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杭州晉升一線城市的可能性有多大?

瞰山水世事


杭州晉升一線城市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按照2017年西南媒體公佈的《城市分級全榜單》分析,杭州距離一線城市僅僅是一步之遙。杭州位列十五個新一線城市第二位,僅次於成都。

杭州是一座國際化程度很高的城市,長期保持世界旅遊目的地榮譽稱號,為建設成國際大都市提供有利契機。

參照北上廣深四座一線城市的共同點,他們都是國際吸引力極高的中國城市,而杭州的國際知名度僅次於這四座城市。
杭州是全國19個高階城市之一,地位崇高,經濟發達,未被納入一線城市則在於機構評選標準不一。

縱觀整個長三角,只有上海、蘇州、杭州、南京四個城市全面建成都市區。

作為中國第四經濟強省的省會,綜合實力必定超越群雄。

2018年一季度全國各城市GDP排名榜出爐,杭州位列全國第十位,是長三角三省唯一一個上榜省會。


看鑑襄陽


我相信很多人都在疑惑的並不是杭州能否成為一線城市,而是我國將來會有多少個一線城市。

杭州這些年經濟發展非常不錯,從新經濟來看,杭州被稱為北上深杭,創新能力趕超廣州,所以,從新經濟來看,杭州已經是一線城市了,但是論綜合實力,杭州目前還處於新一線城市行列,離一線城市還有距離。

杭州綜合實力

在最近公佈的我國城市綜合實力榜單中,杭州位列全國第十位。排在前面的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成都、重慶、天津、南京。

所以這個問題最終變成了,我國會出現10個一線城市嗎?

其實,我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肯定需要10個一線城市,甚至更多,但是我們從商業的角度來看,需要把城市分級,分為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一直到六線城市。

這個分級是比較精準的。一線城市就是4個,北上廣深。

所以,杭州和成都、重慶、天津、武漢、南、長沙、鄭州、東莞、寧波等城市一樣,都屬於新一線城市。

怎麼去評判一線城市與新一線城市,其實最好區分的就是GDP

大家可以發現,一線城市的GDP總量均高於2萬億,新一線城市的GDP則在1-2萬億之間,鄭州、西安等城市接近於萬億。

這是現在的城市分級,那麼未來將會改變嗎?

肯定會變,我的觀點是,未來的強省省會城市有可能超過直轄市,也就是說,成都、武漢、南京、杭州、長沙、鄭州都有希望在經濟體量上超過天津和重慶,這不是臆斷,這是有數據支撐的。

其實從人口增量和資金增量的數據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2017年,杭州人口增量排名中國第三,僅次於深圳和廣州,資金增速排名全國第一,所以,從經濟趨勢來看,杭州有望在未來二十年,經濟總量超過天津與重慶,成都和武漢也同樣有機會。

那麼未來二十年,中國城市是怎樣分級的

深圳觀察預測

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廣州、成都、武漢、南京、天津、蘇州

準一線城市:重慶、長沙、青島、寧波、無錫、東莞、佛山、鄭州、西安、廈門、福州、合肥、濟南、瀋陽、大連

二線城市:一般省會城市、沿海經濟強市

三線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城區人口高於150萬

四線城市:普通地級市、東部縣級市、

五線城市:中西部地區偏遠地級市

六線城市:經濟欠發達城市

總結:

再經過20年的發展,杭州的實力肯定能進一線城市之列。這個節奏正好吻合中國城市化進程,我國城市化還需要20年,20年後,我國城市人口將達到8億,將會形成15-20個城區人口過千萬的超級城市,杭州必定在內!


蔣昊說經濟


作為浙江省省會城市的杭州,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的發展是有目共睹,2018年,杭州位列中國15個新一線城市第二位,發展潛力巨大。進入一線城市行列,只是時間問題。

杭州的確是個好地方,有人間天堂的美譽。伴隨著東南佛國、西湖和申遺的成功,部分世界五百強企業和阿里巴巴等有影響力的互聯網企業的入駐,以及G20峰會的成功舉辦,未來亞運會的概念城,國內城市經濟總量GDP萬億元城市之一,其綜合實力已經進去了中國前十名城市的行列。



杭州的城市地位現在在中國來說,還是比較高的,杭州是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城市,浙江省第一大城市,長三角副中心城市等等。


杭州在這些年的發展中,得到了很多耀眼的光環,比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2017年度文化影響力城市等等,數不勝數。

