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二戰後期蘇聯完全有能力佔領整個歐洲,他為什麼不佔領整個歐洲?

金剛大錘


不光蘇聯有能力,美國也有能力。而且英美的能力更強一些。

美英有海軍和戰略空軍,蘇聯只有陸軍。如果美蘇打起來,蘇聯肯定落下風。蘇聯的地面裝甲部隊再厲害也逃不過空中打擊。

美國的軍火工業產量是蘇聯的幾倍!蘇聯已經盡了全力,美國國內還有部隊正在訓練,準備運到歐洲大陸。所以蘇軍根本打不過美軍。


一葉楓流O靈似舞妖




別開玩笑了,1945年的蘇聯已經是強弩之末。

我覺得能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大概率是不知道當時世界第一工業強國美國的工業能力究竟有多驚人。

我簡單說1個數據,讓大家感受一下美國作為當時世界第一工業強國究竟有多恐怖:

1941—1945年,僅僅謝爾曼重型坦克,美國總共生產了4.9萬輛。

作為對比,1945年蘇聯所有裝甲車輛保有量為3.8萬輛,其中前線可以使用的不足9000輛。

依然是根據蘇聯方面數據,1945年蘇聯鐵產量只有戰爭爆發前的59%

鋼產量,1945年蘇聯只有戰前的67%

原油產量,1945年蘇聯只有戰前的62%

金屬切削機床只有戰前的66%

蒸汽渦輪機只有戰前的19%

汽車只有戰前的51%

拖拉機只有戰前的24%

糧食總產量只有戰前的48%


(俄羅斯史料顯示1946—1947,蘇聯糧食減產造成了嚴重後果,減員150萬)

可以這麼說,蘇聯為了確保衛國戰爭的勝利,農業方面的投入幾乎完全停止,所以我們看到1945年蘇聯拖拉機產量還不足戰前的30%。而蘇聯對農業投入的停止從1943年開始就造成了蘇聯局部地區的饑荒,到了1946年甚至演變成全國性糧食減產。1946—1947年糧食大幅度減產和英美援助的中止所造成的的饑荒至少給蘇聯帶來了100—150萬人口的減少。

而截至1945年,蘇聯20—49歲男性(最適合士兵)損失了1500多萬人,佔34.46%

而刨除1945年蘇聯現役1000多萬軍人,整個蘇聯適齡男性不足25%,20—49歲男性總數為4400萬的話。

如果再考慮到工人、農民、機關人員,可以說到了1945年,蘇聯適齡兵役人口幾乎接近枯竭。

這還不提英美幾乎援助了蘇聯所急需80%的各種工業原料。

這裡隨便舉幾個與武器裝備息息相關的原材料:

英美援助橡膠佔蘇聯自產的170.95%

甲苯佔蘇聯自產的34.91%

鉬精礦佔蘇聯自產的220%


(斯大林在德黑蘭會議上的談話)

甚至斯大林在1943年參加德黑蘭會議時都坦率的承認,美國每月可以生產8000—10000架飛機,英國每月可生產3000—3500架,而蘇聯最多隻能生產3000架。

我想斯大林的這番話已經足夠說明問題了,1945年蘇聯如果要向西歐進軍,那麼最開心的應該是英國,其次是德國,因為這意味著美國就算不想,也要打垮蘇聯了。


蘭臺


二戰後期蘇聯完全有能力佔領整個歐洲,他為什麼不佔領整個歐洲?


我們知道,在二戰中的歐洲戰場上,蘇聯作為與納粹德國戰鬥的主力軍,為歐洲乃至全世界的反法西斯鬥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尤其是在1945年的歐洲大陸滿目蒼夷,蘇聯紅軍攻破柏林打敗了德國,並且當時的英法等還沒有緩過勁來,蘇聯完全有能力佔領整個歐洲,這對一直熱衷統一歐洲大陸的蘇聯人來說是一次可遇不可求的機會,但蘇聯為什麼沒有佔領整個歐洲呢?

小編認為,當時的蘇聯雖有統一歐洲的想法,但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無法訴諸於行動,因為二戰中蘇聯經歷衛國戰爭、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戰役等,損失了大量的軍隊和物力財力,再加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虎視眈眈,使得蘇聯放棄了佔領整個歐洲的想法。具體原因是:

