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爸爸外出打工離家3個月,與1歲兒子相見畫面心酸,網友:我哭了

當你長時間在外工作,在回家見到孩子活蹦亂跳向自己飛奔過來的時候會不會激動到無以復加?大部分父母的心情應該都是激動又愧疚的,因為長時間沒有見到自己的孩子而激動,也因為沒有能夠陪在孩子的身邊而愧疚。

張先生的心情也是如此。

爸爸外出打工離家3個月,與1歲兒子相見畫面心酸,網友:我哭了

爸爸外出工作3個月,回家與1歲兒子相見,場面令人心酸哽咽

張先生為謀生計不得不拋下尚不足週歲的兒子外出打工,妻子為了補貼家用也是早出晚歸,兒子只能交給家中的老人帶。為了讓兒子過上更好的生活,他們這麼做也是無可厚非。只是,3個月後張先生回家時卻發生了讓他預想不到的事。

當天,張先生到家後就想趕緊抱起兒子以緩解積聚已久的思念之情,沒想到兒子連連後退、眼裡透露出陌生又恐懼的眼神

爸爸外出打工離家3個月,與1歲兒子相見畫面心酸,網友:我哭了

張先生只好緩下激動的情緒,柔聲哄道:“怎麼啦?我是爸爸呀,來,快過來讓爸爸抱抱”,說著就伸手。孩子反而跌跌撞撞跑到媽媽身邊,媽媽只好抱起他小聲哄“沒事,不要怕,這是爸爸呀!”

原來,在張先生外出打工的日子裡,兒子也已經1歲了,對爸爸的記憶已經逐漸模糊至消失了,現在已經是把張先生當陌生人了。張先生對此也是無可奈何,只是捂著眼睛蹲坐在牆角,不斷地哽咽。

網友知道後,紛紛留言道:“我哭了,實在是太令人心酸了”、“年紀大了,見不得這些畫面,難受”。

爸爸外出打工離家3個月,與1歲兒子相見畫面心酸,網友:我哭了

張先生不在家,好歹還有孩子的媽媽在家照看,對孩子的傷害不算大。部分孩子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他們承受著更糟的境遇。因為父母長期不在身旁,他們缺乏安全感,性格孤僻、敏感,有的孩子甚至因缺乏父母教育走上歪路。

要不是為了生活,誰不想一直陪伴在孩子的身邊見證他們的成長呢?我們能做的、必須做的有很多,出門在外,我們更要重視孩子的成長與教育。

爸爸外出打工離家3個月,與1歲兒子相見畫面心酸,網友:我哭了

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要與孩子常聯繫

外出打工已經隔斷了與孩子見面的機會,所以日常的聯繫就顯得尤為重要。

可以使用多種交流方式如電話、視頻或者寫信的方式與孩子加強溝通,給孩子足夠的關注與關愛,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2.要有足夠的耐心構建孩子對自己的信賴感

孩子留守在家時間長了,就會不可避免的有父母產生疏離、抵抗的情緒。

對此,父母就需要花費數倍的精力與耐心與孩子溝通,聽取孩子的訴求。另外,這種溝通應該是深度的,而不是簡單的問候或者只有一方在訴說。

爸爸外出打工離家3個月,與1歲兒子相見畫面心酸,網友:我哭了

3.孩子的教育問題

對孩子的教育是所有問題中的重中之重。父母不在身邊很難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必須要通過熟悉的人瞭解孩子的近況。

一方面,孩子在生活中犯錯時不要著急指責、訓斥,要寬泛處理,給孩子足夠的理解時間並輔以獎勵;另一方面,孩子學習落下時要及時跟進,找老師瞭解原因,分析孩子存在的問題。同時,儘可能地拓寬孩子視野,不要讓他們產生侷限。

實際上,父母只要給足hi子安全感,擅於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不獨斷專行,孩子也會理解父母所做的一切。

爸爸外出打工離家3個月,與1歲兒子相見畫面心酸,網友:我哭了

今日話題:你對張先生的事怎麼看?出門在外,孩子有沒有疏遠你?而你又是如何關注並促進孩子成長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