到失眠的困擾,後來有一位醫生治癒了他的失眠,醫生的方法也非常奇特。

失眠的背後,藏著你對關係的渴望


這位醫生在俾斯麥睡覺的時候,就坐在俾斯麥床邊一語不發,直到他睡著。

在俾斯麥第二天醒來時,他看到這位醫生仍然安靜的在他床邊,歡迎他進入新的一天。反覆如此了幾次之後,宰相的睡眠問題就解決了。

這是因為,醫生讓俾斯麥重新相信,當他入睡時穩定的客體支持依然存在,不會離他而去。

俾斯麥在入睡的時候,他知道無論自己睡得多沉,有個人在那裡穩定的待著。

而且反覆多次的在這種穩定的客體關係下,他的睡眠狀況就自然慢慢的調整了。

外在客體持續穩定的存在,緩解了俾斯麥內在不安全的焦慮。

失眠的背後,藏著你對關係的渴望


因為缺少客體持續穩定的愛,所以無法安然入睡。因為我們擔心一睡著,心裡的那個可以依戀的客體,會不會就消失了。

很多人,在工作遇到困難,感情遇到挫折的時候,都容易引起失眠。因為現實的狀況引發我們內在的焦慮,我們害怕失去。

所以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安慰:睡一覺,又是新一天的開始。

似乎睡一覺醒來,就有“重生”的意味。而睡著了,在深層意義上,就相當於過去的一次“死亡”。

如果說,死亡代表著失去。那麼,失眠,就是在對抗 “不願失去” 而引起的焦慮。

我們最害怕的,失去了內在可依賴的穩定客體。

失眠的背後,是對關係的渴望。


失眠的背後,藏著你對關係的渴望

4


成長,意味著和過去告別。

個體的成長和發展,不可避免的要經歷分離和喪失

如果在成長階段,有父母或其他重要客體的陪伴與支持,孩子就會形成一個穩定有愛的自體客體。

所謂自體客體,就是在你思想世界中,除了你之外所影響你的一切,包括人、物、事。

也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你父母在你腦海中的樣子,即使你不在父母身邊,腦海裡也有父母,腦海裡的父母就是自體客體。


失眠的背後,藏著你對關係的渴望

如果早年有與父母,尤其和媽媽有長時期分離,或是突然分離的經歷,這可能會引起分離個體化發展的固著。

你可能會覺得,你腦海中的父母會離你而去,你害怕這種喪失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會引起你的焦慮,尤其是對將要結束的、分離的事情。

睡眠,也就意味著,你將要結束這一天的生活。

無法結束,是因為你自我的內心世界,你的自體客體沒有很好的建立,所以也不能很好的分化。

失眠的背後,是我們難以面對的、獨自成長的痛楚。

就像小的時候,我們用不睡覺來等待,等待父母的心疼和照顧。

也許,我們都欠了自己一個擁抱;

也許,我們都需要和過去有個告別,和過去等待被照顧的執念告別。

放下那些防禦,好好的面對自己,即使沒有別人的愛,你仍然可以試著好好愛自己,即使成長不容易,你仍然逐漸的長大了。

當你覺得獨自面對很痛苦的時候,不妨給自己一個機會,在心理諮詢的陪伴下,重新構建你的內在客體關係,並逐漸獨立和強大起來。

當你可以好好的擁抱你自己的時候,你也可以好好的擁抱你的睡眠了。

——the end——

作者介紹:吳在天 / 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行業從業7年,始終在自我成長的路上。微信公眾號:不懂點心理(ID:bddps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