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有些謠言,就是八卦,闢謠的,想多了

有些謠言,就是八卦,闢謠的,想多了

以往逢年過節,尤其中秋節時,月餅從一家人轉到另一家人,再轉到又一家人,月餅在旅行,但都沒拆封,哪怕油漬浸透了月餅紙,還在頑強地,挨家挨戶傳遞友愛的問候。

年年315,粉碎謠言的活動,就掀起了一個小高潮。其他的三百六十日,謠言闢謠常態化。

其實,不闢也罷,好多的謠言,都是局部的,沒有構成公共危害的,就和那些誰都沒吃的月餅差不多的。“不轉不是中國人”、“轉的都是關心和友愛”,但是,點開謠言仔細看的並不多,真的細嚼慢嚥、入腦入心的更不多,實在沒必要如臨大敵,轉轉而已,該吃吃,該喝喝,現實和網絡,沒那麼一條心,沉默的大多數,才是生活的本來面目。

說句潑冷水的話,除了闢謠的人一本正經之外,誰都沒當真,人民群眾不過就是沒什麼轉的,轉轉好玩而已,好些都沒點開,看標題驚悚有力道,隨手就轉了,就當一個月餅,當一個問候和祝福。

闢謠的,想多了。

去年夏天接受不少媒體採訪,為西瓜,為桃子的關係操碎了心。這兩樣夏季大宗水果,原本和平共處,在果盤裡相親相愛,但是,居然在猴年馬月,在社交媒體裡鬧得水火不相容。我一遍遍釋疑解惑——西瓜和桃子是好朋友,過去是,現在也是,一起吃,不會中毒,不會中毒,不會中毒!

西瓜和桃子並不孤單,柿子與螃蟹、菠菜與豆腐、羊肉與西瓜、西紅柿和螃蟹、雞蛋和豆漿、豆腐和小蔥們,一堆相剋的謠言熱鬧得很:輕則有毒有害,重則一命嗚呼。種類繁多,推陳出新,有的主婦記不清,只好廚房裡貼上一張食物相剋表。

怎麼說呢?這些搭配,我都一一試過,在吃貨的眼裡,這些食物,除了和蟑螂小強、和飛沙走石、和手藝糟糕的廚子相剋之外,怎麼吃都是百搭的,怎麼吃怎麼香,怎麼香怎麼吃,簡單,幸福。

儘管事實如此,食物相剋的書籍,市面上就有近百種,所以靠這個吃飯的還是有一大波。當然,靠闢謠吃飯的也不少,我在這裡碼字,確實為了讓相剋的食物重歸於好,但不能不說也有個動力,為了賺點擊量。

所以,謠言要分級,闢謠要講藝術。

首先,食物相剋這類人畜無害的謠言,儘可以粉碎,畢竟看著那是假的,不說兩句心裡不踏實,但沒必要氣急敗壞。不敢吃就少吃點,不管出於何種動機,對食物懷著些許敬畏,對身體未見得是壞事。既然食物相剋源遠流長,食物相剋的土壤肥沃,我說不必信,你說你要信,那就信著也不會有什麼社會危害,不就少一點口福,少一點體驗,哪種都是人生。萬一,你是過敏體質,對兩種食物之一過敏,講究相剋,過敏源明確,也不至於讓另一種食物背黑鍋。

再則,吃辣條吃出腸穿孔、精英過勞而死這類謠言,是可以找出其邏輯漏洞,科學錯誤,狠狠打擊,我也都分別暴擊過。為辣條喊冤,為想出來“殺死人的是疾病”的粉碎金句而洋洋得意,不過,成天吃辣條畢竟就是不好的膳食模式,過度勞累就是不好的生活方式,直接的因果關係是謠言,但這關係掛上鉤,明顯比真相更有力,懸崖勒馬、警鐘長鳴,站在一個更高更遠的維度來分析,不闢謠,未必是不好。這時候講科學,對當下社會而言,未必是收益最大的。

其次,謠言是和諧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食品類謠言,只要不傷筋動骨,不傷害食品企業的利益,於芸芸眾生,那是避開了一粥一飯的瑣碎,直擊庸常生活的無奈和無聊,圓滿了心靈對幻想未知的渴求,滿足了很多心理上的需求啊。人人都有一顆八卦的心,這些大眾謠言,就是茶餘飯後的八卦,讓市井生活,讓只是曬曬曬的朋友圈活色生香,就且讓謠言飛一會兒吧。

最後,倘若實在看不得這些謠言春風吹又生,闢謠不想做樣子,而是真心誠意不想給謠言任何空子鑽,那可不能靠幾支筆,幾個意見領袖搖旗吶喊,需要的是殺猴給雞看,不是殺雞給猴看。說紫菜是塑料做的法辦了,這就是一隻雞而已,猴子是誰?是提供信息發佈和傳播機會的平臺,所謂斬草除根,所謂擒賊先擒王,所謂釜底抽薪,都是這個道理。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我這就要去找找,我家的陳年老月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