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百家姓之黃姓溯源

溯 源

出自贏姓。少昊金天氏裔孫臺駘,因治理汾、洮兩河水災有功,顓頊帝把汾川流域封其食邑,其後裔建立沈、姒、蓐、黃4個小邦國,黃國從商周一直延續到春秋初期,為晉所滅,其子民以國為姓。

出自顓頊帝的曾孫陸終次子惠連受封於黃,建立黃國(今河南省潢川縣以西),春秋時為楚所滅,後裔以國為姓。東漢著名學者蔡邕在《漢交趾都尉胡夫人黃氏神誥》載:“江陵黃氏……其先出伯翳(伯益)別封於黃以國氏焉。”《元和姓纂》載:“黃,陸終之後,受封於黃,為楚所滅,以國為氏。”戰同時,陸終五十六世孫黃歇任楚相,封春申君,開基江夏,故黃氏郡望為“江夏”。

北方少數民族改姓,燕山黃始祖姓答喇、諱貞、字真,燕人為蒙古族氏,改黃姓。

入 閩

河南光州同始人黃道隆,黃香之後,黃舜夫之幼子,任官東部會稽縣令。東漢建康元年(144年),因見世亂棄官避地入閩。初居仙遊大、小尖山之陽(即今之平朋山,俗稱雙陽山),後改遷桐城(今泉州市)西郊。其後裔遍佈於晉江南安等地。三國時,黃興,吳孫權部將,與妻曹氏棄官入閩,居邑南惠安之鳳山。晉代永嘉之亂,河南光州同始人黃允隨晉室南渡入閩,居侯官(今福州市),後裔散居邵武等地。

黃知運在兩晉之際任永嘉(今浙江省溫州市)守,其子黃元方(字彥豐)任晉安(今福州市)守。因為當時中原戰亂頻繁,遂於西晉永嘉二年(308年)舉家入閩,卜居侯官烏石山黃巷,黃知運也隨子入閩。黃元方(字彥豐)因此成為晉安黃氏入閩始祖。黃元方第十一世黃崖遷居泉州,後裔形成著名的泉州五安黃氏,又稱紫雲黃氏。這支黃氏在唐中期出了一個著名的人物,即開元寺的捐建者黃守恭。黃守恭生5子:長子黃經居南安,次子黃紀居惠安,三子黃綱居安溪,四子黃綸居同安,五子黃緯居詔安。黃元方之十一世桂州刺史黃岸遷居莆田涵江黃巷,後裔形成莆田黃氏。莆田黃氏因產生了唐末著名學者黃璞、黃蟾、黃滔而成為最早繁榮發達的福建黃氏宗支。

黃侃之五世黃裳(字以繡,號錫傳),固始人,於兩晉之際為避戰亂,率領家族遷入福建邵武縣和平鄉鸛藪林(即邵武市和平鎮坎頭林黃家林)。

泉州南安燕山黃氏始祖黃忠勇,原元大都燕京順天府(今北京市)大興縣人,姓答剌,名貞,字真,蒙古族,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進士,官南安達魯花赤,遂居南安市傳衍,改姓黃。

肇 基

梅林黃氏黃瓊,字崑玉,號碧池,於北宋初從惠安錦田遷居錦瀛(今新沙堤一帶),其後裔黃嚴齋於明永樂年問移居梅林。黃嚴齋後裔又移居永寧北門、蚶江前頭、林邊等地。黃濱泉於明永樂年間從晉江潘湖遷居梅林。其後裔移居港邊、永寧、林邊。

塘後黃氏黃深,號念一,於宋末從惠安錦田遷居塘後。其後裔移居塘園(稱興源派)及前園、港前、伍堡、內透、永寧、後杆柄等地。

鋪錦黃氏黃念八於南宋景定年問從惠安錦田遷居鋪錦。

侖後黃氏黃鳳(字仕鳳,號十四致政)於元中葉從莆田金墩遷居侖後。其後裔移居院後、長福、蚶江、厝上等地。

塘園黃氏黃鶴翔於明永樂年間從南安蘆溪遷居塘園。後又移居策卿(今赤坑)稱策卿派。四世黃靜齋回遷塘園。

金埭黃氏黃啟運於明永樂年間居金埭。其後裔移居永寧、浯沙、長福、石獅市區等地。

草柄黃氏黃純禧於明嘉靖年間攜子黃仙草、黃春居、黃仕鳳從屯安錦埔遷居外草柄。黃仙草移居內草柄,後裔移居厝上。

烏山腳黃氏黃存禮於清初從惠安田邊遷居烏山腳。

西墩黃氏黃兆祥於清康熙年間居西墩。

水頭黃氏黃明新於清康熙年問從泉州遷居水頭東山堡。

永寧黃氏黃日嚴於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從惠安前安遷居永寧小東門,其孫黃國平移居曾坑。黃昭林於清末從泉州石頭街遷居永寧。

