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教師面對長期教育不聽的學生,一不能體罰,二說教無用,三家長還不配合,該怎麼辦?

初現天才數學課堂


這就檢驗教師的水平啦。孩子聽話又努力家長聽話又配合的學生,誰教都不會太差。只有能將叛逆的小孩拯救回來的老師,才是真正的好老師。


玄鋒夜話


放棄,我就一個這樣的學生。

自己一個不寫,怎麼說也不行,獎勵也不行,比賽也不行,

試了很多方法,就是不寫。後來我就把課堂和家庭都讓她回家寫完,想著家長能幫忙說說孩子。結果作業拿回來了,她爸爸寫的,所有作業都是他爸爸寫的。給她爸爸打電話,她爸爸說,孩子不寫作業,我也沒辦法就替她寫了。我說明了情況,希望得到配合。之後的作業不是沒寫,就是她爸爸寫的。之後我就放棄了。她爸爸,學前班,,我是教畢業了。


清湯寡水132


以我多年當班主任的經驗,每個孩子內心深處都有一顆善良的種子。他們每每表現出來的頑皮與不馴,都是有原因的[微笑]。每次發生狀況的時候,老師要先冷靜,給孩子說話和申辯的機會,瞭解了他們的想法,就掌握處理問題的主動權,可以以退為進[碰拳]。現在的孩子不比以前的孩子單純,即便通過教育他們知道自己不對,也要維護自己的自尊,不肯輕易承認。至於家長,孩子身上的問題都是家長的投射,所以怎樣要家長配合也是需要智慧的[奮鬥]。 作為老師或班主任,我們能改變他們多少,就去努力做多少,每天努力去發現他們身上的點滴進步[比心]。


春雨潤生


這種孩子毒雞湯可以保他們一時!我們初中的時候入學平均分最低,又皮,我們違紀要扣老師獎金,不到半期老師一學期獎金被我們扣完了,我們還是班主任的開門弟子,班主任沒辦法,拜託各科老師輪流個把月給我們灌個毒雞湯,每次讓我們又感慨,又羞愧,決定痛改前非!雖然我們堅持不了多久啊,但是還有下一碗毒雞湯啊!我們班就靠毒雞湯保著,從年級最後到畢業平行班第一!


夜貓子集中營小號369


森林裡那麼多樹木,有多少棵是依靠護林員的護持長大的?!學習,無處不在,不獨學校。我孩子他媽常感嘆每個好學生差學生最終都有自己生存之道。她每天經過隔壁村的籃球場,都會看見當年一個學習拉尾的學生在整理快遞件,他承包了一個快遞點。老師,其實不必太擔心自己的學生。


唵班則薩埵吽


教師,幾十年的職業,一輩子的事業。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面對長期教育不聽的學生,一不能體罰,二說教無用,三家長還不配合,確實是大傷老師腦筋。

"油鹽不進、刀槍不入"的孩子著實讓人頭疼,但越是這樣的孩子,越能鍛鍊老師的能力。試問這樣的孩子都擺平了,還有什麼樣的學生拿不下?!

因材施教,對症下藥。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一般"病"的都不輕,這樣的孩子,不是缺少真正的父愛和母愛,就是父母不夠重視,家庭疏於管教,孩子自小就養成了一身的壞毛病。此時的老師如果能放下架子,心平氣和地交流,而不是以長者的姿態簡單的說教,泛泛而談。和學生心連心的溝通,情搭情的談心,找準學生不聽話的根源所在,有可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育工作是良心活。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得把它做好。"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要把這個鍾撞響。不管這個孩子現狀如何,家庭如何,老師儘自己最大的努力,這樣才無愧於自己的良心。


騎著蝸牛兒去旅行


我帶過幾屆技校生。我們是行業招生,學生皆子弟,上普校不成,改上技校,以求一個工作指標。孩子們多半成績不如人,品行極端的也不鮮見。

裝飾專業九六級一個班,高中初中畢業的混招,四十多人。初次見面,肯定是我說得多。一通寒喧之後是希望,希望之餘我說:“孩子們,我愛你們!”全班頓起一片掌聲。——學渣,渴望愛。

後來,有的課,他們依勝敷衍,我的課,大多用心。問何故?曰:“我們喜歡你!”

