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既然底盤裝甲和發動機護板都是有用的,那為什麼主機廠不給裝好?

黃晴清


底盤裝甲、發動機護板有用,但並非是必需品,換句話說有它倆錦上添花,而沒有也無傷大雅,幾十年前沒有底盤裝甲的概念、也很少有裝發動機護板的,車子不也正常開麼?所以發動機護板、底盤裝甲並不是必須要有得配置,所以很多車型出於對成本的考量、會省掉髮動機護板,至於底盤裝甲,車輛在出廠前、底盤已經進行過底盤防腐處理,換句話說原車底盤上已經有薄薄的一層裝甲了!


所以底盤裝甲實際上不做也沒事,原廠的底盤裝甲比咱們自己弄的好多了;可能有的朋友會說,原廠的薄、自己噴的厚,但這只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原廠防腐塗層、足以應付環境對底盤的腐蝕,也能承受住行駛中一些小石頭子的衝擊;換句話說,原廠防腐塗層無法承受、自己噴的底盤裝甲同樣也承受不住,底盤裝甲噴的再厚、它也是軟質的,真遇到嚴重的拖底、衝擊,底盤裝甲不會起到任何的作用,換句話說它不是防地雷裝甲、它只是薄薄的一層膠質,它什麼都扛不住;所以主機廠明白這一點,絕對不會在已經處理過的底盤外部、畫蛇添足的再噴一層裝甲!

發動機護板

發動機護板及全底盤護板,主機廠是有原裝配備的、但得分車型,這玩意和發動機蓋板是一個道理,級別越高、價格越貴的車子,往往配備的更全乎;比如現如今的b、c級(含以上的級別)車型,發動機護板、蓋板、全底盤護板都是原廠配備;目前只有A、A0級別的部分車型沒有原廠發動機護板,當然這並不是說護板沒用、或因為設計上的不合適,實際上僅僅是出於成本的考量,這類車型往往會預留好安裝位、螺絲孔;不過要注意一點,即便是那些高端車、原裝護板也是軟質的,很少有用硬質材料的!


發動機護板最初被用於那些越野車上,配備的往往都是合金護板,因為越野車的特殊使用環境(飛沙走石),所以越野車是很需要這種護板的,但對於在鋪裝路面上跑的轎車、SUV應用面並不大,所以很多低級別車、因為節約成本往往給省略了,不過省略了也沒事、這玩意價格也不貴,自己配一個即可;材料選擇樹脂的即可;發動機護板並不會影響散熱,首先高端車都配備護板、足以證明不影響散熱,其次低級別車型不配備護板,並不是出於對散熱的考慮、而是為了節省成本!
至於護板影響發動機下沉?這個就比較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了,一次高速碰撞、往往在零點零幾秒內已經完成,而這麼短的時間、發動機來得及下沉麼?即便沒有護板,在一次高速碰撞下,發動機還沒來得及下沉、碰撞已經結束了,對吧?所以有些概念,用笨法去思考、反而更容易找到答案!配備護板只要用樹脂的即可,安裝合金的、反而會與地面離的更近(轎車底盤本來就低),更容易形成刮碰;所以對於發動機護板、底盤裝甲請理性看待,它們只是最近十幾年來形成的潮流、就像玻璃膜一樣的道理,難說對錯、只是因為用的人多、所以也就成了正確的選擇!


非專業車評


要想了解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什麼是底盤裝甲,底盤裝甲的全稱叫做“汽車底盤防撞防鏽隔音塗層”,顧名思議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層厚一點的漆。底盤裝甲在汽車工藝中叫做PVC塗層,底盤裝甲在汽車出廠的時候都是有做的,只是做的多少而已,有的車噴的很嚴實,有的車就把關鍵部位噴一噴。而發動機護板或者底盤護板是一塊真正的板子,一般是鋁合金或者樹脂材料,這類護板一般都是比較好的車才會有,而且越好的車包的越嚴實。它們的確有用,但是汽車上的很多配置如電動座椅、自動空調等也有用,那為什麼汽車廠家不給裝好呢?原因很簡單,你沒花這個錢啊。

