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看待“將軍孤墳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這句話?

呂melo



首先,有書君要為“戲子”正名。“戲子”,應該算作是舊時稱呼上的封建糟粕,帶有及其貶低意味。然而,在戲子這個行業裡,也存在有並不低賤的翹楚。就算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戲子們也有一份赤城之心。


在抗日戰爭時期,梅蘭芳先生蓄鬚明志,誓死不為日本人唱戲,他和征戰沙場的“將軍”們並無二異,在戲臺上輕揚水袖的梅先生,照樣有著錚錚鐵骨;德藝雙馨的豫劇大師常香玉,先後在全國進行了大半年的義演,向正在朝鮮作戰的中國志願軍捐獻一架戰鬥機,被命名為“香玉劇社號”。


當這架戰機呼嘯在朝鮮戰場上空時,常香玉也作為赴朝慰問團成員走上前線為戰士們進行演出。常香玉曾經說:“解放以後,我再也不是下賤的戲子了,我要保護我這個國家,我要愛我這個國家。”作為歷史見證,如今這駕飛機存放於北京的中國航空博物館。


由此可見,大家只是選擇了不同的、更適合自己的方式而已。令大多數人憤怒的,大概是那些毫無實力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作品,經常惡意炒作自己,靠譁眾取寵而上位的“戲子”吧。大家不滿“戲子家事”,更多是不滿娛樂至死的演藝圈亂象與功利浮躁的媒體。


王寶強離婚大戰,蓋過了量子衛星這一大國利器發射成功的消息,甚至要蓋過奧運的光輝;黃曉明大婚動輒花費好幾億轟動了大半個娛樂圈,蓋過了科學家屠呦呦獲諾貝爾醫學獎的新聞……有書君認為,不僅傳媒的節制自律與正確導向很重要,最需要改變的可能是我們普羅大眾的盲從之心吧!千萬不要跟風,沒事兒時候你可以多多關注有書君啊,有書君帶你引領新的風潮。


其次,各行各業都有它存在和產出的價值。與其說有書君不贊同這一說法,不如說不贊同把這倆個沒有可比性的職業附加以偏見進行對比討論。贊同這一說法的網友們,看著整個微博熱搜充斥著明星們的日常瑣事,而關於國之棟樑的報道卻微乎其微,不免心裡替“將軍”們惋惜。


所謂的“戲子”,本來就是要作為流量小生博關注的啊,必須與大眾保持互動、交流,也更容易成為焦點。而在歷史長河裡,沒有成績、沒有作品的明星藝人終究要被埋沒在璀璨的星河當中。娛樂業本身就是國泰民安的產物,飽暖思淫慾嘛。只有不挨餓受凍,社會和平、繁榮,人的精神需求才會被提到前面,明星才會有現在這樣的關注度。



這裡的“將軍”,有書君認為它不僅指保家衛國的軍人,也包括科學家,鍛造國之重器的匠人、造福民生的國士。“將軍”們是帶領人類進步的源頭,支撐著我們的“中國夢”,然而職業分工不同,他們本身需要更加寧靜致遠的環境來進行學術研究,過多的媒體曝光反而會影響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不同行當裡的人,匹配的曝光度肯定是不同的,學術領域始終是曲高和寡不如娛樂輕鬆有趣的。重點是,能做到“天下知”的藝人們也很不容易呢。每個人的努力都值得尊重。在有書君看來,這只是職業不同,並沒有高低之分。

有書君也呼籲大家別讓英雄枯骨無人問,成為時代之殤。無論我們從事什麼職業、身處什麼環境、得到多少薪酬,需要我們做的一直都特別樸素簡單——那就是老實做人,踏實做事!有書君也相信,時間會給出答案,無論作為“將軍”還是“戲子”,每個人所做的一切會在時光裡得到見證,只要有所作為,時代和歷史會將他們牢牢銘記。


有書快看


各大網絡平臺的現狀,早已被娛樂資本和各路明星團隊深入滲透。他們通過精心挑揀著各類訊息,熟練操控著網絡輿論,更僱傭鋪天蓋地的營銷水軍,製造各種關於明星的喧囂新聞,並以漫天熱搜遮蔽公眾眼球,當然就造成了【明星=新聞流量】【明星=討論熱度】的既成事實,甚至於讓無數人感慨:將軍孤墳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

娛樂資本和明星團隊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們深知在網絡時代,流量和熱度就代表著一個明星的實際經濟價值。

如今的娛樂圈評判一個明星的價值,早已不再是看他/她演技好不好,有多少優秀作品,過往拿過什麼權威獎項,塑造了多少經典角色。當下最核心的評判標準,變成了他有多少死忠粉絲?他有多高的話題熱度?他的死忠粉絲和好感路人,願意為他花多少錢,去買他代言的商品?

