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巨蝸大戰(民間故事)

一直以來,蝸牛給人的感覺都是憨笨柔弱的,很難和威脅聯繫在一起。美國佛羅里達的戴爾一家本也這麼認為,所以他們將這些小傢伙當成寵物。然而事情很快脫離了控制,彷彿一夜之間,那些紐扣般大小的小蝸牛突然變成了碩大無比的怪物,向他們的土地、小鎮,甚至整個佛羅里達州發起了猛烈攻擊。於是,包括戴爾一家在內的佛羅里達州人全體動員,奮起反抗。直到此時他們才發現,原來這些看似柔弱憨笨的傢伙可不容易對付。

特殊愛寵

戴爾·伊頓是一家銀行的高管,因8歲的兒子尼爾斯患有支氣管哮喘,所以他與妻子南希商量後,毅然放棄自己的工作,舉家遷往溫暖溼潤的佛羅里達州。

2010年,戴爾一家搬到了邁阿密,由於經濟危機的影響,戴爾一時沒能找到工作,便在距離邁阿密不遠的戴德鎮買下了一幢小房子。這和他們在蒙大拿近千平米的豪華別墅相比實在是太過寒酸了。小女兒芬妮顯得很是失落。

尼爾斯對居住環境的改變不像妹妹那麼沮喪,新房子雖小,但卻有一個很大的花園,對尼爾斯來說無異於一個充滿樂趣的奇異寶藏。沒多久,尼爾斯好像發現了新大陸一般驚天動地地大叫著衝進了房子。“芬妮,快看我發現了什麼,是蝸牛!真正的蝸牛!”

正坐在樓梯上託著腮鬱鬱寡歡的芬妮聽了忍不住跳了起來,黯淡的眼睛裡放出亮光,興奮地叫道:“真的嗎?快讓我看看。”尼爾斯伸出手,在他的手掌上有一個小小的,有著紅棕色條紋,呈紡錘狀的蝸殼。

“唉呀,它還活著嗎?”芬妮此時已經完全忘記了遷居的不快,用手撥弄著那枚小小的蝸殼問道。

戴爾看到女兒因為了一隻小蝸牛重新變得開心起來,也很高興,告訴孩子們,只要將蝸牛放在地上,用不了多久它就會從殼裡鑽出來了。

兩個孩子於是將蝸牛放在了樓梯上,果然沒一會兒,一對半透明的觸角就悄悄從殼裡伸了出來,隨後,它那淺灰色軟軟的身體也探了出來。

“啊,太可愛了!”兩個孩子拍著手發出歡呼。芬妮抬起頭問戴爾:“爸爸,我可以把它養在房間裡當寵物嗎?”戴爾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芬妮給蝸牛起了個名字叫“凱蒂”,因為她是個Hello Kitty迷。尼爾斯忍不住問她,怎麼知道蝸牛不是公的。芬妮嘟著嘴說,自己相當肯定這隻蝸牛是個女孩兒,因為她長得那麼漂亮。戴爾聽了禁不住笑起來,告訴他們,蝸牛是不分公母的,它們是雌雄同體。兩個孩子聽了十分驚奇,越發對這個小傢伙產生了好奇。

戴爾輕輕鬆了口氣,由衷地對妻子說,他真的很感謝這隻小蝸牛,讓芬妮擺脫了苦惱。南希笑著打趣說:“我們現在就像這隻小蝸牛,蝸居在這小小的房子裡。”

戴爾也笑了,輕輕攬過妻子,篤定地告訴她,自己不會讓家人永遠生活在這小小的蝸居中,他會努力讓他們的小蝸居變成大房子。南希笑著說:“好啊,那我就等著看小蝸牛什麼時候能長成大蝸牛了。”

“很快,你不會等太久的。”戴爾信誓旦旦地說。他和妻子怎麼都沒想到,兩人的這段對話竟然成了某種可怕的預言。

蝸患噩夢

兩個月後,戴爾找到了工作,雖然薪酬待遇遠不如從前,但南希還是很開心。而此時,兩個孩子也已經適應了新的環境,一家人又恢復了平靜的生活。

蝸牛凱蒂長得飛快,食量也很大,而且還挺挑剔,它不吃草,只吃瓜果蔬菜,兩個孩子每天在盒子裡放上大量的菜葉,它都風捲殘雲一般吃得乾乾淨淨。

凱蒂每次爬行都會在報紙上留下一道道黏糊糊的液體,芬妮不得不每天為它更換鋪墊在盒子底的報紙,不過,芬妮是個細心又耐心的小姑娘,從來沒有因此抱怨過,依舊一如既往地愛著她的寶貝凱蒂。