底盤裝甲作用是錦上添花,沒有也可以

底盤裝甲是噴塗在汽車底板上的一層膠,噴的很厚,優點類似於敷了一層瀝青一樣。在汽車生產工藝中有個工序叫PVC塗層,其實就是在做底盤裝甲,便宜的車可能塗的很薄,或者只在一些關鍵部位,如焊接邊、焊接面做了以下塗層,其餘地方不做。底盤裝甲的作用主要是防腐同時還有一定的隔音效果(要看你噴多厚了),例如在海濱城市、或者北方城市一般都會選擇為車輛增加底盤裝甲的,原因是海濱城市空氣溼度大並且還有鹽分,北方城市主要是防止冬天的融雪劑對汽車底板造成腐蝕。對於車輛底盤抗撞擊、抗磕碰幾乎沒什麼作用。

汽車廠家在出場之前都會有多層防腐工藝,也做過很多抗腐蝕試驗,保證3年十萬公里底盤不鏽蝕一般沒什麼問題,當然如果做了底盤裝甲那就更好了,所以建議一些底盤裝甲不厚、不全的車輛可以去後期做一下。

原廠發動機護板、底盤護板可以提升汽車性能,但對抗衝擊沒多大用

我們知道,一般豪華品牌的汽車,底盤都包的嚴嚴實實,護板的材料一般也都是樹脂材料,他們這麼做不是為了保護底盤在託底時不受傷害,一塊塑料板也擋不住什麼衝擊。它的作用更多的是為了改善汽車的空氣動力學性能。我們總是關注汽車的造型夠不夠流線型,汽車的風阻係數等,但是底盤的氣流走向同樣對汽車行駛阻力有很大影響,所以為了使汽車底部的氣流更加平順,汽車廠家就給汽車底盤加上了各種護板,保證底盤很平整,再配合擴散器等讓車輛的風阻更加小、下壓力更大,抓地力更強,操控更好。底盤護板的作用除了以上之外,還有個重要的性能是為了保護脆弱油路或者底盤電路系統,因為汽車底板上經常會有很多線束或者油管。

後期盲目加裝底盤護板會有很多潛在風險

很多人買了新車之後很心疼,很寶貝,於是就把自己車的底盤包裹的嚴嚴實實,甚至不惜用一些鐵質護板,看似很結實的樣子,但其實這打破了汽車原有的設計,可能會導致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比如說碰撞安全中有一種保護前排乘客和駕駛員的措施,發動機沉降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在發生嚴重碰撞時,汽車發動機會程下降趨勢,高度降至乘客腿部以下,避開容易造成致命受傷的區域,同時發動機不會侵入乘員艙太多,保證乘員艙的生存空間。但是如果一旦裝了一個很結實的發動機護板,然後車輛發生嚴重碰撞時,發動機無法下沉,導致乘員收到更大的傷害,這樣就得不償失了。也不是說裝了發動機護板就一定不好,現在也有一些原廠裝的發動機護板,一般安裝採用帶有導引槽的螺釘,保證在發生碰撞時螺釘可以及時斷掉,以使得發動機可以完成下沉保護。

最後,對於汽車美容來說,最好是尊重原廠,不要盲目加裝,汽車是一個綜合性的產品,它自身存在一個平衡,當這個平衡被打破時也許只會讓汽車壽命和功能打折扣。


道遠說車


先說底盤裝甲,就和手機貼膜一樣,手機屏幕上的那塊康寧大猩猩玻璃硬度是很高的,具備了抗刮抗衝擊的功能,但你依然會去貼膜。人的保護欲就是這樣,而且你不能說貼膜一無是處,我只是想說不貼膜,不做底盤裝甲都完全不影響你的使用。

