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文靜說年俗|臘月二十八 貼窗花 把面發

傳統習俗中臘月二十八這天要進行發麵、打年糕、貼窗花等活動,為迎接新年做準備,同時貼窗花也能顯示出新年的喜慶氣息,表達大家對新一年的美好祝願。

文靜說年俗|臘月二十八 貼窗花 把面發

1、發麵 蒸年饃

我國民間的許多地區,在過完“小年”之後,各家各戶都會根據自家的打算,在年三十之前選一天蒸年饃。一般人家,都把蒸年饃的時間選在臘月二十八、二十九這兩天。今天我們來說說過年時在農村廣為流傳的蒸年饃。蒸年饃頗有講究,有著一套嚴格的工序。首先要選上等的麥子加工出精細的麵粉。蒸年饃時,主人要請親朋鄰居或村裡的捏饃“能手”來幫忙,揉麵的、捏花的、蒸制的各有分工。為了不耽誤工夫,前一天晚上,就要發好酵面,以備第二天用。製作好的年饃,再經過醒饃、上鍋蒸制、急火上氣、大小分蒸、落氣出籠、點紅上色等工序後即可完成一個個造型各異,栩栩如生的年花饃,年饃的出籠也預示著年將到來,年味漸濃。

一般年饃有好幾種,一個是家常吃的饃和招待客人用的饃,再一個是拜年送的饃,還有敬神的饃。而且不同地方的花饃造型都有所不同。在渭南地區,拜年送年饃也是一項重要的年俗。過年是晚輩給長輩拜年,所以送的禮品中花饃不可少,這體現出晚輩對長輩的尊重。雖然說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種製作精美可口的糕點隨處都可買到,但是拜年送年饃依然不可或缺。只要條件允許,家家戶戶蒸制年饃的數量都很多。不僅年裡夠用,而且有的人家將年饃儲存在陶缸裡,放到透風的地方,一直可以吃到農曆二月初二。年饃,在主婦們的一雙雙巧手裡,散發出淳樸的芳香,她們蒸騰的是新年喜慶的氛圍,她們期盼的是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年景,還有全家老小的歲歲平安!

2、貼窗花

臘月二十八除了要發麵以外,還要“貼窗花”也就是貼年畫、貼春聯和貼窗花。“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它說的就是過年時,家家戶戶一派陽光明媚,喜氣洋洋的喜慶氣氛,門前的舊桃符都換上了鮮豔的新桃符。而詩句中的桃符就是我們現在的春聯。除了春聯,一些由春聯演變而來的春條和斗方也成為人們過年祈福的裝飾。鄉村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家有貼春條的習俗,視其內容,春條一般都貼在相應之處。如大門外牆壁上,貼“春回大地”、“一元復始”、進了院子,貼“滿院春光”, 老人臥室貼“壽比南山”等。同時,人們還把“福、祿、壽”三字,寫成正方菱形的斗方,分別貼在門上或正屋中央,表示“財源茂盛”、“福來運轉”。包括我們現在家裡過年常把“福”字倒貼上,取諧音福到了之意,這些都是從貼春聯這一年俗延伸和發展而來的。

那臘月二十八貼對聯有什麼講究?

有些地方多數都是在下午張貼春聯,並且是先貼右邊的,再貼左邊。同時在張貼春聯的時候也先張貼大門口的春聯,然後再貼室內的春聯。說到張貼春聯的講究,時間方面也是有說法的,在民間的一種說法那就是“絕日”不能張貼春聯,那什麼是“絕日”呢?農村的老人都比較清楚“四離四絕”這八個日子,在家中喬遷、婚嫁等大事的時候都不會選擇這八個日子。我們都知道一年中有24個節氣,而“四離”是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稱為離日;“四絕”則是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叫做“絕日”。主要是提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重要日子還是應該遵循自然規律的時間節點進行。而在民間就有著絕日不宜張貼春聯的說法。

當然,東西南北中,年俗各不同,您家可能也會有不同的習俗,只要你願意,哪一天貼春聯都是吉利的日子。最終春聯的意義就是抒發人們的美好願景。

初審:郭晶

終審:高紅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