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伊朗呼羅珊南部的村莊Nashtifan,最為醒目的就是在村子最高處的那排風車,這就是當地著名的“阿斯巴德”(“阿斯巴德”是波斯語的發音,是“風車”的意思),它們屹立在這裡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並至今仍在使用著。
當我第一眼看到這“風車陣”時,我的心靈被這用泥土和木材構成的“風車陣”深深的震撼。
伊朗東部地區(錫斯坦和俾路支斯坦,呼羅珊南部和拉扎維省南部地區)全年都有強大的北風吹襲,尤其在春夏季節的4個月裡,有被稱為“120天黑風”的強風季節,風速有時達到100公里/小時。水資源的短缺和一年四都是無休止的大風,是鼓勵當地人高效利用這種自然能源的兩個因素,因此發明了當地名為“阿斯巴德”的風車。
阿斯巴德(風車)是伊朗東部沙漠地區最重要的建築結構之一,是伊朗東部地區的人們適應自然,並將惡劣環境轉化為可用能源的典範之作,也創造了人類利用自然的一個奇蹟。他們將風的動力轉化為可用能源的形式,用來研磨穀物,為人類造福。
阿斯巴德(風車)是立式的,每颱風車的下面都是一座磨坊,風葉旋轉帶動木軸,把動能直接傳遞給下面的磨盤,用於研磨穀物。阿斯巴德從外型上就顛覆了傳統印象中那種有著大風葉的風車的樣子,這也確立了阿斯巴德“獨一無二”的屬性。我第一次把圖片發到網上讓大家猜這是什麼,竟無一人猜中這是風車。
我向當地人瞭解,他們說這風車每年只有春夏三到四個月的時間在應用,其他時間都是閒置的。走近風車上部,能看到一些風車葉是新換上去的,有的已很破舊,我用盡全力試圖轉動一下這風葉,但是沒有成功,不知當它轉到起來時,需要多麼強勁的風為其“助威”,這“風車陣”有40多臺風車,如全部運轉起來時,其場面一定十分壯觀、震撼,有時間我一定會再來,來看看它們運轉時的雄姿。
離開Nashtifan時,公路交匯處的街心有一座風車模型在風中旋轉著,風車是這裡的名片和驕傲!
備註:伊朗的阿斯巴德(風車)2017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預備遺產》計劃中。
``````````````````````
閱讀更多 龍行七大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