寬仁黃氏黃守確於清光緒年間從泉州塗山街遷居寬仁。

繁衍及外遷

(一)新沙堤(錦瀛)黃氏:溯自惠安錦田三世黃木裕派下,其世系為:一世黃肅、二世黃忠、三世黃木裕、四世黃任、五世黃志武、六世黃禹誠、七世黃瓊、八世黃宗高。北宋初期,七世黃瓊從惠安縣錦田遷居錦瀛(今新沙堤村一帶)。據《錦田黃氏大宗族譜》記載,‘‘瓊公,字崑玉,號碧池。由國子監授迪功郎。後周顯德四年(957年)出生。一子:宗高。”新沙堤(錦瀛)黃氏因明間倭犯、瘟疫,清初遷界,族人陸續遷往梅林、永寧北門、蚶江前頭、林邊、晉江永和菌邊路下、泉州鯉城、福鼎、江西、福州沿海地區、廣東潮州、臺灣等地。

(二)塘後(桃源)黃氏:溯自惠安錦田黃氏。十四世黃深(號念一),宋末從惠安縣錦田遷居塘後村,塘後(桃源)黃氏尊黃深為一世祖,歷800多年,傳31世。傳至四世,塘後(桃源)黃氏分必逢、西真兩支系。塘後(桃源)黃氏後裔陸續遷往塘園、前園、港前、伍堡、內透、永寧、後杆柄、深滬、安海、金井、坑前、桐城、南安詩山、仙遊的楓亭、廣東、浙江瑞安、平陽之騰蛟、梅山、高樓、馬嶼、泗馬裡、靈溪河口等地。清康熙年間,黃鐘遷居臺灣。清乾隆年間,黃廷佛、黃廷文遷居臺灣,後又有族人陸續遷居臺灣,分佈在臺南、彰化、淡水、新竹等地。

百家姓之黃姓溯源

塘後黃氏宗祠

(三)鋪錦(錦裡)黃氏:溯自惠安錦田黃氏。黃念八於南宋景定年間(1260-1264年)從惠安縣錦田遷居龜湖鋪錦鄉(今鋪錦村)。黃念八生黃佑哥,黃佑哥生黃天佐。黃天佐生3子:長子黃福崇、次子黃福慶、三子黃福履。黃福崇生黃光孫,至九世黃旭生遷居廣東黃河。黃福慶傳東樓房。黃福履生4子:長子黃光榮、次子黃光顯、三子黃光生(傳錦衙房)、四子黃光賜。四世黃福壽傳中鎮房。黃光榮生3子:長子黃珈璉、次子黃珈璡、三子黃珈奴(傳店下房)。黃珈璡生五子:長子黃鑾(長房)、次子黃爐(二房)、三子黃鐲(三房)、四子黃鎡(四房)、五子黃勉(五房)。五世黃長觀傳仙境糊金房。鋪錦黃氏奉黃念八為一世祖,已歷740餘年。

九世黃旭生遷居廣東黃河。十世黃惠(四房後問祖)長子黃廷範之三子黃景熠遷往浙江省平陽,其後裔有遷往平陽騰蛟溪心、大文、駟馬、水頭佔家埠、瑞安小堂口、桐嶺、營前、西門、麗岙、沙瀆、大日岙底、小娥山、蓋竹、大京、高樓、墩頭、隴頭、鵝頭、梅山、蒼南靈溪河口等地。十一世黃普晉於明正德十年(1515年)遷居塘西,後移居晉江安平東井。十一世黃廷軾遷居廣東高州。十二世黃景熠遷往浙江平陽。十四世黃國香、黃秉良遷居浙江溫州。十四世黃老瑛遷居湖北枝江縣。十四世黃式樂遷居郡城(今泉州市區)。十五世黃士麟、黃士馨、黃士鳳遷居浙江溫州。十五世黃士錦偕堂兄弟遷居浙江溫州平陽。十五世黃公治(又名大兵)遷居浙江杭州。十七世黃清榮、黃清河、黃清老、黃清梅、黃清來、黃清外遷居浙江溫州。十七世黃徙煥遷居晉江沙塘。十八世黃植詮移居東店村。明代,有族人移居對山鋪錦(今南安市大霞美泗黃鋪錦)。明崇禎年間,黃宣三遷往臺灣北港浮門頭南門內華四使家。黃縉錦生於清順治十三年(1653年),葬在臺灣聖廟前。黃源溥字悌周,生於康熙癸酉(1693年),葬在鹿港。十七世黃纘煥、黃胡煥居鹿港。據族譜記載遷居臺灣者達97人。散居鹿港、淡水、東螺、鳳山等地,黃良驥、黃汝濤、黃樹珍、黃宏度、黃鴻烈、黃清文、黃清和、黃景辰等為著名郊商。鋪錦(錦裡)黃氏遷居臺灣的族人在鹿港泉州街建造“鋪錦巷”。黃富遷於明萬曆年間遷往菲律賓,黃縉居、黃源潔於清康熙年間遷往菲律賓,另族人陸續遷往東南亞等地。