——這就是近年來華語娛樂圈從日韓引進造星流程,形成的所謂“流量經濟”和“粉絲經濟”,以及依託而生的“粉絲文化”“粉圈規則”。

事實上,當紅明星的所謂“粉絲圈”,本質上是個深受娛樂資本控制,近似於傳銷洗腦模式的畸形圈子。在國家嚴厲打擊非法傳銷行為後,更有許多傳銷分子懷著不熄的發財夢想,被瘋狂造星的娛樂資本所僱傭,成為所謂的“娛樂記者”“職業粉絲”,到影視圈來推銷傳播他們那套“傳銷”和“拉羊”經驗。

但凡一個明星粉絲組織內部,皆是由這些明星團隊和娛樂公司僱傭的"職業粉絲”,打著維護和熱愛共同偶像的幌子,對以未成年人和年輕人為主的眾多明星粉絲們,進行潛移默化的長期洗腦,把原本的正常人,都洗腦成了甘願為偶像而廢寢忘食、瘋狂打榜,在各大網絡平臺到處不知疲倦宣傳佈道的腦殘粉。

除此之外,"職業粉絲”更通過引導,讓這些普通粉絲都擠出自己全部零花錢甚至是早餐錢,為明星偶像去大把扔錢、甚至傾家蕩產,並在一個粉絲團體內部進行各種攀比。誰為偶像花的錢多,就在粉絲團體內部“地位高”,“更受尊敬”,甚至成為所謂的“大粉”;誰花錢太少,就會被其他人自覺鄙視為“白嫖粉”,而近乎無容身之所。

因此,這些粉絲充當了明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提款機”,把可支配收入全用來供養那些身家和收入千倍萬倍於自己的大明星。當紅明星的天價片酬,億萬身家,他們天南海北、國內國外的各處房產,其實都是這麼“羊毛出在羊身上"。

不止如此,娛樂資本和明星團隊還整日洗腦粉絲們,在公眾場合不但要當免費水軍,還要學會所謂的“控評”,不管是誰對自己偶像有非議,便對異議者則一哄而上,各種抨擊騷擾,瘋狂舉報、力圖強行改變,若有不從,便無下限騷擾攻擊和噴髒,甚至進行公開的“人肉搜索”。

平心而論,又有幾個正常人能承受這鋪天蓋地的惡毒栽贓、全方位立體式的瘋狂攻擊?自然只能噤若寒蟬,避而遠之了。腦殘粉絲和背後操控的娛樂資本,就這樣成功圍剿了真相和正義!在粉絲的網絡霸凌下,各大網絡平臺當然只留下對明星們的歌功頌德聲了。

娛樂資本的日益囂張,破壞影視行業健康環境,滋長拜金主義傾向,誤導青少年盲目追星,扭曲社會價值觀,當然也激起了社會輿論和廣大公眾的普遍不滿,更引發上層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並嚴格加強監管。

近日,國家五部門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加強對影視行業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稅逃稅等問題的治理;加大對娛樂圈各種不法行為的懲戒力度,堅決糾正高價邀請明星的不良現象;每部影視劇和綜藝節目的總片酬不得高於製作費用的40%,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決反對唯票房、唯收視率、唯點擊率,控制對娛樂新聞報道的總量。

漫漫長夜即將過去,黎明曙光就在遠方,真以為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度,前輩先烈打下的血染江山,竟由得一群戲子班主,傳銷掮客,能隨心所欲在老百姓身上大口吸血,附骨敲髓,攫取財富,坐地分贓?——他們的喪鐘,已經敲響了!


狐狸晨曦


將軍孤墳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

這句話的意思用現代話說就是:個別演藝圈中的明星大腕私生活有任何風吹草動,哪怕雞毛蒜皮都能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而為國捐驅、犧牲的將軍們,卻埋在山野荒蕪的孤墳裡,悽風苦雨中,沒有人再去瞻仰他們的豐功偉績。