一是因為蘇聯軍隊在戰爭中損失太大,沒有實力佔領統一歐洲。雖然按理說,當時攻入柏林的蘇軍如果能夠一鼓作氣,從佔領的德國出發,攻下法國等國,槍掃北歐幾個國家,一鼓作氣統一歐洲。但是當時的蘇聯根本就沒有這個能力,因為蘇聯經歷衛國戰爭、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戰役等戰役後,尤其是這些大規模戰役,死傷無數,達到了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可以說二戰蘇聯的傷亡是最高的,衛國戰爭的勝利是用蘇軍士兵的生命填出來的,各位蘇軍名將的威名是建立在蘇軍士兵累累白骨之上的。並且其國內的民眾為了一心抵禦外敵,全民皆兵,國內不但廢墟一片,而且各種生產生活停滯不前,物力財力虧損巨大,當時蘇聯國內的戰爭潛力已經告罄,如果在打敗德國之後統一歐洲,從人力物力和財力方面來說,根本就維持不了戰爭的需要。並且當時數百萬西方國家的軍隊登陸歐洲,開闢第二戰場,蘇聯如果想要佔領整個歐洲,那就得在打敗德國法西斯之後和美英法等國再打一場。這又是一場世界大戰級別的戰爭,蘇聯人已經無法承受這種大戰帶來的後果。

二是因為蘇聯沒有能力控制西歐。即便當時的蘇聯狠下心統一佔領了歐洲,但經歷戰爭後的蘇聯本身自己已是滿目瘡痍,如果他們成功佔領了西歐,他拿什麼去發展西歐?蘇聯根本就沒有那麼多資源去重整西歐的經濟,所以即便蘇聯有實力入主西歐,但也沒有能力控制西歐,何況美國也不會放任西歐成為紅色帝國的附屬國。

三是因為以美蘇為首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方面的較量,蘇聯當時根本就不是美國的對手。雖然兩個陣營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敵對,但是當時的美國在二戰中根本就沒什麼損失,如果蘇聯想佔領統一歐洲,西歐的老大哥美國是不會坐視不管的,以當時美國的實力,蘇聯根本就無法抗衡。

四是因為蘇聯之所以能夠打敗德國攻破柏林,這與美英法等國的支持分不開的。當時兩方是從東西兩面夾擊德國的,雖然蘇聯最先攻破柏林,但如果沒有美英法的牽制和美國對蘇聯物力財力的支持,蘇聯也很難做到。如果蘇聯一旦和美英等國開戰,美國人肯定會對他採取斷奶的措施,失去了美國援助,蘇聯人也會呈現出後繼無力的情況,畢竟蘇聯是整場戰爭中受到戰爭波及最大的國家,損失巨大,一旦失去美國的援助,蘇聯的戰爭機器將陷入停轉的狀態。所以,此時的蘇聯可以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所以,綜合以上幾方面原因,小編認為,二戰後期的蘇聯,雖然很想佔領統一歐洲,但天時、地利、人和一樣也佔不到,從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葛大小姐


二戰期間,美國向蘇聯援助了一千六百四十二萬噸戰爭物資,一萬四千架軍機,五十多萬輛各類軍車,防空火炮八千門,衝鋒槍十萬支,所以從這裡不難看出,蘇聯之所以在二戰後期不佔領整個歐洲,是出於對盟友美國援助的感恩。

至於蘇聯二戰死了兩千六百多萬人,一千七百多座城鎮被毀,近十萬個農莊消失,總損失超過兩萬六千億盧布,二戰結束四年後經濟才恢復到戰前水平,這些都是小事,影響不了蘇聯佔領歐洲,你說是吧?所以歸根結底還是蘇聯太善良!

言歸正傳,二戰之所以會爆發,最主要的原因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導致的,不僅造成了週期性的經濟危機,還導致社會貧富差距急劇擴大,貧富差距又會導致民族主義,所以才有希特勒的反猶,並且向外部發動侵略戰爭,轉移危機。


而在二戰後期,全球有上億人失去生命,歐洲大陸基本被打殘,那時候戰爭的真正矛盾已經由種族的主義轉化成了國家的仇恨,這也就意味著終止世界大戰的方法不再是解決經濟危機,而是以同盟國和軸心國中的一方的徹底失敗而告終。

所以,同盟國取得戰爭勝利之後,即便是在二戰中保存實力最完整的美國也沒有向外發動侵略。因為戰爭把世界打殘了,大家都是一樣窮,自然也沒有貧富差距引發矛盾了,這個時候是重新創造財富的好時機,美國依靠自身實力,塑造了有利於自身的新秩序,從二戰後期稱霸到現在。
因此蘇聯不佔領歐洲,一是因為被戰爭打殘沒實力,二是因為自己家還有待建設呢,還搶那麼多廢墟有什麼用?