我的課,不坐著講,也少站著講——走著講。我帶了講稿,拿著著,很少看——我看學生,看他們的眼睛,邊講課邊與他們目光交流。

二十多年以後,他們成家了,立業了,生子了。他們中間有高工,有小吏,有富人——但他們還在我身邊。

教育基於愛。“有愛就有一切!”(冰心)

你把學生視為己出,就必須把最有價值的知識交給他們;在他們困惑憂慮之際,站在他們身邊。你的愛,他們感受得到。

陽明先生說:“天下無不可化之人!”

象,九惡。舜惜之愛之,象終於被“化”了。

我讀《象祠記》是最近兩年的事,覺得太好,於是買了《傳習錄》,接著讀。


塗之人995


看到題主提出的問題,覺得問題提到了心坎裡,我想就我自己的經歷說一說我的想法,但是學生畢竟是不同的個體,即使同樣的方法也不一定都奏效。希望大家多多提出意見。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腦海裡馬上浮現出自己第二年當班主任時面對的兩個學生,這兩個學生各有特點,一個是坐不住經常惹事,另一個是寫作業拖沓,上課故意出洋相,對他們威逼利誘用了各種辦法,可是效果不明顯,而且經常跟家長溝通,可是效果也不好,其中一個家長聊天時表示要非常配合,可是實際中並沒有感覺到多少行動,另一個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沒有問題,甚至有時候還為他做得事辯解一下。那時候自己剛做班主任,對學生的引導和教育方面沒有什麼經驗,很是崩潰,之前也說過,我們的學生處主任鼓勵我並且說從家長身上找找突破口,於是開始慢慢摸索,後來有了一些效果。下面我說一下自己的經驗。

1.面對這些問題孩子不能事事都找家長。因為他們不遵守紀律擾亂班級的地方很多,而且會不定時的惹出一些事端,如果每次都跟家長反應,讓他們配合教育,次數多了,他們不但不配合甚至會反感,我覺得可以抓住關鍵的事利用家訪或者請家長進校的形式,和家長開誠佈公地談,聊一聊你的出發點,並表明自己的立場,不卑不亢與家長就孩子的問題以及應該怎麼做真誠地交流一下,我覺得基本上所有的家長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好的,所以他們應該會慢慢配合。

2.我們要引導家長去配合教育孩子。大部分家長沒有學過怎麼育兒怎麼教育孩子就當了家長,日積月累孩子會有一些不足,那麼家長可能真的不知道怎麼辦,但是我們作為老師,經常讀教育心理或者同事之間交流或者去外面學習,關於孩子教育總是懂得更多一些,所以我們不要單單跟家長說要配合,要告訴他們怎麼配合,措施越具體越詳細越好。

3,試圖瞭解孩子的內心,慢慢引導孩子,常言說,親其師信其道。之前讀臺灣作家龍應臺和他兒子通過書信把許多見面沒有說的話聊開了很多,我發現其中一個小孩惹事多是為了吸引注意力,他還屬於心思比較細膩的,於是我就給他寫信,對於他表現好的地方除了課堂上誇他還會在心中跟他說,這個方法對他來說還挺有效的。

4.快速補充關於教育方面的知識,多與別人交流學習,塑造自己的教師氣質,鍛鍊自己的教師氣場。在教育他們的過程中,我發現另一位老師說話他們就會敬畏,而我說他們,他們缺乏這種敬畏之心,我想這也是為什麼他們有時會肆無忌憚做一些事的原因,儘管我也管他們可是由於剛畢業沒經驗,氣場不足,我開始餓不教育方面的知識,然後不斷諮詢有經驗的老師,後來,找一個關鍵時候拿出自己做老師的威嚴,發現果然,他們開始對我也有敬畏之心,這個過程很痛苦,我也曾一度經常失眠,可是後來慢慢對付他們更自如了一些。

5.利用班集體的力量。說教不管用,於是我開始想活動,我跟學生們說舉辦一個優點大王的活動,維持兩週最後評選出優點大王和最具慧眼獎,學生們樂在參與,第一次實施效果就挺好,本來班裡的學生經常和我打報告說某某同學怎樣怎樣,可是在這個活動中同學們也開始發現他們的優點,這樣這兩個學生也有了一些自豪感,表現的更好了一些。

這是我的一些經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提意見。

我是七七老師,喜歡我的回答就請關注七七師說。


七七師說


對於生性頑劣的孩子,給予觸及靈魂的疼痛,才能助力他們的成長

面對長期教育不聽的學生,一不能體罰,二說教不聽,三家長不配合,怎麼辦?