發動機擋板,個人建議別裝。你身邊或者網上看到過,因為沒有裝擋板出事故的案例嘛?我反正沒有。擋板生產商當然說擋板是有用的,至於所謂主車廠的解釋其實都是4s店的解釋,那是為了銷售。沒有擋板的車他當然說不能裝,如果4s裝修部有擋板賣,你買完車裝修的銷售就說裝個擋板其實還是有必要的,如果原車有擋板的,哪怕同一個銷售他肯定說沒擋板的車根本不能買。

主車廠一定會確保車輛的質量安全,成本,散熱,配重,耐久,防火,強度,nvh等等都是要考慮進去的。一次召回的代價就夠他們買十幾年的擋板了,車廠當然不是善男信女,但也不是傻子。

所以我的觀點一直是如果沒有足夠的改裝知識儲備,不用輕易動車的結構,易損件除外。


我不懂車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就是底盤裝甲和發動機護板會增加一定的成本,不僅是這兩個東西,別的高級配置先不說,就比如車身穩定系統、倒車影像、多功能方向盤等功能都有用,現在還有很多車型也沒有做到全系標配,目的都是為了節約成本,有的是由於受到整車成本上的限制、也有的是想賺取更多的利潤。


底盤裝甲並不是什麼護甲之類的,就是一層塗在底盤的防腐材料,因為整車在使用過程中難免會走一些水坑之類的,如果沒有底盤裝甲防護的話,防鏽處理不好的話就容易生鏽,維修起來還比較麻煩。對於高價位車型而言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底盤裝甲會做得很全面。但是低價位車型就不同了,由於成本預算有限,所以一些車型會選擇性的做底盤裝甲,只是處理關鍵的部分,這樣就能起到節約成本的作用,也許一兩臺車省不了多少錢,但是低價位車型往往是廠家中很走量的,一年幾萬十幾萬的算下來就會省不少錢。

發動機護板的道理也差不多,高價位車型上基本都有,但是現在很多低價位的都沒有。有種說法是利於發動機散熱和車身輕量化,其實稍微想一想就知道這種說法站不住腳。首先這個護板並不是緊貼發動機包裹起來,與發動機有一定距離對散熱並沒有影響,再就是車身輕量化是用性能更好的新材料代替原有的,並不是直接把某些部件拆下來。因此很多人會選擇買車後加裝,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沒必要選擇太過於結實的,由於現在有的人潛意識裡會認為越結實的東西越好,但是現在的車輛都有發動機下沉技術,護板太過於結實以後可能會影響到發動機下沉,裝個塑料或者樹脂材質的擋擋泥沙、小石子就行了,真遇到那種能把發動機託壞了的衝擊,再結實的護板也沒什麼用。

綜上所述,不裝底盤裝甲和發動機護板對廠家而言能夠節約成本、提高利潤,沒有底盤裝甲的話可能買車後去做一個,最好早點去車越新越好做,發動機護板的話可以裝,由於不知道廠家在設計發動機下沉的時候有沒有考慮到加裝護板,所以最好是裝個塑料或者樹脂的。

希望以上分析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汽車實說


☆嚴格來說,主機廠對於一些中低端車型是不一定標配發動機護板,而高端車基本上都有發動機護板。至於底盤裝甲,所有的車輛在出廠時都會做防鏽處理,只是我們車主想增強這個防鏽的效果,所以才二次加裝底盤裝甲。

新車出廠為什麼不加裝發動機護板和底盤裝甲,原因無他,成本。車企加裝護板和裝甲的成本要比我們自己加裝低,但是再低,兩者加在一起也會花費幾百元的大洋,一輛車增加幾百,1000輛車就是幾十萬的投入,這對於錙銖必較的車企來說,自然是一筆很大的開銷,不標配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於發動機護板,可以防止灰塵對發動機的侵蝕,也可以降低底盤磕碰時對發動機的傷害。而底盤裝甲可以有效控制底盤的腐蝕,延遲底盤零部件的使用壽命。


事實上,現在的車主養車都存在一個過度保養的問題,這樣做對車輛固然是好,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考慮,現在的車輛科技含量都比較高,基本上車輛即使跑到報廢,底盤和發動機也很少會出現問題,而我們做這些更多的是求個心安而已。


