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5g基站覆蓋範圍較小,在城市裡如何能容得下越來越多的基站?

用戶4299405759499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基站可以分為宏基站和小基站,其實就5G宏基站來說,城市裡基本和4G基站共站址建設也就可以了。

基站分為宏基站和小基站。

基站,按照覆蓋範圍,發射功率的不同,分為宏基站和小基站。小基站也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微基站、皮基站、飛基站。

在一些媒體上、宣傳上看到的5G基站,基本上都是宏基站。

宏基站,在移動通信系統之中,是覆蓋室外區域的主力設備。宏基站的天線掛高比較高,佔得高打的遠。

中國建設了全球各種制式的宏基站,而且就數量而言,在全球的運營商之中是最多的,不管哪個制式都是如此。中國目前有841萬個各種制式的基站,其中4G基站數量達到了544萬,冠居全球。除了中國之外的全部國家的基站加起來也遠不如中國的基站多。

小基站是3G時代出現,最早是在美國被使用,隨後在一些歐洲國家被廣泛的應用。國內的小基站基本上是從4G時代開始的,在三大運營商之間中國移動採購的小基站數量是最多。

5G基站建設,其實就宏基站來說,城市區域不會比4G基站多很多。

5G雖然啟用了更高的無線頻率,這個主要是電信和聯通啟用的3.5Ghz,中國移動5G基礎頻率2.6Ghz其實4G也在使用,4.9Ghz中國移動還沒有開始建設。

以現在的設計模型,城市區域,中國移動使用的2.6Ghz可以間隔424米建設一個,而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3.5Ghz則需要322米建設一個。這也是網上很多地方說的5G基站只能覆蓋300-400米的由來。

不過,其實中國的4G基站密度,在城市裡的密度是非常大的。就城市中心區域來看,大城市的基站密度甚至可以達到100米一個,而一些小城市中心區域,300米左右也就會有一個基站。

所以,就城市區域來看,大部分地區的5G基站其實完全是可以和4G基站共站部署的,城市區域需要新增的宏基站站址其實並不是很多。

現在全國建設的5G基站,基本都是和4G共站。

由於城市建築過於密集,人口密度過大,所以不能完全依靠宏基站進行覆蓋。

室外信號覆蓋室內的效果很差,而城市區域也有一些區域無法建設宏基站,或者是因為阻擋有一定的盲區。這些區域,信號建設小基站來進行補充覆蓋。

就現在來看,小基站將會是5G之中最多的基站,數量要遠遠的超過宏基站。

這些小基站由於體積小、重量輕,所以安裝可以比較靈活。

比如建築物的天花板、牆壁都可以掛小基站,比如燈杆、水泥杆、木杆等這些地方也可以掛小基站,一些建築的外牆也可以掛小基站。

總而言之,現在雖然是很多地方都在說5G需要建設更多的基站,不過實際上現在三大運營商使用的無線頻率,城市區域新增的基站和4G相比差距不會很大,基本上和4G共站部署也就足夠了。而那些小基站,本身選址靈活,找到安裝小基站的位置比宏基站要容易多了。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相對於一線城市來說確實有點小難度,倒也是問題不到,建設也相當簡單一些,主要是費用問題是個大難題。下圖是我們這裡的城區移動5G覆蓋

比如以前的有線寬帶覆蓋這也是一個相當難解決的痛點,比如說青島嶗山那邊的老居民區,就很難覆蓋,走覽、箱子都有很大的難度,覆蓋也就不一樣


陳小貓1107


5G因為頻段高波長短,所以單個5G基站覆蓋範圍較小。這也只是相對2、3、4G基站而言。

2G基站覆蓋範圍是半徑10公里左右。

3G基站覆蓋範圍是半徑5公里左右。

4G基站覆蓋範圍是半徑3公里左右。

5G基站覆蓋範圍是半徑300米左右。

可以看出按相同覆蓋面積內5G基站的密度接近4G基站的100倍!可以說數量是相當龐大的。

但幾百米的距離鋪設一個基站,其實成本增加才是困難,城市空間上其實問題不大。可以通過偽裝將基站鋪設在路燈、下水道、廣告牌、樹木和屋頂,所以城市容納下5G基站是沒有問題的。

如圖廣、深、東莞、佛山等大灣區基本城市生活區的5G基站基本已經覆蓋,但是絕大部分人並沒有察覺到身邊的5G基站。



過氣的人兒啊


5G基站覆蓋範圍小,是因為其頻率相比4G更高,波長更短,抗干擾性相對較差。

5G基站覆蓋半徑很小,但是體積相對2,3,4G基站也要小很多,安裝的空間實際上是不會有很大問題的。

5G網絡覆蓋最最大的問題是設備數量多龐大,導致成本太高,短期內又不會有明顯的經濟效應,所以提出了NSA和SA兩種組網模式,以平衡成本與經濟效應之間的不協調。


尾戒之痕


5G信號高頻的特點決定了穿牆性能差,只能走直線的特點。在城市裡面樓宇密集,難以像郊外那樣建設宏站的方式來覆蓋。

為了做到信號無死角,必然要在建築裡面的樓道、電梯、架空層、路邊加密微站和信號放大器的做法。

       5G覆蓋也是nsa先覆蓋,之後才會覆蓋sa,5G手機廠家宣傳的所謂雙模意義根本不大,目前運營商成本考慮只會基於架設在4G上的nsa,所以近幾年只能接入nsa網,而且n絕對大於3,300-500一個基站,5G基站至少要是4G基站的10倍以上的數量。

       等大多數用戶都用上5G網絡以後,運營商會回籠一部分資金,這時候再逐步向SA組網模式過渡。這期間還牽扯到路由器、交換機、服務器、網絡切片、智能運維、邊緣計算中心、開源與白盒化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而且還面臨著運營商整體網絡架構的變革等問題,投入巨大而且見效慢,所以5G網絡會從NSA組網逐步向SA組網模式幾年時間過渡。


用心去愛國


5G網絡雖然覆蓋範圍小,但是基站的體積也可以做到更小,因為除了宏基站,還有用於小區的微站和樓宇之內的小站,這些基站與4G基站不是一個概念了,這些小巧的基站看上去就像是一個CPE或者路由器,因為功率小,所以對人體沒有傷害,這點不用擔心。

其實我們甚至將5G基站想象為公共空間的電燈就行了,大街上有路燈,樓宇裡面有樓梯燈,因此要容下5G基站簡直太容易了。


單叔叔


一線城市基站越來越多過於飽和,接下去就是發展鄉鎮服務


加菲貓傳說


採用定點衛星覆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