精英出鞘


其實,二戰結束以後,蘇聯不但想佔領整個歐洲,還想佔領整個日本,但是作為二戰結束以後最強大的國家美國,絕對不會允許蘇聯這麼幹,所以蘇聯是想佔領但是沒有條件佔領;

蘇聯和西歐都是二戰的最大受害國,但蘇聯憑藉戰時經濟,發展出了歐洲最強大的軍力;

有實力但並不一定就說你有條件佔領,二戰期間整個歐洲都是主戰場,歐洲的主要大國被二戰打亂,但相對來說,蘇聯的受損沒有英法那麼嚴重,當時蘇聯憑藉戰勝國的優勢,大量攫取德國的戰後資源以及科技裝備,通過在戰敗國獲得的工業裝備,蘇聯戰後瞬間恢復國家實力,從而一躍成為歐洲最為強大的國家,而且通過戰時的軍工經濟,發展出了當時歐洲獨一無二的鋼鐵洪流,因此冷戰當中蘇聯才會在斯大林短短十年當中,發展成為世界核大國,與美國軍事實力平起平坐;

蘇聯有實力佔領,但是沒實力發展與掌控當時滿目瘡痍的歐洲;

二戰結束以後,所有的國家都需要戰後重建,但當時的歐洲主要大國幾乎都沒有有效的國家資金用於重建,而蘇聯本身也失學嚴重,雖然能夠憑藉自己的力量恢復,但是要想大規模輸出給其他國家參與重建,那就心有餘而力不足(戰後華約經濟整體輸給北約國家就可看出),所以當時的蘇聯軍事實力雖然強大,如果蘇聯真的想要佔領歐洲所有國家,也許也有這個實力,但是戰後的重建與掌控、駐軍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支撐,這些對蘇聯來說都是硬傷,所以蘇聯有實力佔領,卻沒實力發展與掌控當時滿目瘡痍的歐洲,強行佔領也只會引起諸多反抗,反倒需要自己投入更多的資源去維持秩序,這對蘇聯來說儼然是一塊吞不下去的肥肉;

美國出於引領戰後世界秩序的建立,美國也不會允許蘇聯佔領歐洲;

美國作為二戰唯一本土沒有受到傷害的國家,且通過戰前的大量工業輸出大發了一筆戰爭橫財,而戰後憑藉自己舉世無雙的世界經濟大國,保證了自己戰後重建有大量輸血的實力,而且作為資本主義社會的老大,美國一直以來與歐洲同宗同源,所以大西洋彼岸的美國,也不會允許蘇聯佔領歐洲,並且通過意識形態的區分,美國著手開始組建自己的聯盟,從而在軍事、經濟上打壓蘇聯,實現自己世界唯一超強的國家地位;


尖刀出鞘


首先,提問者的“二戰後期蘇聯完全有能力佔領整個歐洲”的論點,找不到歷史證據支持。如果作為假設,”為什麼不佔領整個歐洲?“這個問題,更無法找到回答問題的證據。

推翻提問者所持論點的證據是,六十年代初期的柏林牆危機期間,美蘇在柏林發生了自二戰結束後的最嚴重的軍事對峙。美軍的坦克已經脫去了炮衣,反坦克部隊已經佔據了相應的陣地。最後危機和平化解。這是蘇聯不具備佔領歐洲的能力的最有說服力的證明。


虯髯釣翁


蘇聯人做夢也想橫掃歐洲,不僅如此,他們還想獨佔日本,只是由於美軍強大的實力,使得蘇聯人的夢想終究停留在做夢這個階段。

在諾曼底登陸之前,蘇聯是歐洲大陸上唯一和德軍展開正面交鋒的戰場,憑藉蘇聯人強大的動員能力,以及戰鬥民族的血性,再加上美國不遺餘力地援助,蘇聯人是可能打到巴黎的。

但是隨著霸王行動的開展,數百萬西方國家的軍隊登陸歐洲,開闢第二戰場,蘇聯人的機會,稍縱即逝。如果蘇聯人想要佔領整個歐洲,飲馬巴黎,那就得在打敗德國法西斯之後和美英法等國再打一場。這又是一場世界大戰級別的戰爭,蘇聯人已經無法承受這種大戰帶來的後果。

隨著德軍的閃擊戰,蘇聯軍隊喪失了大量的領土資源以及兵員,不得不依靠美國不間斷的輸血來支撐。如果蘇聯一旦和美英等國開戰,美國人肯定會對他採取斷奶的措施。

失去了美國援助,蘇聯人也會呈現出後繼無力的情況,畢竟蘇聯是整場戰爭中受到戰爭波及最大的國家,損失巨大,一旦失去美國的援助,蘇聯的戰爭機器將陷入停轉的狀態。

另外就算蘇聯有完備的工業體系,就算蘇聯不缺乏各種各樣的原料,能夠自給自足,他們還面臨一個最重大的問題,就是兵員短缺。蘇聯在斯大林的大肅反中損失巨大,許多優秀的將領都被處死,而新的將領要成長起來,是要交學費的。

所以在整個衛國戰爭期間,蘇聯的士兵損失巨大,蘇軍在和德軍的幾大戰役中,損失都比德軍大,衛國戰爭的勝利可以說是用蘇軍士兵的生命填出來的。各位蘇軍名將的威名是建立在蘇軍士兵累累白骨之上的。

