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現在農村辦喪事要取消吹喇叭你贊成嗎?

農大知事


現在農村辦喪事要取消吹喇叭你贊成嗎?

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有自己一定的解答,我作為一個農村人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農村辦喪事吹喇叭是一種非常悠久的民間傳統,這其中不單是一個隆重儀式也包含了對死者的深深敬意。還有條件好的請樂隊唱大戲的都是為了讓生者平安死者安息,這都能說明農村辦喪事的一種文化,不可能說有傷風俗把它取消了,至於辦喪事取消吹喇叭更說不過去了,它能一直存在說明其可持續下去,在一定時間內是不可能取消的。

至此個人是不贊成農村辦喪事取消吹喇叭的。


豫東小代


不是要取消,而是已經開始禁止了。前幾天老家一個叔去世了,按照原來農村老家的習俗在出殯的頭天就應該請吹鼓班子,白天吹吹打打,晚上點歌唱戲。現在雖然禁止了,但在農村一直延續著的這個習俗說消失就消失也是不可能這麼快,就出現了一個吹鼓手帶著一部拉桿音響,在自帶的USB插上吹鼓手們合奏錄好的器樂U盤,走到哪拉到哪,吹打班子的人雖然精簡了,但哀樂卻依舊迴盪著……






菱花香榭聽雨聲


我們這裡農村,家中如果有人離世,其中一件重要的事,就是選擇一個好日子,再訂一般吹鼓手。吹鼓手的價錢,根據主家經濟情況而定的,有的多點,有的就要少些,各班鼓手有各班的行情。

最近吧,我家附近就有一位90多歲老人去世了,日子訂在9月11號打發,訂的鼓班主小二毛,價格就是13000元。我們這裡的習慣,第一天下午開始吹,一直次吹到晚上十一點,叫作是送行(可能這個字用信),第二天是正日,從早上吃飯時,吹到中午吃飯停,吃過午飯,就要把棺材往地裡埋,吹鼓手跟著吹,吹到村外邊為止。這個叫發引(其實是送靈)。

人故了要吹鼓,已是我們當地的習慣了。前些年吧,搞運動這個習慣一段時間被禁止,後來改革開放,逐步恢復了。現在家家辦喪事,吹鼓是必須的一項事宜。如果哪家不這麼辦,就會讓人笑話你。或是認為不孝道,或是認為小氣怕花錢。你看我,我比你,比來比去是浪費。有人覺得訂一班吹鼓手花錢多,有人覺得訂兩班還嫌少。究競該咋樣,實在不好說。

那麼我的觀點呢,這件事情還是量力而行最為好。如果國家有政策要禁止,也是為了老百姓生活著想呢,鋪張浪費花的是農民的血汗錢。為了活著的人的幸福,從儉從辦應該的,我們每個公民,就要積極予以配合。

人生不容易,生命苦短,辛辛苦苦一輩子,到頭來也就那麼一回事。兒女不忍心隨隨便便送走了,想隆重一點也是人情世理,硬管也不是辦法。逐步改變觀念,慢慢推廣也就順其自然了。

我說、你說、他說,歡迎大家評說。





李增喜3


我舉雙手贊成農村辦喪事,取消吹喇叭,唱二人轉的那種習慣。雖然說二人轉的臺子搭在了老人去世的葬禮上,雖然唱的也都是背調,但是我覺得敲鑼打鼓的實在是形象不佳,而且讓人感覺好像是辦喜事一樣,所以說給別人不懂得農村辦喪事禮俗的人一見到就感覺到不可思議。

去年11月份的時候,正是東北天氣寒冷,我同事的父親去世了。他家就在農村,所以說我開了500多公里去他家裡弔唁參加喪事,可等一到他家的春子的時候就聽到了二人轉的聲音,我當時還跟老婆說這誰家孩辦喜事兒跟傷勢,這不是碰上了嗎?哪曾想等我們到地方以後才知道,原來家裡辦喪事的農村也要請喇叭匠,也要請草臺班子的二人轉演員給唱幾天的。