(四)侖後(侖峰)黃氏有2個支派。

1.溯自莆田黃氏金墩派。十四致政於元中葉遷居侖後。侖後奉十四致政為一世祖。十四致政生2子:長子黃明室,次子名諱失考,傳至五世黃允獨贅居於外。黃明室生2子:長子黃伯壽(智)、次子黃昌壽(號三十九宣義)。黃昌壽生2子:長子黃佛觀、次子黃外遜。黃佛觀(字用賓,號悅齋)生4子:長子黃公庚、次子黃寅生、三子黃媽奴、四子為僧名失。黃寅生(號直翁)後裔分4柱。黃媽奴(字於成,號實齋)生3子:長子黃壬、次子黃宗、三子黃晝。黃壬(字世默,號循然)生3子:長子黃溶(號恆勉)傳頂厝、次子黃哲(號靜軒)、三子黃文(字祥質,號果毅)傳下房。黃溶生3子:長子黃源(號漸磐,傳心泉房)、次子黃澄(字榮清,號介石,傳介石房)、三子黃儼(號恬淡)。黃文生3子:長子黃璋、次子黃珌、三子黃寵。黃璋(字榮嘉,號兼山)生4子:黃仁、黃忠、黃恕、黃懋。黃恕(字弘推,號度吾)生4子:黃遂京、黃廉京、黃輔京、黃烈京。黃遂京(字翰成,號勤立)傳軒下房,生2子:黃應錄、黃應穹。黃應穹支分烏門。黃烈京(字翰潔,號義南)傳橋頭派。侖後黃氏已歷700餘年,傳25世。六世黃晝移居水頭。九世黃陽(字弘毅,號東橋)傳院後,九世黃仁移居長福。侖後黃氏有族人遷居蚶江、厝上、泉州、福州、香港、澳門及菲律賓、新加坡等地。十一世黃應元(別名朝鐘,號起樂)於明末遷往臺灣,其後裔散居臺灣鹿港。清代又有數十人遷居臺北、淡水、高雄。

2.溯自外草柄黃純禧派下,從外草柄村移居侖後村。

(五)前園黃氏:溯自塘後黃深派下。八世黃景祜的後裔從塘後村下厝移居前園村。因譜遺失,始遷者及遷入時間不詳。

(六)塘園黃氏有2個支派。

1.策卿派:黃鶴翔生於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為塘園黃氏策卿派一世祖。黃鶴翔於明永樂年間從南安市蘆溪遷居晉江十九都桃園鄉(今塘園村),後又移居策卿(今靈山村赤坑),四世黃靜齋回遷塘園,傳24世。

2.興源派:溯自塘後黃深派下。六世黃興源於明洪武九年(1376年)從塘後村移居桃園(今塘園村)。黃興源生2子:長子黃宜孫、次子黃宜中。黃宜孫生4子:長子黃西軒傳引西派,次子黃石軒傳右椅派,三子黃參軒傳埔頂派,四子黃申軒傳東厝派。黃宜中充南京留守衛軍,遂人籍南京市。塘園黃氏族人有遷往香港、澳門及菲律賓等地。

百家姓之黃姓溯源

塘園黃氏宗祠

(七)水頭黃氏:清康熙年間,黃明新攜子黃仕添、黃仕興、黃仕載從泉州遷居水頭村東山堡。清咸豐八年(1858年)黃榮造移居水頭村前坂大厝。清乾隆、嘉慶年問,有族人陸續遷往臺灣,散居在鹿港、淡水、臺中、臺南、艋胛等地。

