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補氣,四君子湯和小建中湯,誰更強,來來來,我們切磋一下

我認為是後者補氣效果好,因為我是師仲景,師承仲景,自然要挺師門了,否則會被趕出師門,開個玩笑,學中醫,不能有偏愛,要客觀,什麼證用什麼藥,你愛火神派,見了陰虛,你仍用姜附桂,名曰“立在極上”,有陽自能化陰,豈不知,陽氣沒有陰氣收斂,補進去也不長久,我治過一個產後身痛的患者,在某專門治風溼病的醫院,猛用姜附桂,前期還挺好,後期就燥熱,汗出,抑鬱,我用桂枝湯調理了一個多月,陰陽才平衡了。你喜歡風藥派,什麼病都要加點羌活柴胡,虛症禁散,焦樹德老先生說的明明白白,就是有很多人聽不進去。

補氣,四君子湯和小建中湯,誰更強,來來來,我們切磋一下


您氣虛,吃了四君子湯,就能容光煥發?身輕如燕?吃下去的人參,那是需要運化的,不是吃下去,就是你的了,如果真這麼理想化,那在氣絕身亡的時候,吃上或點滴參附註射液,不就就回來了嗎?為何還是被掛在牆上,氣的生成是有條件的,怎麼具體生成,教材上也沒說清楚,直接給了概念,內經曰“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 什麼意思呢,萬物都是天地氤氳而生,氤氳什麼意思?陰陽二氣交會和合之狀,所以氣的產生,是由陰陽交泰而成的,建中湯的桂枝為陽,芍藥為陰,二者交泰,氤氳人氣。你如果不理解,在冬天吐一口熱氣,這是就能看到氣了,夏天為何看不到,因為天熱,你也熱,二陽不能交泰,四君子湯是直補,屬於陰物,沒有足夠陽氣的人吃了只會形成新的痰溼,但是這個處方的產生,和歷史背景息息相關,宋元時代,漢人地位低下,娶了媳婦,初夜都要給族長,有了好吃的,那也是先給蒙古族,金人吃,所以不是宋元以瘦為美,是根本胖不起來,所以這個時代性,需要補充食物(陰氣),而不需要補充陽氣,四君子湯,八珍湯都可吃吃。

補氣,四君子湯和小建中湯,誰更強,來來來,我們切磋一下


而漢朝呢,據說這個時代冷的連北極熊都受不了,人體陽氣都出表抵禦寒冷了,哪有多餘陽氣轉化食物的能量,故加桂枝,生薑。

寫到這,大家可能明白了,這兩個方劑都是很好的方劑,不要南拳看不起北腿,少林瞧不上武當,很多醫生說丹溪老人是滋陰派,君不見丹溪先生用附子的時候,也是幾兩幾兩的上,莫須有的罪名該給老先生放下來了,首屆國醫大師張學文老先生,說過一句話“三年學個大大夫,十年學個小大夫”,你越有學問,站的越高,才知道人類多麼的渺小,張老師也是最低調的國醫大師,診所門頭壓根沒寫“國醫大師”四個字,有讀者朋友不太理解我的風藥觀點,或者和他看過的風藥書籍不同,就開始說教,年輕不是被攻擊的理由,《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老先生當御醫的時候也就三十來歲,而且還牛氣的辭職了,很多病人一聽我們是基層醫院的大夫,扭頭就走,我們只能說醫治有緣人。

學中醫,也需要點西醫知識,我治國一個低血壓患者,上班族,喜歡吃甜食,在西安看遍了名醫,也沒有把頭暈的毛病治好,別人介紹來給我看,我看了別的大夫的處方,溫藥,補藥,蟲藥,風藥都用過了,連我常用處方桂枝湯加補中益氣湯也用過了,我正手足無措之時,一個病人來科室倒水,說中午鹽吃多了,口渴。一下啟發了我,我就讓她回家喝鹽水,第二天就不太暈了,鹽吃多了血液高,鹽吃少了,血壓低;還有一個患者,心衰導致尿血,我當時不敢用破格救心湯,因為尿血,後來我學了專門學了西醫內科知識才知道心衰就是會尿鮮血,只要脈無力欲絕,用就對了。西醫生理學還是真的學好。

最後說一下兩個方劑的指要,四君子湯患者,多飲食不節,飢飽無度,面色淡白,或者萎黃,疲憊易累但是面色不暗(陽氣不虛),脈輕取無力,中取力加,重按力度尚可。

小建中湯,人整體怕冷乏力,面色晦暗萎黃,脈細無力,中取,重按亦然。

上文的不晦暗,就是有光澤,黑人雖黑,黑的發亮,黃人雖黃,也要透光,但是現在化妝技術了得,男女難分,看面診,就有了難度,我們可以把脈診和舌診好好研究一下,很多人說脈有真假,怎麼有假,又不是把的隔壁病床得手,熱證得沉細脈,乃陽氣不固,寒證得滑數脈,乃表寒裡熱,宮寒不孕得紅舌,脈寸浮尺沉,乃心火旺而腎陽虛,舌雖紅,非腎熱的指徵,胃陽虛的黃膩苔,脈細弱黃膩是食積化火,非胃熱,乃陽虛化火,何假之有,舌診和症狀不符,脈診和症狀不符,舌脈不符,你不能說誰真誰假,正說明病機複雜,獨處藏奸,也是給我們一絲破綻,讓我們撥開迷霧,正確開方。

補氣,四君子湯和小建中湯,誰更強,來來來,我們切磋一下


此文拋磚引玉,很不完整,也不嚴謹,若能給廣大讀者一絲啟發,我心快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