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從習慣思維到自我獨立思考的路徑轉變——《傳統十論》

優秀的之所以優秀,大多數並非因為他們有什麼天賦異稟的才能。可能只是在思維方式上比普通人更勤奮。

這種勤奮是指在接受既定結論的時候,會主動追問並思考結論產生的邏輯。習慣用理性的思考方式去思考問題,而不容易受情緒的挑逗。

秦暉的《傳統十論》就是一本建立在這樣的思考邏輯基礎上的讓人耳目一新的對傳統社會解析的書。

書中涵蓋十個已經被人們所熟知且已經在大眾腦海中形成固定認知的十個關於傳統社會的內容。每一部分內容大眾都已經相當熟悉,但看到《傳統十論》中的論述,讀者又會有一種好似“事情原來應該是這樣”。


從習慣思維到自我獨立思考的路徑轉變——《傳統十論》


能顛覆他人根深蒂固的想法的新觀點,從來不是輕易得到的。它需要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嚴謹細緻的分析能力,高瞻遠矚的歸納能力,和開放的思維交流能力。

這種追問的精神體現在對一切事物的認知上,即便是已經約定俗成幾百年的概念,在接受的時候,仍然希望追蹤到來歷。

例如《傳統十論》最後一章介紹”平等“一詞。在大眾心目中它的涵義非常明確,人們在談到這個詞的時候也會不約而同想到同一個意思,這個意思人們很少去懷疑。

那麼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對於司空見慣概念的追問,是懷疑精神的驅使,是自我意識的覺醒。也正是這種懷疑的精神,才能讓人不斷創造出新的事物。

在《傳統十論》中秦暉先生對這個詞的由來做了很詳細的研究闡述。

粗略看來,“平等”至少經歷了四個不同區域,五個階段的融合。

第一個階段是:印度佛教將“平等”一詞傳入。在上古語中,卻沒有“平等”這個詞,體現類似與平等意思的詞叫做“平”、“太平”、“均平”。現在用到的“平等”這個詞是隨印度的佛教傳過來的,但是佛教中提到的平等的意思和演變到現在“平等”的意思卻大有不同。

總結下來,印度佛教開始傳入過來“平等”有四種含義:

1、作為一種事實判斷,“無差別”的意思;

2、作為一種價值取向,平靜、不關心的意思,通常所說的“平常心”;

3、宗教意義上的,人在神面前的平等;

4、佛陀平等對待世人的公正權威。

所以這一階段,關於今天的“平等”,印度的佛教只傳遞過來這個詞語,其中的內涵還沒有形成今天的認知。

第二個階段是:在宋代,平等作為形容詞,而非價值觀的存在。

宋代平等指中等,有時乾脆指劣等。是一種單純的形容詞,而不是價值觀取向。

第三個階段:發展到價值觀時期,已經是明朝的時候。關於“平等”,明朝兩代學派程朱理學和王陽明的心學派,程朱理學認為是“平等”的意思是類似於墨子式的“愛無差等”,心學認為是佛祖出世意義上的“平等”。

這裡程朱理學認為的“兼愛,愛無差等”體現的打破身份壁壘的平等觀念是和現在的“平等”涵義最接近的,但是明朝時候認同這種觀念的人卻很少。

第四階段:一直到清朝末年,維新運動的時候,四民平等的觀念出現,四民平等說的就是打破身份壁壘,實現產權自由、公平競爭。與此同時,現代平等觀念中涵蓋的“分配平等”也有了發展。

從習慣思維到自我獨立思考的路徑轉變——《傳統十論》


這個探索緣由的過程,是屬於自己的思索過程,在這過程中涉及到素材的蒐集,整理彙總,分條縷析的闡述。不一味被動接受已經由他人設定好的概念,永遠對概念和事物持懷疑的態度,才能不斷鍛煉出自己獨立且具有啟發性的思維方式。

《傳統十論》就是秦暉先生在這種不斷自我追問的思維方式下探索出來的。

如果說前面對於”平等“的概念還屬於自我的梳理,那麼對於傳統中國傳統社會”非宗族化”和“大共同體本位”的想法,則是有一種顛覆以往的論述。

宗族化社會最重要一是具有血緣關係同一個姓氏的一群人聚集住在一起,另外一個他們的管理制度是由宗族長老把控。

但是在《傳統十論》中在根據史史資料的基礎上發現,中國歷史上的社會形式並不具備,也就是說宗族化的社會不是中國社會的傳統。

從習慣思維到自我獨立思考的路徑轉變——《傳統十論》


從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記載中有143個丘,但是戶數和姓氏之比平均不到2,也就是說一村有40戶則姓氏將在20個以上。根本沒有所謂的大姓。另外記載中,關於丘的管理制度也並非是宗族長老制度,而是“吏民”制度。吏民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公務員。

這種聚集在同一個地方但是姓氏繁雜的現象,從三國一直到宋元明時期都非常普遍,作者使用了一個方法。就是在《隋書》、《舊唐書》這種歷史書中以姓氏搜索X村,X莊、X家寨、X家鎮等帶有姓氏的行政單位。最後發現自三國到明時期,基本都沒有,只有到清朝時期,以這種姓氏作為基層行政單位的記載才越來越多。

由此可見,一直以來被人們習慣性接受的宗族化社會並非是歷史傳統,只是到清朝時期基層社會才慢慢有宗族化的特徵。

類似這種具有啟發性不同視角的論述,在《傳統十論》中還有很多,每一個論述都追溯到最源頭的地方,根據材料一點一點探索,最後總是有不同以往的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