(八)前頭黃氏:溯自新沙堤(錦瀛)黃瓊派下。清初遷界,七世“素”字輩從梅林村移居前頭村。由於族譜被焚,肇基始祖不詳,傳10世。

(九)外草柄黃氏:明嘉靖年間,黃純禧攜子黃仙草、黃春居、黃仕鳳及眷屬從惠安縣錦坡(埔)遷入斗柄(今外草柄村)。黃春居、黃仕鳳居外草柄村傳衍。

(十)內草柄黃氏:明嘉靖年間,黃純禧攜子黃仙草、黃春居、黃仕鳳及眷屬從惠安縣錦坡(埔)遷入斗柄(今外草柄村)。黃仙草移居內草柄,黃仙草生2子:黃心渠、黃善渠。歷400餘年。

(十一)港前黃氏:溯自塘後黃深派下。塘後三房(名諱失考)移居港前村,遷入時間失考。

(十二)厝上黃氏:溯自外草柄黃仕鳳派下,始遷者黃垂榜。

(十三)伍堡黃氏:溯自塘後黃深派下。始遷者及遷入時間不詳。黃篤法、黃篤梅、黃篤復、黃實成遷往新加坡,黃國續、黃進寶遷往印度尼西亞。

(十四)西墩黃氏:黃兆祥生於明崇禎十年(1637年),清康熙年問遷居西墩村,始遷地不詳,傳12世。

(十五)烏山腳黃氏:溯自紫雲仲房黃存禮派下。清初從惠安縣田邊遷居烏山腳村。因無族譜,始遷者及遷人時間失考。

(十六)東埔黃氏:溯自紫雲錦田派下,黃天賜於民國6年(1917年)從惠安縣山霞埔上遷居東埔村。

(十七)古浮黃氏:清道光年間,從惠安縣後邊遷居古浮村,始遷者不詳。

(十八)祥芝黃氏:溯自紫雲仲房派下。遷居者及遷入時間不詳。

(十九)內透黃氏:溯自塘後黃深派下。黃景福從塘後三房移居內透村。

(二十)寬仁黃氏:清光緒年間,黃守確從泉州塗山街遷居寬仁社區。黃錦峰遷居漳州,黃錦延遷居泉州南門十九都,族人還有遷往福州、浙江平陽、臺灣等地。

(二十一)林邊黃氏:溯自新沙堤(錦瀛)黃瓊派下,因清廷遷界移居林邊村,後因族譜被焚,始遷者失考。另有部分黃氏族人從梅林、前坑、惠安錦田、張坂、南安洪瀨遷居林邊村。

(二十二)曾坑黃氏有3個支派。

1.從梅林移居曾坑村,遷居者及遷入時間不詳。

2.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黃嚴從惠安縣前安遷居永寧小東門,黃嚴之孫黃國平移居曾坑村。

3.另一支始遷者及遷入時間不詳。

(二十三)後杆柄黃氏:溯自塘後黃深派下。從塘後村移居後杆柄村,始遷者及遷入時間不詳。

(二十四)永寧鎮區黃氏:溯自塘後黃深派下。黃孔信於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從塘後村移居永寧鎮區。清光緒年間,二十二世黃會賜、黃會連、黃會柱、黃會領等率子遷往菲律賓,還有黃會奢、黃會嚏等人遷往菲律賓。

永寧鎮區另有黃氏族人陸續從各地遷入:明初,永寧小東門黃氏一支從惠安縣遷入。清廷遷界時,黃章雪[因譜被焚,詳情失考,為新沙堤(錦瀛)派下]從新沙堤移居山根(原虎岫寺邊一村落,今已廢),再於清道光年間遷入永寧北門定居。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黃日嚴從惠安縣前安遷人。清末黃昭林從泉州石頭街遷入。1918年,黃佛水從惠安縣崇武鎮遷入。1930年,黃助朝從泉州豐澤區蟳埔(潯埔)遷人。1950年,黃文彩從南安市羅東遷入。1954年黃寶川從惠安縣山霞鎮田邊村馬厝遷入。

(二十五)梅林黃氏有2個支派。

1.溯自新沙堤(錦瀛)黃瓊派下。黃嚴齋於明永樂年間(1403—1425年)移居梅林村。後因遷界,族人流散,有遷往永寧、蚶江前頭、石獅林邊、晉江菌邊、泉州、福鼎、江西、廣東潮州、福州和臺灣等地。

2.金墩派。明嘉靖年間,黃濱泉從晉江市潘湖遷居梅林村。族人有遷往港邊、永寧、曾坑、林邊、內坑、香港及菲律賓等地。

(二十六)金埭黃氏:明永樂年間(1403一1424年),黃啟運遷居泉州府南門外二十都鰲城金埭(因族譜被焚燬,無處查考從何處遷居本里)。金埭黃氏奉黃啟運為一世祖。明萬曆年間,七世黃道祥(號勤吾)遠上京師,舉家隨遷。清康熙至乾隆年間,金埭黃氏有族人遷往永寧、浯沙、石獅、長福、安海、泉州、同安、香港、臺灣桃園及菲律賓等地,其中遷往臺灣者大多數居於凰山市區,黃淵緩一支居於鹿港。