在這些榮譽和成績面前,很多杭州人不淡定了,現在談論最多的話題,一個是房價,再一個就啥時候能成為國家一線城市,啥時候杭州能超越上海,成為中國第一。


2018年,杭州市的常住人口為902萬人,而上海常住人口為2418萬人。2017年,杭州的經濟總量GDP為12556億元,而上海的經濟總量為30133億元。

看到這些數據,我只想說,杭州有夢想是好的,但要面對現實,上海在最近50年裡,只有被模仿,不可能被超越!杭州最近三五年進去一線城市的行列不是不可能,但要想超越上海,只能當做是一個發展的目標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題主作為參考。


曾經6029059217



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大家需要耐心一點才能看完。

首選,杭州能否晉級到一線城市?答曰:完全可能!能否超越上海?答曰:一切皆有可能!關於時間點的問題,答曰:十年左右的時間。但是,這個時間點還要看世界的變化因素,以及不可逆事件的發生概率。

有些人會說,也許你是痴人說夢滿嘴跑火車吧?呵呵……。我們來看看北上廣深的發展歷程,北京上海廣州是歷史積澱的產物,在中國苦難的發展史上,這三個節點城市都有著他得天獨厚的先發優勢,這是歷史的原因,改革開放以來,深圳作為一個試點城市被拖上了發展的快車道,30年左右的時間躋身一線城市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這已經是歷史了,歷史只能證明曾經發生過而已,不可能是未來。我們再看看現在的宏觀情況,中國已經改革開放40週年,宏觀形勢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我們已經從一個物質匱乏時代進入到了一個物質過剩時代。而這一宏觀的變化,也就決定著發展模式會發生一定甚至於極大的變化。

主要突出變現在:由國家主導的發展模式,變化成由企業發展來主導的模式。白話解釋就是北上廣深的發展是由國家推動的,而發展模式的變化伴隨著的是投資,出口,內需三駕馬車基本已經失靈,真正的發展需要企業來擔當起重任,這就是現階段發展的大環境或者說是宏觀經濟的鉅變。

大家也都知道,浙江是我國民營經濟的大省,而杭州又是浙江省的省會。在民營經濟這片沃土上,杭州的發展會如魚得水般的暢爽。這也就預示著杭州的發現潛力巨大,不要看GDP的差距,要看增長率,GDP代表的是過去,增長率才代表未來。

我們再看看杭州的發展模式,是以高科技發展引領下的發展,發展模式代表著未來的發展方向。其中,阿里巴巴就是一個代表的產物。阿里巴巴的新技術也代表著未來世界技術的發展方向。他的戰略佈局已經是爐火純青到達了一定的高度。(我們其他文章裡有闡述,這裡不再贅述)
最後,我們看看可持續性,國際化影響力,創新力等發麵。

首先,可持續性,我們看到杭州的發展絕對不是犧牲環境之下的發展,是科技引領下的發展,這就說明了杭州發展的可持續性;

國際化影響力方面,一是大旅遊的優勢地位,二是極具影響力了阿里巴巴等眾多企業的國際化帶動著杭州的國際化進程;G20峰會的召開,更是錦上添花;

創新力,阿里雲,雲棲小鎮等都是創新力的最好說明。

因此,杭州的崛起不是痴人說夢,而是已經在路上奔跑著的一頭雄獅。

碼字真的很辛苦,來看這裡看到我們的文章,就是緣分,點贊關注一下,我們誠摯地謝謝您!


在路上覓尋


杭州能不能成為一線城市?一線城市應該擴容壯大——



杭州目前還不算一線城市,但如果說能選一線城市的話,我一定會投杭州一票,相信很多人也會投杭州一票。

用新概念來說,杭州算新一線城市:“成績單”如GDP進入萬億俱樂部,辦過世界性峰會,阿里巴巴、網易戶口本也在杭州等。

以上這些並不能全面反映杭州的綜合實力,我認為,象杭州這樣的城市,應該劃為一線城市,而不僅僅是新一線。

“新一線”城市都應該是一線城市的候選,特別是幾個直轄市、省會城市位置應該更高一些。

一線城市不應該僅僅是社會機構、媒體的“評議”對象,而應該成為政府層面總體規劃佈局的重要內容,政府可以強化全國一盤棋的城市發展戰略,特別是順勢而為,推出一線城市的整體發展規劃。

城市化有很多“好牌”,如海陸空、地上地下、四通八達的交通設施建設、催化各種化學反應的區域經濟建設、萬物互聯的物聯網建設等,而一線城市的規劃發展和擴容發展,也可以視為其中的一張“王炸”。

這必然會涉及到一線城市的“准入”標準問題了。

一線城市顯然是最好、最先進的,如北上廣深,中國最一流的示範性城市。同時一線城市又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北上廣深以不斷擴大的綜合發展實力,將繼續引領著全國城市向著高大上方向發展。

而最好也好,更好也罷,好在哪些方面呢?

