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

以前的時候科技沒有現在這麼發達,人們的農業生產與二十四節氣密不可分,農民種地也更多地依靠經驗,經過代代的積累,農村就流傳著很多的農諺和俗語,這些農村老話對於指導農業實踐有著很大的幫助。現在農村老人還經常說一句“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是什麼意思呢?是不是也是跟農田的收成有關係呢?

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

“二月沒九,餓死豬狗”中“九”其實這是“數九”的意思,每年從冬至當天就開始數九了,這個過程是從“一九”到“九九”共八十一天,期間寒極轉暖,寒消暖長,也就是說天氣會逐漸變冷再變暖和。每年冬至農曆時間都不盡相同,最早可能是農曆11月初一,最晚可能是11月三十,人們覺得要是農曆二月份之前數九就早早結束的話,那就會有“餓死豬狗”的情況了,其實就是指影響糧食收成。

因為這個時候天氣回暖,地裡的害蟲也會早早大量繁殖,對農作物的生長十分不利,最後的糧食收成也會受到影響,如果再遇到倒春寒的話,農作物的產量更是會大打折扣了。而希望冬天的時間長一點是因為冬天的寒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害蟲的滋生。這是對農民的播種極其有利的。

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

那麼今年二月有“九”嗎?相信這是很多人會問的一個問題,2019年的冬至是在12月22日,(農曆11月27,已經是月尾了),數九“一九”到“九九”是在2019年12月22日到2020年3月11日這段時間,而2020年3月11日是庚子年鼠年二月十八,所以今年二月是有“九”的,農民朋友不必因此擔心。

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

當然有人也會質疑這樣的俗語如今還有沒有其道理,其實,我們知道即使現在農曆二月沒有“九”也很難出現“餓死豬狗”的情況,很多在農村流傳的農諺隨著時代的發展都不再被相信使用,如今農業氣象以及農業技術都已經很先進,農民朋友可以據此做好準備。“二月沒九,餓死豬狗”,你覺得這句俗語有道理嗎?你怎麼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