是現實生活的寫照,也是人性醜惡嘴臉的暴露!人們不崇尚英雄,不緬懷他們生前為國犧牲的事蹟,不懂得用英雄為國犧牲的精神激勵自己和後人在國家建設中作出貢獻,反而去追求那些曇花一現、亂花迷眼、逢場作戲、娛樂至上的戲子,實則是憧憬聲色犬馬、紙醉金迷、不思進取、貪圖享樂、苟且偷生的生活!這是一種墮落、一種悲哀,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的體現。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娛樂圈的部分戲子人前光鮮亮麗、臺上風光無限,卻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渾身充滿了的銅臭味,為追逐金錢處心積慮、爾虞我詐,不擇手段爭角色、身體力行潛規則、毫無廉恥傍導演,吸毒、出軌、當小三、背叛婚姻家庭成家常便飯,一部戲、一個廣告、一個代言上千萬,出行名牌、保鏢、豪車!更有甚者,損壞國家利益偷稅逃稅,哪裡關注過百姓生活?英雄們前赴後繼、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和平就是讓這一小撮蠅營狗苟嗎?

網絡經濟時代,有擔當的文藝工作者,可以利用網絡傳播正能量:拍一部好的電影,撰寫一本好書,散播古老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編輯一首有教育意義的歌曲,伸出援手做公益等等。 把國計民生與追求個人利益有機地結合 起來,為世人作好楷模,為後人作好榜樣!


希望星晨58298869


我上小學時,每年的清明節都要有老師帶領去給一個埋在我們鄰村的抗日烈士掃墓!雖說是烈士墓,除了有兩棵柏樹外,和農村的其它土墳一樣,沒有出奇之處!但那時,我是懷著一顆虔誠的,肅穆的心情去拜祭這位烈士!!不知不覺中己長大念中學了,卻似乎再也沒去烈士墓拜祭過。偶一日路過,但見荒草悽悽,十分悲涼。回去後心血來潮,用粉筆在村支書家的院牆上寫下:荒地埋忠骨,野草圍孤墳。本是為民死,異鄉留憂魂!幾句塗鴉,惹出風波,因當時有幾個人和支書正鬧矛盾,被懷疑是有人寫反詩,後知是我寫的,才未深究,但暴怒的母親還是把我痛打一頓!此事雖己過去三十多年,仍記憶在心,恍如昨日!之所以囉嗦這麼多,我是想說,解放幾十年了,國家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中國越來越強大,人們越來越富裕,這是好事,但同時也衍生出不少問題,比如"戲子"這個話題,本人才疏學淺,不好妄加評論。只是問一下那些追星的不管是幾0後,如果你連飯都吃不飽,衣穿不暖,命都不保的時候,你還有心去關注什麼"戲子"嗎??說得粗俗點,三個月不看電影,不看演唱會,沒有一個人會死,若三十天不吃飯呢??所以,個人認為,"戲子"不過是人們在茶餘飯後消遣的料,決不可成為生活的主流!!!!!至於當今情景,本人水平表達不出,奈何!!!!一孔之見,不喜勿噴!拜託!!!!!



用戶52577125584


將軍孤墳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這句話其實就是對時下的諸多社會現象的一個高度概括!

其實我覺得將軍二字還是很值得商榷與推敲的。因為這種表述並不精準。有歧視和排斥士兵之嫌!因為歷史不是由一個人創造的,書寫的。戰爭也不是依靠將軍一個去打的。偉人的和將軍的作用不可否認。但也沒有必要無限拔高,而無視廣大的人民群眾和普通士兵的存在。在這裡,我覺得應該把將軍二字換成是英雄二字就更有意義了!因為英雄的內涵就要豐富得多了。既包括將軍,又包括了普通的士兵。在戰爭中,在戰場上,他們都有可能,都有機會成為英雄而被歷史,被人民大眾記住、歌頌和緬懷。

這些英雄都是也國家民族,為社會,為人類進步事業做出傑出貢獻的人物。我們要記住他們,關注他們是理所當然的!就犧牲貢獻,重要意義,社會影響力,正面宣傳而言,戲子與英雄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因為他們根本就不在一個社會層面上。英雄受人崇拜和景仰,戲子受人青睞和追捧。英雄追求的是正義,戲子追求的是娛樂。英雄赴死,戲子作秀。英雄為公,戲子謀私。在太平盛世,人們往往把英雄棄之不顧,把戲子捧在手心裡。當國難來臨時,英雄走上前臺,戲子又要退居幕後了。

當人們耽於享樂,炒作明星戲子時,就會把明星的個人隱私全都扒出來,不厭其煩地進行仔細的分析和研究。將社會的關注目光吸引到他們的身上去,他們儼然成為了這個社會的主要角色,英雄就會被打入冷宮,被大家遺忘!