主要包括物質維度、精神維度、時間維度的好:經濟好(政府、企業、老百姓的三個錢袋子都好),文化好(內涵好、文化創意好、文化產業好)、市容好(形象好、生態好特別是空氣好)、人好(文化素質好、精神文明好)、前景好(可持續發展好、潛力好、活力好)等等。

然而這些未必能夠形成共識。目前一線城市的概念更偏重經濟一些,經濟中更偏重GDP,因而有失均衡性和整體性,具體而言,各領域指標的孰輕孰重很容易出現誤區。在我們議論“杭州能不能成為一線城市”之前,先要破除一些誤區。

一、GDP並非一門獨大的權重指標。

北上廣深GDP都在2萬億以上,有人甚至說讓2萬億作為一線城市的門檻好了。此說雖然有一定參照性,但是GDP固然重要,並不一定是數據越大越好,發展速度越快越好,要知道我們要的是高質量發展,要的是“健康”的GDP,如綠色GDP,人均高的GDP,可持續發展的GDP,同時,人們更加清楚地看到,付出了資源環境、道德環境代價的GDP斷然不是什麼好東西。

GDP並不是一線城市的唯一指標,還有文化指標,道德指標,人口素質指標,教育指標,安居樂業指標,市容市貌的顏值指標等等。

另外,經濟上最沒有意義的比較是富豪人數的pk,因為我們追求的是大多數人的富裕,是所有老百姓錢袋子裡可以支配的富裕。

唯GDP論往往見木不見林,有點像股市權重股護盤,指數即使還可以或者不難看,大盤和個股卻可能綠得很慘。

二、一線城市並非一定是特大城市。

一線城市最不應該比的還有城市人口和地盤大小,特大城市雖然體現了城市的實力、凝聚力和吸引力,但人口也並非越多越好;地盤也並非越大越好。有發展空間固然好,但哪裡都人山人海,城市化就可能像假日長城上的旅遊“爆款”,或者就象吃成一個暴飲暴食的“大肥仔”,看起來不是強壯,而是虛胖,過了頭就成為肥胖症臃腫症了。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城市病包括各種擁堵等,已成為城市發展的瓶頸。

而且,大城市特大城市需要適度發展,小一些有小一些的好處,比如利於治理、利於交通等。好到細節才是真的好,好比潮州人做菜,大菜做得精細,連家常菜也做得膾炙人口。

三、一線城市決不能忽視文化。

文化軟實力是一線城市的重要指標。一線城市未必是政治中心,但一定要是經濟中心和文化中心。在城市化進程中,我們決不能輕視文化,文化也是生產力,文化魅力是城市的顏值和氣質,文化精神是決定發展成敗的內涵因素。沒文化真可怕。沒文化就沒有良好的營商環境,就沒有持續發展的底蘊。

有了以上的判斷或認識,我們再來看看杭州。

杭州經濟發展勢頭很好,萬億俱樂部會員經濟上都挺優秀,杭州人均GDP已達到富裕國家水平。人口未過千萬(沒有必要和別人比人口),體量不算太大,環境優美,生活品質較好,宜居宜業宜遊。總體上市民幸福指數比較高,心態開放,自豪感比較強。杭州對企業、人才的吸引力也在逐步增強。

在文化上,2200年曆史的城市,做過吳越、南宋都城,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錢塘江潮聲在耳,大運河船影入眼,加上飛來峰“飛來”,可以說,杭州是典型的中國山水城市。同時,杭州又是國內外著名的旅遊城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南自古繁華,杭州是江南最具代表性城市之一。特別是作為一個很有故事、頗具情懷的歷史文化名城,僅一個西湖,就已顏值爆表了,正所謂“欲把西湖比西子”——一湖詩意,滿懷文心!蘇堤白堤,斷橋殘雪,柳浪聞鶯,雷峰塔,靈隱寺,保俶塔,許仙白娘子……人傑地靈,形勝殊美,得見人與自然的創造之力,創造之功,創造之美!