朱博士白話發動機


      大家好,我是車保社,很高興能夠與大家一起聊聊車、說說保險、談談理賠,更希望大家關注支持我,我會在汽車保險投保理賠方面給你們最真誠的諮詢服務,讓你的愛車投保無憂、理賠無患,關注我,一定助您文明行車、杜絕危險駕駛、遠離交通事故。

底盤裝甲和發動機護板應該完全不是一個東西,底盤裝甲更全面,發動機護板就是單純發動機下面的一個防護板,但是在維修站通常情況下說的底盤裝甲也就是發動機護板,大家也習慣默認為同一個東西。

有些車型原車是配置發動機護板的,大部分車型沒有配置,在維修站精品配件上都有這個東西,並且便宜的也要幾百塊,既然很多車型沒有配置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發動機散熱

裝上護板之後,發動機處於發動機機蓋與護板之間,影響氣流流通,導致散熱不好。

2、底盤配件防腐性

底盤、底部配件都已原廠防腐處理,能夠防鏽,一般的暴露、濺水不會影響防鏽功能。

3、節約成本

現在汽車銷售價格壓到最低,利潤空間已很少,甚至幾百元,不配置裝甲護板總成本可以降低,贏得價格戰優勢,利於促銷走量。

關注我,讓您擁有一個汽車保險方面的資深理賠顧問,為您答疑解惑!





車保社


這種問題不問也明白,加這些裝甲護板等不要錢啊!說了這麼多理由,你可以找一些超級跑車的底盤的照片,都是用各種護板封裝的特別平整!這又是啥個理由?


當然,比如發動機下沉技術確實在發動機下,不能安裝特別堅固的發動機護板。發動機下沉技術是指在嚴重的碰撞事故中,發動機固定件受到一定外力下會產生設計中的損壞,讓發動機下沉,以防止發動機在撞擊力下侵入乘客倉,傷害前排乘客。雖然確切這些超跑們是不是沒有采用發動機下沉技術,或者是用別的方案比如更強的車輛框架去彌補發動機下沉技術,但超跑們底盤密封良好是都會採用的技術。目的是獲得更好的風阻性能。

但是,雖然發動機下沉技術極為重要,但並不是採用發動機下沉技術的車輛就不能安裝發動機護板。一些量產車也有些會安裝發動機護板,無論是一些合成材質,還是一些金屬材質都可以安裝。而合成材質類似塑料的本身強度就低,存在的目的是降低發動機地步受到強度不太高的外力。哪怕發動機事故下沉了,合成材質也會受發動機的壓力脫落。而金屬材質有鋁合金和鋼製,這些可以用一些類似防爆螺絲來固定底板。當發動機下沉時,這些螺絲可以斷裂,不妨礙整車正常的安全。


至於底盤裝甲更是因為成本的原因不會出廠前配備。底盤裝甲甚至可以噴除了高發熱、機械活動件之外的任何地方。不僅僅有防外力磕碰,還有一定的隔熱,很好的隔音效果。許多價位較高的車型,也會全車噴塗底盤裝甲,或者在局部地區噴塗底盤裝甲。


汽車G值聯盟


題主的理解有問題,底盤裝甲和發動機護板都有用難道廠家就會給安裝嗎?那麼有些車都沒有側氣簾,廠家是否也得給裝配好呢?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廠家畢竟也是一個盈利單位,不可能做虧本買賣的。

底盤裝甲對於某些車來說是標配,但對於一些低端車型來說完全就是一個防鏽功能,根本起不到隔音的效果,這其實就是汽車價格所導致的。廠家認為這臺車的利潤不足以裝配全車底盤裝甲,那麼廠家一定會簡配掉這些東西的,只會在車身接口處或者是比較容易生鏽的地方噴底盤裝甲,其他地方是沒有的。

而一些高端車的底盤一定都有裝甲,甚至於會在底盤裝甲的表面安裝護板,這就是車價所導致的差距,當然這也是為什麼好車跑起來底盤為什麼沒有聲音呢?其實底盤裝甲和護板都會把路面上的雜音給過濾掉。

