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 父母有沒有付出,等寶寶長大後,一眼就能看出,差距不是一丁點!

育兒:父母有沒有付出,等寶寶長大後,一眼就能看出,差距不是一丁點!

今天有寶媽私信我說:“寶寶出生3周了,寶寶醒著的時候, 月嫂抱著她就會和她說很多,而且氛圍很開心~可當我抱著寶寶的時候,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說不了幾句只能和寶寶默默對視,但據說這樣默默對視,對寶寶今後的性格以及語言能力發展都不是太好。所以大家都是怎麼和寶寶交流呢? 說些什麼呢? 能讓寶寶感受到我們熱烈的情緒嗎?”

父母有沒有付出,等寶寶長大後,一眼就能看出,差距不是一丁點!

以前我不怎麼愛講話,自從有了娃,從此變成了話嘮,每天講得最多的話就是對寶寶說的。從科學的角度來講,你講得越多有利於刺激新生兒的腦細胞,增加大腦皮層的溝壑,娃也會更加聰明,儘管你一時半會可能不知道他到底聽沒聽進去。

父母有沒有付出,等寶寶長大後,一眼就能看出,差距不是一丁點!

建議你在任何場景下或者人為的創造場景跟寶寶講解,比如寶寶拉粑粑了,你可以跟她說“寶貝拉粑粑咯,媽媽/爸爸要準備給你換尿片片,你要配合哦,咱們合作愉快”,早晨起床了,可以跟他描述當天的天氣情況,比如說“早上好(或者早安),我的小寶貝,今天天氣很晴朗,藍天白雲,太陽公公都對著我們微笑,要保持好心情,過愉快的一天。”出去外面玩,就跟他介紹街上、路上的情景,例如汽車的喇叭聲是什麼樣的,行人多不多......

父母有沒有付出,等寶寶長大後,一眼就能看出,差距不是一丁點!

同樣是4~5個月的嬰兒,花費心思帶過的嬰兒,反應更靈敏,神情開朗,也更好動一點;整個嬰兒期沒有大人與他互動的孩子,神情仍是混沌一片,大人對他說話,永遠是一副沒有回應的神情,有些孩子到這個時候,可能脖子都豎不起來。

和新生兒說話聊天的影響,說得大一點就是對嬰兒的素質教育,這東西不是立竿見影,天長日久,你就會發現,為什麼優秀的總是別人家的孩子,那是因為別人的父母在孩子身上傾注了你所沒有看見的心血,包括從嬰兒時期就開始的互動交流。

父母有沒有付出,等寶寶長大後,一眼就能看出,差距不是一丁點!

然後,長大成人之後,你會發現,人和人之間是那麼的不同,差距不是一丁點,是從出生的那一天就註定了,你父母的育兒觀念是會影響到你整個的人生髮展空間。

不重視育兒觀念的父母最終會為兒女發展道路上的羈絆買單。

關注西溪鬧鬧,給您帶來多方面的育兒小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