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怎麼感覺藥店越來越多?

用戶5361646156


俗話說的好,一鋪旺三代,擁有一套商鋪,等同於少奮鬥幾十年!

這話放在幾年前,這算是一句公認的事實。

但隨著實體經濟的萎靡,網購的衝擊,房租人工費用的上漲,街邊的商鋪紛紛打上“轉讓”的標籤。

但是不知你是否留意到,哪怕實體經濟再受衝擊,唯獨一門生意卻越做越好——藥店

而且街邊的藥店不僅沒有受到衝擊,反而越開越多,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所以,關鍵時刻不妨開個藥店發財?

為何藥店越開越多?肯定是賺錢嘛,不然誰受得了高租金去開藥店。

那麼開藥店為什麼賺錢?

首先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愁客源。要知道醫療、教育是兩個特殊行業,所謂的“用戶”都是有硬性需求。

說得更直觀點,用戶或者消費者都是“有求於你”。

所以壓根不需要任何“營銷”措施,這就直接省下一大筆錢,至於藥店所謂的“促銷”,一來是廠家的活動,二來是為了多賣給你點東西,藥店反而賺的更多。

另一重因素是人口老齡化、亞健康。

上點年紀有個頭疼腦熱也都正常,正是由於人口基數大+老齡化,當然需求也就更大,市場也更大,而藥店就能實實在在的吃這波“紅利”。

再一點是“不花錢”。

所謂的不花錢並不是真不掏錢,而是現在老年人都用醫保卡買藥。

說得更通俗點,老年人天天買菜都要為1塊錢計較,因為那是兜裡花出去的,而醫保卡的錢又不是自己交錢充值,所以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買買買。

以上都是客觀因素促成藥店能躺賺,但藥店能遍地開花,最主要的原因當然還是利潤高!



藥的利潤到底有多高?看看上市藥企的研發費用、廣告費用就知道了。

說得更直觀點,一個上市公司某藥物產品,其十年的研發費用甚至還沒一年的廣告費多,有的甚至研發費用直接為零!

說白了,壓根不需要什麼研發,等進口藥專利過期了,仿製一下換個包裝再轟炸幾輪廣告,就可以源源不斷地低成本向市場輸送新產品。

至於廣告投放的費用,當然還是要消費者買單的。

除了藥物本身利潤高之外,更重要的是還有市場的“新生力量”——保健品!

這個我就不用多介紹了吧,看看鴻茅藥酒就知道了。成本幾塊錢的保健品,配上個“高大上”的英文標籤,再靠銷售員滿嘴跑火車,幾百上千賣你沒毛病!

那麼為什麼賣藥的不受網購衝擊?

道理很簡單嘛,一來有門檻,處方藥需要醫生的處方;

二來試錯代價太高!買件衣服發現假貨,無非退貨或者扔了,買到假藥吃了那可是要命!



所以,你說趕緊開個藥店是不是個發財的門路?

最後說一下,如果是老百姓,家裡有病號並且需要長期服用藥物的:

劃重點,去專業的醫藥網站買藥。如果還不放心,直接買自營!這樣價格可比你在藥店買便宜多了,有的甚至相當於半價!


懶先生理財


前兩天剛剛拿到醫保卡,去藥店買藥,錢是從醫保卡上刷的,從卡上刷錢不從兜裡自己掏錢出去,有時候對價格就沒有那麼敏感了,本來藥品的利潤就高。半年前去藥店買維生素e,我說我買維生素e,店員把我帶到了保健品櫃檯,養生堂的,我一看都上百一盒,我說我要藥品不要保健品,她又帶我到修正的櫃檯,一盒54元,我說不對啊,我記得維e很便宜的,店員說便宜的是人工的,貴的是天然的效果好,我說什麼人工的天然的,我做了幾十年藥了,標準都一樣,她把我帶到了一個最底部的櫃檯5.4元用一個月。我馬不停蹄的趕回公司開會,說我找到我們銷量下滑的原因了,馬上通知所有代理商,把零售價格調高,有什麼辦法?價格低了藥店不推薦,大部分人也不懂藥品,需要醫生店員指導。這樣藥店儘快能的會銷售高毛利產品。



現在做商業流通的或多或少的都受互聯網的衝擊比較大,很多行業甚至銷量下降了50%以上,但是醫藥行業藥品政策監管較嚴,網上只允許銷售非處方藥,而且還不是任何單位都可以去網上銷售的,只有部分獲得網絡銷售牌照的連鎖藥店才可以網絡銷售藥品,藥品受網絡衝擊較小。但是我預計每一年網絡藥品銷售市場佔有率會以每年0.5%的速度上升,實體下降0.5%。

第三藥品需求比較大,尤其是老年人藥品消費金額高,老年人對互聯網不是很熟悉,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讓藥品的需求每一年都保持超過國民經濟5%左右的速度在高速增長,經濟越發達,人的醫藥健康需求越高,導致了看好這個行業的人多。2016年藥品的銷量達到了三萬多億元,超過我們日常接觸最多的服裝的銷量,可見藥品市場確實是很巨大的。—-傳遞快遞物流最新信息創業交流請關注我。


找順風車返空車51快配


身邊的藥店太多了!