滄海一滴


將軍孤墳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

這是一句容易引起社會予盾的問題,主觀意識太重。

何為將軍孤墳無人問,將軍也分好壞,好的自然有人問,壞的自然無人問,我們在沒上大學前,那年清明不去給烈士,將軍掃墓?

戲子家事天下知,本身主觀意識太強,現在是什麼年代,還把演員稱作戲子,這本身就是不尊重人的稱呼,被人告是要賠禮道謙的。

中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錢是國家提供的,就有權力要求你盡義務,中小學生必須去掃墓,因為這江山是烈士和將軍打下來的。

孩子上大學後,國家不能強求,社會也不能強求,因為他們成人了。

將軍孤墳無人問,應該問政府而不是問百姓,政府不宣傳,我們怎麼知道?

戲子是對演員歧視性稱呼,符合你口味的就叫文藝工作者,不符合你口味的就叫戲子,你憑什給他們定性?

九零後零零後也有他們的偶像,可以是科學家,也可以是明星,還可以是父母,不一定只有將軍才是愛國的。

將軍有可能是演員出身,演員也有可能成為將軍,到底怎麼分?

現在是移功互聯時代,大家有多種多樣的選擇,將軍的英雄故事大家想知道,明星的小道消息大家也想知道,你不能強求大家只聽將軍英雄故事,不能聽明星八卦新聞。

想讓大家記住將軍,說的人心裡必須有將軍,不能用的時候想到他們,不用的時候不想他們,不然會讓大家怎麼想?


光芒萬丈34957


2017年12月12日我發佈了一條紀念自衛反擊戰烈士的微頭條,然後就有網友表示這段歷史似有被淡忘的跡象並在評論區留下了這句“將軍孤墳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然而很快又有網友回覆道:“難道你們都不看電視劇?”對此我曾作出過一個簡短的答覆,如今希望藉助悟空問答這個平臺和大家更深入地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不管您是否贊同“將軍孤墳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這句話,您先好好思考一下我們絕大多數人應該都知道新中國有開國十大元帥,請問除了十大元帥之外還有多少開國將領呢?我可以告訴大家:一共是10名大將、57名上將、177名中將和1360名少將,當然少將人數多了點啊,我現在想問大家的是有誰知道這10名大將、57名上將和177名中將是誰呢?還多了是吧?那好10名大將和57名上將是誰呢?67人不算多吧?我們等比例換算一下我們所知道的影視明星的名字不止67個吧?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如果我不百度的話,我也答不上來。

是不是有的朋友聽了這話義憤填膺啊?可曾經有一位親身經歷過戰爭的老戰士告訴過我這樣一句話:“當年我們抗起槍打仗就是為了你們將來不用再動槍”。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將軍孤墳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恰恰是因為我國處於安定祥和的狀態,我們很難想象在連飯都吃不飽的戰亂年代還會有人那麼盲目的追星嗎?國家要發展,娛樂產業同樣是一項重要的產業,理當得到發展;然而和其它任何產業一樣——當取得發展之後是否應當反哺社會呢?因為你的發展是利用了社會資源的。從這個意義上而言:追星並不是什麼過錯,但在追星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我們腳下的土地曾有人為之流血犧牲,我們今天安定祥和的生活不是憑空而來的。

事實上我們並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靠著無數先烈的犧牲,如今沒有任何國家敢於公然以武力侵略我國,然而新形勢的經濟戰、信息戰、外交戰正在全世界範圍內輪番上演。在這樣的局勢下我國能否獨善其身恐怕也不一定吧?國雖大,好戰必亡,忘戰必危——新時代的戰爭不是簡單的兩軍對壘,而是國家綜合實力的全面較量,換句話說新時代的戰爭不只是軍人的事,而是舉國人民的事。我們不主動生事,但事來了我們也絕不畏懼。已經有太多的先烈為這個國家流血犧牲了,現在到了該由我們為後人做些什麼的時候了。就目前的形勢而言:並不需要大家向先烈們一樣拋頭顱、灑熱血,只要每一箇中國人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其實就是在為祖國的強大添磚加瓦,因為國家的強大正建立於每一個國民自尊自重生活幸福的基礎上。我們可以追星,但在追星的同屬希望大家能抽出時間多關注一下國防建設問題、海洋權益問題、空巢老人問題、留守兒童問題、通貨膨脹問題、環境保護問題、農村教育問題......不要說這些問題太過於宏大,我們無能為力——一兩個人的關注自然無能為力,可大家集思廣益呢?有時細節也能決定成敗。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這個問題已經不是新聞了,也不是舊聞,已經成為現象,所以值得好好的討論的話題。

不說別的,在今年的六月份,崔永元的一記重爆,陰陽合同事件出來以後,頭條就幾乎成了娛樂圈的專利了,馮小剛,劉震雲,范冰冰的熱搜程度無以復加,而有多少人去關注一路一帶,去關注中美貿易戰?