一線城市的指標應該是齊刷刷的好。杭州當然還有一些明顯的短板,如地鐵建設滯後,目前只有3條線路,尚需要織密市內與周邊地市的現代交通網絡。但是僅僅靠錢能解決的問題如今都不是太大問題,交通建設的步伐是可以跑得很快的(相比而言,教育事業卻不是一蹴而就,杭州擁有位於全國前列的浙江大學,教育基礎和資源深厚,底子好,而象深圳的教育事業要達到一流的水準,還需要持之以恆,假以時日)。

一線城市如要擴容壯大,象杭州這樣的城市,當然是必選的候選者。

生命本悟,快樂本心。天人本一,智慧本光。推進國學創新,倡導價值閱讀,提升人生境界。

——經行天下光未央歡迎交流,歡迎訂閱——


經行天下光未央


中國只有四個一線城市,其它的都是自封而已。

一線城市位於國家城市體系的最頂層,目前國家九個中心城市中,只有北京、上海、廣州是一線,其它的國家中心城市都算不上一線,何況是杭州這樣的省會。


杭州最近幾年發展確實不錯,特別是互聯網企業,可謂是風生水起。但一些人也開始膨脹了,又是所謂北上廣杭還是怎樣,殊不知深圳的綜合實力要碾壓杭州。

杭州和南京的綜合實力不相上下,經濟實力略強於南京,但綜合定位要次於南京。但南京從來沒有說自己是什麼一線城市,反倒是杭州,天天都要比肩深圳超過廣州,真的不覺得尷尬嗎?


杭州的定位就是長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而且還是之一,上面有上海,同級的還有南京、蘇州、合肥。一句話,如果杭州是一線,南京、武漢、成都、天津、重慶哪個會服氣?真正的一線不是自封,讓別人心服口服才是硬道理。


堅果旅行


我們不妨這樣做個假設,北上深廣幾員大將都退休了。那麼哪些城市可以站出來支撐我們的國家的顏面和大局呢。也抽取4個名額:我想他們一定會在天津,重慶,南京,杭州,成都,西安等中間,他們也必須都有海納百川,號召天下的氣魄和格局以及直接可預見的手可摘星辰的能力。

那麼如果我們直接把一線城市,也就是代表我們國家最高武功水平的匾額封給他們幾個,他們受得起嗎?受不起的客觀因素又是哪些呢,未來可期待改良進取性大嗎?比如西安,現階段發展勢頭很猛,人口,教育,歷史,城建格局基礎很好。但是待加強點也很明顯,公共交通形象,馬路功能分配,城市就業包容度,民營經濟的合理培育,以及城鄉統籌共富裕方面估計都是本屆英明政府努力在增強的事業。

如此對於杭州而言,作為強省省會,杭州亮的出手的,腰板挺得直直地方有很多,比如活躍的民營經濟,西湖的世界歸心,政府的強烈服務意識,空置率較低的商業,人口的逐漸增多,科研院所的持續開端,城建的不斷擴大。但是如果離真正的一等一城市,還需要強大賽事的歷練,綜合性國際展覽博覽會持續性開展。對於這些多種複雜大字頭會議,百姓開始有平常心介入生活感覺,百姓有謙虛感沒有一時優越感時。這些內夯基礎,外融世界的事情,估計也是杭州歷屆政府不斷努力的。好了,感覺我們的城市只要堅持保持特色,不斷改善民生,老百姓發自內心喜歡了,那就都是一線城市了。


錦蒙Jinmeng


杭州成為一線城市是遲早的事,杭州在民國年代,是一座消費城市;計劃經濟時代,是一座輕工業城市。改革開放前城市規模比較小,不足半座南京城,大陸城市列21位。改革開放40年來,杭州已完成了對南京的超越,且發展勢頭強勁。當前,在全國城市大發展、大洗盤中,杭州憑藉著浙商的務實,阿西巴巴等互聯網巨頭的助推,再加上政治上的東風,必將是一個持續的高速發展期。

中國🇨🇳的一線城市應當是:滬京深廣杭。



中一在線


每次從北京出差回到杭州,總感覺跟大氣磅礴的北京比,杭州宛如江南女子般小家碧玉。這幾年杭州的發展確實進入了快車道,但杭州人千萬不要被快速的發展衝昏頭腦,長三角地區有了上海就不可能再產生第二個一線城市了。當然有人會拿珠三角地區的廣州跟深圳來比,但你要知道深圳是背靠香港佔盡了政策的東風舉全國之力發展起來的。


大西莊0413


作為底層草根,真心不希望杭州成為啥啥一線城市,因為一線對底層老百姓來說沒有一絲的好處,到會因為所謂的一線給大家帶來各種不利。這個我是和很多北京來杭的人士聊天得到的共同結論,人生在世就是一副臭皮囊,因為跟你一毛錢關係都沒有的一個別人說的事而讓生活不易,不值當的。我希望杭州進步,來得實在,不要為某些人的所謂一線而讓老百姓浮躁,那樣得不嘗失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