可是凱蒂似乎不大喜歡芬妮為它營造的小窩。一天早上,芬妮發現凱蒂不見了,紙盒壁上有一個被嗑得參差不齊的小洞。

芬妮很傷心,南希安慰她,說凱蒂更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芬妮接受了媽媽的解釋,希望凱蒂能過得平安快樂。

轉眼又幾個月過去了,芬妮已經漸漸淡忘了凱蒂。一天,尼爾斯在花園的一堆落葉下發現了一團奇怪的蜂窩狀物體。他好奇地拿來向爸爸請教,戴爾猜測這可能是蝸牛凱蒂的卵。

芬妮歡呼雀躍,將這團疑似“凱蒂寶寶”的卵塊放回去。沒多久那片落葉周圍多出了一些小米粒大小的小蝸牛。芬妮高興極了。

可隨著這批小蝸牛的成功孵化,尼爾斯發現在花園裡越來越容易發現蝸牛的痕跡了,而它們似乎變得也不那麼可愛了。在媽媽辛苦開闢的菜園裡,菜葉被啃食得殘缺不全,葉片上到處可見一道道黏糊糊噁心的屎痕。有時掀開一片葉子,竟會看到數十隻蝸牛聚集在一起。

花園裡蝸牛的數量增長得如此迅猛,到了最後連戴爾和南希也發現事情變得麻煩了。

一天,戴爾要去上班,當他將車從車庫裡倒出來時,突然砰的一聲,右後輪的車胎髮出一聲巨響。戴爾連忙下了車查看情況,可是眼前的情景讓他大吃一驚:被刺破的輪胎下臥著一枚足有20釐米長,比成人手掌還要大的蝸牛殼!

戴爾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蝸牛,他撿起蝸牛殼,驚異地發現這隻蝸牛居然還活著。芬妮把這隻大蝸牛放在了一隻玻璃魚缸裡,可是幾天後,它頂開魚缸上的蓋板 “越獄”了。戴爾和南希未將這件事放在心上,可他們不知道,一場噩夢已經悄悄拉開了序幕。

在巨蝸逃跑約兩週後,適逢休息的戴爾看到院子裡到處雜草叢生,就從庫房裡推出割草機,準備整理一下庭院。可是,他發動機器沒一會兒,就聽到“嘣”的一聲,好像有什麼硬東西被捲進了刀盤中。戴爾連忙熄了火,打開刀盤蓋子一看,發現鋼製的刀片被硌出一個大大的豁口,再看肇事者,竟然又是一隻巨大的蝸牛!而且這隻蝸牛顯然不是上回扎破輪胎的那隻,它的顏色稍淺,殼上的花紋也不一樣。

戴爾將蝸牛丟在一隻鐵桶裡,準備鋤完草再處理它。隨後,他更換了刀片,繼續工作,然而,僅僅一分鐘的時間,刀片再度被崩壞。肇事者又是一隻大蝸牛!

天啊!到底草叢裡藏了多少這樣的傢伙?戴爾丟下割草機,提著鐵桶開始在草叢裡尋找起來。僅僅一個小時時間,就抓到了30幾隻巨蝸了。endprint

戴爾準備將自己的恐怖經歷發到網上去,可是一上網,他震驚地得知,近來受到巨蝸困擾的不止他們一家。在戴德鎮,已經有至少20餘戶人家在花園裡發現了這種可怕的生物。

這些受害者和戴爾家有著幾乎相同的經歷:最初發現庭院裡的小蝸牛時感到十分欣喜可愛,甚至有孩子將它們精心飼養起來,接著,它們就開始產卵,然後不知從何時起,突然之間庭院裡就佈滿了這些巨大的怪物!它們到處亂爬,身上的黏液、糞便汙染了庭院不說,有人還發現,這些怪物居然喜歡吃用於粉刷房屋或灌縫的灰漿,來補充鈣質讓體殼生長。在這之前,戴爾一直奇怪自家房子新粉刷不過一年多的外牆怎麼剝落了那麼多牆皮,沒想到竟是這些蝸牛的傑作。

戴爾開始發動全家一起來捉蝸牛,一個星期時間,他們在花園裡竟然捉到了500多隻巨蝸。更讓他們心驚的是,這些傢伙好像趕不盡殺不絕,一場大雨過後,看似絕跡的蝸牛又以爆炸般的速度猛增!