對於這樣的問題,有很多人搬出許多所謂的專家說的大道理,以道德之名,唱著高調,批評老師的無能,卻沒有一句談及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和方法。這是看不起老師,不願意當老師,不做老師的人,有資格站在道德的至高點上批評老師,可是他們忘了,他們今天有這樣的本事,也是因為有那些沒有本事的老師曾經教過她?他也忘了教師也是人,付出的時候也需要得到認可,也需要有獲得感!這是在今天教育喪失尊嚴的悲哀。誰都可以指責老師,造謠黑老師。

作為資深教師和班主任,我不講大道理,談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和方法。

做任何事情,只要不缺熱情,不失勇氣,敢於擔當,辦法總比困難多。

首先,孩子的頑劣要追根溯源,去末逐本。通過有意無意的觀察和分析,根據孩子在課堂的表現,早晚自習的狀態,與同學的相處中的表現情態,參加集體活動的興奮程度和表現情況,等等等等。摸清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心理動態,摸清情況底數,進行心理分析。搞清楚孩子的頑念是由於天性調皮?還是想在同學中刷存在感?還是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和生活環境培育了他現在的性情?還是因為某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產生過激反應顯示的叛逆狀態?還是因為某些特殊刺激對孩子的心理影響較大,產生的後遺症?一一摸排,然後對症下藥,制定解決方案。

本人與家長一般都能友好相處,跟家長的相處也是一門藝術,學好這門藝術的前提必須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視學生如己出,以真誠和理解善待為鑰匙,打開對方心門

個人觀點,原創首發,今天先寫到這裡,如有需求在下方回覆,我再一一回復


璞玉丸石


這位老師,我們必須從幾個角度分層次看問題:

一 從法律角度,保護教師自己的利益。

《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二章【事故責任】中的第九條【學校責任】中提到了:

學校老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或者在履行職責過程中違反工作要求、操作規程、職業道德或者其他有關規定的,造成學生傷害,需要“學校”承擔相應的責任,並向有關責任人員追償。

所以我們絕對不能體罰,諷刺,辱罵,挖苦學生,不要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帶來一絲風險,保證我們自身立於不敗之地。

前段時間某地女老師用書本打了學生幾下,到現在家長還不依不饒,前車之鑑!老師丟了工作,即使個人有再猛烈的教育意願,再想把那幾個孩子帶入正途,也難有機會實施了。

因為幾個不良學生,讓自己失去了為優秀學生服務的機會,得不償失。

二 貫徹素質教育觀,不要急功近利。

現在國家從制度上引領,政策上支持素質教育,我們應該貫徹素質教育的“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咱們學過的“素質教育觀”說的很明白,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不同的認知特徵、不同的慾望需求、不同的興趣愛好和不同的創造潛能。

我在學習的時候非常喜歡這句話,這四個不同能夠說明很多問題,我相信你懂,你肯定也會明白為什麼家長和學生都不聽你的。

每個人,都會輕易接受符合自己認知能力和利益的說法,屏蔽超出自己理解範疇和不符合自身利益的事情。

從溝通來說,你對家長和學生說的話,做的事,沒在點上。得試著換一種能夠打動他們的方法。

打動某人,有幾種辦法:讓他感動,讓他擔憂,讓他產生慾望都可以。

還有,不能急功近利,不要追求學生的學習有長足進步。素質教育,歸根結底就是讓學生“合格+特長”。大部分合格就可以了,再慢慢發掘學生的長處。

三 擺正心態,重新再試。

如果老師您還想再試,首先把姿態放正確,不要有“我是老師,在拯救迷途學生,家長和學生趕快配合我吧”的心理,千萬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行加到孩子和家長身上。

然後,用《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中對教師的“教書育人”的要求來回答“怎麼辦”這個問題:

遵循教育規律,循循善誘(學生和家長),誨人不倦,因材施教。

我們幹這行,求個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