這種感覺應該成為大家的共識了。即便在同一條街上,同一個小區的門口,甚至有兩三家藥店並排在那裡開業。這不免讓人納悶,賣的藥有什麼差別嗎?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需求量?

但,事實就是那樣的確鑿:藥店顯然成了一種非常熱門的生意。很少看到哪個藥店開完之後關門兒,反而是以後又開了一個連鎖,又開了一家新店。

想起古代的那些藥鋪,開藥店的老闆往往就是郎中,也就是現在的醫生。但現在的藥店和以前的藥鋪完全不同了,因為它變成了經銷商、代理商。藥店,成了醫藥公司銷售的終端。



古代有句俗話,但願世間人無病,不怕架上藥生塵。

而現在的藥店,今天一個會員日,明天一個打折日,今天買二贈一,明天八八折促銷,偶爾還會搞一個集中的、熱鬧的一個團購活動。



概括成一句話,藥店生怕你買少了!

和人們深為詬病的一些醫院醫生給患者開大處方、亂收費、過度醫療類似,藥店給患者開藥超量的現象並不少見。本來一個療程可以搞定,結果開2到3個療程的量,其實事實上很多藥剩下了,過期也好變質也罷,藥店也不管不問,賺的盆滿缽滿。


客觀的說,這種行為增加了一些老人,或者是其他人濫用過期藥的可能性,對公共衛生健康事業有害。

隨著醫療改革,以往讓人挑出很多問題的以藥養醫的現象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一些醫院的門診的辦公室也貼著醫藥、醫療器械銷售代表嚴禁入內等字眼;醫藥統一採購招投標也成為越來越嚴格的規矩。

這一切都體現了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在公立的醫療領域,越發開始照顧百姓利益,打擊藥價虛高。回到社會上,打擊藥價虛高則需要百姓更加科學理性的去面對疾病。

隨著網絡購藥市場的逐漸規範,相信實體藥店的生意會迴歸理性。與此同時,國家需要保障好互聯網醫藥購銷領域的安全可靠性,讓百姓在日常用藥方面有更多經濟實惠的選擇空間。


遼瀋名醫


藥店越來越多,說明:

1,醫院逐步改變"以藥養醫"模式,給社會藥房留出空間;

2,賣其它商品受電商衝擊極大,藥品是管制商品,電商只能乾瞪眼。

3,積累用戶,今後向大健康產業過渡。

4,受以前"以藥養醫"影響,藥品利潤還是很高的


洋楊大觀


本文首發於微|博|@每日精彩無限,轉載請註明;
\n

點擊上方 大興這些事兒

\n

\n

速讀儘管醫保定點藥店很早就有,但很多人並不知道用醫保卡可以買藥。據報道,目前北京的醫保定點藥店只有100家左右,對於這麼大規模的城市來說,實在是太少了。

\n

昨天下午,北京市醫療保險事務管理中心發佈通知,啟動新增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申報。根據相關要求,定點零售藥店須能夠提供24小時購藥服務。對於定點醫療機構的申報,能夠提供節假日門診服務或急診服務的醫療機構優先。

\n

有分析稱,醫保定點藥店有可能擴容到1000到2000家。如果此事成真,那麼基本能形成一個網絡了,醫保定點藥店貼近千家萬戶就會成為現實。

\n

\n

藥店能刷醫保卡,的確是一件方便醫院也方便患者的好事。長期以來,許多患者,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患者,僅僅為了開藥,就必須去醫院排隊、掛號、拿藥。由於醫保制度的限制,每次最多可拿一週或一月的藥物,於是,“定期去醫院報到”就成了一件煩心事,耗時耗力。遇到出差、旅遊或者工作繁忙,無法“報到”,就會面臨“斷頓”,影響治療效果。而對醫院來說,這同樣是個沉重的負擔,“純拿藥患者”消耗了“號源”,消耗了醫生的精力,與真正需要就醫的患者形成爭搶,對醫療資源也是一種擠佔。

\n

在這種情況下,擴容醫保定點藥店,無疑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n

按程序申請 定點醫藥機構“能進能出”

\n

本次新增定點醫藥機構工作將對所有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一視同仁,不管是政府辦還是社會辦醫藥機構,在自願的基礎上,只要符合相關標準和條件,均可自願申請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協議管理範圍。

\n

\n

申請簽訂醫療保險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可自本月27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所在區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提交申請材料。藥品零售連鎖企業門店可自本月13日起,5個工作日內,向所在區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按要求提交申請材料;其餘零售藥店以及第一批未遞交申請材料的藥品零售連鎖企業門店,可自今年5月22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所在區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按要求提交申請材料。逾期將不予受理。