百家姓之黃姓溯源

金埭黃氏家廟

(二十七)長福黃氏有2個支派。

1.金埭黃氏黃啟運派下。黃心華於清康熙年間從金埭村移居長福村。

2.溯自梅林黃氏金墩派下。侖後三房九世黃仁後裔從侖後村移居長福村。

百家姓之黃姓溯源

長福黃氏宗祠

(二十八)東茂黃氏:因譜失,肇基祖及世系失考。有部分族人遷往曾坑、深滬。

(二十九)塘頭黃氏:清光緒六年(1880年)從泉州遷居塘頭村,黃依東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遷往臺灣。

(三十)蚶江黃氏:一支於清康熙年間由泉州遷居蚶江村;另有一支於清光緒六年(1880年)從侖後村移居蚶江村。

(三十一)港邊黃氏:黃濱泉後裔從梅林村移居港邊村。

(三十二)大侖黃氏:1947年,由泉州遷居大侖社區,因譜毀,世系不詳。

昭 穆

(一)塘後黃氏昭穆(從六世起):

敬郎平景原,孔欽伯明子,卿君鍾萬仕,廷元亨佳日,際會奉清時。

(二)鋪錦黃氏昭穆(從十五世起):乾元溶哲維殷長髮其祥。

新編(從十九世起)。

諱行:燝培欽淑根炳堯錦淵懋耀在覽源材烈堅鎮澤桂燦垂。

字行:繼世必公侯文武衣冠克振傳家以孝友祖德榮功尚存。

(三)前園黃氏昭穆(從六世起):敬郎平景原,孔欽伯明子,卿君鍾萬仕,廷元亨佳日,際會逢清時。

(四)塘園黃氏昭穆:世子德謙秉,奇汝載恆卿,甫夫伯侯元,先人貽(仲叔季)禮則,奕世種書田,文章昭國瑞,忠孝本家傳,行達明新學,修崇德性堅,安份躋仁壽,謙(和)光樂太平,多福其自取,丕承乃後賢,以斯善繼述,振繩億萬年。

(五)蓮塘前頭黃氏昭穆:勤仰淳近啟,日素起世元,為章紹高景,登應光泰端。

續昭穆:忠孝我家本,仁和致哲名,才嘉敦毅性,奕代克昌宏。

(六)草柄(仙草)黃氏昭穆(從六世起):克繩祖武,垂裕後昆,詩書振起,奕世人文,存心守正,行品端常,支分斗柄,源遠流長。

(七)侖後黃氏昭穆。

諱行:仕文兆啟,永元宗標,哲成章世,際同天國廷家,時宜光明正大。

新諱行:至誠萬世追前哲,榘範千秋裕後昆。

字行(從十八世起):鴻材燻章錦,鉅澤植熙基。

(八)沙堤黃氏昭穆:勤仰淳近啟,日素起世元,為章昭高景,登應光泰端,忠孝我家本,仁和致哲名,才嘉敦毅性,奕代克昌宏。

(九)永寧黃氏昭穆。

1.永寧黃氏惠安前垵房系昭穆:應世崇存振,皇朝啟元仕,廷光享佳日,際會奉清時;先仁貽禮則,奕例種書田,文章昭國瑞,孝友本家傳。

2.永寧黃氏塘後房(屬桃源派)昭穆:世子德謙秉,奇汝載恆卿,甫夫伯侯元,仲叔季禮則;奕記種書田,文章昭國瑞,忠孝本家傳,行達明新學;修崇得性堅,安分躋仁壽,和光樂太平,多福其自取;丕承乃後賢,以斯善繼述,振繩億萬年。

(十)梅林黃氏昭穆。

1.紫雲派昭穆(從十一世起):維章昭商景,登應光太端,忠孝我家本,人和致哲名,才嘉敦毅性,奕世克昌宏。

2.金墩派昭穆(從九世起):明嘉遷梅,居籍數代,昭厥孫謀,千支萬派。

(十一)金埭黃氏昭穆(從十一世起)。

諱行:淵泉當永念,昭穆奕須明,傳世承家純孝友,建功立業顯文章。

字行:字從名取義,孫以祖為宗,鍾毓英才多美德,聯登卿士煥鴻猶。

(十二)西墩黃氏昭穆(從五世起):祖德斯為美,字功源本長,業勤居家策,積善處世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