巨蝸大戰

在戴德鎮出現這種巨型蝸牛的兩個月後,佛羅里達州農業部派出了34名工作人員前往當地,指點鎮民與“入侵者”抗戰。而戴爾和其他鎮民們此時才知道,這種巨型蝸牛也稱褐雲瑪瑙螺,原產於非洲東部,是世界上個頭最大的陸生蝸牛,也被稱為非洲大蝸牛。而且巨蝸入侵美國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早在1966年,佛羅里達州基拉戈的一名男孩從夏威夷度假後帶回3只非洲大蝸牛,將它們當寵物放入了自家的花園中。七年後,這3只蝸牛的後代達到了1.7萬隻。州政府花費了100萬美元和十年時間才徹底清除掉它們。

在美國沒有聯邦政府的許可,帶進外來物種是違法的。那麼戴德鎮的非洲蝸牛又是從何而來的呢?美國野生動物局也開始調查。

農業部工作人員指示所有人家將大量磷酸鐵混入花園的土壤中,對全鎮進行了一次“大清掃”。磷酸鐵會造成蝸牛飲食紊亂,但對其他動物無害。同時,這些工作人員還對全鎮民眾進行了一次蝸牛知識的普及。很多人第一次得知,原來這種看似柔弱的軟體動物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它們的繁殖能力絲毫不遜於老鼠。1只蝸牛的平均壽命為九年,從孵化到性成熟只需要一年,一年可產1200顆卵。小蝸牛一孵出來,就會爬動和取食。巨型蝸牛一旦被老鼠咬過,蝸牛的大腦裡就會長出許多長達6釐米的肺線蟲。人類若誤食後,便會引發腦膜炎,導致頭痛,麻痺,痙攣,甚至死亡。這種非洲大蝸牛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入世界100種侵略性物種名單。

在經過磷酸鐵“大清掃”後很長一段時間,這些四處橫行的大蝸牛似乎真的從戴爾家的花園裡消失了。戴爾鬆了口氣,動手重新粉刷了被蝸牛破壞的房屋,補種了被殘害的菜園。可是,隨著雨季的到來,一家人平靜的生活又被打破了。

一場大雨過後,兩個孩子興高采烈地跑到院子踩水玩。不一會兒,突然傳來芬妮驚恐的尖叫。戴爾夫婦連忙衝出去,卻見芬妮指著地上一隻巨大的螺殼,哭著說:“蝸牛!”戴爾心一沉,連忙四處查看。這一看不要緊,戴爾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那些本以為被趕盡殺絕的巨蝸彷彿神兵天降般又捲土重來!

其他人家的情況也是如此。對此,農業部的工作人員頗為無奈,由於不能連續過多在土壤中使用磷酸鐵,只好告訴居民盡最大努力進行人工捕捉。一時間,曾在人們眼中是可愛寵物的蝸牛成了戴德鎮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可是儘管傾盡所有人力,捕捉的速度還是趕不上巨蝸的繁殖速度。而且隨著雨季的到來,這些蝸牛的繁殖達到了高峰,戴德鎮的各個角落都陸續開始出現蝸牛出入的痕跡。

由於巨蝸喜食鮮嫩可口的蔬菜和瓜果,不吃雜草,並且食量巨大,所以戴德鎮周圍大片的果園首先遭了殃。不僅如此,剛產完卵的母蝸瘋狂地吞吃石膏及石灰等建材來補充鈣質,使得所有房屋都面臨被毀壞的危險。它們的食性是如此之雜,有時這些瘋狂的傢伙竟連塑料垃圾桶、街道指示牌都不放過,好端端一個戴德鎮被弄得千瘡百孔,好似經過了大洗劫。

蝸牛帶來的傷害不止這些。由於戴爾幾乎把所有業餘時間都花在了消滅蝸牛上面,弄得身心俱疲,工作受到嚴重影響,他承受不住了,跟妻子商量搬離這裡。因為巨蝸的原因,戴德鎮的房屋價格一落千丈。南希儘管有些心疼經濟損失,可是一想到沒有蝸牛干擾的生活,她就毫不猶豫地點頭答應了。在堅持了兩年多後,戴爾一家終於向蝸牛繳械投降,離開了佛羅里達州。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們那樣選擇離開,更多的人不得不留下來繼續戰鬥。

到目前為止,戴德鎮人總計已經抓獲了11.7萬隻巨蝸,卻仍然沒能阻止住它們蔓延的勢頭。由於擔心巨蝸之災擴展到其他地區,州政府開始在電視和廣告牌上投放廣告,讓人們警惕非洲蝸牛。直到此時,美國野生動物局對戴德鎮巨蝸來源的調查一直沒有什麼實質性進展,最大的懷疑還是有人將它們當成寵物偷偷帶入境,因為小非洲蝸牛的模樣看起來實在招人喜歡。

目前,這場戰爭還在繼續,只是還要持續多久沒人能給出明確答案。這場巨蝸之患給了美國人一個教訓,那就是千萬不要小看那些看似柔弱的野生物種,時刻要對大自然心懷敬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