\n

藥店須能夠提供24小時購藥服務

\n

為保障參保人員的權益,保證新增定點醫藥機構的服務質量,本次新增工作從規劃佈局、服務能力、內部管理等方面,對醫療機構提出6項要求,對零售藥店提出5項要求。

\n

申報條件要求所確定的定點零售藥店之間原則上有350米以上的可行進距離。

\n

\n

同等條件下,藥品零售連鎖企業開辦的直營非法人門店和經營時間長者優先;能夠提供24小時購藥服務,並設有明顯的夜間售藥標誌及售藥窗口。

\n

零售藥店須配備與經營範圍相適應的至少一名執業藥師和2名藥師或以上職稱的藥學技術人員,營業時間內應有執業藥師或藥師在崗,為公眾提供藥學服務。

\n

來源/法制晚報

\n大興這些事兒 每日新鮮事\n

指紋,識別

\n \n

☏事兒君業務合作:【原創:41bi】

\n

▼網匠網的網絡運營教你如何做好營銷型網站的運營,讓你的營銷型網站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網匠網專注營銷型網站建設、網絡營銷策劃,還會提供一整套的網絡營銷解決方案,為您解決網絡營銷最大難題!有公司需要做營銷型網站(walseo.net)的可以選擇廣州網匠營銷型網站公司或者選擇內頁網營銷型網站[neiye.net]

提示:本回答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涉及醫藥知識,請牢記網上尋醫問藥有風險,問診請到正規醫院和門診,作者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關注我頭條號瞭解更多相關知識,熱心公益覺得本答案不錯請贊一個支持我們謝謝。


每週精彩無限


我看到很多人對於藥品行業有誤解,因為我是做藥的,所以我發佈一下我所瞭解的藥店目前情況。有的人說藥品10倍利潤,我可以明白告訴你,你想多了。藥品大部分利潤大概一半左右,部分大品牌(電視廣告多的)比如999大部分藥店虧本賣(我這邊9.5左右進價,有時候6塊左右就賣了)大家會奇怪為什麼還虧本賣,和超市性質差不多,拿一點點產品低於市場價格讓客人覺得東西都便宜,還一部分屬於流通品種,但沒有做廣告的,(比如奧美)就是所有藥店診所都會賣,但價格也賣很低,這個毛利點大概在10-20個點,然後最後一種類型叫做控銷(比如修正仁和)典型控銷,這個可以達到50個點左右,這樣廠家比如我供貨給藥店8塊錢產品,要求你賣18。你就必須賣18,不然我經常來看你銷售價格,你要低賣,ok,下次賣完了其他藥店投訴你,或者我看到了。下次要貨。對不起沒貨或者直接不給你貨。 利潤最高的大家可能想不到。是外用乳膏和貼膏。這一塊差不多有70個點(當然也是控銷產品)流通比如皮炎平什麼的,那個也沒錢賺,因為多賣一毛都覺得貴!好差不多說完了。還很多朋友覺得10倍利潤,可以自己去開藥店,馬克思說了3倍利潤可以無視如任何法律!你可以去試試10倍利潤


軌跡141893131


很多藥店,一般僱人工資都在1200元,很多商家會鼓勵員工多賣藥,西藥提成百分之3-5,而中藥提成百分之8.5,多賣多得,那些賣不出去貨的人,老闆一般不用,或者壓低基本工資,所以你去藥店買藥,便宜的藥她都會說沒有,寧可不賣,給你推薦貴藥,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俄羅斯中醫館


賣藥利潤大,現在醫改注意力全放在大醫院了,藥店無人監管,價格隨便定,一些普通常用藥都漲了5一6倍了,暴利,一些心腦血管藥漲幅更大,合夥掏騰醫保費用,坑老百姓。報紙上講藥降百分之多少?不知是誰算出來的,百姓感覺是越降價格越高了。


長嘯牛


因為藥店利潤是暴利,一個進價3,5塊錢的藥基本都可以賣到20多塊錢,而且醫院醫生和藥店老闆勾結狠宰病人,只要吃下去人不死,各種貴藥給你推薦要你買,這是所有行業裡面最黑的行業,別的行業只要你的錢,賣藥的不僅要你的錢,搞不好還要你的命!


三原蟲


藥店遍地開花,街頭巷尾十分醒目,醫院也不少,公立的,私立的,各種專科,男科,女科,婦嬰醫院也算是星羅密佈了,醫藥同宗,利益同族,數量井噴式發展,關乎健康狀況與需求,藥店越多,越說明全民健康情況在滑坡!有利可圖則會發展迅速。換位思考:藥店太多不是什麼好事情,也不是什麼好現象。



物有所滿,必有所虧,數量龐大的藥店蜂擁而至,藥店之所以利潤豐厚,買藥的人多嘛!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藥店,倒也是這些年被人們忽視的獨特街景,俗話說:有什麼別有病,吃什麼別吃藥,餐館多了是好事,藥店多了,很興旺,原因是藥品賣得好,需求藥品的人多了。代價則是全民的健康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