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在古代它被稱沙井,俗名‘藥泉’

月牙泉位於月牙泉風景區,古稱沙井,俗名藥泉,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西南5公里鳴沙山北麓。

月牙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自漢朝起即為“敦煌八景”之一,1994年列入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月牙泉是敦煌諸多自然景觀中的佼佼者,古往今來以“沙漠奇觀”著稱於世,被譽為“塞外風光之一絕”。


在古代它被稱沙井,俗名‘藥泉’

月牙泉


月牙泉早在漢代就是遊覽勝地。唐代有船舸,泉邊廟宇。泉南岸原有一組古樸雅肅、錯落有致的建築群,從東向西計有娘娘殿、龍王宮、菩薩殿、藥王洞、雷神臺等百餘間。各主要殿宇有彩塑百尊以上,所繪壁畫數百幅。重要殿堂均懸置匾額、碑刻,如“第一泉”、“別有天地”、“半規泉”、“勢接崑崙”、“掌握乾坤”等,書法雅俊,堪稱上品。當時這裡亭臺樓閣,廟貌輝煌,宮廳柱廊,臨水而設。林木蓊鬱,泉光與山色相映,古剎神廟,繞以常年香火。歷代騷客遊玩,吟詩詠賦,揮毫者不乏其人。史載,漢元鼎四年(前113年),漢武帝得天馬於渥窪池中,後人疑月牙泉即漢渥窪池,遂立一石碑曰“漢渥窪池”。“四面風沙飛野馬,一潭之影幻游龍”。由是,奇特的月牙泉更增添了傳奇色彩。

關於月牙泉、鳴沙山的形成還有一個故事:從前,這裡沒有鳴沙山也沒有月牙泉,而有一座雷音寺。有一年四月初八,寺裡舉行一年一度的浴佛節,善男信女都在寺裡燒香敬佛,頂禮膜拜。當佛事活動進行到“灑聖水”時,住持方丈端出一碗雷音寺祖傳聖水,放在寺廟門前。忽聽一位外道術士大聲挑戰,要與住持方丈鬥法比高低。只見術士揮劍作法,口中唸唸有詞,霎時間,天昏地暗,狂風大作,黃沙鋪天蓋地地而來,把雷音寺埋在沙底。奇怪的是寺廟門前那碗聖水卻安然無恙,還放在原地,術士又使出渾身法術往碗內填沙,但任憑妖術多大,碗內始終不進一顆沙粒。直至碗周圍形成一座沙山,聖水碗還是安然如故。術士無奈,只好悻悻離去。剛走了幾步,忽聽轟隆一聲,那碗聖水半邊傾斜變成一彎清泉,術士變成一灘黑色頑石。原來這碗聖水本是佛祖釋迦牟尼賜予雷音寺住持,世代相傳,專為人們消病除災的,故稱“聖水”。由於外道術士作孽殘害生靈,便顯靈懲罰,使碗傾泉湧,形成了月牙泉。

在古代它被稱沙井,俗名‘藥泉’

月牙泉

還有一個傳說,當年唐三藏去西天取經,途徑敦煌,因為是無際的沙漠,沒有水沒有食物,白龍馬已經死了(當地有白馬塔就是安葬白龍馬的地方),唐僧艱難跋涉,終於也快要倒下了,此時正被觀世音菩薩看在眼裡,為了祝他成功,所以從紫金瓶裡滴下一滴金水,瞬間在茫茫沙漠裡出現一汪月牙似的清泉,而且泉裡還有一種叫“七星草”,可以治百病,後此泉得名“月牙泉”,於是唐僧獲救了,便繼續向西天前進,月牙泉也一直存留了下來直到今天。歷史上的月牙泉不僅“千古不涸”,而且水面、水深皆極大。有文獻記載,清朝時這裡還能跑大船。20世紀初有人來此垂釣,其遊記稱:“池水極深,其底為沙,深陷不可測。”月牙泉在有限的史料記載和詩詞歌賦中,一直是碧波盪漾、魚翔淺底、水草豐茂,與鳴沙山相映成趣,在當地老百姓中有鐵背魚、七星草和五色沙三件寶的說法。

今人對月牙泉起源的解釋有四種:

