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城鎮化發展,曾經的故鄉,你回得去嗎?

近年來,目睹曾經熟悉的縣城、小鎮、農村拆遷後重建,那些熟悉的畫面已蕩然無存;對於一個10年沒有回鄉的人,想回來,發現只是換了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城市重新工作生活罷了!以下就是一個在廣東讀書工作10多年朋友隊故鄉的感受,親人漸漸離去,那個曾經熟悉的故鄉也越來越陌生。

城鎮化發展,曾經的故鄉,你回得去嗎?

在廣東讀書工作10多年了,我沒有遇見一個貴州人過,除了在回家的火車上,當然肯定有很多擦肩而過的,但我也不知道,形單影隻著。

這幾年每年都回一次家鄉,有十來天的假,回去的路很蹉跎,一開始是廣州_貴陽_惠水_羅甸_逢亭鎮的上隆茶果場,辛苦3天,至從修好高鐵,搬來黔南州惠水縣城後,總算從3日達變成當日達了。

老爸前年癌症過世了,家裡僅剩老媽,在那個孤單沒有親戚的小縣城裡,陪伴母親的10來天,我深深的感到這城市的寒意,走在陌生的街上,聽著陌生的言語,除了我們彼此,甚至比在廣東的異鄉還要孤寂,這孤寂甚至帶到了房間裡,從陽臺上張望出去,感覺迷茫。

城鎮化發展,曾經的故鄉,你回得去嗎?

我爺爺是解放前從廣西來到貴州黔南的羅甸縣工作並定居,短短几十年,在羅甸這個小縣城裡我們一族的親人也不過寥寥可數8,9人,還有另一支我爺爺的兄弟的後代分散在貴陽,也僅十數人而已,全省加一起,整個家族甚至30人不到。可想有多麼的人丁稀少,母親家的親戚,老老少少同樣也僅20來人,分散在獨山,都勻,母親當年下鄉當知青來到羅甸的上隆茶果場認識了同樣當知青的我爸,在農場裡一住幾十年,對我們家來說,在這小小的農村,竟也成外鄉人了。這幾十年裡,父母的工作關係朋友相處都僅限於羅甸,後來我讀書工作,在還沒通貴廣高鐵,惠羅高速的時候,為了我以後的出行方便,爸媽選擇了來到惠水定居,隨著父親長眠在了這裡的青山,惠水,頓時也成了舉目無親門可羅雀的異鄉。

我的家鄉在哪裡,我常常的想,也許是那個回不去的羅甸知青農場,那一方熟悉的水土,那些已經失散到天邊的童年小友,還有旁邊村落繁衍了無數代卻不認識的村民。我羨慕這些有根紮在土裡,有無數的親戚相同的血液同族話語的鄉親,他們牽絆著互相扶持著。

城鎮化發展,曾經的故鄉,你回得去嗎?

而我呢,甚至感覺自己是朵無根的浮萍,我的心向著貴州,向著黔南,然而我又感到無比的陌生和茫然,姨媽說,有媽的地方才是家。在這個月月初的時候,我和相愛6年本來快要結婚的那個人分手了,很多外省人總是莫名的對貴州充滿成見。準備放棄工作回貴州陪媽媽了,媽媽已老,就我一個孩子,突然發現自己對於回家的路又期待又充滿害怕迷茫,在外省工作大家都是遊子,在難過時迷茫時,我總告訴自己還有個底線,總有一天我還能回我的家鄉貴州去,可真到這一天時,卻感覺害怕,家鄉的一切我已經感覺陌生和無所適從了,如果回到家鄉,我能幹嘛?該幹嘛?我害怕在我魂牽夢繞的貴州更體驗到異鄉的滋味,猶如和母親在那個沒有人認識的惠水。

城鎮化發展,曾經的故鄉,你回得去嗎?

年邁的母親每天早晨7點延著惠水城邊的漣江公園走上1圈,9點半回家,2個半小時的辛苦,問為什麼如此折磨自己,老媽說,我要鍛鍊好身體好好陪你,還有,一個人,太孤單了,走出來看看外面的人。

我突然就流淚了。我想趕緊的辭職回去,哪怕以後只能拿著1,2千工資也好,也要陪在她的身旁,我說以後,讓我陪你一起走吧,咱娘倆,相依為命,一起走下去。

有時候,守一座城,不僅僅只是為了生活,更多的是感情能得到寄託,家始終是遊子的避風港。

城鎮化發展,曾經的故鄉,你回得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