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未檢」未檢之光 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未檢」未檢之光 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未检」未检之光 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孩子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是檢察機關的重要職能。今天,未檢科檢察官將向大家娓娓道來用愛編織的未檢故事......

「未检」未检之光 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未檢人說未檢事

人物簡介

「未检」未检之光 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於海燕,濟源市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檢察科科長。2017年被省檢察院評為優秀法制宣講員,省檢察機關“法治進校園”巡講團宣講員。

成長之路,充滿風險。一路上可能有風浪,可能受傷害,更可能會誤入迷途無助彷徨。作為未檢檢察官,我們從事的正是關愛、保護未成年人的事業,希望的是讓生活在這個城市裡的每個孩子,都有溫暖的家庭和美好的未來。因此面對各種各樣誤入歧途或是受到傷害的孩子時,所想的都只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為迷路的孩子照亮回家的路。

「未检」未检之光 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未检」未检之光 照亮孩子回家的路「未检」未检之光 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未检」未检之光 照亮孩子回家的路「未检」未检之光 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未检」未检之光 照亮孩子回家的路「未检」未检之光 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2006年,我院率先在全省成立未成年人刑事檢察科,我在未檢科一干就是6年。回首往事,感慨萬千。忘不了風雨兼程下鄉呵護受傷的花蕾;忘不了苦心勸導,全力挽救涉事未深以身犯險的懵懂少年;忘不了走進家庭,多方周旋修復矛盾家庭的創傷裂痕……作為未檢人,只願能為未成年人的成長保駕護航。

溫情執法,呵護被害女童

「未检」未检之光 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2015年5月的一天晚上,9歲的農村女孩小麗放學後沒回家。焦急的家人在村裡的廣播上一遍遍呼喊女兒的名字。直到第二天凌晨,孩子才出現在家門口,衣衫不整,精神恍惚。 原來案發當晚小麗在村裡的小廣場遇到騎電動車的李某,李某隻說要帶女孩去學騎電動車,結果將女孩帶到其家中強姦。

受理這起案件我很是震驚,被害人是隻有九歲的小學生,我提醒自己一定要注重辦案方法,稍有不慎就會戕害孩子幼小的心靈。一方面我堅持從嚴從快批捕起訴,另一方面注重保護未成年被害人的隱私,在審查逮捕階段詢問被害人同步錄音錄像,詢問一次到位,避免二次傷害。面對小麗的不幸遭遇,家人一籌莫展,我聯繫心理學專家為被害女童制定詳細的心理疏導方案,幫助她打開心扉,走出陰影。我們還為被害人送去學習用品,鼓勵她好好學習,我告訴她,“孩子,這不是你的錯。”期末考試後,小麗的母親打電話告訴我,孩子考試成績很好,還領個獎狀,她很高興。我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放下來了。

「未检」未检之光 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這起案件被評為全省檢察機關“首屆未檢十大優秀案件”之一,廣受關注。案件評選入圍後需要製作視頻,模擬案情,當時選的一個女孩個子較高,大家看了後說不行,因為是飾演被害人,有的家長不願意讓孩子扮演,實在找不到合適的群眾演員,我讓自己9歲的女兒出演那被害女童,作為檢察官的女兒我只希望她能理解媽媽的工作。經過耐心指導,女兒順利完成任務。我做了統計,2015-2017年濟源市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共16件17人,為了保護更多女童,我和同事根據辦案實踐印製《女生保護手冊》,在“法治進校園”活動中向學生們免費發放。

親情會見,溫暖迷途少年

「未检」未检之光 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來濟源打工的16歲雲南少年王某,在溜冰場被人撞倒,因當時對方沒向自己說聲對不起便揚長而去,他一時衝動持刀傷人,致人輕傷。王某入獄後悔恨不已,非常思念遠在雲南的家人,幾天來以淚洗面,飯都吃不下。鑑於王某系初犯、偶犯,確有悔罪表現,為更好地對其進行教育、感化和挽救,我積極溝通聯繫王某的親人,想安排親情會見,王某提出願意用自己打工賺的錢賠償被害人醫藥費。

