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我們的勾股定理,古希臘為何叫畢達哥拉斯定理,誰竊取誰的果實?

初中數學課本中的勾股定理,是幾何數學的基本定理之一。勾股定理的方法達到500多種,堪稱擁有最多證明方式的定理。

勾股定理的取名來源戰國時期的一本數學著作《周髀算經》。

算經中商高同周公的一段對話:“…故折矩,勾廣三,股修四,經隅五。”


我們的勾股定理,古希臘為何叫畢達哥拉斯定理,誰竊取誰的果實?


商高這段話簡單來說是勾三股四弦五 ,就是對勾股定理的說明,當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分別為3(短邊)和4(長邊)時,徑隅(就是弦)則為5。這個就是我們初中課本學的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作為我國數學對世界數學界的貢獻,那麼勾股翻譯成英文該怎麼說呢。事實上,外國對這個定理的名字稱為畢達哥拉斯定理,畢達哥拉斯一個人的名字,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的勾股定理,古希臘為何叫畢達哥拉斯定理,誰竊取誰的果實?


畢達哥拉斯是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以發現畢達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聞名於世。

畢達哥拉斯發現勾股定理的過程也具有戲劇性。

相傳,畢達哥拉斯有次應邀參加餐會,在等待上菜的過程中,被腳下的大理石地磚吸引。


我們的勾股定理,古希臘為何叫畢達哥拉斯定理,誰竊取誰的果實?


原來,參會地板是排列規則、美麗的方形瓷磚,善於觀察和思考的畢達哥拉斯冥冥之中感覺這些地板存在某種數的關係,於是拿了畫筆在地板上開始畫起來,選了一塊瓷磚以它的對角線 AB為邊畫一個正方形,他發現這個正方形面積恰好等於兩塊瓷磚的面積和。


地板磚中勾股定理

聰明的讀者這個時候肯定意識到,這個就是勾股定理的證明啊。

畢達哥拉斯沒有停止推演,於是再以兩塊瓷磚拼成的矩形之對角線作另一個正方形,他發現這個正方形之面積等於5塊磁磚的面積。

經過多次的推演,得出結論: 任何直角三角形,其斜邊的平方恰好等於另兩邊平方之和。

數學裡有個說法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畢達哥拉斯先大膽假設,最後通過第二次畫圖來求證。

在外國,為了紀念某人的貢獻,多用某個人的名字來命名公式或者定理。


我們的勾股定理,古希臘為何叫畢達哥拉斯定理,誰竊取誰的果實?


在我國由於最早記錄來自商高的對話,因此已叫商高定理,但是勾三股四玄五的說法,更易理解和教學,因此我們學的時候就叫勾股定理了。

所以說到這兒 ,也不存在誰竊取誰的果實問題了。

對此,讀者朋友們怎麼看呢,歡迎前來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