有些車主也許想後加裝底盤裝甲,但我認為其實沒必要,主要是車主找不到正規的汽修店,而且也不懂底盤裝甲的品質,如果工人不好好做,那麼底盤裝甲是使用不了多久的,而底盤裝甲質量問題就會導致脫落的現象,有可能當下看見還不錯,但是行駛一段時間以後,小石子會把底盤裝甲給弄破,那麼這個破損面積會越來越大,因為後噴的底盤裝甲和車身的粘合度不是很高,所以車主一定要慎重,別花了錢最後沒有得到滿意的效果。

以上是我個人整理的經驗,有什麼問題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如果有汽車方面的問題也可以私信我,想了解更多汽車問題也可以點個關注,謝謝點贊。


老馬汽車常識


汽車的底盤裝甲和發動機護板確實在後期能對底盤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至於為什麼不在出廠前裝好,那原因也非常的簡單,就是為了節省成本,至於有助於散熱等說法只是為減配找理由,雖然一輛車省不了多少錢,但如果一年賣幾萬或幾十萬輛甚至更高,那節約出來的成本還是相當可觀的。

底盤裝甲和發動機護板並不是一回事,底盤裝甲是噴塗在底盤上的一層防腐材料,主要作用是避免水或一些酸鹼性物質直接接觸底盤,防止時間長了生鏽,同時也能起到一定的隔音效果。

比如一些小石子打到底盤上,有了底盤裝甲以後聲音在車內聽起來就沒有之前那麼大了,現在從B級車開始往上出廠時基本都做好了,而B級車以下還有相當多的車型沒有底盤裝甲。

發動機護板是指發動機艙下方的一塊護板,主要是阻擋一些小石子對發動機的衝擊,託底時也會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在高價位車型上不用多說基本都有,而一些低價位車型沒有配備卻相當常見,並且就像上面所說的拿有助於散熱來當藉口。

當然底盤裝甲和護板都可以在後期加裝,費用一共在五六百元差不多就夠了,廠家批量做起來成本會更低一些,就按一半300元來計算,一輛車就能為廠家節省300元左右,如果年銷10萬輛的話就相當於增加了3000萬的利潤。

當然汽車上有用但是出廠時沒有的東西太多了,最簡單的比如各種隔音材料,還有各式各樣的配置等等,說到底都是為了節約成本,因此一輛汽車也出現了高低配之分,畢竟汽車的本質還是商品,根據價格來決定其價值是很正常的,買車還得多方面的瞭解,雖然很難做到各方面都兼顧,但能兼顧到的還是越多越好。

Anywhere anytime,覆蓋全國的移動互聯網汽車救援網絡平臺,救援就在你身邊,關鍵時刻顯身手!回答車主各類養車用車急救問題,認為有用的請關注並點贊。當需要救援時,無論你在哪裡,幫你找到最近的專業的救援人。


孫行者汽車救援


底盤裝甲應該是近些年提出來的一個第三保護的概念,現在不少進口車和高端國產車在出廠的時候就已經由廠家做好了,如果原車沒有,在市場上做一次底盤裝甲也不是很貴。要說其作用有多大,這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可能有些車主所處在的環境比較惡劣,對車身腐蝕比較厲害,做一個底盤裝甲效果還可以,一般的城市代步,作用就不那麼明顯了,大部分是求個心裡安慰。

至於發動機護板,在早些年生產的車子大部分都會在出廠時候配備,近些年,由於汽車設計理念的不斷提升,為了配合整車安全考慮,很多車子都不配備發動機護板,尤其一些轎車,像很多進口車提出車輛發生碰撞時,為了保護駕乘人員的安全,在碰撞的一瞬間,發動機會下沉,以此保護車內人員的安全,如果有發動機的護板就沒有辦法實現這一目標。再有,大部分轎車車主主要是城市鋪裝路面使用,對發動機護板的需求幾乎沒有,所以現在的車子在出廠時候都取消了這一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