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 《怦然心動》:無論多麼深愛對方,一旦觸及原則底線,請及時止損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第一次見面就怦然心動?

我們可以把這個場景理解為一見鍾情,第一次見到對方就怦然心動,這種感覺充滿了純真的氣息,想想你有沒有為了能見到對方故意踩點製造偶遇?有沒有在他剛運動完揮汗如雨時遞上一瓶水?有沒有在想起對方時忍不住傻笑?

《怦然心動》:無論多麼深愛對方,一旦觸及原則底線,請及時止損

如果一定要給怦然心動下定義,你會想到什麼?

有人說,是欲言又止的心動;

也有人說,是害怕自己心意被發現的緊張。

有人說,是美好又稍縱即逝的夢;

也有人說,是一廂情願的付出。

上面提到的每一點,對於那些親身經歷者來說,美好和遺憾都是並存的,從你愛上對方那一刻起,基本上就默認了對方擁有傷害你的權利。面對同樣的處境,尤其是觸及到原則和底線的時候,有人選擇了委曲求全,而電影《怦然心動》中的女主角朱莉卻選擇了及時止損。

《怦然心動》這部電影由羅伯·萊納執導,同時影片是根據文德琳·範·德拉安南同名小說改編,電影上映至今收穫廣大觀眾一致好評,豆瓣評分也高達9.0分,很多觀眾表示喜歡男女主人公之間真摯的情感,雖然過程很曲折但卻十分貼近現實。

整部影片並不難懂,主要以布萊斯和朱莉兩個孩子的視角,分別刻畫出彼此對待同一件事情不同的態度和心理變化過程,《怦然心動》中導演分別用兩人不同的視角,生動的演繹出每一個場景和衝突,從而刻畫出兩人截然不同的心理狀態。

《怦然心動》:無論多麼深愛對方,一旦觸及原則底線,請及時止損

情竇初開時不懂什麼是愛,年少時的怦然心動源於一見鍾情,短暫又美好

有這樣一個女孩,她出生於一個不是特別富裕的家庭,因為每月要負責叔叔高額的護理費,一家人幾十年如一日的租房過日子,母親靠打零工來補貼家用,父親是一個不知名的畫家,因此家庭的總體收入也捉襟見肘。

就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沒有任何負面情緒,夫妻之間就算爭吵也能及時和好,並且會向女兒傳達他們發自內心的愛,在這種良好家庭氛圍下長大的她,內心充滿美好同時也十分善良坦率。

這樣美好的女孩,你覺得她會喜歡上什麼樣的男孩?相信大家都會好奇,她到底是喜歡哪種類型的男生,為了滿足大家的好奇心,接下來一起從電影《怦然心動》裡面找答案,看看朱莉和布萊斯兩人之間的青春故事。

中產階級家庭出生的布萊斯,某天全家都搬到了新的小鎮上,小女孩朱莉由於是鄰居於是也趕緊過去幫忙,然而就在看到男主人布萊斯那一瞬間,朱莉就對他一見鍾情,碰巧兩人又是同班同學,於是朱莉一直都想方設法要靠近他。

然而面對朱莉的熱情,布萊斯每次都想要躲避,朱莉特別喜歡爬在梧桐樹上看風景,然而由於施工樹要被砍掉,朱莉這時候希望布萊斯能和自己並肩作戰,然而他卻選擇了退縮沒有和朱莉統一戰線,朱莉因為保護梧桐樹阻礙了施工,後來這件事也上了當地的報紙。

朱莉的家庭雖然很普通,但家庭成員的氛圍特別和諧,大家彼此間都相互關愛,然而布萊斯的父親卻特別瞧不起他們一家,並且嫌棄他們家庭院太髒亂,正是因為受到父親的影響,所以布萊斯對朱莉也避而遠之,兩人間的關係也因此變得僵硬。

《怦然心動》:無論多麼深愛對方,一旦觸及原則底線,請及時止損

無論多麼深愛對方,只要觸及原則和底線,那麼也要立刻選擇放棄

這世上有些人淺薄,有些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有天你會遇到一個彩虹般絢麗的人,當你遇到這個人後,會覺得其他人只是浮雲而已。

這句話是電影《怦然心動》裡面的臺詞,很明顯男女主人公家庭環境差距很大,其中有一部分來自於不同的經濟基礎,另外一部分來自於不同的家庭氛圍。

朱莉的家境不是特別好,然而從小就在父母的關愛下長大,因此朱莉內在特別豐富,不需要外物來襯托自己的內心,爸爸也經常教育朱莉要相信美好,所以她從小就有一顆相信美好的心,同時也喜歡這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

