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春聯。
買過年物資。
買過年糖果
做餈粑。
煎豆腐。
買春聯。
殺年豬。
紅網時刻1月23日訊(通訊員 石頌軍)新邵縣陳家坊鎮地處湘中山區,距城區23公里。從1月22日(臘月二十八日)起,這個美麗的山區鄉鎮就熱鬧起來。家家戶戶除塵揚灰,清洗衣物,忙著籌備年貨,春節的年味在這湘中山區小鎮瀰漫開來。
這天恰逢陳家坊鎮上趕集,一大早,商販們就早早擺好攤位,迎接著打年貨的客人。
“老闆,給我稱6斤雞腳,要挑大個的喲。”黃家橋村村民黃新生站在“大眾超市”賣肉類的攤位前,朝著老闆興奮地說。他說今年他在深圳上班的大女兒和在雲南的二兒子都回家過年,好久沒有這麼熱鬧了。老太婆在家做飯,他就出來添置些吃的,要和家人一起把新年過舒心。
陳家坊鎮街雖然不大,但是前來購買年貨的鄉鄰擠滿了街道,醉倒了鎮街。籮筐裡、揹簍裡、蛇皮袋子裡、籃子裡都裝滿了各色各樣的年貨,同時也裝著喜悅,裝著富足。
到了臘月二十八,山村農家院落裡一派熱鬧祥和的氣氛,不少人的家門前懸掛著大紅的燈籠,門上張貼的春聯格外吸引筆者的注意。
“跟黨走旋即迎來溫馨小康,遷新居從此告別窮鄉僻壤”“路通千家富,人和萬戶春”“政策惠民五穀豐登山水齊笑,方向對頭六畜興旺老幼同歡”,村民們紛紛將喜慶的對聯張貼在門上,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一副副喜慶的對聯,既道出了鄉親們致富奔小康的期盼,也是黨的各項惠民政策給村裡帶來鉅變的真實寫照。
“再往左邊一點,春聯要貼正,新年才能更喜慶。”在馬埠田村石建橋家中,兒媳一邊遞著漿糊、扶著樓梯,一邊指揮著丈夫石都林貼春聯、掛燈籠,三間高大的樓房通過精心裝飾,再添上紅紅的對聯、掛上燈籠顯得非常漂亮。
“2019年,我愛人在廣西打工,掙了五、六萬塊,我在附近搞電工也掙了七、八萬塊,原來一家五口擠住在一間60平方的房子裡很不舒服,12月將新建的房子裝修好,今年過年搬進新屋,住著寬敞舒適的新房過個開心年。所以,貼對聯、掛燈籠,既慶賀新年到來,也感謝黨的好政策!”石都林高興地對筆者說。
“入住洋房全靠政府幫,喜慶喬遷感謝黨恩情”“易地搬遷日久他鄉即故鄉 ,精準扶貧來年全民奔小康”“搬出舊院天地寬,脫貧致富前途亮”,筆者望著一棟棟新房上的對聯,感受到農民們自己寫的對聯雖然平淡,但體現了他們對黨的好政策的感激之情!
臘月二十八日早晨,馬埠田村村民石景騫家,七、八個村民正在他家打餈粑,一派熱鬧的場景。一個個餈粑上面鑲著“福、祿、壽、喜”的字樣,這印證著家庭幸福、安康吉祥。“雖然現在打餈粑是用機子打,人工做,沒有用傳統的粑槌打,但餈粑的口感還是一樣,這也是體年味的一種樂趣。”石景騫笑著說。
“快來嚐嚐,剛炸出來的煎豆腐。”該村石復興的老婆曾紅秀見到我們一行人,站在自家門口招呼起來。記者看到他家架著一口大鐵鍋,旺盛的柴火紅紅火火,那清油的陣陣香味瀰漫在整個屋子裡,桔黃色的煎豆腐芳香撲鼻而來,簡直饞涎欲滴。“如今,日子過得真好啊,就像夢裡一樣。四十年前,我們家裡過年有什麼吃,連塊豆腐都沒有吃的,現在的生活水平真的提高了,雞魚肉都不貴重了,炸點豆腐、魚、紅薯刮片什麼的,這就是真真的傳統年味。”回想起往昔,那艱苦的日子彷彿還在眼前,面對記者,曾紅秀指著自己一個個置辦起來的豐富的年貨,感慨地說道。
“這是地道農家土豬,肉質特別好,別看膘挺肥,吃著特別香!”陳餘平老人對自家豬肉的品質特別自信。陳餘平介紹,他是東衝村的貧困戶,去年他家在村裡的幫扶下養了7頭生豬,他都是用自己種的飼料餵養的。去年12月賣了6頭,由於去年肉價高,收入在五萬餘元,兒子兒媳在外打工,他倆老在家餵豬種田,去年全家總收入達到10萬餘元,摘掉了“貧困帽”走上了致富道。他家裡留了一頭400多斤重的肥豬過年,今天清早就叫師傅幫忙殺了這豬過年,又體會了十多年前又殺豬過年的年味,讓全家人過一個開開心心的“脫貧年”。記者從陳餘平那喜悅的臉上看到了黨的政策的無比優越。
閱讀更多 晨邵陽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