說一句實話,在我朋友的家裡,我們接待來往賓朋的時候,大家說話都聽不到聲音,因為放二人轉的喇叭實在震耳發聵什麼都聽不清楚。而且只要音樂一響,所有的孝子賢孫都要跪在那裡,你想一想那時候東北零下20多度冰天雪地,環境真是惡劣,弄得我同事跟我說自己和他的老婆都是膝蓋跪腫了。看到這種情況,其實我也是想如果農村把這個陋習取消該有多麼好,就像我們廠裡的人老人或者誰去世以後就在殯儀館文文明明的把人送走,就算完事,這才顯示出對死者四去的一種尊重。所以說我贊成農村辦商是取消唱二人轉請人吹喇叭的陋習。


伊春美食美客


誰取消我罵他祖宗十八代,這個風俗我們就有任何一家都花得起,哪家的老人過逝了,有錢人花錢請唱歌的,跳舞的,我們村紅白喜事,席面最好,雞鴨魚肉,龍蝦,鮑魚都吃得起,茅臺五糧液,都能消費得起,誰說要取消吹喇叭,我恨三生三世,不吹喇叭,一點氣氛都沒有,老人辛苦一輩子了,不容易啊!吹吹打打的很正常啊!誰不讓吹喇叭,我就天天去他家門口夜裡給他吹喇叭,辦他一個月的,他不死也得氣死,整點正經事,別天天管這用不著的事情,我們村,從來就沒有佔過耕地,都是埋在山根底下,本來土地就不多,誰會那麼傻啊?一畝二分地,有山有水的地方多好啊!


鮮三地


我爸生前特別喜歡看吹喇叭的愛看扭大秧歌的,以前都是正月的時候有扭秧歌吹喇叭的,不像現在每天都有。我爸只要是知道哪村有喇叭,就大衣帽子手套穿戴好,自己就騎自行車去看了,再後來歲數大了大家不讓去,騎自行車危險,我爸就打車去,打車回來。在我爸病重的時候,知道自己扛不住了,交代到了那一天,給他叫喇叭,說有名的鐵蛋子老了吹不動了,請常三兒來,都是有名的吹喇叭好的。老爸一生性格開朗,樂於助人,心地善良,解放初期的軍人,老爸走了,我們姐妹四個請了常三兒喇叭做的夜,滿足老爸的遺願,願天堂沒有病痛,老爸老媽安好!



英姐知道


農村辦喪事吹喇叭是非常平常的一件事,但請的樂班大有講究。本來辦喪事請樂班是對死者的敬重,吹奏的應該都是些悲傷的曲子,和喪事悲傷的場面一致,但現在有些樂班只是湊數,濫竽充數。記得有一次鄉鄰突發車禍發生意外事故,家人悲痛欲絕,在做喪事時,請了一個附近樂班,烘托悲傷氣氛。誰知,幾曲下來,盡然吹奏起《真是樂死人》,這是往喪家傷口上撒鹽,像這種喇叭還是不吹為好。