敦煌月牙泉秋色一曰古河道殘留湖。認為月牙泉是附近黨河的一段古河道,很久以前,黨河改道,大部分古河道被流沙淹沒,僅月牙泉一段地勢較低,由於地下潛流出露,彙集成湖。湖水不斷得到地下潛流的補給,因而不會枯竭。20世紀50年代測量,月牙泉水面東西長218米,南北最寬處54米,平均水深5米,最深處7米有餘。

二曰斷層滲泉。認為月牙泉南側有一東西向的斷層,斷層上盤抬高了地下含水層,下盤降到附近潛水面時,潛流通出成泉。

三曰風蝕湖。即原始風蝕窪地隨風蝕作用的加劇,當達到潛水面深度時,在新月形沙丘內灣形成泉湖。由於環繞月牙泉的沙山南北高,中間低,自東吹進環山窪地風會向上方走,風力作用下的沙子總是沿山樑和沙面向上卷,因而沙子不會刮到泉裡,沙山也總保持似脊似刃的形狀,這才形成沙泉共存的奇景。

四曰人工挖掘。認為月牙泉形狀與半輪新月惟妙惟肖,好似人工刻意修飾的結果,加之古籍中有“沙井”的記載,既然稱井必須是人力勞作的結果。

在古代它被稱沙井,俗名‘藥泉’

月牙泉

月牙泉的周圍是高高的沙山,中間有一個形似月牙的小湖。鳴沙山在晴天或有人從山上滑下時會發出聲響,所以叫鳴沙山,這裡還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因為地勢的關係颳風時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從山下往山上流動,所以月牙泉永遠不會被沙子埋沒,被稱為沙漠奇觀。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舊,惡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於沙,古潭老魚食之不老。月牙泉有三寶:鐵背魚[5]、五色沙、七星草[6]。鳴沙山的沙子有紅、黃、綠、白、黑五種顏色。傳說鐵背魚和七星草一起吃可以長生不老!月牙泉南岸的小花羅布紅麻是泉邊獨特而唯一的保健中草藥,加工成茶葉後PH值呈弱鹼性,降血壓、降血脂、增加冠狀動脈流量,對高血壓、高血脂、有較好的療效,尤其對頭暈症狀、改善睡眠質量有明顯效果,同時具有增強免疫、預防感冒、平喘止咳、消除抑鬱、活血養顏、解酒護肝、軟化血管、通便利尿等功效,對以上症狀有80%的療效,也有延年益壽的功效,每年6、7、8月小花盛開。

對於月牙泉百年遇烈風而不為沙掩蓋的不解之謎,有許多說法。有人認為,這一帶可能是原黨河河灣,是敦煌綠洲的一部分,由於沙丘移動,水道變化,遂成為單獨的水體。因為地勢低,滲流在地下的水不斷向泉中補充,使之涓流不息,天旱不涸。這種解釋似可看作是月牙泉沒有消失的一個原因,但卻無法說明因何飛沙不落月牙泉。據統計數據顯示,自1995年到2010年的15年間,月牙泉周邊鳴沙山東山、南山山脊向月牙泉移動了8~10米,南北兩山間的區域面積縮減了7%;和20世紀70年代相比,月牙泉四周沙山坡腳移動了13~60米,被稱為“沙漠奇觀”的月牙泉面臨著沙山掩泉的威脅。隨著甘肅敦煌月牙泉應急治理工程部分投入使用,月牙泉水位不斷回升。敦煌月牙泉再生“子泉”,出現“三泉相依” 奇觀。形狀酷似一彎新月的月牙泉位於甘肅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處,因千百年不變的“沙水共存、山泉共生”的自然奇觀而成為國內著名的風景名勝。在經過幾年的應急治理之後,“沙漠綠洲”敦煌市著名的景點月牙泉水位嚴重下降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並已經有所回升。08年月牙泉水域面積重新擴至11畝,水位已累計上升了0.6米。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是戈壁大漠的兩大自然奇觀,以獨特的山泉共處、沙水共生的自然景觀聞名於世,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甘肅省敦煌市全力拯救“沙海明珠”月牙泉,推行了禁止開荒、打井、移民的“三禁”政策,實施了關閉機井、壓減耕地的“關井壓田”和補水、節水、引水等措施,有計劃地為月牙泉“輸液”,初步控制了月牙泉水位下降趨勢。至2010年10月,月牙泉水位穩定,平均水深維持在1.7米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