這些現象的出現,我們不能說是誰對錯的問題,而是社會風氣長期得不到正確輿論引導所積聚的結果。

我們科研人員獲獎,我們航母艦載機試飛成功,媒體有多少是鋪天蓋地的追蹤報道的,而一個明星的婚禮就要從消費的金額,人員名單大寫特寫,老子在2500年前就在《道德經》上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tián)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wéi)腹不為(wéi)目,故去彼取此。

過多宣傳娛樂圈的奢靡之風,只會讓本已失衡的心理更加扭曲,所有的人都想通過不正當手段達到一夜暴富的目的,所以那些衛國保家的英雄卻漸漸被遺忘,有的甚至被歪曲,這些都必須得到扭轉。


煮茶聞書香


再說,將軍也好,烈士也好,他們應該被歷史記住,載入史冊,而不是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還有一個因素,將軍,或者烈士,都與戰爭有關,處在和平年代的人們是不願意重溫戰爭帶來的恐懼情緒的。因為無論正義或非正義的戰爭,帶來的都是血流成河。堅強如劉伯承元帥,據資料記載,新中國建立後,所有描寫戰爭場面的電影他是一律不看的。

諸多原因導致將軍墳頭無人問的現狀。

藝人(戲子)卻不一樣,他們的戲,他們的歌,他們的劇,給人帶來歡樂,豐富人們的業餘生活,藉此他們的私生活、家事也被人們關注,被人津津樂道也在所難免。尤其是那幾個過氣的或即將過氣的明星、藝人,還會藉著緋聞炒作自己,以提升人氣。

所以,很多事情我們不要太過在意。如果真的很在意,那就從自身做起,清明,或者某個記念日,自己或帶著自家的孩子去將軍或烈士墓前祭奠一番。因為與其批評社會風氣,還不如先正己正身。


noya8


這句話有些人將“戲子”做了有利於自己的狹義解讀;“將軍”則做了擴大化解讀。例如科學家吧,在古代中國科學工作者也是被人蔑視的職業,還不如藝人呢。因此,這裡的將軍在古代只能被視作軍事將領。

在古代,將軍其實就是它

首先,提問者有明顯地行業歧視。文藝工作者是戲子,老師什麼行業呢?農民呢?清潔工人呢?戲子是舊社會的蔑稱,崇尚古文化,不代表連同迷信、封建也要學。當你在一天困頓之餘,欣賞京劇、評書相聲、看影視劇的時候,你咋不管別人叫戲子!戲子是對整個文藝行業的侮辱性詞彙。

其次,這種現象很正常,將軍太有名很容易倒黴。

將軍孤墳無人問,文藝工作者卻天下有聞。古今中外皆是如此。如果自己不能保有平常心態,那麼,結局只能是自己變為心態病人。

辛棄疾

(1)社會大部分人都是為了生活,你不能讓種地的老百姓一邊鋤地一邊唱滿江紅吧。地也刨了,秧子兒也沒了。

封建社會的漢唐宋明清少部分的情懷抵不住社會大眾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否則,宋朝也不會出現“豪邁派”詩人,豪邁派詩人的憤懣心情從生到死。

(2)任何朝代在和平時期,將軍都得聽皇帝命令,老百姓都知道將軍了,無異於讓將軍“功高震主,其身必死”。什麼時期有什麼輿論中心那是不一樣的。

北宋收回幽雲、南宋迎二聖都是宣傳,武將不可能被重要宣傳。武將被天下知的時候,往往是戰亂或戰亂將至的時候。

歌舞昇平

(3)和平本來就是將軍的價值所在,快樂是這一時期的關鍵詞,但度得掌握好,度的原則就是“法律”

將軍被宣傳的時候,清官被宣傳的時候,都是封建社會遇到大問題的時候。例如海瑞被天下聞的時候,明朝的吏治已經敗壞。清官無非是封建皇帝們彰顯自己功績而已。

和平時期皇帝為了權力也不會讓世人關注,和平時期與人們的關注點也不同。

這種現象一要平和看待,和平本來就是快樂的事情,藝人就是帶來快樂的;二也要注意有度。度很難把握,但原則就是以法為準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