一抹殘陽2


中國的紅白事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時侯了。原因有三:一是擾民。前幾天我參加了一個親戚的喪禮。吹吹打打五六天,大喇叭吵得人心煩。光胳膊光腿子女人滿臺轉,乳房頂起兩座山,小腹平處肚臍眼。這些都要人掏錢,據說都要五六千,可借街房鄰居家家關窗閉戶半個觀眾也不見。二是助長攀比之風。大把花錢,因喪事而致窮。吹吹打打,本來是特別富有人家的事兒,一般百姓掙倆錢確實不容易。活著的時候省吃儉用為兒女捨不得花,死了卻被風俗逼著辦成這些事兒。亡人如果有靈,會贊成嗎?三是燒錢。這五六天的吃用也是不小的開支。當然有錢人無所謂,我說的是脫貧不久的家戶。每桌都有雞魚豬牛肉,還有海鮮;酒一瓶煙一盒,都是名牌的。每天七八桌吃兩頓,還要早餐。我和一位街房聊天時,他問我“你們那裡也這樣辦喪事嗎?”我說:“不!我們嫌他太俗太無聊太燒錢沒人願意這樣辦了。我們提倡的是厚養薄葬。活著時吃好點穿好點,死了時簡單點。活著不給飯,死後磚頭上獻的這種風俗早已杜絕了。”僱工費用車費陰陽棺材都是要錢的。還有冥錢要燒夠六千元的,炮要放夠五千元的,包墳要一萬六七,總共花了六萬多元。第四是加重了親朋負擔。你認識的人越多,請你吃酒的也就越多,你得高血壓肥胖症的機遇就越高。人家紅白大事請到了你不去下次見面就不好意思。以前紅白事只請姑舅親,現在所有人都請,剛認識的早認識的一個都不放過。兒子一月掙三四千工資,半數就送上人情了。以前是一百現在是二百。雖然說當官的人情可以不還,老百姓的人情是要還的。什麼時侯還來呢?

事後,我問親戚:你們為什麼要這麼亂花錢啊?這些錢讓你們的老人享受在生活中該有多好啊?他們卻說,不這樣人家會說我們不孝,沒人敢不這樣做的。“誰說你們不孝?別聽他們胡說。自家的事自己作主。”


魏書名


我不贊成取消,在我老家白事吹嗩吶是有講究的。比如在門口一吹響就是有人來弔唁了。比如出殯當天在祖墳上,填土時吹就是送亡人。都是有說法的。只是我不太懂。當然本家有信仰不用也可以,比如信佛的家不吹,不帶孝,等等。白事講究的禮節太多了。現在年輕人都懂的少了,我也是常幫忙才知道的。


吃菜不喝粥


中華民族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在人的一生婚喪嫁娶諸多大事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禮制,比如說喪葬禮就是其中之一。

漢民族傳統的喪葬禮儀繁瑣,主要有:臨終、裝裹、安床、訃告、入殮、搭靈棚、擇日、報孝、打墓子、弔孝、破孝、弔唁、安鼓、點紙、叫夜、起靈、出殯、、下葬、卸孝、謝孝、復三、過七、百天、週年、守喪等二十八個環節的諸多儀式。題主所說的吹喇叭,主要是在弔唁、起靈、出殯等環節的樂禮。文革後國家實行改革開放的這些年,有些地區農村恢復了一些傳統的喪葬禮儀,比如僱吹鼓手、掛銘旌輓聯、點禮炮、弔唁、祭拜等,但也出現了相互攀比、奢侈浪費的問題。近幾年來,各級政府提倡喪事簡辦,不僱吹鼓手、不放禮炮、不請客、不收禮,這樣一來減少了浪費、減輕了個人負擔。

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十幾年來我也參加了許多同事、朋友家人的葬禮,實事求是地說,喪事簡辦有其必要性和積極意義,但取消吹鼓手我還是覺得有些遺憾。有很多人可能都參加過農村舉辦的葬禮,吹鼓手其實在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烘托氛圍地作用,比如說中間的祭奠環節,就是平時所說的三拜九叩,它體現了祭奠人對死者的尊重、哀痛、禱祝等諸多情感,祭奠人隨著哀樂的節奏進行叩拜,把這種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具有很強的儀式感和感染力;再看看現在簡化了的程序,喪主大門口擺放一臺功放機,來了弔唁的客人放一段音樂,客人在死者遺像前草草鞠三個躬,看不出弔唁者對死者的任何悲痛和哀傷。所以我覺得,對任何禮儀制度不斷變革、不斷改進沒有錯,但在變革、改進過程中,不能把它的本質和核心要義改沒了,這不叫文化地傳承,而是文化地湮滅。因此,我的建議是在對傳統文化、禮儀進行變革時,要多聽聽專家的意見,多權衡其存在的利弊得失,只有這樣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才能發揚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