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圍棋學院九品教學之“用智”篇:巧用智 謀佳局

圍棋學院九品教學之“用智”篇:巧用智 謀佳局

巧用智

圍棋九品制最早始於三國時期,魏人邯鄲淳根據曹操實行的九品中正制,將圍棋劃分為九品:一品入神,二品坐照,三品具體,四品通幽,五品用智,六品小巧,七品鬥力,八品若愚,九品守拙,其中一品等級最高。“品”是我國古代圍棋的等級,關於圍棋九品的說法不僅是指棋藝高低,主要是描述棋手的精神境界的高低。

在圍棋的教育中,我們依然可以將“九品”與學生需要達到的水平和境界結合起來。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棋藝的第五品——“用智”。

圍棋學院九品教學之“用智”篇:巧用智 謀佳局

歡樂對弈

細加觀察“九品制”,我們會發現其可分為兩大塊,一塊是之前所介紹的 “守拙、若愚、鬥力、小巧”,這些可歸納為具體的戰術範疇;另一塊是今天將要開始介紹的 “用智”,以及“通幽、具體、坐照、入神”,這些品格就不僅僅是單純的技術範疇,還涉及到更高級別的戰略層面。

現實圍棋教學中,經常會出現此種情形: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們對於圍棋的基本作戰手法運用,例如:“枷吃”、“門吃”、“徵吃”等技巧已然熟練,頗為沾沾自喜。但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能發現,這種小棋手的進步甚微,該輸的棋照常輸,有希望贏的棋,卻無論如何也贏不到手,眼睜睜看著勝利的果實溜走。

大家會問:“孩子們怎麼了?是遇到瓶頸了嗎?”“這種時期該如何繼續提高呢?”

圍棋學院九品教學之“用智”篇:巧用智 謀佳局

合力探討

先給大家介紹兩個人,在圍棋界,說到“用智”,不得不提到兩位天才棋手,一位是湖南衡陽籍的“神豬”——羅洗河,在2012年的第10屆三星杯世界圍棋公開賽中,從預選賽打起,最終決賽以2:1擊敗當時如日中天的石佛李昌鎬,此戰的勝利,標誌著已經統治世界圍棋14年的李昌鎬終於走下神壇。

半決賽對上韓國“毒蛇”崔哲瀚,在所有人認為和棋已是板上釘釘之事時,羅洗河卻迸發出“天才”的想法。那局棋的最後時刻,崔哲瀚則在常人般的思維裡掙扎……羅洗河卻靈光一閃,妙破“三劫循環”,晉級決賽。

決賽中對陣李昌鎬,羅洗河大大加快行棋速度,大打心理戰,使得一向心靜如水的石佛也動了凡心,亂中出錯,最終成就了羅洗河的奪冠傳奇。

另一位是棋風詭異的妖刀——馬曉春,其著作《三十六計與圍棋》將圍棋中的“用智”展現的淋漓盡致,馬老曾表示:這種書只有我能寫。

小小的棋盤,縱橫19條,如同戰場中的兩軍作戰,“兵者,詭道也,”沒有計謀,光憑一腔熱血,最終因何倒下都不會知道。

回到之前的教學問題上,估計大家也能知曉其中的原因了——學生們之所以棋藝停滯不前,進入“瓶頸期”,因為了然於胸的只有具體的招法,只有墨守成規,而並不能靈活運用,導致經常出現下列情況:施展手段吃掉對方棋子,卻不料是對手故意扔下的殘兵敗將;全局處處得利,整盤棋局卻輸了;”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等情況比比皆是。

為了解決此類問題,學院老師們會在課上給學生們擺棋,抽繭剝絲,為學生們揭開高手們的神秘面紗,瞭解其真實意圖;同時鼓勵學生多加思考,“對手下棋的目的在哪兒”,促進孩子們的思維多元化;督促孩子們多加打譜,體悟高手的思路,慢慢強壯自身,將吸收到的營養內化為自己肌肉,變為可供自己掌控的力量。

讓學生們真正認識到這個道理:“不拘泥於繁多的技術,而能靈活使用,不同情形下,機動組合,為贏得全局這個最終目的服務,圍棋如此,人生亦如是。”

新浪圍棋學院採用九品制教學升級體系,教學內容涵蓋圍棋技術、圍棋禮儀、現代圍棋常識、圍棋歷史知識和國棋文章撰寫,致力於培養學員多方面綜貪能力。新浪圍棋學院是與科技和媒體密切結合的國棋培訓機構,有人工智能助教和陪練,學員不但能參與錄製圍棋節目,更可以參加新浪棋牌頻道組織的各項國棋交流活動。更有趣更科學更全面更時尚!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高粱橋斜街59號院6號樓2層203室。

諮詢熱線:13001215191

62246565

(和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