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从崔永元利用公共舆论看网络审判这只洪水猛兽!

从崔永元利用公共舆论看网络审判这只洪水猛兽!

昨天本号关注了崔永元手撕娱乐圈的事件。正如昨天文章所述,本轮热点已经经历多轮较量,似乎还有爆猛料的势头。今天要说的,是崔叔在制造这个热点时使用的套路(策略)究竟是怎样?

01

难道崔叔故意乱撕?

之所以说是崔永元“撕娱乐圈”,是因为看得太懵圈了,崔永元到底想撕谁,根本闹不清。

为什么要把范冰冰置于风口浪尖?

一开始,我们都以为崔永元骂的是冯小刚和刘震云,毕竟他们是电影《手机》的导演和编剧,当初请崔永元出主意的,是冯小刚,现在承诺说拍的是《朋友圈》不是《手机2》的,是刘震云。

冤有头债有主,你骂冯小刚、刘震云都可以理解,问题是,画风突然一变,咦,火力怎么都集中到范冰冰身上了?反正就是要把这部电影搞黄?

从崔永元利用公共舆论看网络审判这只洪水猛兽!

从崔永元利用公共舆论看网络审判这只洪水猛兽!

▲崔永元的微博

对于冯小刚、刘震云,还只是道德指控而已,但对于范冰冰,可是涉嫌逃税漏税啊,查实的话是可能坐牢的。

更何况,范冰冰是超级流量明星,关于她的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关注。所以,一时间,网上铺天盖地都是关于“范冰冰逃税”的讨论,工作室出来回应也被骂得狗血喷头,黑历史也被翻出来了,网民们左一个“戏子”右一个“×子”,骂得那叫一个爽。

然而,崔永元笑看了几天风云以后,忽然出来辟谣说:我说的不是范冰冰啊。可是,你咋不早说呢?你自己的截图上明明白白地写着范冰冰的名字,你让网民怎么想?

02

其实崔叔原谅过小刚一次

从崔永元利用公共舆论看网络审判这只洪水猛兽!

那是2010年,《小崔说事》改版,崔永元给冯小刚打了个电话,问他能不能来录一期《冯小刚团队》,冯小刚立刻就答应了。

他真的是带着团队去的,一起去上节目的,有王中磊、刘震云、张涵予、廖凡、王黎光、栾树和李漠。

录完节目俩人感觉都不错,人到中年的油腻含糊了那些非黑即白的争执,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情绪在俩人之间升腾。

崔永元事后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这次我给冯导打电话,说来录个节目吧,他就带着一干明星大腕儿来了。我们上岁数的人会从容处理矛盾的”。

冯小刚则把自己的导演椅、《唐山大地震》的模型都捐给了崔永元的电影博物馆,冯导还跟张涵予商量说,要把《集结号》里面的服装凑齐了放在小崔的博物馆里头。

崔永元听到这个消息,表示特别感激和感动,说“他们都是过硬的真朋友”。

那一年崔永元47岁,冯小刚52岁。

03

猛料十足的崔叔

周一华谊兄弟、唐德影视等影视股跌停,连带光线传媒、慈文传媒等一干传媒股大跌,崔叔的一顿猛喷之后,他们又到哪里喊冤去?

从崔永元利用公共舆论看网络审判这只洪水猛兽!

其中有一个非常诡异的问题,崔叔那一抽屉合同是哪里来的?

此次崔永元爆料中,力度最大的,显然是那尚未公开的“一抽屉合同”。众所周知,商务合同是一个公司的商务机密,没有必要是不会出示给无关人士的。就算你再是什么大腕、明星、大佬,我都没有必要把我跟别人签的合同给你看。更何况,不光给崔永元看了,还留存在他的抽屉里了,这是怎么回事?娱乐圈大佬们都蠢到授人以柄的程度了?

最大的可能,是有人在给崔永元喂料。

而崔永元也毫不掩饰:“我总不能告诉你,你工作室有我的人吧!你们看范爷聪明吗?她所有的行踪,所有的合同都有人递给我。”

从崔永元利用公共舆论看网络审判这只洪水猛兽!

这……有没有涉嫌商业犯罪啊?这里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04

网络审判这个洪水猛兽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有一种古怪的风气,就是什么事都要捅上网,靠着网络等公众舆论来解决问题。仿佛网络是一条捷径,抄近道能带来快感。

可是,捷径很多时候就是歧路啊。

知道有偷税漏税行为,为什么不向税务局举报?自己的名誉受到了侵犯,为什么不提起诉讼?

当然,这一定比网络爆料费时费力。

但是,这才是法制社会应该有的样子啊。

否则,那么多国家机关是干嘛的?那么多专业人士,他们学法律、学税务、学各种专业知识,结果,谁也不去找他们了,全靠网络审判了?

可是,网络审判靠谱吗?

同样是这几天的新闻,一家三口在欠下高利贷后,心灰意冷,集体自杀,因为女儿发了一条微博而被及时救下。在民警的劝解下,一家人本已放弃自杀,准备好好生活。可是10天以后,他们被发现换了一个地方自杀了,这次没有人预告,一家三口已经有2人死亡,另一人还在抢救中。

在这10天中,网民们对这一家人冷嘲热讽,人肉到了他们的真实信息,对他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进行盘问、质疑……仿佛这一家人没死成,就是欺骗了网民的感情……可以说,这些恶毒的言论堪比催命判官。

稍微早几天,小凤雅慈善风波刚刚平息。在几条不实信息的误导下,网民们疯狂攻击小风雅一家,对这个刚刚失去孩子的家庭恶毒辱骂。事后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你当然可以说:是有人发布不实信息误导我的。可是,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你就可以破口大骂了吗?

从崔永元利用公共舆论看网络审判这只洪水猛兽!

法国社会学家勒庞说: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的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约束的一面。

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所以,我们能不能尽量寻求在法律的框架内解决问题,按照正常的程序,该哪个部门管找哪个部门去?这本该是现代社会里最基本的公民意识。

可是现在,似乎有一种把所有的问题道德化,再捅上网解决的趋势。

更何况,任何人的生活都禁不起在网络放大镜下的审视,普通人也没有必要接受这种审视。这种对个人的无限的放大和窥探,是一种杀伤力巨大的武器,方向和力度都难以控制,一不小心就伤及无辜,而且负面影响一旦造成,其伤害难以消除。

我们真的要这样利用公共舆论吗?

网络舆论是公器,公众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消费公众的感情应该适可而止,私人之间的恩怨,最好不要上网炒作了吧,自己通过合理合法的渠道解决,不更好吗?

如果是事关公共利益的事项,那就应该有一说一,拿出事实和证据来,而不是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话语,吸引网民注意,挑动网民情绪。公共说理,就该有公共说理的规矩。否则,吵得再厉害最终只能落得一地鸡毛,最后谁是谁非难以说清。围观群众散去之后,公共利益仍然飘在风中。

本文整理自:冰川思想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