相反,和朱莉不同的是,布萊斯的家境比較殷實,所以生活條件各方面都比較好,然而布萊斯的父親特別世俗,總是會用物質去衡量一個人,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注重外在卻忽略了內在,在這種家庭成長下的布萊斯於是刻意和朱莉疏遠。

後面朱莉漸漸明白,自己的一片心意卻被布萊斯辜負,他因為受爸爸影響覺得朱莉家院子髒,所以懷疑雞蛋可能也會有毒,更加讓朱莉覺得失望的是,他居然和夥伴一起嘲笑自己有個智障叔叔,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朱莉痛苦之上。

好在朱莉有超強的自我反思能力,她開始認真去審視自己曾經愛過的人,然而發現無論怎樣付出真心,對方都無法感知到自己的一片心意,並且還觸及到了自己的原則和底線,於是他立刻決定放棄這個男生,這需要勇氣也是智慧。

《怦然心動》:無論多麼深愛對方,一旦觸及原則底線,請及時止損

曾經有讀者問我:

愛而不得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如果付出自己的全部真心,甚至讓自己低到塵埃裡,這樣對方都絲毫不動心,那麼這段感情是否有堅持的必要?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如果置身事外,我們或許會覺得這個人太傻,其實生活中的我們何嘗又不是如此呢?無論是面對生活還是感情中取捨的問題,大多數人都會變得猶豫不決,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付出了精力和時間所以不想輕易放棄,另一部分原因是還沒有徹底死心所以留有餘地。

然而,這種觀念就是錯誤的,如果不糾正這種錯誤的思想觀念,那麼感情中就很容易迷失自我,這時候彼此之間的矛盾隔閡只會加深,最後如果分手了那麼也會有剝皮削骨之痛,所以還不如果斷一點,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唐代詩人高適曾說,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無論是面對感情還是生活當中的困難,最開始我們都認為很難走出來,同時也認為很難找到像對方那樣合適的人,隨著時間的流逝就會發現,其實沒有誰離不開誰,所以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念,問題也就能迎刃而解。

朱莉就是這樣一個明智的女孩,我們可以看到他敢愛敢恨的勇氣,面對自己喜歡的男孩布萊斯,她絲毫沒有掩飾自己的喜歡,並且大膽的向他傳達自己的愛意,雖然沒有直接了當的表明,但卻通過一系列的行動表現出來了。最後看到自己喜歡的人並非想象一般,所以她果斷的選擇了放棄,這需要勇氣也是一種智慧,同時說明她對自我有非常深刻的認知,明白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怦然心動》:無論多麼深愛對方,一旦觸及原則底線,請及時止損

只有當我們放下世俗的偏見,學會去傾聽內心的感受,才能收穫真正的愛

年少時的喜歡簡單純粹,成年之後的感情多了深思熟慮,所以大家會權衡利弊。布萊斯和朱莉兩人之間沒有太大糾葛,然而兩人家庭背景和成長環境有所差異,從而導致在日常交往過程中,兩人也會有不同的表現。

女生相比男生來說成熟的早一些,電影當中的朱莉和布萊斯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女主人公朱莉成長的很快,當分析到感情形勢不對時,她能夠理智的做出判斷;然而這個時候我們再反過來看男主布萊斯,就會發現他多了一絲猶豫和迷茫。

《怦然心動》:無論多麼深愛對方,一旦觸及原則底線,請及時止損

其實仔細想想我們就能明白,布萊斯的猶豫和迷茫是有原因的,雖然自己的家境比較優越但內心卻很空洞,所以很多時候看問題就不夠真切,也是為什麼和朱莉相處過程中,布萊斯會顯得有些幼稚不成熟,如果說有多討厭朱莉那麼也看不出來,但要說有多喜歡肯定也談不上。

成年之後的布萊斯,或許是習慣了朱莉的示愛,當她真正離開的時候,布萊斯卻變得有些不自在,同時他開始學會傾聽自己內心的想法,這時候他發現對朱莉產生了感情,於是影片中布萊斯選擇了重新追求朱莉,因為知道朱莉喜歡橄欖樹,布萊斯就為她種了一棵橄欖樹。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朱莉和布萊斯還是幸運的,因為彼此成長過程中,內心的那份喜歡還沒有完全消失,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畫面,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也只能通過影片看到,生活卻不會百轉千回。

就像歌手那英《後來》裡的歌詞:“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消失在人海,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

《怦然心動》:無論多麼深愛對方,一旦觸及原則底線,請及時止損

電影《怦然心動》的結局還算完美,然而現實生活中有時很難圓滿,行人每天匆匆而過,人們分分合合最後還是分開。如果兩人註定一開始就是錯誤,那麼還有必要堅持嗎?也許朱莉和布萊斯的經歷能夠給你些許啟示,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所以我們也要學會擁抱變化,接受重逢也接受不歡而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