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藝不容辭”慈善拍賣,愛心捐贈藝術家一白的介紹

一白,自由畫家,隱居泰山

幼喜畫,後遇恩師陳我鴻先生得心傳手授,浸淫筆墨數十年,略有所悟。

“藝不容辭”慈善拍賣,愛心捐贈藝術家一白的介紹

《大方水墨》曾經在文章中評價一白老師:

畫以境界為最上,境界高則格調高,氣質和神韻自現。王國維言:“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畫最忌俗,俗便不可醫。黃庭堅曰:“視其平居無以異於俗人,臨大節而不可奪,此不俗人也。”不俗而有境界的人,必是明晰自己的真情、真意的“真我”。

曾經以為畫畫的目的是追求美,所以總把目光放向遠方,以為登了太行才能表達雄壯,畫過黃山方能領悟奇秀。一時以筆墨去迎合某家,一時以氣象去追逐山巒,亦步亦趨,又總是難覓真趣。在這個信息爆炸、交通發達的時代,見多識廣很容易做到,這是我們優於古人之處,也成了我們最難於超越古人的障礙。若空行萬里路,雖然看過天下奇峰,賞遍古今真跡,卻沒能“胸中脫去沉濁”,又怎能“山水傳神”呢?

“藝不容辭”慈善拍賣,愛心捐贈藝術家一白的介紹

蒙山人家

習畫之路艱難,在熱鬧處千百度尋覓無果時,冷眼回看,卻有意外的發現:“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反而應該相信自己的氣韻性靈早就“生而知之,自然天授”,是後天的蒙塵將其掩蓋,活躍的思維又讓“真我”飄忽不知所蹤。而古今藝術生生不息的奧秘,正是真實的自由,是澄沏的生命,是大自在。

“藝不容辭”慈善拍賣,愛心捐贈藝術家一白的介紹

古槐

這是披荊斬棘的心路征程,也許是持續一生的孤獨修行,所有能抒發的情感都不同於真情,所用能張揚的個性都不是自我,當無所住而生其心時,“真我”必自在流淌出來。筆墨無所住而飽含生機;畫中山石樹木,又無一筆是山石樹木;千筆萬筆,又無一筆是筆。此“我”絲毫不媚俗,不求全,只感到四周寧靜、內心舒暢,本來清淨,本來自在。

很感謝能在畫中獲得了一片清淨天地,很多時候,沒有必要再解讀和評論藝術,只僅僅解讀透自己已是足夠。恰如陳我鴻先生的金言:“畫,是心裡的天,努力使這片天寬廣、清澈、朗潤,放出光明,這是我們畫畫的意義所在。”

“藝不容辭”慈善拍賣,愛心捐贈藝術家一白的介紹

《寂》45/45Cm、卞紙

文字所能及,實在是有限。讀一白先生畫,可謂“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請君於畫中自賞、自觀。

一白老師 為“藝不容辭”慈善拍賣捐贈作品《寂》

可從“聚鎂Art0X” APP查看更多一白老師的作品!​​​​

#聚鎂Art0X# #新型冠狀病毒# #慈善拍賣# #抗擊疫情# #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