「未检」未检之光 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王某的父母案發後曾經來過濟源,但只是把王某的租房處的銀行卡和行李拿走就匆匆離開了。現在王某父母的電話都打不通,王某有些沮喪,家裡人是不是不想管他了?王某向檢察官提出想給其同學打電話,但電話那端好像不是王某的同學,王某憋不住了,說:“我是你哥”,原來對方正是王某的弟弟,王某失聲痛哭:“弟弟,哥哥犯罪了……”電話那邊的弟弟也是邊哭邊安慰哥哥。我們瞭解到王某兄弟二人,王某家沒錢蓋房子,王某父母已到深圳打工籌錢,聽到弟弟熟悉的聲音,知道家裡情況後,王某表示自己闖了禍能理解父母的苦衷,今後一定好好改造,重新做人。王某刑滿釋放後特地來單位見我,他現在已經找到了合適的工作,能夠替父母分擔家庭的重擔。

傾心幫教,修復家庭裂痕

「未检」未检之光 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未成年人犯罪,會給原本和睦的家庭造成傷害。17歲的晉某夥同幾個孩子住在一個停產的工廠宿舍裡,因廠裡無人,他們就把廠裡的設備當成廢品賣掉,用賣廢品的錢生活。晉某的行為已構成盜竊罪。晉某的父親,是一個實在的山裡人,得知此事氣得七竅生煙。我們瞭解到晉某的家庭情況,晉某是家人從山西抱養的棄嬰,晉某養父家裡已經生四個女孩,晉某的養母懷孕後擔心再生女孩,養父就從山西將剛滿月的晉某抱回家,晉某的養母當年也生下一男孩。晉某的父親說,兩個兒子,手心手背一樣養大,晉某的弟弟現在正讀高中,學習成績優良,而這個兒子卻因盜竊住了監獄,晉某父親的臉上寫滿疲憊。他剛從醫院趕過來,晉某的奶奶因孫子不爭氣而舊病復發,家人因此事爭吵不休,省吃儉用的父親還是代為退賠被害人全部損失,取得被害人的諒解,希望能減輕對兒子的處罰,希望檢察機關給晉某一個悔改的機會。如果孩子被判刑,可能因此自暴自棄。法律是冷酷的,但我們可以用溫暖的方式實現它。我們結合案情,依法對晉某作了附條件不起訴,晉某又重返校園,還和弟弟一塊去醫院接奶奶回家。

「未检」未检之光 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望著一家人其樂融融的背影,我在想,什麼是幸福?什麼是幸福的家庭?監獄裡沒有犯人,醫院裡沒有病人,這樣的家庭就是幸福的家庭。“我希望我們的父母能夠更好地去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我們的孩子也能更多地去理解父母,感恩父母,讓家更溫暖”。

校園普法,解答孩子疑惑

「未检」未检之光 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未检」未检之光 照亮孩子回家的路「未检」未检之光 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未检」未检之光 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在校園普法宣傳中,我經常回答孩子們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印象最深的是《濟源晨報》的小記者對我們的提問,發生在他們旁聽張某盜竊案庭審後。張某曾畢業於我市某重點高中,曾因犯盜竊罪被判過刑,這次又因入戶盜竊坐在被告席上,他懺悔道:“後面的小同學請不要向我學習,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庭審後一名小記者向我們公訴人提問:“為什麼會有人犯罪?為什麼有人犯罪之後還會犯罪?”面對孩子充滿稚氣的面龐,我下決心一定要堅持法治教育。每次講法治課時,我總想起一篇小學課文《這條小魚在乎》,哪怕臺下有一個學生聽了我們的法治課就此打消犯罪念頭,或者幫助別人打消犯罪念頭,我們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未检」未检之光 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時光如水,總是無言,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作為一名基層未檢幹警,我們要做的不僅是指引誤入迷途的少年找到“回家的路”,還要引領他們走好以後的路,這條路還很長,希望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讓更多的青少年懂得,如何保護自己,遠離犯罪,如何選擇正確的道路,走好自己的青春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