在二戰末期,蘇軍有600萬士兵,但是這已經是蘇聯人拿出吃奶的勁,拼湊出來的最後一支隊伍了,蘇聯國內的戰爭潛力已經告罄。而蘇聯人的對家美國是盟國中唯一本土沒有受到大的波及的國家。

別的不說,結束太平洋戰爭之後,美國就有上百萬的軍隊可以從太平洋調到大西洋,在國內,再動員個幾百萬人馬也是輕輕鬆鬆的事情,此時的蘇聯可以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而且就算美國不插手,蘇聯也沒有能力控制住西歐。

蘇聯本身自己也是滿目瘡痍,如果他們成功佔領了西歐,他拿什麼去發展西歐?蘇聯人有那麼多資源去重整西歐的經濟嗎?答案是沒有,整個華約集團花了幾十年,東歐的經濟還不是陷入了困頓?

所以如果沒有美國插手,蘇聯有這個實力入主西歐,沒有這個能力控制西歐。何況美國會放任西歐成為紅色帝國的附屬國嗎?


歷史評說


蘇聯並沒有這個能力,如果說蘇聯有能力佔領整個歐洲,也是在美國支持蘇聯,而且沒有諾曼底登陸,西線沒有盟軍上來,蘇聯有這個能力直接打到巴黎。但是情況就是這麼不一樣,為了避免蘇聯佔領更多的歐洲地盤,英美盟軍從英吉利海峽登陸了上來。

1944年6月的霸王行動,三百多萬英美盟軍登陸到歐洲,這會兒開始,就意味著蘇聯再也不可能去佔領整個歐洲了。想佔領整個歐洲,唯一的辦法就是和英美開戰,把英美盟軍趕下海,再打一場世界大戰。但是和英美開戰,蘇聯那會兒並沒有任何勝算。

蘇聯在二戰末期,總共也才六百多萬軍隊,而這六百多萬軍隊則是蘇聯能夠動員出來的最後一支部隊了。蘇德戰爭初期,一批蘇軍被德國人消滅了,1942-1945又是一大批蘇軍被消滅了,蘇聯八九百萬士兵陣亡,殘疾的軍人更多。柏林戰役之時,蘇聯手裡的部隊也就剩下那些了,再想補充進來更多的士兵,基本沒有可能了。

而對面的英美盟軍,再動員個七八百萬人也不是啥問題,戰爭潛力也更大。這就意味著,蘇聯還要打一場世界大戰,而蘇聯無論是兵員還是其他方面,都無法再支撐自己繼續打了。這會兒的蘇聯,守住已經吞下的土地一點問題沒有,但是主動出擊,去攻佔法國,基本沒戲,很有可能拖垮蘇聯,蘇聯在 1946年可能就解體了。

蘇聯那會兒的戰略,也僅僅是佔領東歐,在東柏林為界限,和西方國家分庭抗禮。而且,即便是這樣,也是非常吃力的。


軍武文齋


有一句話叫做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如果蘇聯真的舉兵開始佔領整個歐洲的話,那麼美國必定會快速從蘇聯東邊登陸開戰,這時蘇聯也會落得個兩線作戰的窘境。西面與歐洲作戰久攻不下,東面美國軍隊又來勢洶洶。在誰都不會使用核武器的大前提下,面對美歐軍隊的兩面夾擊,在蘇聯精銳部隊被消磨光之後,被歐美國家吞掉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當然前提是不使用核武器,然而現實卻不是如此,二戰剛結束美蘇之間就開始冷戰,而在歐洲西線這邊美蘇之間已經部署了大量的核武器,如果有一方準備開打,那麼不排除另一方會主動使用核武器進行火力威懾。

最後就是蘇聯本身的國力問題,雖然冷戰期間蘇聯憑一己之力跟美國硬鋼,但那時犧牲自身輕工業為代價,用自己百分之百的國力和美國百分之六十的國力硬鋼。雖然最後蘇聯依舊被耗死,但如果在冷戰初期就開戰的話,蘇聯能否打贏歐美國家依舊是個問號。還有就是受限蘇德戰爭的創傷,戰後許多年蘇聯才恢復了元氣,而等蘇聯恢復元氣時,美國早已在歐洲站穩了腳跟。


九品侍衛


俄國二戰前後依靠武力強行佔領了歐亞大片土地,二戰開始後,與德國決裂,被德國暴擊,雖然在英美扶持下重新恢復了過來但已是強弩之末,在二戰結束時已再無力對抗歐美。從俄囯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態度可見一斑。反觀英美,倒是有一股勢力熱衷於趁勢擊潰俄國,至少"解放"出東歐、亞洲以及其它歐洲被佔領土,也是迫於各國內部反戰勢力的抵制,最終大家選擇了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