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怎樣讓土金魚繁殖?

我與玩童


提問者的圖片不是金魚,而是熱帶魚。但問題是關於金魚的,按金魚說一下吧。

土金魚這種說法很少見。大概提問者的意思是這魚不是從正規渠道買來的,朋友送的或者通過其它渠道獲得。

金魚是卵生魚類,雌雄異體,體外受精。一般一齡魚懷卵1500粒左右,三齡魚懷卵大約70000粒。繁殖時,雌雄魚有明顯的追逐現象。讓金魚繁殖,要從考慮以下幾點:

一是選好親魚,精心餵養。親魚應選2-4齡魚,要選體質健壯、體型完美、特徵明顯的。一組親魚包括一雌一雄或者兩雌三雄。親魚選好後,應於頭年秋天就要單獨精心餵養,多喂活食,以促進其生殖腺成熟。

普通養魚愛好者可能對魚的雌雄分辨不清。可不事前挑選親魚,而是在混養的過程中發現。頭年秋季,對全體金魚精心餵養,第二年春天,發現金魚有追逐現象時,把這些相互追逐的,撈出單獨餵養,這些追逐的魚裡面,自然包含雌魚和雄魚。一般追逐者是雄魚,體型瘦長,胸鰭上有“追星”(小白點);被追逐者是雌魚,體型圓胖,腹部圓大。

二是準備魚巢,準備孵化。準備一個盆,提前晾好乾淨的水,做好魚巢放入其中。魚巢可以是一棵水草,也可以是一團毛線;要沉底,上部半懸於水中。發現追逐的魚後,撈入新水中。魚一般在早晨產卵。雌雄魚會激烈追逐,發出擊水聲音。當聲音消失時,可能是產卵結束。可觀察魚巢,發現有米粒樣東西時,即為魚卵。可將親魚撈出放回原缸。魚巢不動,靜等孵化。一般16度左右,2-3天,魚卵透明度會降低,仔細觀察,會發現內有小黑點,那是幼魚的頭部最先發育而成,7天左右,幼魚會孵化而出。期間,若發現有發白、不透明的卵,要及時清除,那是沒有受精的卵,留著會敗壞水質,危害幼魚。

三是幼魚管理。幼魚孵化出後,開始的兩三天,魚鰭沒有生長出來,還不能來回遊動。三四天後,魚鰭長出,能夠水平遊動時,可喂煮熟的蛋黃。方法是雞蛋煮熟,取蛋黃用紗布包裹,在水中輕輕擺,即可見蛋黃顆粒懸浮於水中,幼魚即可攝取。


魚歌子


emmm,提供的圖片不是熱帶魚而是叉尾鬥魚(國鬥,普叉)雄魚。以下答案僅針對鬥魚(叉尾鬥魚,圓尾鬥魚,或者是泰國鬥魚)

首先是要有合適的容器(魚缸或者整理箱都行),要大一些,孵化過程換水不方便,會整到小魚或者魚卵。

其次是親魚的挑選,國鬥一般要三釐米以上,泰斗的話一般商家賣的都是成魚,注意一下是不是雌雄一對:國鬥看腹鰭,長長細細的是公魚,母魚比較短;泰國鬥魚公母差異很大,簡言之母魚醜很多,顏色也沒那麼靚麗,尾巴也不好看。具體可以自行搜索。雙公魚會打架,不注意會出魚命。

有過濾的不要開太大,沒過濾也不打緊,這魚好活,注意容器大一點避免水質太差小魚扛不住就可以了。

放點水草,可以買把蜈蚣草扔下去,偏多點也無妨,但不要連佔滿容器三分之一,畢竟還會繼續長,草少的話放點可以讓母魚躲避的物件,有用。嗯,也可以沒有躲避的地方。對,就是這麼隨便,這魚真不挑。

魚和水草入缸前要消下毒,調製高錳酸鉀(藥店有賣高錳酸鉀片)融冶,調到粉粉的,把🐟扔進去泡十來分鐘撈出。草的話也差不多,溶液濃度高一點就可以了。

水的話用晾曬一天以上的老水為佳。

溫度或者季節適宜條件下,公魚會吐泡泡築泡泡巢,追逐母魚。然後幸運的話你可以看到兩魚在巢下像蛇一樣交纏在一起,魚卵浮上巢內。

草在繁殖過程中起著黃水、調情的作用,另外一個作用在產完卵後才突出來。如果你自行搜索,大家會推薦你在產完卵後把母魚撈出來。但是,如果嫌麻煩的話,草和躲避物可以讓母魚產卵後有躲避之處(公魚是模範父親,會護卵,不撈母魚出來或者沒母魚躲藏的物件,母魚要出事。)公魚會照顧小魚直到孵化後長到一定程度,孵出小魚期間,撈出母魚的話不要投食,容易引發公魚的進食慾吃點魚卵,沒撈出母魚記得投食,因為母魚...會偷吃魚卵。

孵出小魚到小魚起飛之前,草能給小魚休息的場所。起飛後草就成了躲避嬉戲場所。喂小魚可以用微量熟蛋黃,起飛後可以喂碾碎後的飛蚊料(就那種小顆粒飼料),沒撈出親魚注意親魚的飲食。

飼料容易壞水,大容器的作用就出來了,水體大,壞得沒那麼快。待小魚起飛後,換水用軟管利用虹吸效應抽掉一半水,記得重點關注於底部的腐敗飼料殘渣上,再加入晾曬過的水。

然後就是投食換水什麼什麼的啦,慢慢小魚就會長大啦。注意小魚大一些的時候要把親魚撈出來,避免被幹掉。

以上說法,繁殖成功過的總結。

補充,繁殖期間不要混養其他魚,會偷卵吃,以及,會容易被公魚咬死,尤其是叉尾鬥魚,護卵和佔地盤很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